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
淋巴结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基本检查方法1.浅部触诊法及用途(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按检查部位而定)。
(1分)(2)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得部位。
(2分)(3)四指并拢,利用掌指关节与腕关节得协同动作,柔与得进行滑动触摸(4分)、(4)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得动脉、静脉与神经,阴囊、精索等得触诊检查。
(3分)2、双手触诊法及用途(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
(2分)(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
(1分)(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得右侧。
(1分)(4)左手放在被检查脏器或包块得后部。
(2分)(5)右手放在腹壁,用二、三、四指配合腹式呼吸做深部滑动触摸。
(2分)(6)用于腹腔包块检查及肝、脾、肾等检查。
(2分)3.冲击触诊法及用途(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得右侧。
(2分)(3)检查者以右手三四个并拢得手指,放置于腹壁上得相应部位,手指与腹部之间成70~90度角度。
(2分)(4)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得冲击动作。
(2分)(5)用于大量腹水而对肝脾及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时、(2分)4、深压触诊及用途(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得右侧。
(1分)(3)用右手一或二个手指逐渐深压、(3分)(4)观察被检查者得面部表情变化。
(1分)(5)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
(3分)5。
间接叩诊法(1)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它手指稍微抬起、(2分)(2)右手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垂直、(2分)(3)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得前端。
(2分)(4)以腕、指掌关节得活动为主、(1分)(5)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中指立即抬起。
(2分)(6)每次叩击2~3下、(1分)淋巴结及头颈部1。
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得顺序及锁骨上窝淋巴结得检查(1)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部、(共5分,漏掉一个叩0。
一般检查内容纲要体检前准备一.一般检查观察年龄、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状态、全身皮肤、步态等一般状态二.生命体征(1)体温测量:腋温测量(2)脉搏检查: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脉率、脉律及对称性;(3)呼吸检查:计数频率,观察呼吸节律、深度(4)血压测量:右上肢血压三.全身浅表淋巴结触诊检查(1)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2)双侧腋窝淋巴结:尖群、前群、内侧群、后群、外侧群(3)双侧滑车上淋巴结(4)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横组、纵组(5)双侧腘窝淋巴结四.头颈部检查(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头发、眉毛)、异常运动等(2)触诊头颅◆眼(1)视诊双眼(2)检查双眼视力(用近视力表等)(3)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4)检查泪囊(5)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6)使用眼底镜进行眼底检查◆耳(1)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2)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3)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4)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等)(5)用耳镜检查双侧外耳道及鼓膜◆鼻(1)观察外鼻(2)触诊外鼻(3)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4)观察鼻前庭、鼻中隔(5)用鼻镜检查双侧鼻前庭、鼻中隔及上、中、下鼻道◆副鼻窦(1)检查上颌窦,有无肿胀、压痛、叩痛等(2)检查额窦,有无肿胀、压痛、叩痛等(3)检查筛窦,有无压痛◆口腔(1)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2)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3)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颈(1)暴露颈部、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甲状软骨(1)触诊甲状软骨(喉结部位)◆颈静脉检查(1)观察颈静脉充盈情况◆颈动脉检查(1)触诊颈动脉◆甲状腺检查(1)视诊双侧甲状腺(2)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3)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4)听诊有无甲状腺血管杂音◆气管检查(1)触诊气管位置◆体检结束整理五.乳房检查(1)视诊乳房:对称性、皮肤改变、乳头、腋窝和锁骨上窝(2)触诊乳房:双侧、四个象限、乳头及乳晕(3)触诊双侧腋窝淋巴结(参见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体检结束整理。
表浅淋巴结定性和定位诊断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李安华一、淋巴结解剖与功能浅表淋巴结是指位于体表深筋膜层、距离皮肤月3.0cm以内的淋巴结群。
淋巴结病变往往是局部和全身疾病的反应。
淋巴结同脾和粘膜相关淋巴结组织等共同构成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聚集和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浅表淋巴结主要是指颈部淋巴结群、腋下淋巴结群和腹股沟淋巴结群。
㈠淋巴结的结构淋巴结我近乎圆形的网状结构,表面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略凹陷为门,有输出淋巴管和血管出入。
被膜向外延伸有许多输入淋巴管:向内伸入实质形成许多小梁,将淋巴结分成许多小叶。
