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1 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6.99 MB
- 文档页数:17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教科书第23、24、25页的内容。
1.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算盘、计算器的使用。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1.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学生发言。
2.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在大约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
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①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②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算盘。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
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③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④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⑤20世纪,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器。
⑥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二、认识算盘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
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
数学
四年级上
1.10 用计算器计算
人教版 4年级上册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的】
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一、课程导入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知识精讲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1)课件出示:
(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
(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4)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