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因特网的基本服务
- 格式:ppt
- 大小:910.50 KB
- 文档页数:45
3.4因特网服务教学内容:因特网服务。
教学目的:掌握常用的四种因特网服务。
教学重难点:因特网服务的作用及相关协议、应用。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
因特网上最基本和最广泛的服务有四种:WWW信息服务、电子邮件服务(E-mail)、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
二、WWW信息服务。
外语缩写WWW是中文称为"万维网","环球网"等,常简称为Web。
分为Web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程序。
WWW可以让Web客户端(常用浏览器)访问浏览Web服务器上的页面。
WWW提供丰富的文本和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将这些内容集合在一起,并提供导航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各个页面之间进行浏览。
由于WWW内容丰富,浏览方便,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服务。
(1)WWW服务(3W服务)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基本互联网应用,我们每天上网都要用到这种服务。
通过WWW服务,只要用鼠标进行本地操作,就可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由于WWW服务使用的是超文本链接(HTML),所以可以很方便的从一个信息页转换到另一个信息页。
它不仅能查看文字,还可以欣赏图片、音乐、动画。
最流行的WWW服务的程序就是微软的IE浏览器。
(2)超文本(Hypertext)是由一个叫做网页浏览器(Web browser)的程序显示。
网页浏览器从网页服务器取回称为“文档”或“网页”的信息并显示。
通常是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
人可以跟随网页上的超链接(Hyperlink),再取回文件,甚至也可以送出数据给服务器。
顺着超链接走的行为又叫浏览网页。
相关的数据通常排成一群网页,又叫网站。
(3)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网页的本质就是超级文本标记语言,通过结合使用其他的Web技术(如:脚本语言、公共网关接口、组件等),可以创造出功能强大的网页。
因而,超级文本标记语言是万维网(Web)编程的基础,也就是说万维网是建立在超文本基础之上的。
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因特网服务类型》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服务类型。
1.2 教学内容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常见的因特网服务类型。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探究法:引导学生探讨常见的因特网服务类型。
1.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因特网,它的作用是什么。
2. 讲解:讲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探究:引导学生探讨常见的因特网服务类型。
第二章:电子邮件服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邮件服务。
2.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电子邮件服务的使用方法。
讲授法:讲解电子邮件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电子邮件服务。
2.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子邮件服务,它的作用是什么。
2. 讲解:讲解电子邮件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3. 实践: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电子邮件服务。
第三章:信息搜索服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搜索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搜索服务。
3.2 教学内容信息搜索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信息搜索服务的使用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搜索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信息搜索服务。
3.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搜索服务,它的作用是什么。
2. 讲解:讲解信息搜索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3. 实践: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信息搜索服务。
第四章:文件传输服务让学生了解文件传输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让学生学会使用文件传输服务。
4.2 教学内容文件传输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文件传输服务的使用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件传输服务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用文件传输服务。
4.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件传输服务,它的作用是什么。
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因特网服务类型》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2. 掌握各种服务的应用和特点;教学重点:1.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2. 各种服务的应用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各种服务的应用和特点;2. 选择合适的服务类型。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2. 因特网服务类型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一下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因特网有哪些服务类型吗?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包括:a. 信息检索服务:如搜索引擎、在线百科全书等;b. 通信服务: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c. 资源共享服务:如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d. 娱乐服务:如网络音乐、视频等;e. 在线教育服务:如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等。
2. 针对每种服务类型,讲解其应用和特点。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服务类型的实际应用。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2. 让学生利用电子邮件,给自己的朋友发送一封邮件。
3. 让学生通过文件传输服务,一份自己需要的文件。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因特网的服务类型及其应用和特点。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服务类型了吗?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总结因特网的服务类型,并列出其应用和特点。
2. 选择两种自己常用的服务类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因特网的服务类型,让学生了解各种服务的应用和特点,提高学生对因特网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要加强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深入理解电子邮件服务1. 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介绍电子邮件的客户端软件和web。
3. 讲解如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因特网服务类型》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因特网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掌握因特网的服务类型,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掌握各种服务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提高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的能力。
第二章:电子邮件服务2.1 教学内容1) 电子邮件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3) 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的使用4) 电子邮件的搜索和整理方法2.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以Outlook为例,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1) 讲解电子邮件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演示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3) 引导学生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进行操作4) 教授电子邮件的搜索和整理方法第三章:信息检索服务3.1 教学内容1) 信息检索的定义和作用2) 常用信息检索方法和技术3)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4) 数据库的使用方法3.2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以百度搜索引擎为例,讲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1) 讲解信息检索的定义和作用2) 演示常用信息检索方法和技术3) 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操作4) 教授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第四章:即时通讯服务4.1 教学内容1) 即时通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即时通讯软件的分类和特点3) 常用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方法4) 即时通讯的注意事项和技巧4.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以QQ为例,讲解即时通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1) 讲解即时通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演示即时通讯软件的分类和特点3) 引导学生使用常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操作4) 讨论即时通讯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第五章:网络购物服务5.1 教学内容1) 网络购物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常用网络购物平台的介绍3) 网络购物的流程和注意事项4) 网络购物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5.2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淘宝为例,讲解网络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因特网的基本功能因特网(Internet),是指全球范围的互连网络。
