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1
- 格式:ppt
- 大小:12.86 MB
- 文档页数:35
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的基本知识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截至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闭幕,《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总数已增至936项。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共有725项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遗产),183项自然遗产,28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此次新增世界遗产包括21项文化遗产、3项自然遗产和1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此外还批准了原有1项世界遗产的扩展。
·世界遗产的分类两个前提(1) 遗产项目所具有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最基本的前提);(2) 保护管理(由相关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章还有经费)。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复合遗产和文化景观。
世界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
其标准有:(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双重身份的地方。
它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文化价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武夷山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魅力与价值。
一、世界文化遗产:武夷山的人文精华武夷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使其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与禅宗佛教和儒家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而宏大的思想体系。
这些思想以及相关的文化实践,如武夷学、武夷道场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武夷门是武夷山文化的象征,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入了当地的山水风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门前的牌坊和石刻也展示了武夷山丰富的文化内涵。
除了道教文化外,武夷山还存在着许多其他重要的文化遗产,如宋代的太平书院、仙圣殿等。
这些建筑物保存完好,为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二、世界自然遗产:壮美的自然景观武夷山拥有独特而壮美的自然景观,这是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武夷山地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这里呈现出了一个多样而丰富的生态系统。
武夷山的山体起伏,山峰陡峭。
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峰峦、清澈见底的湖泊、奔腾激荡的瀑布和蜿蜒曲折的溪流。
尤其是九曲溪,这是武夷山景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溪流蜿蜒穿行在峡谷之间,沿途景色如诗如画,被誉为“江南第一溪”。
武夷山还以其丰富的植被而闻名。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是中国主要的森林保护区之一。
武夷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有许多珍稀濒危的物种。
这些植被为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武夷山也成为了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三、双重遗产的重要价值武夷山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双重身份,使其具有极高的价值。
首先,它具有独特性。
武夷山以其兼具山水、文化和历史的特点而独一无二。
这种独特性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武夷山的双重身份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词解释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全球范围内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与文化财富,它们的保护和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它们都拥有各自独特的价值和突出普遍的特性,以及无可比拟的代表性和唯一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人类的文明进步,对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促进全球环境保护,都具有突出的意义。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总数目不超过100处,它们分布在全世界6大洲12个国家,其中包括自然遗产30处、文化遗产27处、自然文化双遗产4处。
申报地点是中国境内拥有最重要、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并且能较完整地体现出特定时代和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征的地区,包括大运河沿线(江苏段)、长城、青藏铁路、敦煌莫高窟、高句丽王城、皖南古村落、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布达拉宫、莫高窟、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三江并流(澜沧江、怒江、萨尔温江)、黄龙风景名胜区、大熊猫栖息地、武夷山、中国南方喀斯特、福建土楼、天山、香格里拉(云南迪庆州)等。
1、遗产的重要性
意义:申报成功后将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人类珍贵的共同财富,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家形象和利益,对中华民族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际遗产委员会提出的“新清单”是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每年有约5万人
来访,成为“一个全球的共同记忆”。
3、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遗产名录》,还包括《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4、近些年新加入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加强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负责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初审,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申报项目的初审;负责本行政区域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的保护监督工作。
第四条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涉及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以下统称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监督等工作应当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以捐赠、技术支持、志愿者等方式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
第二章申报第六条申报世界遗产应当以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珍稀遗产资源为宗旨,坚持政府主导、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原则,量力而行、厉行节约、有序推进。
第七条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应当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一)满足《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关于世界遗产突出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有关标准、条件和要求;(二)编制了申报项目的保护管理规划;(三)按程序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四)属于依法划定的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五)具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地球上,有一些独特而珍贵的地方,它们既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又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这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这些地方如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然而,要让这些明珠永远闪耀,保护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且紧迫。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具有极高的价值。
从自然方面来看,它们包含着珍稀的物种、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
比如中国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从文化角度来说,这些遗产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传承着古老的智慧和技艺。
像埃及的金字塔,不仅是宏伟的建筑奇迹,更反映了古埃及高度发达的文明和宗教信仰。
然而,目前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业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都给这些遗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旅游业的无序发展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
大量游客的涌入可能超过遗产地的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破坏和文化遗产的磨损。
比如一些古老的建筑因为游客过多而不堪重负,出现了墙体开裂、装饰脱落等现象。
而一些自然景区则因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践踏植被等,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珍稀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环境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工业排放、农业污染以及生活垃圾等都可能对遗产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空气和水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土壤污染则可能导致植被退化和土地质量下降。
气候变化更是给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多等,都可能改变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
例如,冰川融化会导致一些以冰川景观为特色的遗产地发生变化,而海平面上升则可能淹没沿海的文化遗迹。
