微炎症状态患者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48
氟伐他汀对血透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影响的研究进展【关键词】氟伐他汀;血透;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研究进展临床多应用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现今此治疗技术已经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已经可以大大地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仍存在问题。
此类患者每年的病死率几乎达到20%。
众多学者证明此类患者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存会有氧化应激、微炎症的身体状态,此类状态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1]氧化应激可能是降低crf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致死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1 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的概念氧化应激(oxidativc strcss,os)状态是指机体活性氧的生成增加或/和机体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降低,导致活性氧的生成和清除失衡,过量的活性氧引起机体分子、细胞的损害。
近年来的研究[2]态、贫血、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心血管并发症有关。
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情况下其身体是在免疫复合物、补体、化学物质、内毒素、微生物等因素的刺激之下,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因子大量释放而出现炎症表现[2]2 机制此类患者体内的代谢出现紊乱的情况,其会致使患者体内的内环境出现明显的变化,从而对患者的氧自由基有所损伤,抑制了其的清除机制,致使患者表现为氧化应激的状态。
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刻清除患者的体内毒素,但却会导致患者出现微量溶血等情况发生,从而导致患者处于氧化应激、微炎症的这一状态中。
现今对这一状态的研究还不是很明朗,其可能是因为患者的体内代谢、免疫等功能处于相对的紊乱情况下[3]3 血透对尿毒症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有研究人员horberger等[4]hd治疗的病死率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其病死率明显低于低通量hd患者的病死率。
患者经治疗其营养情况也得到了改善,这与进行治疗的剂量高会对患者体内的高通透量有一定影响有关联。
研究人员galli等[5]的这一状态。
保肾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目的分析保肾片对MHD患者营养状态,贫血、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我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MHD患者共96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8.5±12.85岁,平均透析龄35.9±37.84月。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保肾片,每日3次,每次4片。
两组患者均定期(第0、3、6、9、12个月)行血常规、血清白蛋白、肾功能、钙磷代谢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检测;每六个月(第0、6、12个月)监测炎症因子(CRP、IL-1、IL-6、TNFα)水平。
结果96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状态,治疗组在保肾片治疗过程中CRP、IL-1、IL-6及TNF-α水平均逐渐降低,12个月时IL-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TNF-α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在临床观察期内肾功能均稳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有轻度营养不良,无显著差异。
保肾片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水平有所上升,治疗后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有上升,治疗组6个月时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9个月及12个月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在9个月及12个月时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胆固醇水平虽轻度下降,但幅度较小,12个月时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
保肾片能通过抑制CRP、IL-1、IL-6、TNF-α的产生从而改善MHD 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营养不良,减少贫血,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 1617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May 30(10)尿毒清颗粒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观察张 倩(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摘要: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对其微炎症状态的改善效果。
方法 抽取86例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全部患者服用α-酮酸片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贫血等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BUN以及Scr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可使其微炎症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尿毒清颗粒;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改善效果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9)10-1617-0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内部出现甲状旁腺激素潴留的风险较高,容易引发心肌损害、血管钙化、肾性骨病以及皮肤瘙痒等严重并发症。
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会加大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临床病死率[1]。
因此,必须为患者实施病情控制措施。
本研究旨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应用中成药尿毒清颗粒对改善其微炎症状态产生的作用。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选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1~57(39.0±4.7)岁;男50例、女36例;透析时间1个月~3年,平均透析时间(10.5±1.2)个月。
左旋肉碱对血液透析者微炎症状态的探析【关键词】肾病; 透析; 营养状态; 左旋肉碱近年来,尽管对尿毒症毒素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血液净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预后仍然不够理想。
经过治疗的ESRD患者死亡率仍然高达25%,其中最主要死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40%~50%,是普通人群的20~100倍。
除了一些传统的危险因素以外,近来研究表明,一些非传统的危险因素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可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选择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浓度及体重指数(BMI),观察应用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1.1 观察病例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透析室进行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KT/V≥1.2,在前3 个月未接受左旋肉碱治疗;(2)近1个月无急性感染、慢性感染炎症表现;(3)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未使用免疫抑制剂;(4)无严重肝脏疾病;(5)无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病史;(6)未使用可能影响炎症状态的其它药物。
