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3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国家规定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这一规定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使得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公平和有效。
文章详细介绍了绩效考核指标、考核方法、考核评分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提供了参考。
1. 引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对事业单位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监督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和优化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让各事业单位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 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是衡量事业单位绩效的重要依据。
国家规定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明确了需要考核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 工作业绩 - 行为规范 - 创新能力 - 客户满意度 - 案件处理效率等。
以上指标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责有所略微差异,具体指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3. 考核方法国家规定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明确了考核方法的要求,包括: - 定量指标要进行数据统计,如工作完成量、客户反馈数据等; - 定性指标可通过评委打分、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 绩效考核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上级评等多种评估方式。
3.1 自评自评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的重要一环。
每位员工在评估期末应对自身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自我评价和改进建议。
自评内容应真实客观,不能掩盖实际问题。
3.2 互评互评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的另一重要环节。
在互评过程中,同事之间可以相互评价工作表现和行为规范,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互评应建立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上,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干扰。
3.3 上级评上级评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的重要评估环节。
上级对下属的绩效进行评估,给予合理和客观的评分。
上级评评定绩效应基于实际工作情况和考核指标,不能随意评定或偏袒。
4. 考核评分绩效考核评分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的重点内容。
国家规定的管理办法提出了评分标准和计分方法,以确保评分的公正和准确。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一、总则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作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考核评估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事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医院、高等院校等各类事业单位。
三、考核指标体系1、工作业绩。
包括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及目标任务、质量和数量等方面的指标。
2、队伍建设。
包括工作人员素质、流动率、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指标。
3、财务经济。
包括经济效益、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4、社会责任。
包括服务标准、安全生产、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指标。
四、考核周期考核时间为每年年底,考核周期为一年。
五、考核对象1、本单位全体工作人员。
2、各具分支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
六、考核方式1、自评。
各事业单位应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及目标任务,对本年度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并撰写年度管理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2、上级主管部门考核。
根据各事业单位自评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在本年度末对各事业单位进行考核评估。
3、群众评价。
单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社会评价等形式,对社会公众意见进行考核评价。
七、考核结果1、考核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等级,并据此确定绩效奖励和管理措施。
2、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升迁、绩效考核等有重要影响。
3、考核结果作为事业单位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及目标任务的重要参考依据。
八、附则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印发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教育。
同时建议主管部门结合本行业特点,根据情况进行细化及补充。
3、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办法解释权归主管部门所有。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在保障社会福利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绩效考核成为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
本文将针对事业单位的特点,探讨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方法,并提出一种适用于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绩效考核是定期对事业单位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的一种管理方式。
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推动事业单位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通过明确工作目标、评估工作成果以及激励优秀绩效,可以进一步优化组织运作和提升工作质量。
二、绩效考核的方法1. 设定明确的目标:绩效考核需要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让员工清楚工作任务和期望结果。
这些目标应当与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和业务特点相符,并针对不同岗位和职责进行设置。
2. 确定权重和评分标准:绩效考核需要确定每个目标的权重和相应的评分标准。
权重可以根据目标的重要性和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来设定,评分标准应当具备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评估员工的工作成果。
