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6课绝招
- 格式:docx
- 大小:12.32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绝招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绝招》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绝招》,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绝招》村东头的大树下,四个孩子在比“绝招”。
三胖腆着大肚皮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能憋比别人多两倍的时间。
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绝招,绝招!”福音站起身,空翻刚来一个,伙伴们的拇指早伸出来了。
杨苗子伸出两只手,大伙知道他这一手也是独一份,每次当他把手指倒着踒到手腕上,连村里的大人都围上去看,觉得新鲜。
三个人表演完,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小咩子。
小咩子的鼻尖出了汗,不知是谁说了句“鼻子尖出汗,一辈子白干”,他听了更觉得自己窝囊,忙低下头在鼻子上抹了一把。
表演什么呢?他想起在家翻过眼皮,能把妹妹吓得直捂眼,就用双手掰了半天,把眼皮翻了过来,两个红包包一动一动的。
“嘿,那叫什么玩意儿,看我的!”杨苗子用手在眼上一抹,两个眼皮就翻过来了。
果然比咩子的利索。
小咩子又想了想,站起身,面对大树,两只胳膊一撑,双脚靠树来了个倒立。
不料,福音给他来了个不靠树的倒立!小咩子觉得自己太丢人现眼了,偷偷地把眼泪咽到肚里,跑了。
小咩子蔫蔫地进了屋,见爸爸正在算帐。
他坐在炕上,愣愣地看着爸爸。
忽然他发现爸爸打算盘从来不用眼睛看,两眼只是盯在左手翻的帐本上。
这也够绝的了,自己在学校学珠算时,眼睛盯着,手指拨着,嘴巴念叼着还出错哩。
难怪爸爸是全区会计中帐目最清的一个!如果自己有这么个绝招,今天也不会丢人呀!他感到肚子有点饿,进了厨房,从厨柜里掰了半个馒头啃着,见奶奶在包饺子。
呀!奶奶这一手也够绝的,她一只手拿着小竹板专管铲馅儿,另一只手拿面皮专管攥饺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饺子圆鼓鼓的十分好看。
要是自己会这一招,也能震他们一气!于是,他夺过奶奶的小竹板,照奶奶的样子攥,谁想到馅全跑出来了!他问奶奶:“您这招是怎么会的?”奶奶要过竹板,说:“什么招啊?”“您一只手攥饺子,还这么快?”“嘿,”奶奶边攥饺子边说,“这是硬逼出来的。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词语盘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有很多地方可以开发课堂小练笔形式,是一篇值得为之花些时间的好教材。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词语盘点【绝招】绝技。
【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本课指二福以前练过武术。
【特别】与众不同。
本课指有的人生来就与别人不一样。
【主意】主见;办法。
本课指小柱子已经想好了练什么绝招。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本课指小柱子没有忘记那天自己没有什么绝招可与小伙伴比,搞得自己处境困难,很不好意思。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教学建议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2、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交流讨论进行解答。
教师也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参考。
如:什么是绝招?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小柱子练了什么绝招?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了大拇指?3、围绕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进行适当的交流。
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他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让学生仔细阅读相关段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中体会小柱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
4、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如: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样?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或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绝招?你佩服你身边谁的本领或技艺?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课文村东头的大树下,四个孩子在比“绝招”。
三胖腆着大肚皮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能憋比别人多两倍的时间。
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绝招,绝招!”福音站起身,空翻刚来一个,伙伴们的拇指早伸出来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绝招》。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主人公小杰在武术比赛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练就了一项独特的绝招,并在比赛中获得了胜利。
课文通过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勇于挑战自我,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朗读录音机、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段武术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进行武术比赛?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小杰练就绝招的过程。
学生讨论:小杰为什么能够练就独特的绝招?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4. 朗读体会: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并给予表扬。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学生当场完成。
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6. 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绝招的练就过程1. 聪明才智2. 坚持不懈3. 克服困难4. 获得胜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你学会一项绝招的故事。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课文主题:《绝招》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和坚持的故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十六课绝招: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课文教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
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绝招》课文原文村东头的大树下,四个孩子在比“绝招”。
三胖腆着大肚皮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能憋比别人多两倍的时间。
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绝招,绝招!”福音站起身,空翻刚来一个,伙伴们的拇指早伸出来了。
杨苗子伸出两只手,大伙知道他这一手也是独一份,每次当他把手指倒着踒到手腕上,连村里的大人都围上去看,觉得新鲜。
三个人表演完,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小咩子。