1.2 分组符合以上条件共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57.60±12.65)岁。
将血液透析(HD)患者按血浆游离肉碱浓度是否正常分为L-肉碱缺乏组43例(肉碱<40μmol/L)和L-肉碱正常组13例。
将43例肉碱缺乏组又随机分为2组,左旋肉碱组22例和未用左旋肉碱组21例。
2组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原发性肾病方面差异无显着性。
另选取我院门诊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5.6±12.7)岁。
1.3 用药剂量及方法左旋肉碱组每次透析结束前从内瘘静脉端注入左旋肉碱1 g加生理盐水20 ml,共6个月。
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3-26T01:54:20.553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3期作者:时洪娟孟宪杰(通讯作者)张侃徐晶[导读] 故而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海昆肾喜胶囊治疗CKD4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盐城市中医院肾病科江苏盐城 224001)【摘要】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肾病科门诊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共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肾病饮食、纠正血压、血糖、贫血、水电解及钙磷代谢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海昆肾喜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尿酸、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
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为(102.28±12.84)g/L低于治疗组组治疗后的(116.16±17.86)g/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尿酸治疗组分别为(16.52±3.01)mmol/L,(298.56±49.41)μmol/L,(410.3±62.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能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微炎症状态,保护肾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海昆肾喜胶囊;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肾功能【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3-0211-0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CKD)全球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肾衰排毒胶囊改善慢性肾衰2_3期微炎症状态的研究_赵亚_徐英_周世芬容忽视,患者常表现出乏⼒、腹胀、腹泻、纳差、消瘦等症状。
因此结直肠癌术后⾸当健脾益⽓,扶正固本,故以四君⼦汤加味。
诸药合⽤,攻补兼施,共奏健脾益⽓扶正,清热利湿解毒之功,切合结直肠癌病机,故可收效。
现代研究表明[11,13-14],⼈参、三七、⽩花蛇⾆草、半枝莲、⼭慈菇等中药可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诱导癌细胞⾃噬及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抑制癌VEGF 形成、抑制细胞调控细胞基因表达及抗诱变等多种途径发挥抗结直肠癌作⽤,⼈参还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从⽽提⾼⽣存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肿瘤标志物⽔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年的复发转移率和⽣存率分别为22.50%、90.00%,均优于对照组,提⽰在化疗的同时加⽤扶正解毒中药治疗,对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较好疗效,与左振魁[15]的研究结果相⼀致。
但本研究观察时限较短,仅观察了2年的近期复发率和⽣存率,尚不⾜以表明扶正解毒中药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且结果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样本量偏⼩有关,有待于进⼀步研究。
参考⽂献[1]Wan DS.Epidemiologic trend of and strategies for colorectal cancer [J].Chinese Journal ofCancer,2009,28(9):1-9.[2]于瑞莲,陈琳.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14,29(2):300-302.收稿⽇期:2014-12-30作者简介:赵亚(1980-),⼥,河北⼈,主治医师,硕⼠,研究⽅向:中医治疗肾病。
[3]尹卫华,盛建⽂,夏红梅,等.复⽅苦参注射液对直肠癌放疗患者外周⾎sIL-2R和IL-8⽔平影响的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3,6(2):100-104.[4]赵波,钟华⼽,吴卫,等.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流⾏病学研究进展[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3):199-202.[5]周总光,杨烈,李园.我国结直肠癌30年变迁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外科杂志,2012,32(9):693-696.[6]王宁,孙婷婷,郑荣寿,等.中国2009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J].中国肿瘤,2013,22(7):515-520.[7]黄甫达,杨昌谋,郭俊宇,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Dixon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J].世界华⼈消化杂志,2014,22(2):291-295.[8]杜欣,杨宇飞,许云,等.中医药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药规律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21-26.[9]刘丽荣,朱燕娟.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存质量的Meta分析[J].南京中医药⼤学学报,2014,30(1):19-21.[10]李永浩,谢⽟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辨治规律和特点分析[J].新中医,2013,45(10):84-86.[11]张志安.健脾扶正⽅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9):1863-1864.[12]钟薏,张彦博,束家和,等.扶正抗癌法对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存期及⽣存质量的改善作⽤[J].上海中医药⼤学学报,2014,28(1):28-32.[13]周喜汉,黄赞松,向发良.中药抗结直肠癌作⽤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消化杂志,2014,22(2):291-295.[14]喻春皓,王冲之,袁钧苏.西洋参抗癌研究进展———以结直肠癌为研究范例[J].药学学报,2013,48(7):986-992.[15]左振魁.健脾解毒汤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3年随访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7):808-809,811.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5.07.052肾衰排毒胶囊改善慢性肾衰2-3期微炎症状态的研究赵亚,徐英,周世芬(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科,天津300120)摘要:⽬的:观察肾衰排毒胶囊对慢性肾衰2-3期微炎症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