它由无数相互连接的网络构成,利用统一的因特网协议(IP)为信息交换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平台。
因特网具有多种基本功能,以下将详细介绍其主要功能。
首先,因特网的最基本功能是信息交流和传输。
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工具进行即时、低延迟的沟通。
无论是个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企业之间的合作、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换,都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高效、便捷的传输。
其次,因特网还是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库。
通过搜索引擎,用户可以轻松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新闻、学术论文、电子书籍、视频等等。
因特网上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不断更新,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资讯,满足各种需求。
除了信息交流和获取,因特网还提供了电子商务的平台。
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在线购物、支付、订购服务等,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
同时,不少企业通过因特网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在线客服等服务,扩大了市场。
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再者,因特网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交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等,与朋友、家人、同事等保持联系,分享生活、观点以及各种信息。
社交媒体也成为人们表达声音、传播新闻和观点的重要渠道。
此外,因特网还提供了众多便利的在线服务。
包括在线学习平台、在线银行服务、在线预订等等。
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学习知识、管理财务、预订旅行等,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最后,因特网也为科学研究、政府管理、医疗卫生等领域提供了诸多便利。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文献检索、数据交换,加速科学研究的进程。
政府可以通过因特网建立电子政务平台,提供在线申请、缴费等服务。
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远程会诊、健康咨询等,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总之,因特网的基本功能极为丰富多样,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它是信息时代的基石,为人们提供了沟通交流、信息获取、商务交易、社交娱乐等各方面的便利。
因特网基本服务什么是因特网基本服务?因特网基本服务(Internet Basic Service)是指那些可以为所有因特网用户提供最基本服务的系统和设施。
它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域名系统(DNS):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网站。
2.路由器:用于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使得不同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3.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使得用户可以连接到因特网并使用网络。
这些基本服务是因特网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因特网的基础设施。
域名系统(DNS)域名系统(DNS)是指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
当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时,用户输入的是该网站的域名,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需要使用IP地址。
因此,DNS的作用就是将用户输入的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使得用户可以访问网站。
DNS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时,浏览器会向本地DNS 服务器查询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如果本地DNS服务器缓存了域名对应的IP地址,则直接返回IP地址,否则,本地DNS服务器需要向根DNS服务器、顶级DNS服务器和权威DNS服务器依次查询,获取域名对应的IP地址并返回给用户。
DNS的运行是基于数据包传输的,因此需要使用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来传递数据包。
路由器路由器是指一种用于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网络设备。
因特网是由数以亿计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数据包需要经过多台计算机才能到达目的地。
路由器就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关键设备。
路由器有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家庭和办公室使用的无线路由器。
这种路由器可以将无线信号传输到用户的手机、电脑等设备上,使得用户可以无线上网。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是指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的企业。
ISP通过电信、有线电视、卫星等方式将用户接入因特网,使得用户可以使用因特网服务。
ISP有很多种类型,包括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卫星通信企业等。
第二章互联网的基本服务和功能一、电子邮件(E-m a i l)•因特网上最基本、最常用的服务•电子邮件在发送与接收过程中都要遵循SMTP、POP3等协议,这些协议确保了电子邮件在各种不同系统之间的传输。
其中,SMTP负责电子邮件的发送,而POP3则用于接收Internet上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 a i l)•优势:•传输速度快•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功能强大,可以群发,可以发送图片和声音、视频文件•档案性更强,查阅更为方便电子邮件(E-m a i l)•不足之处:•写作草率,易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在表达情绪方面较差,人情味不够•垃圾邮件及病毒的传播二、在线聊天(Ch a t t i n g)•预定主题下的多人在线交流•以名人为中心的聊天•即时通讯工具(QQ\MSN\百度Hi)三、文件上传下载(F T P)是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是因特网上最早提供的服务之一,目的是提高文件的共享性。
简单的说,FTP就是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拷贝,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称之为“下载(download)”,若将文件从自己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计算机上,则称之为“上传(upload)”。
四、信息搜索•搜索引擎一般分为两类:•支持全文检索的搜索引擎•支持目录式分类结构的搜索引擎信息搜索••五、信息定制•主动选择的个性化新闻•信息的个人化接收•RSS信息定制:R S S技术•RSS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聚合)的缩写,是某一站点用来和其它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
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 输出的网站内容。
六、网上论坛(B B S)•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简称,意即电子公告板,是Internet上最知名的服务之一,它提供了一块“公共”空间让所有用户读取其中信息,并发布自己的信息和参与讨论的观点。
第三章因特网基本服务图3-1 因特网基本服务内容框架图前两章学习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学习因特网的四种基本服务,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以及网络的各种应用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式。
二、教材分析、难点分析因特网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中出现过许多应用服务,按照这些服务出现的先后次序,大致是:Telnet(远程登录)、Email(电子邮件)、USEnet(新闻组)、FTP(文件传输)、Archie (文档检索)、W AIS(广域信息服务)、Gopher(信息查询)、WWW(万维网)等。
目前还在继续使用的主要服务种类有:Telnet、Email、FTP、WWW等服务。
USEnet则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在本章中,教材通过对这些服务原理的解释和具体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因特网至今还保留的几个基本应用服务,即WWW(万维网)、Email(电子邮件)、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本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网络的几种应用模式。
本章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络应用模式”等五节。
越来越多的因特网应用服务基于“万维网”,了解“万维网”这一当前最广泛的因特网应用服务的原理,为学习其它因特网应用打下基础;“电子邮件”是拥有巨大数量基本用户的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理解它的传输过程和原理以及客户端工具的使用,可更有效地应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是因特网上进行快速信息交流的手段,也是因特网的一种重要应用;“远程登录”则作为因特网上的远程操作和控制手段,是网络管理人员和具有这种需求的工作人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应用手段。
通过网络几种应用模式的简单介绍,主要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两种应用模式的特点与区别。
在学生活动方面,本章安排了“建立邮件账号、进行非文字信息邮件的收发”、“用浏览器访问FTP服务器”2个“实践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电子邮件”传输原理和“文件传输”工作原理的理解以提高相关的使用因特网的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