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工大肠菌群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9.03 KB
- 文档页数:10
教师姓名20 年月日星期授课班级
项目名称
《食品微生物技术实训项目教程》
项目八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训任务2 大肠菌群检验
目的与要求1.掌握微生物检验流程
2.熟悉微生物检验的相关国标
3.掌握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操作技术
课时 2
测定原理
大肠菌群是一群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生长时,能在48小时内发酵产酸产气。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是以1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The 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表示。
据此含义,所有食品卫生标准中所规定的大肠菌群均应以1mL(g)食品内允许含有大肠菌群的实际数值为报告标准。
仪器、试剂
生理盐水、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管、试管、小倒管、三角瓶等。
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1.实验内容讲解50min
2.取样及样品处理60min
3.样品稀释及接种培养初发酵(48h)40min
4.阳性计数及复发酵20min
5.查MPN表、讨论评分、实验整理10min
注意事项1.在进行样品稀释时,每做一个稀释度要换一支吸管;
2.接种时要先加入稀释液后再到培养基;
3.注意无菌操作;
4.正确查找MPN表。
结果分析依据国标查MPN值。
课后体会
教案。
[摘要]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以“大肠菌群检测”课题为例,围绕大肠菌群检测试验操作规范性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肠菌群;教学设计;职业素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05-0100-02“大肠菌群检测”教学设计与实施陈遂,朱楚雯,刘智臻(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大肠菌群检测”课题选自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食品微生物学是该专业的专业技能课。
该专业毕业的学生需掌握检验食品的微生物指标的基本技能,大肠菌群检测正是食品产品检验及出厂检验的必检项目,是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微生物检验基本技能。
掌握该项技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更好地胜任食品检验相关岗位。
“大肠菌群检测”项目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严谨性,对学生的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
常规大班教学受到学生人数多、实验室工位不足的限制,难以实现每个学生重复多次进行实操练习,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本课题教学秉承“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职教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技术混合教学方法,使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掌握操作要点。
本课题将从以下四方面展开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根据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分为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的筛选、微生物的保藏四项任务,本课题选自任务二的第三部分的第5个子任务———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结合国家标准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以微生物生长测定知识为基础,以微生物常用培养检测技术、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为学习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共6课时。
项目十七大肠菌群的检验学习任务:1.学习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2.学习配制乳糖胆盐培养基。
3.学习配制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4.学习对大肠菌群的判断及记数。
任务要求:1. 掌握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2. 掌握乳糖胆盐培养基的配制。
3. 掌握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的配制。
4. 掌握大肠菌群的判断及记数。
所需掌握知识点:大肠菌群: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该菌主要条件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是否有污染肠道致病菌存在。
大肠杆菌对健康有潜在的危险性,GB属于安全指标。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most probable number,是一种间接计数方法)表示。
一、试剂与培养基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auryl sulfate tryptose,LST)肉汤(1) 成分胰蛋白胨或胰酪胨20. 0 g氯化钠 5. 0 g乳糖 5. 0 g磷酸氢二钾(K2HPO4) 2. 75 g磷酸二氢钾((KH2PO4) 2. 75 g月桂基磺酸钠0. 1 g蒸馏水 1 000 mLpH6. 8±0. 2(2) 制法将上述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
分装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mL。
121℃高压灭菌15min。
2. 煌绿乳糖胆盐(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BGLB)肉汤(1) 成分蛋白胨10. 0g乳糖10. 0g牛胆粉(oxgall或oxbile)溶液200. 0mL0.1%煌绿水溶液13. 3mL蒸馏水 1 000mLpH7. 2±0. 1(2) 制法将蛋白胨、乳糖溶于约500mL蒸馏水中,加入牛胆粉溶液200mL(将20. 0g 脱水牛胆粉溶于200mL蒸馏水中,pH7. 0~7. 5),用蒸馏水稀释到975mL,调节pH至7. 4,再加人0.1%煌绿水溶液13. 3mL,用蒸馏水补足到1 000mL,用棉花过滤后,分装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mL。
《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微教材微课编号W3305 微课名称 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 所属模块(章节)M3 微生物常规指示菌检验 子模块 M3-3大肠菌群检验 关键词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平板计数法;检验准备;操作程序及要点;结果计数与报告 是否通用√通用 农产品 食品 是否重点建设 是 √否 微课类型 讲授型 微课形式 PPT 动画式微课类型 讲授型 教学目标 熟悉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检验准备工作内容;掌握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操作程序及要点;掌握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结果报告方法。
教学内容 知识点技能点 1、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检验准备工作内容;2、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操作程序及要点;3、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结果报告方法。
1、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检验准备; 2、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操作; 3、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结果报告。
知识讲解一、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第二法)的国标解读与检验准备国标对于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所需的设备材料有明文规定,检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符合国标规定的精密度要求。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详细解读。
首先,是一个基本的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必须要具备的常规灭菌设备和培养设备,这些常规设备是满足基本的无菌物料制备和微生物培养的基础。
比如,高压蒸汽灭菌锅和超净工作台等,都是必须要具备的。
在大肠菌群检验项目中,重要的培养设备是恒温培养箱。
培养箱温度设定为36℃。
对于培养箱温度设置精度的要求是±1℃。
在大肠菌群检验的实际工作中,冰箱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对样品和各类需要冷藏试剂及培养基,进行妥善保存。
恒温水浴锅在大肠菌群检验中的作用,是用于将融化的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培养基保持在46℃。
感量为0.1g的天平,通常放置在无菌室,用于准确称取固体检验样品。
均质器用于处理固体样品,如果是做液体样品的检测,那么就不需要用到均质器了。
均质器有两种,一种是拍击式,另一种是旋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