淋巴结的外周部分为皮质,皮质区有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受抗原刺激后出现生发中心;此区内富含B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所以又称非胸腺依赖区,皮质透层和滤泡间隙为副皮质区,因富含T细胞又称胸腺依赖区;此区是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门户,有大量T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布在滤泡周围,是传递免疫信息的场所,髓质区的B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细胞集结成索状,称髓索;在髓索之间为髓窦;此区是滤过淋巴液的场所。
㈡淋巴结的功能1.滤过和净化作用:淋巴结是淋巴液的有效滤器,通过淋巴窦内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体液抗体等免疫分子的作用,可以伤杀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起到净化淋巴液,防止病原体扩散的作用。
2.免疫应答场所:淋巴结中富含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对于捕捉抗原、传递抗原信息和细胞活化增殖。
滤泡树突状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受体,具有很强的捕获抗原体复合物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将抗原长期保留在滤泡内,这对形成和维持B记忆细胞、诱导再次免疫应答很有意义。
B细胞受刺激活化后,高速分化增殖,生成大量的浆细胞,形成生发中心;T细胞也可在淋巴结内分化增殖为致敏淋巴细胞。
不管发生哪类免疫应答,都会引起淋巴结肿大。
3.淋巴细胞再循环基地:正常情况下,只有少数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分裂增殖,大部分细胞是再循环的淋巴细胞。
血中的淋巴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后静脉进入淋巴结副皮质,然后再经淋巴窦汇入输出淋巴管。
浅表淋巴结一般只检查身体浅表部位淋巴结。
触诊淋巴时应注意其大小、硬度、压痛、粘连、窦道等。
主要包括腋窝淋巴结、锁骨上窝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其中腋窝淋巴结是常考点,应注意严格掌握。
(1)颈部淋巴结检查耳前:耳屏前方耳后:耳后乳突表面,也称乳突淋巴结乳突区枕骨下区:斜方肌起点与胸锁乳突肌的止点之间。
颌下:下颌角颏下: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颈后三角:斜方肌前缘。
锁骨上淋巴结: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夹角9分法:3*3九个淋巴区域:颈部淋巴触诊。
“颈前三角”是指: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内侧界为颈前正中线,外侧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区域颈后三角是指:锁骨上缘,斜方肌前缘及胸锁乳突肌后缘的区域。
颌下淋巴检查,检查哪里,哪里放松。
检查颌下淋巴结时:检查者用右手扶被检查者头部,使头倾向右前下方,用左手四指并拢触摸右颌下淋巴结。
使头倾向左前下方,再用右手四指并拢触摸左颌下淋巴结。
锁骨上窝淋巴结锁骨上窝淋巴结检查方法,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考生双手四指并拢,屈曲掌指关节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即可如触及到锁骨淋巴肿大,需要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以及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胃癌左侧,肺癌转移右侧,胃左肺右。
腋窝淋巴检查腋窝淋巴(抖音看视频了)腋窝一共有五组淋巴群,分别是:腋尖淋巴结群:位于腋窝的顶部中央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处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大肌下缘深部肩胛下淋巴群:位于腋窝后皱襞深部外侧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外侧壁报考考生出题目为腋窝淋巴结检查考好帽子,口罩洗手来到患者的床旁与患者沟通交流,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医生,今天要给您检查一下一淋巴结,那么在双侧来进行啊,也希望你能配合,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有疼痛或任何不适,您随时跟我说好,谢谢,协助患者取座位,好慢一点,扶您起来好的。
检查者站立于被检者的前方,协助患者脱去上衣,充分显露双侧腋窝。
搓热双手。
四指并拢略曲曲长指关节以指腹进行出诊,右手提患者右前臂,左手进行触诊,顺序分别为夜间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以及外侧群,检查时必烧外展,①首先检查腋尖群,腋尖群位于腋窝尖端,四指并拢以指腹由浅入深,滑动出诊。
第四节浅表淋巴结【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2)掌握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重点难点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淋巴结分布全身,一般只能检查身体各部的浅表淋巴结。
正常浅表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相邻组织无粘连,无压痛,不易触及。
一浅表淋巴结的分布浅表淋巴结以组群分布,一个组群的淋巴结收集一定区域内的淋巴液。
局部炎症或肿瘤往往引起这些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1. 耳后、乳突区淋巴结收集头皮范围内的淋巴液;2. 颈深淋巴结群上群:(胸锁乳突肌上部)收集鼻咽部淋巴液;下群(胸锁乳突肌下部)收集咽喉、气管、甲状腺等处的淋巴液;3. 锁骨上淋巴结群左侧:收集食管、胃等器官的淋巴液;右侧:收集气管、胸膜、肺等处的淋巴液4. 颌下淋巴结收集口底、颊粘膜、牙龈等处的淋巴液;5. 颏下淋巴结收集颏下三角区内组织、唇和舌部的淋巴液;6. 腋窝淋巴结群收集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的淋巴液;7. 腹股沟淋巴结群收集下肢及会阴部的淋巴液。
二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并拢示,中,环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触诊时让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使皮肤或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检查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窝、滑车、腹股沟、腘窝等。