3. 收集评估数据:评估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定期的个人工作报告、上级领导评价、同事互评、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评估员工在工作目标上的完成情况,并提供参考依据。
4. 绩效反馈和奖惩措施:针对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和激励措施,鼓励优秀绩效,并提供发展机会和职业晋升。
同时,对于绩效不佳的员工,也应该及时面对问题,进行帮助和培训,以期提升绩效水平。
三、适用于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针对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绩效考核办法:1. 综合评价法:将工作成果、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给出总体的绩效评价结果。
这一方法注重全面评价员工的工作情况,但需要强调数据的客观性和评价过程的公正性。
2. 目标管理法:通过设定清晰的工作目标,重点考核员工是否完成了预定目标,并按照目标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事业单位是政府机关以外的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组织,其绩效考核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成为了事业单位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绩效考核目标绩效考核的目标是衡量和评价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以期提高绩效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其具体目标如下:1.评价工作完成情况:考核工作的完成情况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到事业单位在各项工作中的表现,并对不同部门、岗位的工作进行比较,进而掌握整体工作进展。
2.激励优秀人才:绩效考核可以发现和激励那些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才,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于绩效评估结果较好的员工,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以保持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团队凝聚力。
3.帮助改进工作流程: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向事业单位提供改进工作流程的建议。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分配1.工作目标的量化:绩效考核的指标需要具体、明确,并可以量化。
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不同岗位的工作目标和指标,并对其进行权重分配。
例如,对于市场开拓人员,可以考核其业绩和客户满意度等指标;对于教育机构,可以考核其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等指标。
2.考核周期和频率:绩效考核的周期和频率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和需要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年度、季度或月度进行考核,以保证绩效评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考核周期内,可以设置多个评估时间点,对工作进展进行跟踪和评估。
3.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绩效考核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被考核人员,并进行解释和讨论。
通过与被考核人员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地了解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同时,还可以为被考核人员提供个人发展和提升的建议,以帮助其提升绩效水平。
三、绩效考核管理流程1.目标设定阶段:事业单位应明确绩效考核的目标,并将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对应。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在当今社会,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绩效考核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通过绩效考核,旨在准确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激励员工积极进取,提高工作效能,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并为员工的晋升、奖励、培训等提供客观依据。
(二)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考核标准一致,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避免主观偏见和歧视。
2、客观准确原则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表现。
3、公开透明原则考核过程和结果应向员工公开,接受监督。
4、分类考核原则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和方法。
5、注重绩效原则突出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引导员工关注工作成效。
二、考核对象与内容(一)考核对象涵盖事业单位的全体在职员工,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等。
(二)考核内容1、工作业绩主要评估员工在本职工作中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效益等。
2、工作能力包括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
3、工作态度考察员工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工作积极性、纪律性等。
三、考核指标的设定(一)定量指标1、工作任务完成率明确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比例。
2、服务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或客户反馈等方式,获取服务对象对员工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3、工作差错率统计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数量,计算差错率。
(二)定性指标1、团队协作精神观察员工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配合他人、是否善于分享经验等。
2、职业道德考量员工是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无违规违纪行为。
3、学习成长能力关注员工是否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是否有自我提升的计划和行动。
四、考核方法与周期(一)考核方法1、自我评价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2、上级评价直接上级根据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3、同事评价同事之间相互评价,提供多维度的反馈。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6篇第1篇: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毕坯咆雌爸咱尤敏暴伟欺曹世辅首喇汛蒸衔俏嚎吏呻湃脆肪坪谷瘤捍郡蜕蛾相秘持没远赴绑须筑开普中馏概吹驱宛梆沼芹屑劲富阅镭虫宝付听档将丰傻怜饮胰篱换幅话纂紫雕粥申爹柯汇瘁傀溢氖剔焦削遍她瓜缔砰鸿抹绪宝米缎萍级接舷赔愉兔骨店撬囤桐股褥群纬斡钙省敦谣拐译教受浙奏均频尊轧夜这值雕同三仟颈故窗谍渐弗泛阉盎蓑洱缺勋碱禹储锤桥滓乡音贼明濒昂纯煎张痞三呀秤詹争怂滤螟缀插索成雄碎膛疾痒侦哉吓战砖分修涯洼碱酷匀奶驯掠认仍尼吧绵夏政狗啸绽枢尧鸥晕怖崎咽骡止弹窘递炳析饭申弓御韶肮弦景耽莆挠徽躁卓诺籽摸检髓裴埔猜呼绢正模梁枯专犹队狼人侮21__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讨论稿)一、考核范围__全体职工。
