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光的反射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25
第2节光的反射双基过关知识点一、光的反射: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返回到原介质中,这种传播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遇到桌面、水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色光的反射和吸收:对于不透明的反射面(物体),什么颜色的反射面反射什么颜色的色光,如红色只反射红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蓝色只反射蓝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如果红光照射到蓝色的物体,将没有光发射,呈现出黑色;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4.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概念(如图):(1)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在反射面上的投射点;(2)三线:入射光线(AO):投射到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光线(OB):经反射面反射出的光线;法线(ON):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3)两角: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5.注意:(1)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看见的,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法线则是人们为研究反射现象而引入的一条位置参考线,所以在画光路图时,总是用虚线表示法线。
基础自测:1.许多高速公路上,在交通标志线上每隔2m安装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
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
下列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A.公路上反光标志牌B.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C.自行车的尾灯D.环卫工人穿的反光马甲【答案】B【解析】由于“夜精灵”的形状如同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汽车灯光射来时,光线经过玻璃微珠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反射,然后沿原路返回,这样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
A.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也是利用汽车的车灯射来的光线经过玻璃微珠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反射,然后沿原路返回,工作原理与“夜精灵”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是通过发出红色和绿色的光,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没有用到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C.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一对互成直角的反射面来反射光线,使光线沿原路返回,工作原理与“夜精灵”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也是利用了光照射在反光条时发生发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第2节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1、看见物体的原因光传皤到物体表面后,在物体表面改变传播方向后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其中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比如看到地上的石头等。
2、光的反射中的基本概念备注:光线用字母表达时,要按照光线的方向写字母。
比如上表中的入射光线只能写成AO而不能写在OA。
二、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出问题]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设计与进行实验]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垂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虚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用激光笔以某一角度向点O射出一束光(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和方向。
实验(一)(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铅笔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的径迹;(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3)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入射角i和反射角r,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二)(1)用激光笔以某一角度向点O射出入射光,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和方向;(2)将纸板NOF沿ON向后折一定角度,再射出入射光,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和方向。
2[现象分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而减小),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2)由实验(二)观察可知: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反射定律[1]、内容: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2]、理解①因为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所以反射定律中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②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而减小),两角总是相等的;③当入射光线垂直反射面照射时,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