小咩子的鼻尖出了汗,不知是谁说了句“鼻子尖出汗,一辈子白干”,他听了更觉得自己窝囊,忙低下头在鼻子上抹了一把。
表演什么呢?他想起在家翻过眼皮,能把妹妹吓得直捂眼,就用双手掰了半天,把眼皮翻了过来,两个红包包一动一动的。
“嘿,那叫什么玩意儿,看我的!”杨苗子用手在眼上一抹,两个眼皮就翻过来了。
果然比咩子的利索。
小咩子又想了想,站起身,面对大树,两只胳膊一撑,双脚靠树来了个倒立。
不料,福音给他来了个不靠树的倒立!小咩子觉得自己太丢人现眼了,偷偷地把眼泪咽到肚里,跑了。
小咩子蔫蔫地进了屋,见爸爸正在算帐。
他坐在炕上,愣愣地看着爸爸。
忽然他发现爸爸打算盘从来不用眼睛看,两眼只是盯在左手翻的帐本上。
这也够绝的了,自己在学校学珠算时,眼睛盯着,手指拨着,嘴巴念叼着还出错哩。
难怪爸爸是全区会计中帐目最清的一个!如果自己有这么个绝招,今天也不会丢人呀!他感到肚子有点饿,进了厨房,从厨柜里掰了半个馒头啃着,见奶奶在包饺子。
呀!奶奶这一手也够绝的,她一只手拿着小竹板专管铲馅儿,另一只手拿面皮专管攥饺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饺子圆鼓鼓的十分好看。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绝招》课文原文及赏析
《绝招》课文原文:
村东头,大树下,几个孩子在比绝招。
三胖挺着大肚子,说:“咱们看谁憋气的时间长!”结果,他一口气憋了两分多钟,还得意地晃了晃脑袋。
二福不服气,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咱们看谁跑得快!”他猛地一撒腿,像箭一样冲出去,转眼间就到了大树底下。
柱子噘着嘴,说:“我又不会憋气,又不会跑,我还能比什么?”大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来。
这时,小华说:“咱们看谁的语文好,谁能背出最长的一首诗!”柱子一听,高兴了,他说:“那我就背诵《静夜思》吧。
”于是,他大声地背了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大家都鼓起掌来,连声说:“好!好!”
赏析:
《绝招》这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展现了孩子们纯真活泼的个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故事中的三个孩子——三胖、二福和柱子,各有各的“绝招”。
三胖能长时间憋气,二福跑得快,而柱子虽然在这些方面不如他们,但他却有深厚的语文功底,能背诵出优美的古诗。
这篇课文通过对比和描绘孩子们的特技,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必过分羡慕他人,而是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什么样的“绝招”,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获得。
此外,课文中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儿童口语特色,易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讲述这个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教育他们在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勇于展现自我,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优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学设计王艳芳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绝招》
对话--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生:喜欢
师:那么,西游记里的那个人物让你们喜欢?生:孙悟空
师:那么你们为什么喜欢孙悟空呀!生: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会火眼金睛、会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好厉害呀!好羡慕呀!
师:那么,你们为什么羡慕他呀!哦原来他有很多绝招呀!师:那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叫绝招,板书课题《绝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出示幻灯片,展示孩子的本领。
(什么是绝招?课文讲了谁的绝招?谁的绝招最绝?)走进文本,读课文。
②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
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
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
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
③大家想知道他们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吗?
1.自由读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2.讨论:
①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
(三胖的绝招是憋气,二福的绝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绝招是算数学题目。
)
②谁的绝招最有用?(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
)
3.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
读书时要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
2.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说说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
3.讨论:
①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②他练习了什么绝招?
③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说说那位小朋友的绝招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
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
1.什么是绝招?
2.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
3.小柱子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奶奶说,二福的绝招是天天跑体育场练出来了。
他认为奶奶说的话在理,明白了经找是靠苦练出来的。
)
4.他练习了什么绝招?
(两个不过百的数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对。
)
5.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小柱子的“绝招”出奇制胜,“镇”住那些小伙伴。
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
)
6.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讨论,从中体会小柱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
7.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①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自尊,好强,不服输。
)
②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③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8.阅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
五、拓展练习、增加智慧
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本领可以称得上是绝招?
3.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一学。
【板书设计】
16 绝招
三胖憋气时间长先天禀赋
二福武术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小柱子乘法学习本领、刻苦求知
勤学出“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