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关键。
在规划中,要明确遗产地的保护范围和功能分区,合理控制游客数量,确保旅游活动在遗产地的承载能力之内。
“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或混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
我国目前有4 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一、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 万公顷。
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 米。
泰山被誉为“五岳独尊”,是中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 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 代帝王遣官祭祀72 次。
泰山二、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 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 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
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
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三、峨眉山-乐山大佛峨眉山-乐山大佛位于位于乐山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山下三江汇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为弥勒坐像。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 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德宗贞元19 年(公元803 年)完工,历时90 载。
乐山大佛四、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 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国学漫谈┃中国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知否知否?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广义上讲,分为两大类别: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logo说明:正方形代表人类创造,圆圈代表大自然,二者紧密相连;整体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保护。
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World Heritage-Mixed Property),又称“世界自然与文化复合遗产”,同时满足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评选条件。
1972年11月16日,第1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85年12月12日,中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2017年,国务院调整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截至2021年7月,中国共有5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个;“泰山”既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中国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序列项目名称地点入选年份备注1泰山山东1987古称岱山,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既有突出普遍的自然科学价值,兼具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2黄山安徽1990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3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1996峨眉山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乐山大佛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4武夷山福建、江西1999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大量古代孑遗植物及中国特有生物的避难所。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一、引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既包括具有国际重要性的自然遗产,也包括具有出色智慧的文化遗产。
评定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与自然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评定标准,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刻和灵活地了解这一主题。
二、自然遗产评定标准1. 研究价值:自然遗产评定标准首先要考虑的是其研究价值。
自然遗产中的生物多样性、地质现象、生态系统等对于现代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评定自然遗产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研究价值所在。
2. 全球意义:自然遗产评定标准还需要考虑其具有的全球意义。
即这些自然遗产是否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性,是否对全人类共同利益产生积极的影响等。
3. 保护状态:评定自然遗产还需要考虑其保护状态。
自然遗产是否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人类活动的破坏等。
这些都是评定自然遗产的重要因素。
4. 原始度和丰富度:自然遗产评定还需考虑自然风景、生态系统的原始度和丰富度。
这些都是评定自然遗产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文化遗产评定标准1. 历史意义:文化遗产评定标准首先要考虑其历史意义。
文化遗产是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都是评定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
2. 独特性:文化遗产评定还需要考虑其独特性。
即这些文化遗产是否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特色等。
是否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文化遗产。
3. 保存状况:评定文化遗产还需要考虑其保存状况。
文化遗产是否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历史遗失等。
这些都是评定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
4. 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评定文化遗产还需考虑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否对当代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否有助于传承人类智慧等。
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1. 综合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评定标准需要综合考虑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价值。
评定时需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
2. 持久性:评定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还需要考虑其持久性。
中国的世界遗产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辽宁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世界遗产公约》诞生于()年。
参考答案:19722.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中,()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同其他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共同作用,才能成为某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参考答案: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3.在世界遗产评审过程中,负责对世界自然遗产进行评估的国际组织是()。
参考答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4.截至2019年7月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闭幕,中国共有()项世界遗产。
参考答案:555.()被国人尊为是“中国申遗第一人”。
()参考答案:侯仁之6.截至2019年7月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闭幕,中国和()遗产总数均为55项,并列世界遗产总数第一。
参考答案:意大利7.目前,被列入到《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世界遗产有()。
参考答案:文化景观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自然遗产8.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促使其遗产保护、评审、监测、技术援助等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特约国际上权威的专业机构()为其专业咨询顾问。
参考答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中心9.文化景观遗产代表着“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是指文化跟自然在空间、时间上都融在一起,密不可分,兼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也叫双遗产。
()参考答案:错10.《世界遗产公约》的宗旨是为国际社会集体保护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长久性的有效制度。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在北京故宫的所有建筑中,规格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是()。
参考答案:太和殿2.()是被公认为实现“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
参考答案:苏州园林3.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是()。
参考答案:云南丽江古城4.鼓浪屿的代表景点之一(),是为纪念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林巧稚大夫而建的纪念园。
2017年松原事业单位通用知识:人文常识之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是同时兼具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的代表。
截止到2017年,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共有23处,其中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就占据了其中的4处。
本篇着重讲解中国的4处自然文化双遗产,以便学生在考试中辨清考点,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
一、泰山泰山,古称东岳、岱山、岱宗、泰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总面积24200公顷。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五岳独尊”之称。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深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秦始皇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
