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因特网的基本服务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22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及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及考试要求,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达到专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是评价和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是检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是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诊断与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
Ⅱ.考试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解和运用的水平。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理解:要求对某一知识和原理能够较全面、较深入地领会,并分析、解释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应用知识点的原理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即清楚“怎么办”。
熟练掌握:指在掌握的基础上,能运用多个知识点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具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了解计算机(1)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列举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2)了解计算机在信息时代的广泛应用;(3)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及计算机分类;(4)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包括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
2.认识微型计算机(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2)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了解CPU的主要性能指标;(4)理解存储单位的基本概念,掌握位、字节、字、KB、MB、GB、TB 的换算关系,了解计算机系统存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5)理解常用存储设备(U盘、硬盘、光盘、移动硬盘)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1)理解常用输入设备及输入方法(键盘、鼠标、触摸屏、读卡器、手写与语音输入设备、二维码、条形码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理解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输出设备、投影仪)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114中国互联网域名体系的顶级域名为cn,二级域名分为类别域名和行政区域名两类,类型域名与表4-2类似;行政域名对应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通常用汉语拼音表示,如bj表示北京,hlj 表示黑龙江等。
4.3.4 Internet的基本服务1.WWW浏览World Wide Web简称WWW、Web、万维网,是一个以Internet为基础的远程访问系统,允许用户在一台计算机上通过Internet存取另一台计算机上的信息,是Internet的一种具体应用。
万维网是在应用层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集合,通过它可以存取世界各地的超媒体文件,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资料库以及各式各样的软件。
所有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统一使用TCP/IP协议,统一分配IP地址。
WWW客户端程序在Internet上被称为浏览器,浏览器中显示的页面称为网页。
Web服务器中多个相关的Web网页组成一个Web站点。
Web站点提供一个主页,即站点的首页,通过该页可以链接到本站点中的其他页面或其他网站。
(1)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一个专为Web服务器和Web浏览器之间交换数据而设计的网络协议,提供Web客户机和服务器的连接、发出带文件名的访问请求、接受文件及关闭连接等功能。
Web网页采用超文本的格式,不仅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还包括超链接。
超链接是指从文本、图形或图像映射到其他网页或网页特定位置的指针。
它可以指向任何类型的文件,是网页之间和Web站点的主要导航方法。
(2)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Web客户端程序使用URL地址访问Internet网上的信息资源。
URL由4部分组成,如图4-21所示。
①资源类型:指出Web 客户程序使用的工具。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5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1.举出使用分层协议的两条理由?1.通过分层,允许各种类型网络硬件和软件相互通信,每一层就像是与另一台计算机对等层通信;2.各层之间的问题相对独立,而且容易分开解决,无需过多的依赖外部信息;同时防止对某一层所作的改动影响到其他的层;3.通过网络组件的标准化,允许多个提供商进行开发。
2.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比特流。
请问二者是否相同?为什么?不相同。
在报文流中,网络保持对报文边界的跟踪;而在字节流中,网络不做这样的跟踪。
例如,一个进程向一条连接写了1024字节,稍后又写了另外1024字节。
那么接收方共读了2048字节。
对于报文流,接收方将得到两个报文,、每个报文1024字节。
而对于字节流,报文边界不被识别。
接收方把全部的2048字节当作一个整体,在此已经体现不出原先有两个不同的报文的事实。
3.举出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两个相同的方面和两个不同的方面。
OSI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工作分为7层,他们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
TCP/IP模型只有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与OSI功能相比,应用层对应的是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两种模型的不同之处主要有:(1) TCP/IP在实现上力求简单高效,如IP层并没有实现可靠的连接,而是把它交给了TCP层实现,这样保证了IP层实现的简练性。
OSI参考模型在各层次的实现上有所重复。
(2) TCP/IP结构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考验,而OSI参考模型只是人们作为一种标准设计的;再则TCP/IP有广泛的应用实例支持,而OSI参考模型并没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终结性考试试题答案(格式已排好)任务一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样文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家用电器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部:XXXXXX学习中心:XXXXXX专业:法律事务入学时间:2006年3月1日学号:2141001401556姓名:XXX指导教师:XXX论文完成日期: 2019年10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以及出版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2)一、引言 (3)(一)研究背景 (3)(二)研究意义 (3)(三)研究现状 (3)二、需求分析 (3)(一)需求分析 (3)(二)系统功能数据流分析 (3)1. 销售管理分析 (4)2. 采购管理分析 (4)三、系统设计 (4)(一)系统功能设计 (4)(二)数据库分析设计 (4)四、系统功能实现 (4)(一)销售管理功能实现 (4)(二)客户管理功能实现 (5)五、系统测试 (5)(一)单元测试 (5)(二)集成测试 (5)(三)测试结果的分析 (5)结束语 (7)致谢 (8)参考文献 (9)1家用电器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电器销售管理系统使用Java2 Platform(Java EE) 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系统的框架搭建和具体的功能实现。
