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大数的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7
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课时进度4-1-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课前分析教材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让学生自己在经历的过程中了解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数位顺序表,理解位植的概念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教学准备投影仪、小黑板、图片和计数器课前学生搜集比较大的数设计意图复习中的“数数”有助于计数单位间关系的理解。
复习中安排“分一分”目的在于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大数的需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整个过程的安排是为了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学生自由谈)2、数数:(以个人或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4)从200一百一百的数到10003、分一分1小时有3600秒一年有365天一本《新华字典》有700多页一本书有520000字飞机一天飞行了8000千米我国总人口1295330000人浙江省的面积大约有100000多平方千米比万小的数有()比万大的数有()4、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学生交流搜集的比较大的数)5、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例1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数的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例1第1课时》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认识方法,理解亿以上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书写亿以上的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上数的认识方法,对数的读写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亿以上数的认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和掌握亿以上数的认识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认识方法,理解亿以上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2.培养学生数数、写数、比较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亿以上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2.数的比较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亿以上数的认识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练习和巩固亿以上数的认识。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数的比较和计算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亿以上数的认识课件,包括数的组成、读写规则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亿以上数的卡片,用于游戏和练习。
3.学习单:设计一份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和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情境,如人口普查数据、国家财富统计等,引导学生关注亿以上数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回顾一下万以上数的认识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亿以上的数,如10亿、20亿、30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每组发放一些亿以上数的卡片,学生需要根据卡片上的数进行比较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时间:9月1日累计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3.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计数单位。
教具准备:计数器,主题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48+37= 18×3= 25×8= 126-74=56-29= 24×5= 125×8= 81÷3=2.读出下面各数。
8257 304 2005 74003.填空。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6,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4,这个数是()(2)2345十位上的数是(),表示()9个()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接触到比“万”大的数。
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什么内容是用比“万”大的数来表示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大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讲授新课1.投影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们能从图中看出这是我们国家的那些地方吗?你们能估计一下每个地区有多少人口吗?说明:2000年我国进行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我国中人口是1295330000人,以上6个地区人口数分别是,北京:13819000、西藏:2616300四川:83290935河南:92560000新疆19250000黑龙江36890000教师:怎么样?这些数据与你估计的是否接近呢?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国家,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提国家综合实力,才能使我们国家早日跻身与强国之列。
(1)板书以上个地区的人口数(2)尝试读出上面这些数说一说,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2.数一数(1)投影出示下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银行工作的收银员在结帐时都会把100张扎成一叠,这一叠是多少元?(2)数一数数一数,这里收了几叠人民币?(9叠)共多少元?(3)拨一拨教师出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找到计数单位“万”,一万一万地数,数出九万。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2-P4页例1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3初步感知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计数单位,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数器和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点击课件出示图片)1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于万以内的数你知道了哪些(复习:数位、计数单位、读写等知识)3出示例题1(点击课件出示)(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和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二)揭示课题1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比万大的数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比万大的数。
二探究问题,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1.认识“十万”(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学生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可以继续用计数器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点击课件演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3.归纳“十进关系”(1)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大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大家整理的《大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3篇,欢迎参考。
人教版大数的认识教案篇一1 数与代数第1课时大数的认识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对这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读写大数,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1.关注知识结构的梳理。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忆知识并进行复习,把已学的、分散的知识纵横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整个数的认识过程中,十进制计数法贯穿于计数、读数、写数、数的大小比较之中。
2.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针对所复习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使学生由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信息,而且还蕴涵着热爱科学,低碳环保等教育意义。
让教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复习1.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大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
(板书课题:大数的认识)2.打开教材看一单元,看看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3)个级表示什么?万级表示什么?亿级表示什么?(4)你们还记得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1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是小学中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根底上学习的,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稳固和扩展。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以“万〞“亿〞为单位来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会求近似数;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其中,教学重点是亿以内数的认、读、写,教学难点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以及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教科书按亿以内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
用源于现实世界的丰富素材为载体呈现数学知识,使学习内容生动、鲜活、现实,让学生在了解大数的广泛应用的同时,丰富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并使学生在学习数的认、读、写等知识的同时,受到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万以上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根底知识。
但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大数,因此这些数对于他们来说是比拟抽象的。
“大数的认识〞从万以内的数拓展到万以上的数,数目大,数位多,读和写的情况比拟复杂,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知识方法的迁移,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展与能力的提高。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一是提供生活中运用大数的事例,突出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数,培养数感。
2.加强根底知识、根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例如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数知识展开数数活动。
借助计数器,先复习学习过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
再以“万〞为单位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屡次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从而得到万以上的计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