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架空绝缘线路的雷击分析及防雷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765.16 KB
- 文档页数:3
10kV架空绝缘线路雷击事故及对策研究摘要:绝缘导线的优势使得10kV配电线路采用绝缘导线作为架空配电线路的愈来愈多。
但是,绝缘导线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雷击断线事故,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本文按照“疏导”与“堵塞”相结合的配网综合防雷思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防护手段,能有效降低架空绝缘配网的雷击断线与跳闸的几率。
关键词:绝缘导线雷击断线保护金具工频续流1引言在10kV配电线路中,架空配电网绝缘化在城市、集镇等建筑密集地区解决了由于空间走廊狭窄架空配电线路出线的困难,减少树木杂物等外因引起架空裸导线的故障次数,降低架空线瞬时性故障率,提高架空线路供电可靠性。
使用绝缘导线与地下电缆相比还具有投资省,建设快的优点。
同时城区架空配电网的绝缘化率是创建国际一流供电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但是,绝缘导线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雷击断线事故,是应用绝缘导线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2绝缘导线雷击断线原理线路采用裸导线时,当直击雷或感应雷过电压作用于裸导线引起绝缘子闪络,工频续流引起的电弧由于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使电弧向导线落雷点的两侧迅速流动,雷电流经过开关、变压器等设备处的避雷器迅速流入大地,或在工频电流烧断导线之前,引起跳闸,因而很少发生断线事故。
但是,当直击雷或感应雷过电压作用于绝缘导线时则情况就完全不同,幅值足够高的雷电过电压将引起导线的绝缘层和绝缘子同时击穿和闪络,被击穿的导线绝缘层呈针孔状,接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受周围绝缘层的阻凝,不能移动,弧根只能固定在针孔处燃烧,在断路器跳闸之前极短时间内导线就会被整齐的烧断,导线的断点位于离开绝缘子轴线200mm左右。
3雷击断线的防治对策3.1架设架空避雷线利用架空避雷线的屏蔽作用来保护输电线路,其缺点是:a)投资成本较高;2)配电线路自身的绝缘强度较低,易引起反击。
3.2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可以有效地截断工频续流,限制雷过电压和配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一、雷击事故分析雷击是自然界极为危险的天气现象,当雷电活动发生时,如果雷电与建筑物、电力设施等接触,就会造成雷击事故。
10KV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雷击的风险。
雷击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停电,还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分析及防雷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1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特点雷击事故频率较高。
由于10KV配电线路横跨大片地面,搭设在高空,很容易成为雷电活动的“目标”,导致雷击事故频率较高。
雷击事故损失严重。
由于10KV配电线路所承载的电力负荷较大,一旦发生雷击事故,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毁,还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影响供电正常运行。
雷击事故风险难以预测。
雷电活动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难以准确地对雷击事故的发生时间和位置进行预测,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防范面临一定的困难。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有其特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雷电活动频繁。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雷电次数约为50-60天,雷电主要发生在夏季,而10KV配电线路正是这段时间电力需求相对较大的时候,因此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
第二,线路接地不良。
10KV配电线路若接地不良,导致接地电阻增大,容易成为雷击事故的“好发地”,因为雷电冲击时,会通过接地电阻进入地下,造成线路损毁。
线路设备缺陷。
10KV配电线路设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老化、漏电、接触不良等缺陷,这些缺陷会增加雷击事故的风险。
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中10KV配电线路或设备,在瞬间产生高压电流,造成线路设备损坏。
雷电流跳闸。
雷电冲击使得10KV配电线路中的电流瞬间增大,导致电力系统保护设备跳闸,造成线路停电。
设备损坏。
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冲击后,线路设备会受到严重损坏,需要更换或维修,增加了电力系统的维护成本。
停电影响。
10KV配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后,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的停电,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一、事故分析10KV配电线路是城市和乡村供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雷电天气中,由于线路遭到雷击可能会导致线路短路、设备损坏,进而引发停电和安全事故。
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分析以及防雷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1 雷击事故原因分析10KV配电线路遭到雷击主要是因为雷电天气中,大气层中云与地面或物体之间会发生静电荷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产生静电场、电位差和大气放电现象,从而形成闪电。
