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91 MB
- 文档页数:16
第一讲世界遗产概论一、世界遗产概念和标志【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是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取代的财产。
世界遗产的标志所包括的藴意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以及两种遗产之间相互依存关系。
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象征,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
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表示全世界,也表示着它需要人类给予保护。
有人认为更象中国古代的方孔币,象征天圆地方的古代哲理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濒危世界遗产清单》世界遗产公约其全称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它产生于1972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
公约共38条。
《世界遗产公约》包含四部分内容:确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条件;指出缔约国在确定潜在遗产项方面所负的责任,以及他们在保护这些遗产项时所起的作用;阐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功能;解释如何使用和管理世界遗产基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997年11月通过,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目前共有90项。
三、世界遗产分类(一)世界文化遗产及其评选标准世界文化遗产概念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世界文化遗产标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模块十二中国的世界遗产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
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课题一世界遗产认知一、世界遗产的由来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执行的计划,以保存对全世界都有自然或文化价值的事物为目的。
世界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一般说来,1960年到1980年持续20年的努比亚遗址的救援项目,是促成《世界遗产公约》出世的直接诱因。
1959年,为发展当地经济、消除水患、发挥水电效能,埃及政府决定,在埃及的南部阿斯旺地区拦腰切断尼罗河,修建纳赛尔水库。
此举抬高了水位,使努比亚的遗迹和遗址受到了严重威胁,例如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
埃及和苏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请求,希望有国际社会的帮助,以拯救迫在眉睫受到威胁的努比亚的遗迹和遗址。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其努力得到了大约50个国家的支持。
各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捐款8000万美元。
1964年开始,用了整整10年时间,阿布辛拜勒的两座神庙被完整妥善切割、易地重建。
这次行动被认为非常成功,并且促进了其他类似的保护行动,并且促进了其他类似的保护行动,比如挽救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遗址、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
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