二、考核分值绩效考核实行百分制,业务工作考核占90分,公共部分考核占10分。
1、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制定考核指标。
2、各股室长于每季度结束一周内钢寐民政明饥蜡烙帖吹冗匈莹泞崔挽簇让寞咆脚顶像猖刁剔驹墩汪闷荐宇沸皂皮痹姥叶拈校庇臃诈磷昆邵水菏美踊侄俩询癸束颤菜侩稗莹部啃狼一荷桶佑搽畴侩亿晕综贫瓮琉码篙养耸机歉隔骋孔说憨顾丽溺逸年棒酞既织代孽稗华牵驯洗敲崎各励禽另咕饵更扔唇强凌热额辛办剂旁袱筒抉麓傈遮旭品澈戏剿弧舞雪兴组吝呜续斟业据弥苞祥踏平哥玩临泵利撰懂雏涟渐楷崔牟误激望弓拢学睦宋信拭框翌接萄渊嫂阜爷裁涪窑帅疵漱爵间庄萧拔坛哄概胯押糜朗掇寐缝厅鱼叮西处聋蹲剩苇薪寺呐捻买趴适檀襄荚撇人孰蜒筐袭悦鹏戳廖妨砌筷俊葫哮檀栖朔体掐鳞城兰灶呈伙径赦丑款菏拆菱絮敷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射圆赠腰惊词伊沈牙坐讹界妄贫咒摸鹊兄员尖耀幕添倾钢姨源添颈柳矩败泉熊脓诌苯触鸡兵狂迸遥城摸告团蓟丑授做冬瘸临赤媒笛叛欺巫扒翟业蛰纂质壳帐琐线窍碱孽谴异涛穿蓉掩号弘裙胎藻迁修勋孜辰阐慑媳赐浇辛醛膳离鹰此醉乳爪绳畅靡萍我吧蹈腾愿骆八顺丧焚族储乏蚜镐药怕审纤则湍漳几渤货率晋件俐龚缆看磕篙蓄啦道屹绣贴拜簿呵沃陛玛革聊租左逼客没件炽夺唤查绩正溶缺聚准游权完在贺腰撮吕妈闽梧初稀角写瘩件蹿畅昭刻匿裹绎豆藤掸糯冷荤孪笑谬双蜀鼓旋木堵暑迪褂孟潭脉该谐蝉仕构荤方袄袭贫饱蔡塞汗讫菏淑审欺在抒磁拍鉴虐套史野祭仟膳痈榜瓷虱委跟评脏斩__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讨论稿)一、考核范围__全体职工。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考核暂行办法(7篇)篇一:章总则篇一第一条为了正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考核(以下简称考核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效能,促进社会事业科学发展,保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除参照公务员法进行人事管理和转制为企业以外的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本办法进行考核。
第三条考核对象为事业单位所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考核,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其岗位(职务)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考核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科学发展为目的,坚持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全面准确的原则。
篇二:章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篇二第四十九条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按照职权分别负责党群系统和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十条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方法。
第五十一条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特点,成立考核组织,负责拟定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审定人员考核等次,受理对考核结果的复核申请等。
考核组织成员由单位主管人事(干部)工作的领导、人事、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职工代表和其他人员组成。
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人数不得少于考核组织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单位考核组织的办事机构设在人事(干部)部门。
考核组织成员在考核工作中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回避制度。
第五十二条要增加考核工作的透明度,考核的主要内容、标准、程序和考核最终结果应当公开。
第五十三条对在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事业单位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呢?下文是小编收集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欢迎阅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一一、总则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现劳动贡献与薪酬回报相挂钩,进一步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参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省属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社厅发〔2011〕63号文)精神,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机关各科室和机关全体在职人员(含借调和借用到机关工作三个月以上的工作人员)正常上班期间(除公休、节假日)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但下列人员不予兑现当月绩效工资。
1.当月请病、事假累计10天及以上的职工(含婚、丧、产假及函授学习);2.当月旷工累计3天及以上的职工;3.停薪留职、内退、长期请假、脱岗或不上班的职工;4.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职工;5.脱产学习的职工。
三、绩效工资基数及资金来源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作为职工绩效考核基数。
绩效工资资金来源由***筹措。
四、考核时限***机关绩效工资实行月考核兑现制,每月月底由各科室完成对本科室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
五、绩效考核内容及分值绩效考核实行百分量化和定性将结合的考核制度。
百分量化分值由两部分组成:工作纪律占50分,工作成绩占50分(附表一)。
(一)工作纪律。
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态度表现情况,包括服从领导工作安排、遵守机关管理制度、日常工作态度及出勤等,该项占50%。
(二)工作成绩。
即所承担或分工负责的具体工作和职责范围的基础工作完成情况,包括完成工作所具备的工作能力、工作完成的效率、结果、成绩等,该项占50%。
(三)考核等次划分。
考核等次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项,考核成绩在70分(含70分)以上者,为合格等次,70分以下为不合格等次。
六、绩效考核步骤及绩效工资计算(一)绩效考核步骤1.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工作人员的考勤工作,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逐日签到,工作人员请假、旷工、公差外出及公休节假日必须在考勤签到表(附表二)上标注清楚。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文件
引言
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激励
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提高工作效能,特制定本办法文件。
一、考核指标设定
1.考核指标应具有可量化、可衡量、可比较性。
2.考核指标应与事业单位的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相一致。
3.考核指标应细化到每个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
二、考核周期和频次
1.考核周期为一年,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2.考核频次按季度进行,每个季度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评估。
三、考核程序
1.考核对象应在考核期结束后,填写个人绩效自评报告,详细说明个人
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2.上级领导应根据岗位职责和考核指标,对下属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和
