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3种药用菊花总黄酮含量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25.46 KB
- 文档页数:4
第49卷第2期2021年1月广㊀州㊀化㊀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2Jan.2021钛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郭宣宣,刘耀武,鞠㊀康,薛天乐,闫青青(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㊀亳州㊀236800)摘㊀要:亳菊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㊂根据相关本草书籍和文献资料,该文综述近年来有关亳菊的化学成分和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㊂亳菊中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㊁有机酸类㊁氨基酸类㊁黄酮类㊁糖类及微量元素等㊂影响其化学成分的因素有很多,如加工方法㊁重金属㊁采收期㊁贮藏条件等,从而影响亳菊的质量㊂为了解亳菊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该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㊂关键词:亳菊;化学成分;影响因素;质量㊀中图分类号:R -1㊀㊀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2-0024-0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基金项目:省级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2018jyssf028);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2020ykzyboo4)㊂第一作者:郭宣宣(1990-),女,硕士,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与研究㊂通讯作者:刘耀武(1975-),男,教授,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中药鉴定学教学及研究㊂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oju ∗GUO Xuan -xuan ,LIU Yao -wu ,JU Kang ,XUE Tian -le ,YAN Qing -qing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nhui Bozhou 236800,China)Abstract :Boju is a commonly used Chinese medicine with high medicinal value.According to relevant herbal books and literature,the research on Boju 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actors affect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was reviewed.The chemical components in Boju mainly included volatile oils,organic acids,amino acids,flavonoids,carbohydrates and trace elements.There we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ed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such as processing methods,heavy metals,harvest time,storage conditions,etc.Thereb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it,mastering its research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oju,it provided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 :Boju;chemical composition;influencing factors;quality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㊂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㊁ 滁菊 ㊁ 贡菊 ㊁ 杭菊 ㊁ 怀菊 [1]㊂近年来,众多学者多集中对 滁菊 ㊁ 贡菊 ㊁ 杭菊 ㊁ 怀菊 