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光的反射
- 格式:docx
- 大小:405.03 KB
- 文档页数:9
3 光的反射(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光的反射概念,掌握光的反射规律。
2. 能够掌握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的方法。
3. 能够了解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光的反射概念。
2. 掌握光的反射规律。
3. 掌握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2. 掌握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观察演示引入光的反射概念。
(1) 在黑板上画一个向右的箭头并贴一张镜子在右侧。
(2) 要求学生说出箭头的左右方向。
(3) 面对着镜子,要求学生说出镜子对箭头的影响。
(4) 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的反射现象。
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 创设实验现场并展示反射板、激光笔、白色墙壁的实验器材。
(2) 邀请一个学生手持反射板,将激光笔射向反射板,观察激光在墙壁上形成的光斑。
(3) 随后请学生转动反射板,观察光斑在墙壁上的位置变化。
(4) 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解释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者共面;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1) 准备小镜子和一个小物品,例如手表或铅笔。
(2) 指导学生端好小镜子和物品,并观察反射现象。
(3) 指导学生根据反射规律,观察物品的正面和反面在镜子中的表现。
(4) 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解释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的方法。
4. 学习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在黑板上呈现有关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图像,例如:反光衣、灯光反射。
(2) 让学生思考反光衣及其在黑暗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灯光在反射物体中的转移,如何使整个房间光线更加充足。
五、课后作业:1. 回顾光的反射规律。
2. 观察家庭中的反光现象,总结并做出表格。
3. 思考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写一篇 200 字的短文。
《光的反射》教案(最新3篇)《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
习题训练是欧姆定律的延续和具体化。
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中的难点。
特别需强调欧姆定律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
得出欧姆定律的公式后,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是欧姆定律公式。
设计方案引入新课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
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一)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第一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集锦3篇)《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光的反射现象及其相关概念,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光的反射现象及定义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分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际应用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及定义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平面镜手电筒投影仪和PPT课件教学软件:光的反射模拟实验五、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光的反射的认知情况。
教学策略:采用实验探究和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定律。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光的反射现象及其相关概念,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光的反射现象及定义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分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际应用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及定义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平面镜手电筒投影仪和PPT课件教学软件:光的反射模拟实验五、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光的反射的认知情况。
教学策略:采用实验探究和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定律。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及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及知识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具有可逆性。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上是相等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及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光的反射定律(1)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同一平面内)(2)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角相等)总结: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特殊情况: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是零度,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合为一线。
二、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方向反射:介于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之间反射称为方向反射,也称非朗伯反射,其表现为各向都有反射,且各向反射强度不均一。
表面平滑的物体,易形成光的镜面反射,形成刺目的强光,反而看不清楚物体。
通常情况下可以辨别物体之形状和存在,是由于光的漫射之故。
三、光的反射应用1、太阳灶,利用太阳能来做饭。
2、手电筒,晚上照亮。
3、照镜子,看到自己的样子。
4、水中月亮的`倒影。
5、汽车的反光镜。
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第3讲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3.1 学习提要3.1.1 光的直线传播1. 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例如:太阳、激光、点燃的蜡烛、舞台灯光、萤火虫、闪电等。
2. 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传播需要时间(3)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1s内传播3×108m,即光速v=3.0×108m/s=3.0×105km/s(4)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如图3-1所示,在黑暗的房间中点燃蜡烛,在一块隔光板上开一小孔,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蜡烛的光线穿过小孔就在右边形成了蜡烛倒立的实像。
3.1.2 光的反射图3-11. 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两种物质界面上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如图3-2是某小组同学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将光具盘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小门和光具盘保持在同一平面,入射线从空气射向镜面,观察到光具盘上显示反射光线;当把小门向后转过一定的角度后,小门上将不能显示反射光线。
这个现象表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图3-2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
从这一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将平行的入射光线沿同一方向反射出去,即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3-3(a)所示。
(3)漫反射——粗糙表明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如图3-3(b)所示。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图3-32. 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①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3-4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张白纸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放置,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3-1光的反射一:复习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8103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 速度小。
2. 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 。
疑问:如果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会怎么样呢?(与回声对比)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那么光的反射要遵循什么规律呢?二:探究新知1. 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入射点 :(O )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入射光线 :(AO )反射光线 :(OB ) 法线 :(NO ) 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 :(∠A ON)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 :(∠BON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呢?(2)[猜想与假设] 小时候,我们经常用一个平面镜对着太阳光,通过调整角度,用反射光去照别人的眼睛,可以猜测: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角度有关。