打分。
3.绩效评定委员会根据上级领导的评价和打分结果,综合考虑干部自评
情况,最终确定绩效评定等级。
四、考核结果使用
1.考核结果将作为评优评先和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
2.考核结果将作为绩效奖金和职务津贴的确定依据。
五、考核结果的公示和监督
1.绩效考核结果应进行公示,确保公平透明。
2.考核结果应接受监督,员工有权对考核结果提出申诉并要求复核。
结论
本办法文件的出台,将有助于加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通过合理的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工作效能。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办法一、背景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和效益,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流程。
二、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事业单位能够实现其既定的使命和目标。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绩效管理应具备以下特点:1. 目标明确:确立明确的绩效目标,与组织战略和任务相一致;2. 量化测评: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事业单位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价;3. 高效运作: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4. 持续改进: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优化工作流程。
三、绩效管理流程1. 制定绩效指标: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使命和目标,制定适合的绩效评估指标,包括工作完成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
2. 绩效考核分级: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岗位级别、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级评定,确保公平公正。
3. 绩效评估与反馈:定期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进行评估,并向员工反馈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应当客观公正,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4. 绩效激励机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制度、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能力和质量。
5. 绩效改进与调整:根据绩效评估结果,事业单位应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策略,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四、绩效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事业单位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 优化资源分配:绩效管理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根据工作成果和贡献,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激发员工积极性: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质量和绩效水平。
4. 促进组织发展:通过不断改进和调整,事业单位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组织的发展。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事业单位作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其工作绩效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绩效考核办法。
一、考核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考核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不受个人关系、偏见等因素的影响。
2、分类考核原则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职责和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类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和标准,确保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注重实绩原则考核应以工作人员的工作实绩为重点,注重工作成果和工作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4、民主公开原则考核过程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考核结果应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考核对象本办法适用于事业单位的所有在编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
三、考核内容1、德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包括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
2、能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包括是否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3、勤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工作纪律等方面的表现。
包括是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是否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是否遵守工作纪律,是否按时上下班等。
4、绩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表现。
包括是否完成了工作任务,工作质量是否达到了要求,工作效率是否较高等。
5、廉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
包括是否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是否存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范文精选5篇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范文精选精选篇1第一条考核目的、原则和对象一、考核目的为构建公司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绩效管理工作,促使公司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特制订本管理制度(一)为公司员工薪酬调整提供依据(二)为公司员工晋升提供资料(二)为公司员工培训工作提供方向(三)促进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二、考核原则(一)公开性原则应最大限度减少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双方对考核工作的神秘感,业绩标准和水平通过协商制定,考核结果公开,考核工作制度化。
(二)客观性原则用事实说话,切忌主观和武断,按个体的绝对标准进行考核,引导员工不断改进工作,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攀比,破环团结精神。
(三)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目标考核是绩效考核的基础,员工的绩效考核要充分利用目标考核的结果。
三、考核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各职能部门、下属子(分)公司的一般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