第三章因特网基本服务图3-1 因特网基本服务内容框架图前两章学习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学习因特网的四种基本服务,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以及网络的各种应用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式。
二、教材分析、难点分析因特网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中出现过许多应用服务,按照这些服务出现的先后次序,大致是:Telnet(远程登录)、Email(电子邮件)、USEnet(新闻组)、FTP(文件传输)、Archie (文档检索)、W AIS(广域信息服务)、Gopher(信息查询)、WWW(万维网)等。
目前还在继续使用的主要服务种类有:Telnet、Email、FTP、WWW等服务。
USEnet则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在本章中,教材通过对这些服务原理的解释和具体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因特网至今还保留的几个基本应用服务,即WWW(万维网)、Email(电子邮件)、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本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网络的几种应用模式。
本章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络应用模式”等五节。
越来越多的因特网应用服务基于“万维网”,了解“万维网”这一当前最广泛的因特网应用服务的原理,为学习其它因特网应用打下基础;“电子邮件”是拥有巨大数量基本用户的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理解它的传输过程和原理以及客户端工具的使用,可更有效地应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是因特网上进行快速信息交流的手段,也是因特网的一种重要应用;“远程登录”则作为因特网上的远程操作和控制手段,是网络管理人员和具有这种需求的工作人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应用手段。
通过网络几种应用模式的简单介绍,主要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两种应用模式的特点与区别。
在学生活动方面,本章安排了“建立邮件账号、进行非文字信息邮件的收发”、“用浏览器访问FTP服务器”2个“实践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电子邮件”传输原理和“文件传输”工作原理的理解以提高相关的使用因特网的知识与技能。
【项目管理中级】第3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325)-14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2016年5月第23题:SSL主要利用数据加密技术,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截取及窃听。
该协议运行在网络的()。
[单选题]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正确答案)C.传输层D.应用层与会话层之间答案解析:SSL(SecureSocketsLayer安全套接层),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ransportLayerSecurity,TLS)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
TLS与SSL在传输层(TCP/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
262、2016年5月第26题:以下关于虚拟专用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VPN是指建立在私有网上的、由某一组织或某一群用户专用的通信网络(正确答案)B.VPN的虚拟性表现在任意一对VPN用户之间没有专用的物理连接,而是通过}SP提供的公用网络来实现通信C.VPN的专用性表现在VPN之外的用户无法访问VPN内部资源D.隧道技术是实现VPN的关键技术之一答案解析: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
在企业网络中有广泛应用。
VPN网关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
VPN有多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按协议进行分类。
VPN可通过服务器、硬件、软件等多种方式实现。
263、2016年11月第18题:OSI参考模型将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其中()的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路由。
[单选题]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正确答案)C.传输层D.会话层答案解析: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路由功能主要是网络层实现的,所以答案为B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第三章因特网基本服务图3-1 因特网基本服务内容框架图前两章学习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学习因特网的四种基本服务,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以及网络的各种应用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式。
二、教材分析、难点分析因特网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中出现过许多应用服务,按照这些服务出现的先后次序,大致是:Telnet(远程登录)、Email(电子邮件)、USEnet(新闻组)、FTP(文件传输)、Archie (文档检索)、W AIS(广域信息服务)、Gopher(信息查询)、WWW(万维网)等。
目前还在继续使用的主要服务种类有:Telnet、Email、FTP、WWW等服务。
USEnet则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在本章中,教材通过对这些服务原理的解释和具体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因特网至今还保留的几个基本应用服务,即WWW(万维网)、Email(电子邮件)、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本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网络的几种应用模式。
本章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络应用模式”等五节。
越来越多的因特网应用服务基于“万维网”,了解“万维网”这一当前最广泛的因特网应用服务的原理,为学习其它因特网应用打下基础;“电子邮件”是拥有巨大数量基本用户的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理解它的传输过程和原理以及客户端工具的使用,可更有效地应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是因特网上进行快速信息交流的手段,也是因特网的一种重要应用;“远程登录”则作为因特网上的远程操作和控制手段,是网络管理人员和具有这种需求的工作人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应用手段。
通过网络几种应用模式的简单介绍,主要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两种应用模式的特点与区别。
在学生活动方面,本章安排了“建立邮件账号、进行非文字信息邮件的收发”、“用浏览器访问FTP服务器”2个“实践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电子邮件”传输原理和“文件传输”工作原理的理解以提高相关的使用因特网的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