的研究,而关于亳菊的研究及其进展报道较少㊂亳菊主产于安徽亳州㊁涡阳一带,是四大药用菊花之一,有近300年的栽培历史㊂在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且品质较好㊂在‘中药大辞典“中: 白菊产安徽亳州,称亳菊,品质最佳 [2]㊂‘中华本草“中: 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 [3]㊂但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亳菊的变种栽培品㊁伪品大马牙和其他品种㊂调查市场与结合文献,发现在亳州菊花栽培地区,引种了以下外地菊花品种[4-5]:贡菊(包括七月菊和太阳菊)㊁杭菊(包括杭白菊与杭黄菊)㊁滁菊㊁小怀菊等㊂随着亳州地区菊花品种的不断引进,正品毫菊渐渐被这些品种取代,故毫菊的种质资源受到了威胁,为进一步了解亳菊的化学成分和质量,现以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㊂1㊀亳菊化学成分的研究1.1㊀挥发油类菊花中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㊂众多学者多采用GC -MS 分析方法分析亳菊中的挥发油成分,从色谱峰上看,亳菊中挥发油的成分较复杂,解析色谱峰发现多为单萜类物质(55%~60%),少数为倍半萜类(12%~20%),主要化学成分有石竹烯氧化物㊁β-金合欢烯㊁樟脑烯㊁1-辛烯㊁马鞭草烯醇㊁去氢香橙烯㊁β-紫罗兰酮㊁α-石竹烯㊁β-倍半水芹烯和杜松脑等[6-7]㊂1.2㊀有机酸类亳菊中所含的有机酸含量较高,通常有1-咖啡酰奎宁酸㊁3-咖啡酰奎宁酸㊁4-咖啡酰奎宁酸㊁5-咖啡酰奎宁酸㊁1,3-二咖啡酰奎宁酸㊁1,4-二咖啡酰奎宁酸㊁1,5-二咖啡酰奎宁酸㊁3,4-二咖啡酰奎宁酸㊁3,5-二咖啡酰奎宁酸㊁4,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㊂其中3-咖啡酰奎宁酸就是绿原酸,是亳菊中最主要的成分且含量不低于0.20%[8-9]㊂1.3㊀氨基酸类亳菊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共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其中七种氨基酸是人体所需的㊂总氨基酸含量约为0.9%,詹歌等[10]第49卷第2期郭宣宣,等:钛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25㊀使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试了5个不同区域亳菊的氨基酸组成,包括Serin(Ser)㊁氨酸(Glu)㊁Glycine(Gly)㊁丙氨酸(Ala)㊁苏氨酸(Thr)㊁Valine(Val)㊁Cystine(Cys)㊁鸟氨酸(Orn)㊁酪氨酸(Tyr)㊁蛋氨酸(Met)㊁天冬氨酸(Asp)㊁异亮氨酸(Ile)㊁亮氨酸(Leu)㊁苯丙氨酸(Phe)㊁精氨酸(Arg)㊁赖氨酸(Lys)㊁组氨酸(His)㊁脯氨酸(Pro)㊂1.4㊀黄酮类黄酮类是亳菊有效成分之一,总黄酮含量约18%,目前发现的黄酮成分有二十余种:木犀草苷㊁木犀草素㊁金合欢素㊁芹菜素㊁柚皮素㊁槲皮素㊁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㊁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㊁芹菜素-7-O-葡萄糖苷㊁芹菜素-7-O-丙二酰半乳糖糖苷㊁芹菜素-7-O-丙二酰葡萄糖苷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㊁金合欢素-7-O-葡萄糖苷㊁金合欢素-7-O-葡萄糖醛酸苷㊁金合欢素-7-O-丙二酰半乳糖糖苷㊁金合欢素-7-O-丙二酰葡萄糖苷㊁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㊁木犀草素-7-O-丙二酰葡萄糖苷㊁3,5-二羟基-4 , 6,7,8-四甲基黄酮㊁六棱菊亭㊁芹菜素-7-甲醚㊁香叶木素㊁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㊁香叶木素-7-O-葡萄糖醛酸苷㊁香叶木素-7-O-芸香糖苷㊁香叶木素-7-O-丙二酰葡萄糖苷等[11-15]㊂1.5㊀糖㊀类亳菊中的糖类成分主要有葡萄糖㊁果糖㊁半乳糖㊁蔗糖等[16-17]㊂1.6㊀微量元素亳菊中常含有锰(Mn)㊁钼(Mo)㊁铁(Fe)㊁钡(Ba)㊁镁(Mg)㊁硒(Se)㊁铝(Al)等微量元素,其中Mg㊁Fe㊁Al的含量最高[18-19]㊂1.7㊀其㊀他亳菊中还含有谷甾醇㊁胡萝卜苷等化学成分[20]㊂2㊀加工方法对化学成分的影响2.1㊀硫磺熏蒸法硫磺熏蒸法为药材传统的药材加工方法,也是亳州地区菊花首要采取的加工方法,拥有干燥㊁防虫㊁防腐以及防霉变等作用㊂加工方式为:将菊花全株砍下,倒挂或者疏松堆放,待花朵上的水分挥干后,用硫磺将它们熏蒸,然后晾干,再剪去花头即可㊂研究发现:小剂量的硫熏蒸亳菊可以防止褐变,大剂量则会造成二氧化硫残留,同时影响亳菊的化学成分,影响化学成分的机制尚在猜测中还需进一步研究[21-23]㊂2.2㊀阴㊀干阴干是亳菊加工方法中最为古老的㊁最为常用的方法㊂研究发现:阴干的亳菊的质量高于烘干㊁微波干燥㊁蒸制后烘干的亳菊中黄酮类成分含量[24]㊂2.3㊀烘㊀干不同的干燥温度对亳菊中的化学成分有影响㊂邓娟等研究发现:亳菊中五种活