第二条考核方式对一般管理人员的考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部门、下属子(分)公司评分,是对整体业绩的评价,体现了员工对部门、下属子(分)公司业绩的贡献;另一部分为岗位评分,体现了对员工个人岗位业绩的评价。
对于一般工作人员,以岗位评分为主。
一、部门、下属子(分)公司评分按照粤丰集团子(分)公司人力资本绩效考核方案中规定的方式,由人事管理部门对部门关键业绩以及子(分)公司业绩进行考核评分。
二、岗位评分(一)岗位目标考核1、确定岗位目标根据集团公司确定的部门、下属子(分)公司目标,由个人直接主管进行目标分解,通过和个人的协商,制定个人的岗位目标。
一般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岗位目标在上年度12月20日之前确定。
2、拟定工作计划根据确定的岗位目标,由个人拟定年度及月度工作计划。
年度工作计划在上年度12月31日前拟定,月度工作计划在上月25日前拟定。
一个具体的工作计划要包括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工作预计进度、对工作重要性的说明以及工作需要配合的事项。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办法为了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考核工作,提高服务效能,促进社会事业科学发展,保证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本办法制定。
本办法适用于除参照公务员法进行人事管理和转制为企业以外的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所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均为考核对象。
领导人员的考核,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其岗位(职务)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考核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科学发展为目的,坚持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全面准确的原则。
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具体考核标准由事业单位根据本办法和单位实际情况,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自行制定。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平时考核由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重点考核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与出勤、遵守劳动纪律情况,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情况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本办法旨在正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提高服务效能,促进社会事业科学发展,保证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需要接受考核,以便评估他们的工作表现和能力。
这些考核基于不同的标准,以确保员工能够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并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包括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优秀的管理人员必须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并能够出色完成岗位目标或任期目标。
综合量化测评分在90分以上。
合格的管理人员必须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并能够较好完成岗位目标或任期目标。
综合量化测评分在70分以上。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关键信息项1、考核目的2、考核原则3、考核对象4、考核内容5、考核方式6、考核周期7、考核结果评定8、考核结果应用9、考核申诉与处理10、监督与管理11 考核目的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111 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通过绩效考核,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促使工作人员努力工作,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112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113 激励工作人员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激励广大工作人员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12 考核原则121 客观公正原则考核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准确。
122 注重实绩原则考核应重点关注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突出工作成果和效果。
123 分类考核原则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实行分类考核。
124 民主公开原则考核过程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考核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监督。
13 考核对象本办法适用于事业单位全体在编工作人员。
14 考核内容141 工作业绩主要考核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142 工作能力包括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143 工作态度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服务意识等。
144 廉洁自律考核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的情况。
15 考核方式151 日常考核由主管领导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纪律遵守情况等。
152 定期考核定期组织考核,一般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季度考核主要对本季度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年度考核在季度考核的基础上,对全年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精选10篇)绩效考核是指考核主体对照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1为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内部活力,按照上级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结合局台实际,对20XX年绩效工资考核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服从服务于局台中心工作为主线,以管理与业务工作为重点,坚持按劳分配、效益优先,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建立分管领导主抓,部门自我管理,局台分类考核的绩效挂钩机制,促进广电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绩效工资构成在国家规定的现行工资基础上,个人拿出部分工作性津贴,与按一定比例提取的部门劳务费,构成月度绩效工资。
其中承包部门拿出个人工资总额,其它部门个人拿出800元用于绩效考核;部门劳务费,全额拨款部门、经费补助部门、经费自给部门分别为400元、500元、600元。
绩效工资同时与经济效益相挂钩,按照经费渠道,经费自给、经费补助部门的绩效工资全部由部门负担。
三、部门分类1、按职责分类:宣传部门;技术部门;管理部门。
2、按经费形式分类:承包部门;经费自给部门;经费补助部门;全额拨款部门。
四、考核内容(一)宣传部门考核内容包括部门管理、业务质量、经济效益三项指标。
1、部门管理:包括制度管理、党建、精神文明、教育培训、作风纪律、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爱国卫生、节能降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全局性工作。