当闪电击中10KV配电线路时,会造成线路短路、设备损坏,进而影响到供电安全。
1.2 雷击事故后果分析一旦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可能会引发以下后果:1) 线路短路。
雷击会导致线路短路,影响供电正常运行。
2) 设备损坏。
雷击会损坏线路上的设备,提高运维成本。
3) 供电中断。
雷击事故可能导致配电线路供电中断,给用户带来不便。
4) 安全事故。
雷击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防雷对策为了避免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减少雷击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2.1 安装避雷设备在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避雷设备是一种常见的防雷措施。
避雷设备能够吸收、分散和释放雷击能量,减少雷击对线路和设备的影响。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将雷电引到地面,减少对线路的影响。
2.2 地面接地保护地面接地是防止雷击损害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接地能够将雷电引到地面,减少雷电对设备和线路的影响。
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定期的接地检查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2.3 配电线路绝缘保护绝缘保护是为了防止雷击对设备和线路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线路绝缘进行加强和保养,可以减少雷击对设备和线路的损害。
2.4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维护是保证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保障。
通过对线路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雷击风险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2.5 安全管理及培训加强安全管理和员工培训是预防雷击事故的重要措施。
降低10kV架空线路雷击及预防措施
架空线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输电方式之一,它由输电塔、绝缘子串、导线等组成,
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
为了降低10kV架空线路的雷击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安装避雷针:在架空线路的终端和高处安装避雷针,能有效地吸收和释放雷电能量,减轻雷击的破坏效果。
2. 加强绝缘设计:在绝缘子串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确保绝缘子串在雷击时能
够有效地隔离导线和地面的接触,防止雷电通过导线进入电力系统。
3. 提高线路的接地系统:合理设计和维护架空线路的接地系统,确保接地电阻达到
规定的要求。
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将雷电通过接地引到地下,减少对线路的直接影响。
4. 增加导线的悬挂高度:将架空线路的导线悬挂高度适当增加,使其远离地面和高
树等雷击风险源,减少雷电对导线的直接冲击。
5.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架空线路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及时检测和修复可能存在
的漏洞和故障,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7. 使用雷电线夹:在架空线路上设置适当数量和位置的雷电线夹,能够吸收和释放
雷电能量,减少对导线和绝缘子串的冲击。
8. 加强对架空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巡视和维护架空线路,及时排除杂物和树木,确保线路周围的环境整洁,减少雷击风险。
9. 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利用雷电监测系统和预警装置,对架空线路周围的雷电活
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10kV架空线路雷击的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0kV架空绝缘线路雷击典型事故分析及应对策略建议摘要:10kV配电线路能否得到稳定运行不仅会影响到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而且还会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直接影响,一旦在用电过程中出现问题,则会为用电区域带来巨大消极影响。
现阶段,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有关人员积极、自主地找寻有效应对对策,收集案例资料,全面分析雷击事故发生原因,之后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充分降低雷击跳闸及10kV配电线路的损坏率,从而确保配电变压器可以正常工作,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质、可靠的用电服务。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10kV架空绝缘线路雷击典型事故分析及应对策略建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雷击;绝缘导线;防雷装置;信息化建设引言在目前10千伏配电线路建设中,采用空气绝缘线路是比较常见的做法,与裸导线相比,绝缘线路具有明显的优点:(1)由于表面绝缘层比裸导线多,其绝缘能力较高,降低了线路导体爆炸的可能性;(2)强风引起的导线瞬时碰撞,不会造成短路,提高了线路的抗风性,使线路切断速度大大降低,降低了交叉线路间相互作用的风险;(3)克服了架空线与走廊树木之间的矛盾,使树木不再威胁线路的运行,减轻了伐木的负荷。
110kV架空配电线路出现雷击事故的原因1.1防雷措施不完善10kV架空配电线路一旦遇到雷击灾害时,或许会发生设备损坏、运转故障等诸多不良情况。
目前,其无法有效抵御雷击的根本原因,便是防雷措施并不完善、不全面。
经研究,相关供电公司在进行防雷措施的制定环节,并未与10kV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雷方案。