三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一)局部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所属部位的急、慢性炎症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
肿大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
2.淋巴结结核lymphoid tuberculosis:常发生在颈部,呈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疤痕。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感,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般无压痛。
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部淋巴结群转移;胃癌、食管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淋巴结检查淋巴结的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密切关系.尤其对肿瘤的诊断,转移及发展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淋巴结分布于全身,一般检查检查只能发现身体各部位表浅淋巴结的变化.一正常浅表淋巴结(一)正常情况下,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多为0.2-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毗邻组织无粘连,常呈链状与组群分布,通常不易触及.(二)表浅淋巴结的部位头颈部淋巴结1耳前部淋巴结:位于耳屏前方2耳后部淋巴结:位于耳后乳突表面,胸锁乳突肌止点处,亦称为乳突淋巴结.3枕部淋巴结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间4颌下部淋巴结位于颌下腺附近,在下颌角与颏部之中间部位.5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内,下颏骨肌表面,两侧下颏舌骨前端中点后方6颈前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7颈后淋巴结位于斜方肌前缘8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所形成的夹角处腋窝淋巴结是上肢最大的淋巴结组群,可分为五群:1外侧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外侧壁.2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大肌下缘深部.3肩胛下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后皱襞深部4中央淋巴结群; 位于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前锯肌处.5腋尖淋巴结群; 位于腋窝顶部.滑车上淋巴结;位于上臂内侧,内上踝上方3-4CM处.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间沟内.腹股沟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分为上下两群.1上群; 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韧带平行排列'又称腹股沟韧带横组或水平组 2 下群; 位于大隐静脉上端,沿静脉走向排列,又称腹股沟韧带淋巴结纵组或垂直组.腘窝淋巴结; 位于小静脉和腘静脉的汇合处.二淋巴结检查(一)检查的是顺序淋巴结的检查在相应身体部位检查过程中进行,为了避免遗漏应特别注意淋巴结的检查顺序。
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
上肢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的检查顺序;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的顺序进行。
实训学会全身12对浅表淋巴结的触诊【实训目的】1.掌握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并经过反复练习到达熟练。
2掌握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3.具有尊重、关爱病人、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具有医疗平安、护患交流、团队合作的职业意识及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
【概述】淋巴结的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开展、诊断及治疗密切相关,尤其是对肿瘤的诊断、转移及开展变化的观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淋巴结分布于全身,一般检查只能发现身体各部位表浅淋巴结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多为0. 2〜0. 5cm,质地柔软,外表光滑。
无压痛,与毗邻组织无粘连,常呈链状与组群分布,通常不易触及。
【实训方法】1.教师邀请SSP,复习课堂内容,示范操作过程,说明操作要点.观看完整操作视频:全身12对浅表淋巴结的触诊(附件1)①浅表淋巴结的部位(1)耳前淋巴结:位于耳屏前方。
(2)耳后淋巴结:位于耳后乳突外表、胸锁乳突肌止点处,亦称为乳突淋巴结。
(3)枕淋巴结: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间。
(4)颌下淋巴结:位于颌下腺附近,在下颌角与颈部之中间部位。
(5)须下淋巴结:位于须下三角内,下颌舌骨肌表面,两侧下颌骨前端中点后方。
(6)颈前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外表及下颌角处。
(7)颈后淋巴结:位于斜方肌前缘。
(8)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所形成的夹角处。
(9)腋窝淋巴结:是上肢最大的淋巴结组群,可分为五群:1)腋尖淋巴结群:位于腋窝顶部。
2)外侧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外侧壁。
3)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大肌下缘深部。
4)中央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前锯肌处。
5)肩胛下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后皱裳深部。
(10)滑车上淋巴结:位于上臂内侧,内上股上方3〜4cm 处,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间沟内。
(11)腹股沟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它又分为上、下两群:①上群: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韧带平行排列,故又称为腹股沟韧带横组或水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