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因特网的基本服务(浙教版高中)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48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浙教版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
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课时分配计划表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编码”以及信息技术三节。
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
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
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
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
第一节“信息获取的方法”,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浏览与获取”,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第三节“网上资源检索”,掌握运用搜索引擎和主题目录在因特网上检索相关信息资源的方法;第四节“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与评价标准,初步掌握网络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3月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辅导知识:Internet基本服务2020年3月计算机三级络技术辅导知识:Internet基本服务Internet基本服务本单元概览一、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二、域名系统。
三、远程登录服务。
四、FTP服务。
五、电子邮件服务。
六、WWW服务。
一、客户机/服务器模型1、客户机与服务器的特性Internet提供的服务是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为基础的。
客户机, 接受服务的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
一般客户机提出请求,服务器并发处理的客户机的请求,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相对而言,服务器的对硬件资源及软件资源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对客户机通常要求相对简单。
2、实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1)标识一个特定的服务由于一个主机可以运行多个服务器程序,要求赋予每个服务唯一的标识,同时要求服务器和客户机都是用该标识。
互联中TCP或UDP通常使用端口号作为自己特定的标识。
(2)响应并发请求客户机发出的请求时随机的,可能很多客户机同时请求不同服务,因此服务器必须具备多个并发处理能力。
服务器有两种实现方案。
重复服务器:服务器包含请求队列,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处理。
并发服务器:是一个守护进程,没有请求时,它处于等待状态;客户机每来请求,服务器立即创建一个子进程,然后回到等待;并发服务器称主服务器,而子进程称从服务器。
重复服务器针对于面向无连接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并发服务器针对于面向连接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3)服务器程序的安全问题服务器的地位特殊,需要经常读系统文件、日志文件等,必须承担实施系统访问和保护策略。
二、域名系统(DNS)1、互联的命名机制互联利用IP地址识别主机,不便于记忆,使用字符串记忆主机好读易记(域名系统诞生)。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机名的管理和主机名-IP地址映射问题命名机制遵循的原则:全局唯一性:特定的主机名在互联上是唯一的。
名字便于管理:能够方便地分配名字、确认名字和回收名字。
《TCP/IPv4设置》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二、选题思路三、分析设计四、教学导图五、过程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有自动获得IP地址,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与其相匹配。
因微机室里的电脑互联是局域网,由网络管理员指定(静态设置)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及DNS服务器。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4个要素都是点分十进制记法,都和IP地址有关。
师重点解析IP地址。
板书和投影相结合。
以C类IP地址为例。
192.0.0.0~223.255.255.255板书推导:192是怎样得来的,C类IP地址的第一字节的最高三位是110,而第一个字节剩下的5位如果都是0,则有其他如223、255是怎样推来的?让生自主推导并写出来,师巡回指导。
师指出中小学学校校园网的IP地址一般是192.168.0.0 ~ 192.168.255.255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再到教师机上去找“上不上网”的原因,学生发现IP地址是199.168.19.200,是“199”出了问题,应改为“192”,修改完成确认后,再尝试上网就成功了。
性认识。
3.IP地址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引领学生找出关键数值得来的原因,加深进制的转换方法和IP地址格式的理解。
4.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凸现学以致用,修改操作验证,回应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真正内化为核心素养之效。
(四)拓展延伸1. 在初步认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什么是TCP/IP,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从字面上单纯理解:TCP是传输控制协议,IP是网际协议,对其功能和作用知之甚少。
2.结合前面所学的OSI参考模型,关于划分七层问题,相对应的TCP/IP分为四层,用班级管理的分层思想进行类比,让学生有所感悟。
(如下图)3.进一步引出TCP和IP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也在TCP 和IP的基础上拓展出TCP/IP协议簇(一组协议,包括应用层等)4.师引导学生找出IPv4和IPv6的最大区别:IP地址数的不同。
IPv4地址长度是32位,地址数是232(约43亿),全世界已基本用完(美国每人约6个IP地址,我国26人约1个IP地址,原因是美国网络技术起步早占先机)IPv6地址长度是128位,地址数是2128(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算出约340亿亿亿),相当于世界上的沙粒数。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2 计算机简介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3 互联网基础讲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服务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2.1 文字处理基础教授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文字编辑、格式设置等基本技能2.2 排版与打印讲解排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学会打印文档的正确方法2.3 邮件合并与文档共享教授邮件合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文档共享的技巧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3.1 电子表格基础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等基本技能3.2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授数据排序、筛选和汇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图表展示数据3.3 函数与公式讲解电子表格中的函数和公式让学生能够运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4.1 演示文稿制作基础教授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幻灯片制作、编辑和格式设置等基本技能4.2 插入对象与动画效果讲解如何插入图片、图表和动画效果让学生学会制作生动有趣的演示文稿4.3 演示文稿的展示与发布教授演示文稿的展示和发布方法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的展示技巧和注意事项第五章:网络与信息安全5.1 互联网的使用讲解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技巧让学生学会搜索信息、浏览网页和文件等基本操作5.2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危害让学生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技巧5.3 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礼仪讲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网络礼仪,做到文明上网第六章:编程基础6.1 编程语言概述介绍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编程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6.2 Python编程基础教授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让学生掌握变量、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等编程基本概念6.3 算法与逻辑讲解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简单的算法和逻辑第七章:数据库基础7.1 数据库概述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7.2 Access数据库操作讲解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表的创建、编辑和查询方法7.3 SQL语言基础介绍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功能让学生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第八章:多媒体技术8.1 多媒体技术概述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的应用8.2 图像处理与音频编辑讲解图像处理和音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图片和音频文件的编辑技巧8.3 视频制作与动画设计教授视频制作和动画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学会制作和编辑视频和动画第九章:网络编程与通信9.1 网络编程基础讲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网络编程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9.2 Socket编程介绍Socket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使用Socket进行网络通信的技巧9.3 网络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的网络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编程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十章: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10.1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讲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10.2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10.3 信息技术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参与信息技术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第十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1 数据结构基础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数组、链表、栈和队列让学生理解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1.2 算法设计与分析讲解算法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算法策略让学生学会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11.3 常用算法实现实现排序、查找等基本算法,并让学生理解其原理和优缺点让学生通过编程实践加深对算法理解第十二章:移动应用开发12.1 移动应用开发概述介绍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开发环境让学生了解移动应用开发的市场和前景12.2 Android应用开发基础讲解Android应用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让学生掌握Android应用的界面设计和事件处理12.3 iOS应用开发基础介绍iOS应用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让学生掌握iOS应用的界面设计和事件处理第十三章:基础13.1 概述讲解的基本概念、发展和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的潜力和前景13.2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算法让学生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应用13.3 编程实践引导学生使用编程工具进行实际编程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体验的开发过程第十四章:信息素养与伦理14.1 信息素养培养讲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方法让学生学会有效检索、评估和管理信息14.2 信息技术伦理介绍信息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使用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14.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讲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隐私保护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技巧第十五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评价15.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讲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规划和实施15.2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介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原则和常用方法让学生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评价15.3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