当10kV架空配电线路处于比较空旷的区域时,便极易在雨水季节较多时受到直接性雷击,与此同时,如果其处在高层建筑物周边时,也可能在雷雨季节受到来自间接性的雷击。
在上述两种极特殊的自然环境下,倘若相关供电公司并未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完善的防雷措施,安装恰当的防雷装置,便会加大10kV架空配电线路受到雷击灾害的可能性,进而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雷击事故是指在雷暴天气中,由于雷击所引发的事故。
10KV配电线路在雷击事故中容易成为受害者,因此需要进行事故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雷对策。
我们来分析一下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原因。
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雷电电流经过线路时产生的高电压。
10KV配电线路由于电压较高,容易成为雷电电流的传导路径。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雷击事故的发生,如线路绝缘老化、设备故障等。
针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雷对策来降低事故风险。
应加强对线路的绝缘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更换老化的绝缘材料,确保线路的绝缘性能良好。
应采用合适的避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线等。
避雷针可以将雷电引向地下,减少对线路的直接影响。
避雷线则可以将雷电引向避雷地线,减少雷电电流对线路的影响。
还可以对线路进行接地处理,增强对雷电的承受能力。
还应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
还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监测雷暴天气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利用雷达等设备来监测雷暴的发生情况,并通过预警系统向工作人员发出警示,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针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我们可以采取维护线路绝缘、安装避雷设备、增强线路的接地等防雷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并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是防雷工作的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综合应对,才能有效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一、事故分析近年来,各地在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供电可靠性和用户用电安全。
对于这一情况,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防雷对策。
1. 雷击事故原因分析10KV配电线路是城市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雷击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气候因素。
雷击事故多发生在雷雨天气,特别是夏季雷雨多时,雷击的危害就更大。
气候因素对雷击事故有较大的影响。
线路绝缘老化。
10KV配电线路绝缘老化,绝缘子表面存在各种导电性物质,使得线路接地难度加大,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增加了雷击的可能性。
设备缺陷。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构造缺陷等原因,导致了设备的漏电等问题,从而增加了雷击事故的几率。
(1)对设备造成损毁,如绝缘子破裂、线路短路等,造成设备的修复和更换成本增加。
(2)影响供电可靠性,使用户用电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停电现象,影响用户用电安全和正常生活。
(3)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给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防雷对策为了防止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对策,以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1. 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为了降低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几率,我们需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对老化的绝缘子进行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提高绝缘水平10KV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对于防止雷击事故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采用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材料,对绝缘子进行合理的安装和维护,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其绝缘水平,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几率。
3. 安装防雷装置在10KV配电线路中,安装防雷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合理的设置和布置防雷装置,将雷击带入地下系统,减少对设备的直接影响,降低雷击事故的损害程度,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10KV配电线路作为城市电力系统中重要的配电线路之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受到雷击事故的影响,导致设备损坏、影响供电稳定性等问题。