(3)[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在平面镜上方竖直放置一块光屏,它是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让激光笔的入射光沿着光屏左侧射到O 点。
2)转动光屏F板,找到反射光。
3)观察和测量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反射角度数.并记录在表中(4)[实验数据纪录] 入射角30° 45° 60° 反射角(5)[分析得出结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简记: 三线共面,法线中间,两角相等。
)3.光路的可逆性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上,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这种现象叫光路可逆。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疑问: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可是,同是反射,为什么玻璃看起来很亮,而木头较暗?平行光线射到玻璃上后,反射光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木头上后,反射光线会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注: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每一条光线而言,都遵循反射定律.)镜反射漫反射思考:(1)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答:一般物体的表面都是粗糙的,由于太阳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故各个方向均有反射光射到眼帘】(2)黑板用久为什么会因“反光”而看不清粉笔字?【答:黑板用久了表面变得光滑,光照在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所以看不清粉笔字。
】知识点练习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亮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⑴反射角为。
⑵小亮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的方向射出,这表明。
40(2)绕ON转动纸板b。
(3)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1)o三.光反射的应用1、红宝石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的红宝石两端被磨成一对平面镜,使很强的激光多次反射形成激光束。
2、人造卫星人造卫星利用光的反射,在遥远的太空感知地面的矿藏和森林,估计农作物的产量。
3、光纤通信光纤利用光的反射传输信息。
4、潜望镜潜望镜利用两个与水平面成45°夹角,且互相平行的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使海底的人可以看到海面的情况。
5危害光污染五、课堂练习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1、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很多,请举5个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约千米/秒。
4、“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改的小兔形象.井且与道其“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
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
6、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传播的。
7、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8、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10、右图的是实验,说明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12.太阳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由此可知日地距离约为_________m.13.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投影幕布上发生了;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14.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 m,那么2005年7月7日早上8:00从太阳发出的光,需要经过s后才能到达地球。
15.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如图所示,是利用了光沿;有时人们把电视机的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的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现象.16.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如果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队就排直了,这利用了光传播的规律。
17.“日食”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18.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_________。
19.下图是 成因的示意图(选填“日食”或“月食”)。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B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 /sB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21.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闪电的__________比雷声的_________。
2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它在水中的速度____在玻璃中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3.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24.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 .手影的形成B .日食的形成B .月食的形成 D .早晨,我们看到了还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答案:1、同种 均匀 2、影子 手电筒的光 舞台上的采光灯 小孔成像汽车的远光灯等等 3、s m 1038⨯ 5103⨯ 4、光沿直线传播 5、直线传播 方 6、沿直线传播的 7、C 8、D 9、A 10、小孔成像 11、s m 1038⨯ 12、11105.1⨯ 13、慢反射 反射 14、50s 15、直线传播 反射 16、沿直线 17、直线传播 18、影子 19、日食 20、B 21、传播速度 快 22、大于 23、A 24、D知识点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路是可逆的1、从下图中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有。
2、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3、在反射光路中,光路是的,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它。
4、如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度,则反射角是度。
5.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4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1移向S2,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________,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S2移到S3,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6.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60°,入射角为____°.7.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湖面上映出了湖边景物的倒影B.阳光下房屋、树木的阴影B.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D.用凸透镜对着阳光取火8.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沿“反向射回”,如图6所示的是四种尾灯反射面的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答案: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法线在中间。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可逆 4、o 30 5、上升 下降 6、o 30 7、A 8、B知识点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B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2、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
一是利用_____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3、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
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
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A 、直线传播B 、漫反射C 、镜面反射D 、折射3. 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的。
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4、光纤是利用光的 来传播信息的。
答案:1、B 2、漫反射 各种 3、B 4、分析:玻璃属于镜面反射,而开着的窗户没有镜面,照射到室内属于漫反射 5、反射知识点4、光的反射画图1.一束与平面镜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
请画出反射光线,并在图1中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第1题第2题第3题2.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光入射到水平的镜面上,试在图中画出光经过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的光路,并标出法线。
3、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5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4、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
光纤的内壁具有使光发生反射的特性,使从一端射入的光能传播到光纤的另一端。
请在图4中作出光路图,表示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原理。
5、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3所示,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6.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