泰山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有关于泰山的主要考点,往往围绕五岳来展开。
1.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以下那个选项不属于五岳?A 峨眉B 恒山C 衡山D 泰山解析:A。
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2. 以下关于五岳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东岳泰山之雄B 西岳华山之险C 北岳恒山之奇D 中岳嵩山之秀解析:D。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
以中原为中心,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命名。
五岳称华夏名山之首,有景观和文化双重意义。
五岳各具特色: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二、黄山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
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
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依据世界遗产公约之主旨,复合遗产是指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的代表。
首次被登录为复合遗产的是第3次世界遗产委员会(1979年)中所通过的提卡尔国家公园(危地马拉)。
中国被登录为复合遗产的有泰山、黄山、峨眉山与乐山大佛、武夷山。
地理位置:武夷山位于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
武夷山通常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称福建第一名山景区地位: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武夷山脉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保护区,也是许多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
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
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
自11世纪以来,理教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公元1世纪时,汉朝统治者在城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
景区构成:境内东、西、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为山地丘陵区。
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
文化遗产:架壑船棺、古汉城遗址、朱子理学文化、摩崖石刻、古崖居遗构、茶文化、宗教文化、馀庆桥。
架壑船棺: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
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
闽越王城:武夷山城村汉城,又名古粤城、闽越王城,此城系闽越先民在地老天荒中创造的遥远的一章。
尽管殿宇楼台王侯第宅,随着斗转星移早已灰飞烟灭但龙虎之威依稀犹存在。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词解释双遗产是同时拥有两个以上世界级遗产的地方或景观。
双遗产项目所处的位置不仅要满足人类历史发展和物质创造的需求,更应具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多重价值,这些标准远高于一般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其中必须符合两项条件:第一项条件是申报项目所在区域应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第二项条件是申报项目自身及其周边环境或区域应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是某种文化现象或自然美景。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分为全球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三种类型。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9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第10届全会,决定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并负责管理世界遗产。
自成立至今,已经有200多个国家递交了申请。
全球每年评选出四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包括一个入选名单、一项预备名单和九个提名名单,而“世界自然遗产”只有三个提名名单。
但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世界遗产,都属于全球遗产。
一旦被选为“世界遗产”,那么它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因此,只有认真保护好这份遗产,才能确保世界文明的延续。
2。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指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期曾经拥有过至少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那么该地区就获得了两个遗产。
3。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体现某种文化或人类进程的具有突出意义的地区或景观;具有考古科研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古代建筑和历史城镇。
4。
世界自然遗产:被认为是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地理区域;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生物生态区域;突出反映地质过程或地貌演化的地带;独特、稀有或濒危的动植物种群生态区域。
5。
世界上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经历了几千年的开发建设,泰山形成了以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渗透着区域综合性的人文景观的中国山岳风景的典型代表,从而泰山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突出特点。
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依托,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一、泰山的情况简介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它屹立于华北平原之上,宛如东天一柱。
泰山雄伟庄重,气势磅礴,它犹如天庭仙境,让人心旷神怡。
泰山位于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万物生长,生命源泉之所在,成为天的象征、神的化身,因而历代帝王都要到泰山积土筑坛,增泰山之高,以祭祀上苍。
泰山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带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华民族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历经数千年,泰山在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自然美,成为中国名山风景的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因地制宜渗透着人文景观美。
二、泰山保护现状(一)泰山的管理体制改革为保证了泰山风景区的发展和永续利用,泰安市政府为加强对泰山的统一管理,1984 年设“泰山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其后管委会将原“泰安市泰山文物风景XX局,XX局”、“泰安XX局”、“泰安市泰山林场’’三位一体合署办公,形成政事合一的管理体制,1998年,泰安市政府组建泰山旅游集团,以期“实施政企分离,提高政府对泰山管理的行政权威性”,随后泰山旅游集团股票上市。
总之,三次机构调整的一条主线是改变政出多门,而由一个政府机构全方位管理泰山事务,强化政府对泰山风景区的管理职能。
(二)泰山的环境建设为保持泰山的生态安全,在泰山禁止使用烟煤、茶炉、炊事灶,而是采用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自觉保持好泰山的环境安全,在泰山也建起了多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定时监测泰山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对于水资源,泰山的河溪也要进行水质监测,从而掌握水质情况,以保护好泰山的自然景观。
三、泰山双遗产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一)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文化遗产地乱建,严重地改变了其原真性。
世界文化与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武夷山的作文嘿,朋友们!今天我可得跟你们好好唠唠武夷山。
那可是世界文化与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呢,老厉害啦!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我背着个小背包,怀着超级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武夷山。
一到那儿,我就被眼前的景色给迷住了。
那山啊,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巨人,静静地站在那儿,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呢。
我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就像走进了一个大迷宫,不过这个迷宫可漂亮啦。
路边的小花小草都长得特别精神,感觉它们都在冲我笑。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条小溪。
那溪水可清啦,清得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
我忍不住蹲下来,把手伸进水里,哇哦,那水凉丝丝的,可舒服啦。
我就这么在溪边玩了好一会儿,感觉自己都快和这山水融为一体了。
然后我开始爬山啦,刚开始还挺轻松的,我哼着小曲儿,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可是爬着爬着,我就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这山看着不高,爬起来还真不容易呢。
不过我可没放弃,咬咬牙继续往上走。
在半山腰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小亭子,赶紧跑过去坐下休息。
从亭子里望出去,那景色简直绝了。
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就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我就在那儿坐了好久,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就怕错过了这美丽的景色。
下山的时候,我又遇到了一群可爱的猴子。
它们在树上跳来跳去,特别调皮。
有一只小猴子还跑到我身边,眼巴巴地看着我,好像在跟我要吃的。
我把我包里的一点小零食拿出来给它,它抓起来就往嘴里塞,那模样可逗啦。
武夷山之行真的让我特别难忘。
它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人类文化的伟大。
我就像一个在宝藏堆里玩耍的孩子,尽情地享受着这一切。
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去武夷山,再去感受一下那山、那水、那可爱的猴子,还有那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就是我和武夷山的故事,一个充满乐趣和惊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