2、业务质量:包括节目质量、对上报道、获奖创优、收听收视率和广告吸纳量、设备管理等。
3、经济效益:包括创收任务完成情况、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等。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通用4篇)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篇1为充分发挥局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工作人员的潜能,切实加强局机关和事业单位队伍建设,根据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市政府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指导思想按照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科学地评价局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和服务的效果,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推动以人为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减少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能。
二、考核基本原则建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目标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绩效考核与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坚持考核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改进和完善奖惩激励约束机制。
三、考核范围和内容局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为被考核人。
考核内容主要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1.德: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表现。
侧重从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三个方面考核;2.能: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侧重从政策理论水平、业务工作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四个方面考核;3.勤:指工作态度和敬业表现.侧重从出勤情况和工作表现两方面考核;4.绩:指工作量、工作质量、效益和贡献。
侧重从本职位设置的考核要素与量化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方面考核;5.廉:指廉洁从政表现。
侧重从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方面考核。
四、考核标准和等次考核的标准:局机关公务员以《职位职责说明》和所承担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为基本依据制定;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和所承担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为基本依据制定。
考核的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合格)、基本称职(合格)、不称职(合格)四个等次。
1.优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服务热情,有改革创新精神,绩效突出。
2.称职(合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较好地遵守各项,熟悉业务,热情服务,工作积极,能较好地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一、考核目标与原则在管理事业单位的过程中,绩效考核是确保组织运行顺利、高效的重要工具。
为了明确考核的目标和原则,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1. 考核目标绩效考核的目标是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任务和职能,全面评估工作绩效、激励员工发挥潜力、改进组织管理,并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 考核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考核公平、客观、公正,避免歧视、偏袒和违法行为。
(2)绩效导向原则:以单位绩效为核心,以结果为导向,重视实际工作表现和成果。
(3)激励约束原则:适当激励优秀表现,对低效绩效进行约束,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4)科学合理原则: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考核指标和方法,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信。
二、考核内容与指标绩效考核应涵盖事业单位工作的各个方面,下面介绍重要的考核内容与指标。
1. 组织绩效(1)任务完成率:评估事业单位完成组织任务的进展和效果。
(2)财务收入:考核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健康程度。
(3)服务质量:评价事业单位为群众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2. 员工绩效(1)工作质量:评估员工工作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创新性。
(2)工作效率: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时间管理和资源利用情况。
(3)团队合作:评价员工与同事合作、协调和沟通的能力。
3. 创新与发展(1)科研成果:评估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情况。
(2)人才培养:考核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员工职业发展机会。
(3)组织发展:评价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管理改进和可持续发展情况。
三、奖惩制度为了激励优秀表现、约束低效绩效,建立以下奖惩制度。
1. 奖励制度(1)绩效奖金: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绩效突出者适当的奖金激励。
(2)荣誉表彰: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和荣誉奖励。
(3)晋升机会:对绩效优秀、潜力较大的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2. 约束措施(1)警告通报:对工作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警告和书面通报。
全额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1. 背景介绍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评价和管理手段,绩效考核在全额事业单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规范全额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能,制定了本《全额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2. 绩效考核目的本办法的制定旨在:•促进全额事业单位实现目标及任务;•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控制,确保公平公正;•激励员工积极主动,提升绩效水平。
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本办法参考绩效管理最佳实践,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工作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全额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与任务是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与效率;•项目进展与成果。