对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进行分析及防雷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雷击事故是指雷电活动时,雷电触及到电力设备或电力线路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的现象。
由于10KV配电线路属于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可能会造成供电中断、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对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和防雷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对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展开分析,结合现有防雷技术和对策,探讨如何有效地降低雷击事故对10KV配电线路的影响,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问题提出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频繁发生,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降低对电力设备的影响,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雷击事故的原因,探讨雷击对电力设备的影响程度,研究现有的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更加科学和可靠的10KV配电线路防雷对策,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雷击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为未来的防雷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为解决雷击事故问题提供实用的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1.3 研究意义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供电可靠性,对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对于10KV 配电线路雷击事故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雷击事故的原因和机理,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雷措施,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通过研究雷击对电力设备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修复受损设备,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
10kV配电架空绝缘导线的雷击断线问题及对策10kV配电线路系电力系统中公里数较长且与用户关联最为密切的电压等级线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0kV线路的绝缘水平普遍较低,不仅在雷直击导线和塔顶时会闪络引起跳闸,而且在雷电击中周边的树木或建筑时,因感应电压过高也会导致闪络。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10kV配电线路采用绝缘导线作为架空配电线路的愈来愈多,有效地解决了裸导线难以解决的走廊和安全问题,与地下电缆相比具有投资省,建设快的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绝缘导线在运行中的雷击断线。
上海市区自80年代末开始使用绝缘导线以来,至目前10kV城网已基本绝缘化。
近期上海地区雷电活动频繁,已造成数十起配电线路雷击闪络事故,绝缘导线遭雷击断线事件也时有发生。
表一摘要了上海市区供电公司近三年雷击线路跳闸统计情况(图1为03年8月2日黄陂南路30#杆遭雷击断线一组实物照)。
因此,对绝缘线路固有的雷击断线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综合有关资料就雷击断线问题从原理上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经济有效的对策。
2.雷击断线原理2.1雷击断线的原因10kV配电线路在设计上“先天不足”的耐雷水平,难以承受直接雷和感应雷的作用。
当裸线遭受雷击发生闪络时,由于电动力关系,数千安培的工频续流电弧向负荷端移动直至保护动作,不会造成导线严重烧坏。
绝缘导线则不同,在击穿点的周围存在绝缘,阻碍电弧的移动,使弧根停留在一点燃烧,此时即使将继电器跳闸时间调整到最小,导线也将被几千安的短路电流所损伤,断线事故的发生仍然难以避免。
2.2高层建筑的屏蔽效应市区的各种高层建筑的屏蔽对减少直接雷的发生非常有效。
但高层建筑的引雷作用却增加了邻近线路感应过电压的发生。
据国外资料统计,配电线路感应雷占80%,感应雷的放电电流通常小于1kA,感应过电压的幅值约可达200~300kV。
如此高的过电压幅值对10kV 线路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这也就说明了表一统计数据35kV线路跳闪率远低于10kV线路的原因。
产品与解决方案
2010年第12期 67
10kV 架空绝缘线路的雷击分析及防雷对策
路 军1,
2 丁坚勇2
(1.广东电网公司肇庆供电局,广东 肇庆 526060;2.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武汉 430072)
摘要 通过对架空绝缘线路雷击过电压原因的分析,根据雷害断线的机理,提出如何解决绝缘线路防雷对策。
关键词:绝缘;线路;防雷;对策
1 引言
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是生产、应用和生活中的
一个基本概念和重要指标。
它不但影响工业企业生
产用电和居民生活,而且影响用电的质量和社会效
益。
随着配电网的飞速发展,供电区域被树木覆盖,
线行下的建筑物、台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配电
网的可靠性面临新的考验。
受到自然界对配电网构成的威胁,从而产生了架空绝缘线路。
肇庆供电局在2002年配电网改造中开始在城郊、县城及城镇使
用架空绝缘导线,但每年的雷雨季节频发雷击断线
的故障。
因此,架空绝缘线路防雷是一项非常重要
的工作。
2 架空绝缘线路的特点
绝缘性能好。
架空绝缘导线由于增加了一层绝
缘层,所以绝缘性能比裸导线优越,可减少线路相
间距离,降低对线路支持件的绝缘要求,提高同杆
架设线路的回路数。
防潮抗腐蚀性能好。
架空绝缘导线由于外层有
绝缘层,所以比裸导线受氧化腐蚀的程度小,防潮
抗腐蚀能力较强,可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防外力破坏,减少受树木、漂浮物、金属氧化
