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2)
- 格式:ppt
- 大小:8.65 MB
- 文档页数:32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
2.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能够对照地围说出全球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
3.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
解读1:地壳变动的证据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解读2:火山、地震的发生、分布、防御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知识点01 地壳变动的证明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地壳变动的结果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二)地壳变动的速度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如火山喷发地震等),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如珠穆朗玛峰上升速度很慢)。
(三)地壳变动的信息自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例如,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能力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华山北坡大断崖、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即学即练1】(2021·江干模拟)以下证据中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①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知识精讲目标导航②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③江河的泥沙在中下游和河口沉积④采石场工人看到开采过后暴露出来的弯曲的岩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即学即练2】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________的作用下,或发生________,或引发________,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________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默写1班级______姓名______组别____ 1、现在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地球是一个____稍扁、赤道____的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是____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__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哪些?★①____现象。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远去的帆船____先消失,归航的帆船先看见_____。
④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⑤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⑥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4、地球的内部结构:★①由外到内:____;____;地核(外地核、内地核)。
②岩石圈:____和____顶部,______以上部分。
③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____的发源地。
3.3组成地壳的岩石二、岩石的用途1、优质建筑材料:花岗岩、大理岩。
2、良好的工艺品材料:新疆的______、浙江的青田石。
3、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矿、石油、______等,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和____。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组别____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地壳变动的证明:悬岩峭壁上岩层的断裂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
①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资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________的结果。
②水平岩层在内力作用下,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____和____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地壳的升降运动是导致________的重要原因。
二、火山1、火山的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______、火山尘、火山弾等2、火山喷发物液体:熔岩流气体:______、二氧化硫3、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______。
地球内部的岩浆如果受到巨大的压力就会沿着地壳裂口或地壳脆弱的地方喷出地表。
活火山:_______、冰岛4、火山的类型死火山:大同火山群休眠火山:五大连池、_______5、世界火山分布:________的陆地和周围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
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基础闯关全练1.(2019浙江温州期末)自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进行,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可以证明地壳变动。
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存在变动的是( )A.板块交界处爆发火山B.高山岩石中有海洋生物化石C.我国南海进行填海造岛D.不断扩张的东非大裂谷2.下列情况中哪个不能作为地壳变动的证据( )A.台湾东部由于地震出现了一个约两米的断层小崖B.台湾北部白沙湾一带发现位于满潮线以上的大量珊瑚礁C.科学家在我国最高的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D.台湾的北滨公路水南洞附近的岩层因久雨造成山崩,交通中断一个月3.欧洲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在20世纪发生了六次大的喷发,推测它是( )A.休眠火山B.活火山C.死火山D.不能确定4.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所有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相似的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壳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没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5.在夏威夷的火山国家公园,有一群愿意与火山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在他们心里,火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海拔1 247米,活动极为频繁。
火山喷发的时候,熔岩像喷泉一样翻涌奔腾,气势汹涌,势不可挡。
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属于( )A.死火山B.活火山C.休眠火山D.不能确定6.(2015山东济南中考)图片显示的自然灾害是( )图3-4-1A.地震B.寒潮C.春旱D.台风7.火山喷发和地震的相同点是( )A.都对地形没有影响B.能量来自地球外部C.能量来自地球内部D.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8.下列事件中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的是( )A.感冒B.水灾C.海啸D.火灾9.(2019浙江杭州富阳期末)2017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B.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C.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D.所有的地震都会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10.火山喷发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陆地的城市中B.沙漠或荒野中C.基本上都在海中D.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能力提升全练1.图中插旗的小岛处由陆地变成了海洋,引起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图3-4-2A.地壳运动B.海平面上升C.海平面下降D.大陆漂移2.下列关于地壳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的断裂和弯曲是地壳变动留下的痕迹B.地壳的水平运动都会形成海陆变迁C.喜马拉雅山是陆地变成海洋的证据D.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来自人类3.温州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生:尽可能的提出问题。
总结:
(1)火山由哪儿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
(3)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组织学生列举世界著名的火山(可在课上或课下进行),并说出火山的位置,富士山、艾特纳火山、白头山天池、五大连池火山等。
世界火山分布图
情境二:唐山地震的一段实例。
一位深夜出急诊的医生回忆:“间三时半,我有急诊外出,刚迈出门坎,地震就来了,先是晃,天旋地转,得人站不住,又挪不开,再就是颠,脚底像过电似的,紧接着房上的砖瓦飞了下来。
我心里发慌,那呜呜的声音,
骨惊然,四周一片漆黑,倒房坍屋的巨响和呛人的灰土味,使我跑了起来,是才跑了三四步就觉得不对劲。
一看,呀!我怎么已经上了房顶!”
震源:地震发生的源地。
震中:与震源对应的地表部分。
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等震线:距震中距离相等的点的连线。
情境五:读图3-36,总结中国和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
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脉,津唐地区,青藏高原及边缘的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可以用中国、世界地震分布图或投影片演示。
全球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情境六:(讨论)地震对人类的生活有何影响?
生:讨论。
第三章单元测评(二)(检测内容: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3.5泥石流;3.6地球表面的板块;3.7地形和地形图)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 )A. 喜马拉雅山脉在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B. 水平岩层发生了弯曲或断裂C. 火山活动D. 海洋中潮起潮落2.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的崖壁上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状岩层。
这说明( )A. 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后来才下水B. 远古人类曾把螺蚌带上山崖C. 螺蚌可以在海中生活,也可以在山崖中生活D. 那里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3. 主要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灾害现象是( )A. “莫拉克”台风在台湾登陆B. 内蒙古遭遇沙尘暴袭击C. 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海地发生7.0级大地震D. 持续干旱肆虐我国云南、贵州等地区4. 近段时间内,地球活动比较剧烈,连续发生海地、智利等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
下列关于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A. 海地、智利等大地震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 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C. 烈度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等D. 地震是天灾,是上天对犯错的人的一种惩罚,不可预防5.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B.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C.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D. 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6. 如图是地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是震源,B是震中B. AB是震源深度C. BC和BD都是震中距D. 地震对C的影响大于对D的影响7.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地震至少造成11万以上的人死亡。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成因和影响;3. 能够分析并解释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相关现象;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壳的结构和特点;2. 地壳变动的原因和类型;3. 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影响;4. 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地震事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火山地震的形成机制和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 让学生理解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实验观察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 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引入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案例分析,探索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成因和影响。
第三步:总结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展示他们的分析和结论,全班共同总结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特点和意义。
第四步:拓展通过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地震事件案例,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地质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五步:评价通过小测验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作业要求: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起发生的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案例,并写出你的观点和解释;2.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火山地震事件,研究其原因和影响,并撰写一篇有关报告。
七、教学资源:1.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2. 视频、图片和实验材料;3. 互联网及图书馆提供的案例资料。
以上是本次《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地质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配合!第二课时一、背景介绍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是地球地质层面上非常重要的现象,它们不仅对地表造成影响,还会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