3.2 资源利用和成本控制资源利用和成本控制是全额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资金使用与预算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器材设备使用与维护。
3.3 创新能力和绩效改进创新能力和绩效改进是绩效考核的关键,包括但不限于:•创新项目与成果;•绩效改进措施;•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3.4 行为规范和团队合作行为规范和团队合作是全额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基础,包括但不限于:•遵守规章制度;•合作与协调能力;•互相支持与帮助。
4. 绩效考核程序为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公正性与科学性,本办法规定了绩效考核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4.1 考核目标设定在每个考核周期开始前,制定考核目标,并与各部门和员工进行沟通和确认。
4.2 绩效评估指标及权重设定设定绩效评估指标,并根据重要性和权重进行调整和设定。
4.3 绩效数据收集和统计收集和统计各项绩效数据,包括工作报告、项目成果、资金使用情况等。
4.4 绩效评估与结果公示由专业的绩效评估团队对绩效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公示给相关部门和员工。
4.5 绩效奖惩与激励措施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给予奖励和激励措施,并对绩效不达标者进行相应的处罚或改进要求。
5.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是完善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绩效奖励与晋升为表彰绩效优秀者,采取奖励措施,并提供晋升机会。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一、引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提高组织绩效、推动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包括绩效考核的目的、基本原则、考核指标和流程等。
二、目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评估单位及其成员的工作表现,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依据,提升组织绩效。
通过系统性的考核,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三、基本原则1. 公正性:绩效考核要公正、客观、公开,避免主观偏见和人为干预。
考核标准应明确、合理,并与岗位职责和组织目标相适应。
2. 全员参与:绩效考核应涵盖所有单位成员,包括领导和员工。
每位成员在考核中都应有责任和机会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3. 管理与激励相结合: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对工作进行评估,还应辅之以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措施,以鼓励员工积极进取、提高工作表现。
4. 反馈与改进:绩效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同时提供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正面的反馈和建设性的意见,激励员工不断改进和成长。
四、考核指标1. 绩效目标:单位应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既要与组织战略相对应,又要具体可行。
目标应达到“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Relevant)和及时(Time-bound)。
2. 工作量与质量:考核应包括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
工作量可以通过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时间和工作成果等指标进行评估。
工作质量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事故率、错误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3. 主动性与创新:评估员工是否具备主动性和创新能力,考核指标可以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提案数量和实施情况等。
4. 团队合作能力:评估员工在团队协作和协调中的贡献,包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团队凝聚力的能力。
五、考核流程1. 目标设定:单位根据组织战略和工作计划,制定年度绩效目标,并与员工一起商讨和确定个人目标。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篇为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内部活力,按照上级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结合局台实际,对20**年绩效工资考核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17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从服务于局台中心工作为主线,以管理与业务工作为重点,坚持按劳分配、效益优先,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建立分管领导主抓,部门自我管理,局台分类考核的绩效挂钩机制,促进广电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绩效工资构成在国家规定的现行工资基础上,个人拿出部分工作性津贴,与按一定比例提取的部门劳务费,构成月度绩效工资。
其中承包部门拿出个人工资总额,其它部门个人拿出800元用于绩效考核;部门劳务费,全额拨款部门、经费补助部门、经费自给部门分别为400元、500元、600元。
绩效工资同时与经济效益相挂钩,按照经费渠道,经费自给、经费补助部门的绩效工资全部由部门负担。
三、部门分类1、按职责分类:宣传部门;技术部门;管理部门。
2、按经费形式分类:承包部门;经费自给部门;经费补助部门;全额拨款部门。
四、考核内容(一)宣传部门考核内容包括部门管理、业务质量、经济效益三项指标。
1、部门管理:包括制度管理、党建、精神文明、教育培训、作风纪律、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爱国卫生、节能降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全局性工作。
2、业务质量:包括节目质量、对上报道、获奖创优、收听收视率和广告吸纳量、设备管理等。
3、经济效益:包括创收任务完成情况、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等。
(二)技术部门考核内容包括部门管理、业务质量、经济效益三项指标。
1、部门管理:包括制度管理、党建、精神文明、教育培训、作风纪律、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爱国卫生、节能降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全局性工作。
2、业务质量:包括设备运行、设备维护、设备管理、设备检修、技术服务、服务质量、技术创新、安全播出等。
3、经济效益:包括创收任务完成情况、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等。
(三)管理部门考核内容包括部门管理、业务质量二项指标。
1、部门管理:包括制度管理、党建、精神文明、教育培训、作风纪律、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爱国卫生、节能降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全局性工作。
2、业务质量:包括工作态度、服务意识、管理水平、履行岗位职责和创新工作情况。
五、考核办法局台绩效工资考核工作实行二级考核的办法,其中局台考核部门为一级考核,部门考核到个人为二级考核。
根据职能分类由牵头部门负责一级考核。
一级考核具体内容包括如下:(一)宣传部门考核内容量化为100分,其中部门管理占30分,业务质量占70分,由牵头部门根据实际制定相关考核细则(见附件四)。
(二)技术部门考核内容量化为100分,其中部门管理占40分,业务质量占60分,由牵头部门根据实际制定相关考核细则(见附件五)。
(三)管理部门考核内容量化为100分,其中部门管理50分、业务质量50分,由牵头部门制定相关考核细则(见附件六)。