膜和灰尘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减少相间短路及接地
故障。
强度达到要求。
绝缘导线坚韧,整个导线的机
械强度达到应力设计的要求。
但是,绝缘导线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
新的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遭受雷击时,
容易发生断线故障。
3 雷击故障状况 广东省属于雷暴多发地区,根据气象部门提供
的参考资料显示我市近3年的平均雷电日为75~80
天,属于高雷电日地区。
2009年全市配电网线路故障跳闸合计1514次,其中雷击故障751次,占故障率
的49.6%,可见,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雷击故障。
全市共有10kV 架空绝缘线路145kM ,占全市配电线
路的9%。
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9年全市架空绝
缘线路雷击断线25次,其中2007年10次,2008年9
次,2009年7次。
4 雷击断线机理分析 配电网雷电过电压闪络,亦即大气压或高于大气
压中大电流放电,为电弧放电形式。
因雷电引起的绝
缘导线断线的起因与裸导线相同,是由雷电过电压破
坏了线路绝缘,造成线路的短路接地。
由于我局10kV 配网为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在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的电流得到补偿,单相接地故障一般不至于断线。
当二相或三相之间闪络而形成金属性短路通道,引起
数千安培工频续流,电弧能量将骤增。
配电线路采用裸导线时,在受到雷击后(包括
直接雷和感应雷),会引起线路闪络。
此时,持续
的工频短路电流引起的电弧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使
电弧向导线落雷点的两侧迅速散发,雷电流经过线
路、开关和变压器等设备的避雷器迅速流入大地,
或在工频电流烧断导线之前,引起跳闸,因而很少
发生断线事故。
但是,当绝缘导线遭受雷击时,情况就不相同
了,雷电过电压引发绝缘子闪络,并击穿绝缘导线
的绝缘层。
而击穿点附近的绝缘物,阻碍了电弧沿
着导线表面向两侧快速移动。
因而,电弧只能在击
穿点燃烧。
高达数千安培的工频电弧电流(kA/ms
级)产生的热量集中在绝缘击穿点上,并在断路器
跳闸之前很快就将导线熔断。
闪络熔断点通常是在
导线的绝缘子两端10~30cm 范围内,因为此范围的电场分布最薄弱。
68
1kA 1kA 5
产品与解决方案
2010年第12期 69
(3)安装架空线路过电压保护器,它是由非线性电阻限流元件(氧化锌阀片)及串联放电间隙(不锈钢引流环)组成,当雷电过电压或其他故障原因引发对地闪络形成金属性电弧放电短路时,线路保护器中特殊设计的不锈钢引流环可以将千安级工频续流直接引向非线性限流元件,并借助于电阻限流元件的非线性特性将正弦波形的工频续流转变成为尖顶波。
尖顶波电流在过零前有一段时间内电流幅值较小,同时,限流元件的残压削减放电电压,使电弧瞬间熄灭而达到迅速截断工频续流,达到有效防止架空绝缘导线因工频续流高温而熔断(雷击断线)的目的。
这种方式与绝缘子并联安装,不破坏绝缘导线的绝缘层,提高了线路的冲击耐压水平,确保只在特别高的雷电感应过电压作用下才闪络,工频续流会因合成绝缘子的放电爬距大而无法建弧而熄灭。
架空线路过电压保护器优点:①维护管理简便;②保护器动作时工频续流立即中断,断路器不会动作跳闸,供电不会中断;③对于绝缘导线不需剥去导线的绝缘层,不会裸露有电部分,可以采用带电安装。
缺点:①投资较大;②杆上设备数量增加;③需要安装接地装置。
我局在2008年开始在架空绝缘线路上安装过电压保护器,运行一年多,安装过电压保护器的线路没有发生断线故障。
(4)在架空绝缘线路安装防弧金具,金具在距离绝缘子中心150~200mm 的范围内(负荷侧)剥离一小段绝缘导线的绝缘层,安装上防弧金具,可使雷电过电压均在防弧金具与绝缘子钢脚之间定点闪络,持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的弧根固定在防弧金具上
燃烧,从而保护导线免于烧伤。
该方式操作简便、投资少,无需接地装置,能防止雷击断线,但需剥离绝缘层,存在局部导体裸露,存在着密封和绝缘的缺陷,并且在雷击后必须要更换烧伤的防弧金具。
2009年城区10kV 架空绝缘线发生雷击断线故障,变电站侧测得短路电流高达18kA , 绝缘线路上的柱上真空断路器烧毁,安装在线路的防弧金具有明显的放电痕迹,分析架空绝缘线路是遭受直击雷的侵袭,雷击点的雷电流超过30kA ,线路上的防弧金具和避雷器都没能有效的“堵塞”和“疏导”,造成绝缘导线的断线。
6 结论
雷电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
综上所述,单纯依靠某项保护措施难以解决绝缘线路的防雷问题,必须采取综合防雷对策才能有效的防止雷击事故发生。
采用“疏导”和“堵塞”相结合的方式,即架空绝缘线路每3~4档安装过电压保护器,其余的杆塔上安装防弧金具相结合的防雷措施,能有效地减少雷击闪络概率,避免雷击断线故障发生,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许颖,徐士珩.交流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及绝缘配合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 [日]横山茂著.吴国良译.配电线路雷害对策[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 中国电力百科全书:输电与配电卷.北京:中国电力出
版社,1995.
电工所承担研制的国内最大太阳炉在宁夏竣工
由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热发电实验室承担研制的国家973项目和863太阳能制氢课题子课题“太阳能聚集供热方法的研究及成套设备的开发”经过近三年的研制,日前在宁夏自治区惠安堡镇竣工。
各项技术参数经过精心调试,已达到合同要求,并在太阳能制氢试验试运行中产出氢气。
宁夏惠安堡镇的太阳炉系统的总功率是0.3MW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大功率太阳炉聚光器。
该太阳炉的热功率在世界排名第三,前两位分别位于法国的科学
研究中心(CNRS )和乌兹别克斯坦物理研究所内。
该系统通过将平面定日镜作为反射器把太阳光反射到对面的抛面聚光器上,经过抛面聚光器的聚焦至焦点位置的太阳炉中心处,中心高温高达约3000ºC ,使在氧化气氛和高温下对试验样品进行观察时,不受燃料产物的干扰。
它的成功研制表明我国科研工作者已掌握了大型高精度聚光器的核心技术和制作工艺。
目前,该系统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反应器接口已经成功产出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