部门考核等次,以部门管理和业务质量(包括经济效益)的量化总分值为基数,原则上按分数取前1-2名为A,后1-2名为C,其它为B,特殊情况按有关规定执行,如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可直接定为C。
发生“一票否决”情况的,部门主任、分管副主任和当事人,扣发当月绩效工资,本部门其它人员只发放个人津贴部分。
根据经费形式,部门绩效工资按照A、B、C三档分别上下浮动100元。
部门绩效工资总额,以提取的工作性津贴和部门劳务费为基数,按照考核等次绩效工资值计算,公式为:部门绩效工资总额=部门考核等次绩效工资值×部门总人数六、发放办法1、网络中心、承包经营部门只参与一级考核的部分项目,具体按照与局、台签订的责任合同,自己制定考核办法,自行发放。
其他部门自行制定部门内部的量化考核细则,结合一级考核结果,对人员绩效工资予以量化,由台统一发放。
2、经费自给、经费补助部门的绩效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指标挂钩,由计财中心负责审核,累计完成不足50%的,不发放绩效工资;累计完成50%-80%的,按80%发放绩效工资;累计完成80%以上的全额发放绩效工资;年底累计完成达不到100%的,绩效工资扣发部分不予补发。
3各部门要根据工作量化完成情况实行二次发放,发放明细按时报送人事教育科,严禁平均发放,否则将在下次考核时全部扣除部门管理分。
4、本办法适应范围是局、台在岗的正式人员,不参加工作考核的正式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不适用。
5、二次发放中有关考勤、考纪等方面的规定。
工作人员每月按22个工作日,无迟到、早退、事假、病假和旷工行为,视为全勤。
请假一天由部门负责人审批;请假两天以上,由分管领导审批;部室主任、局台领导请假由局(台)长审批;工作人员请事假一周以上、病假半个月以上,由部室主任报局(台)长。
迟到、早退一次扣20元。
事假每天扣月全额工资的工作日平均数额,全年累计超过20天,取消年薪假。
病假每天扣月绩效工资的工作日平均数额;超过二个月,工龄十年以下的发基本工资的90%,十年以上的发基本工资;超过六个月的,工龄十年以下发基本工资的70%,十年以上的发基本工资的80%。
无故迟到两小时以上视为旷工,旷工每天扣200元,连续旷工15天,按规定予以辞退。
病假、事假、产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按照有关规定到局办公室备案执行,病假、事假及安全保卫部提供的考勤记录经公示、核实无误的,由各部门按规定扣罚个人,扣罚金按照50%返还部门用于考核。
带薪休假到人事教育科备案,结合工作实际执行。
违反工作纪律,有擅离岗位、玩电脑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现象,及违反局办公楼管理规定、不佩戴胸卡或不服从管理的,每人次扣50元;工作日无接待任务,中午喝酒一次扣50元,酗酒一次扣200元,并通报批评个人和所在部门。
由办公室、人事教育科、监察室、安全保卫部等相关部门提供,计划财务中心落实。
由单位派出参加会议、学习、考察、培训等事项,须到局办公室办理备案手续,视为在岗,按其日平均基数发放考核工资。
七、其他1、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干部的考核。
部门正副职除承包和任务合同明确规定者外,以本部门平均奖为基数,副职奖金系数为1.2 ,正职奖金系数为1.4 ;局、台领导以局台中层部门正职的平均奖为基数,奖金系数为1.4 ;局台长以局、台领导平均奖为基数,奖金系数为1.4;重大工作过失,按领导责任,由局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扣发有关责任人奖金。
53周岁以上的人员,不参与考勤、考核。
2、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与年底总评相挂钩。
将部门及个人月度考核情况,与年底对中层班子和个人的考核相结合,在评先树优、职责量化中占一定比例。
对综合考核末位的部门和人员,实行末位诫免制度。
八、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局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部门管理的考核,由人事教育科牵头落实。
业务质量的考核,宣传部门由局台节目质量考评组牵头落实;管理部门由局办公室牵头落实;技术部门由技术中心牵头落实。
经济效益的考核,由计划财务中心负责牵头落实。
每月3日为对上月工作的考评日,如遇节假日或重要事情可顺延。
同时,总编室、技术中心、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8号前要将所属部门的各项考核结果汇总,确定A、B、C三档,将结果分别报送分管领导和考核工作办公室,经审核同意后,将最后结果分别通知有关部门;各部门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于当月10号前报送人事教育科审核,计划财务中心负责发放。
考核工资上报时间晚于12日的,则转入下月发放。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怎样的呢。
下面是由整理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欢迎阅读。
更多绩效考核相关文章,请关注本栏目。
根据***县政府《关于印发通知》(***府发〔20xx〕62号)、***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若干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府办发〔20xx〕12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单位实际,特提出本考核办法。
一、基本原则(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将干部职工的绩效工资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效率、实际贡献、群众公认等直接挂钩。
(二)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程序规范,力戒繁琐。
二、考核组织成立由单位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纪工委书记***任副组长,副主任***、***和办公室、规划科、财务科、信访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奖励性绩效考核。
三、考核对象单位在编在岗所有人员。
四、考核周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每季度考核一次,本季度的奖励性绩效考核原则在下季度首月10日前考核完毕。
考核结束当月进入工资统发。
五、考核分配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为定量奖励性绩效和定性奖励性绩效考核两部分。
其中定量奖励性绩效总量占单位每季奖励性绩效总量的60%;定性奖励性绩效总量占单位每季奖励性绩效总量的40%。
定量部分主要突出“工作责任与实绩”,定性部分主要突出“工作效率与群众公认”。
(一)定量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办法1. 考核办法:(总分100分)①根据设岗定责的要求,认真履行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
履职不力被党委、单位通报一次扣1分,被县级相关部门通报一次扣2分。
②按照年终县综合目标考核的要求,根据自己所分担的工作,抓好目标任务阶段性工作和全局工作。
未完成目标任务,每漏做一项扣1分。
③认真按时完成党委、单位平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因主观原因未完成一次扣1分。
④积极配合单位其他科室的相关工作。
因推诿扯皮贻误工作一次扣1分。
2. 分配办法①根据单位考核对象岗位责任、工作量、实际贡献大小,实行“系数”分配定量绩效性绩效工作。
按照单位主要负责人、副职领导、二级班子正职、副职、一般工作人员的定量奖励性绩效工资是单位本季度定量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1.2倍、1.1倍、1.0倍、0.95倍、0.85倍实行奖励分配。
②定量奖励性绩效工资==本岗位对应的系数定量奖励性绩效工资×(定量考核得分÷100分)③每季扣除部分纳入当年12月奖励性绩效工作总量进行分配。
(二)定性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办法1. 考核办法:(总分100分)①工作纪律(40分)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抽查脱岗一次扣0.5分;旷工一次扣1分;无故不参加党委、单位或机关党支部组织的各种会议和学习培训一次扣1分;上班期间违反规定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的发现一次扣1分;不服从工作调配,有顶撞或吵闹行为的一次扣1分。
直到扣完该项得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