性物质的含量随烘干温度变化而改变㊂当温度处于60ħ时,亳菊色泽好,有效成分相对变化不大且能够防止酶褐变,因此最适合亳菊干燥的温度为60ħ[25-26]㊂2.4㊀蒸汽杀青蒸汽杀青主要利用水蒸汽的高温将药材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还能破坏酶活性㊂研究表明:经过蒸汽杀青处理的菊花样品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远低于药典标准,此法不如阴干加工好[27]㊂2.5㊀微波干燥微波干燥是一种当代加工方式,原理是将微波作为热源用来减少物料中水分含量达到干燥目的,比较省时㊁省力㊂研究表明:经过微波干燥的菊花,其中的木犀草素㊁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最高,所以微波干燥适用亳菊大规模生产加工[28]㊂2.6㊀太阳能-热泵联合烘干亳菊智能控制系统太阳能-热泵联合烘干法是吕洪善等[29]发明的,利用易受自然影响的太阳能与不受其影响但效能低的热泵相结合,并用MCG+PLC监控系统操作的干燥方法,以便对亳菊烘干技术智能化控制㊂与传统的烘干的方法相比,它可以有效的节省亳菊的烘干时间,保证亳菊的有效成分以及药理作用,且大大增加了了节能效率,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㊂3㊀其他因素对化学成分的影响2015版‘中国药典“中,采用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菊花进行鉴别,检查菊花中的水分(不得超过15.0%)㊁测定菊花中绿原酸(不少于0.20%)㊁木犀草苷(不低于0.08%)㊁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不得少于0.70%),来控制菊花的质量㊂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质量也与重金属含量㊁采收期㊁贮藏条件等因素有关㊂3.1㊀亳菊重金属含量邓家胜等[30]发现亳菊中重金属铜严重超过了标准限量,铬含量也偏高,影响了菊花的质量㊂燕傲蕾等[31]检查亳菊中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发现其根部里的Pd㊁Cu超过了重金属的限量,重金属的含量与所种植区域里重金属含量水平一致㊂因此有必要从源头开始控制重金属的含量,以确保亳菊质量㊂3.2㊀亳菊采收期亳菊花㊁亳胎菊以及亳菊米在同种加工方式下,其有效成分各不相同㊂如在60ħ鼓风干燥下,三种有效成分总含量大小为胎菊>菊米>菊花,可知三种采收期的亳菊中的胎菊好一点㊂且有效成分(绿原酸㊁木犀草苷等)都没达到药典标准,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考查[32]㊂3.3㊀亳菊贮藏条件吴翠等[33]选取亳菊分别放入不同的贮藏条件下并进行水分㊁与化学成分含量测定㊂发现在冷藏库下亳菊水分符合标准,且绿原酸㊁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没有变化,木犀草苷的含量升高,对比发现冷藏库条件适合亳菊的贮藏,且保证其质量㊂4㊀结㊀语现药用亳菊品质虽高,但逐渐被大马牙㊁杭菊㊁怀菊所取代㊂作为亳州的道地药材,亳菊品种濒危,我们应重视对亳菊的培育和种植㊂亳菊的加工方式常采用阴干后硫磺熏蒸,但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硫磺熏蒸影响其品质,烘干㊁蒸汽㊁微波等方式对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太阳能 热泵联合烘干亳菊智能控26㊀广㊀州㊀化㊀工2021年1月制系统这一加工方式虽省时省力但研究不深,因此还需结合产地㊁效益考察来确定最优加工方法㊂对亳菊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多集中于黄酮类㊁挥发油㊁有机酸类,缺乏对其他成分的深入研究㊂药典中亳菊的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仅检查了水分,缺少对重金属㊁SO2残留量等检查与测定,菊花作为一种常用的药食两用中药,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必要增加其他的检查与测定来控制菊花的质量㊂参考文献[1]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10-311.[2]㊀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898-2901.[3]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842-6843.[4]㊀王德群,张玲.我国药用菊花栽培品种和产地调查[J].皖西学院学报,2018,34(5):77-79,92.[5]㊀胡海波,王德群,韩邦兴.杭菊品种及产地现状考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26(4):825-827.[6]㊀孙玲,王琦,杨轲.安徽亳菊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42-44[7]㊀马凤爱,宋洁,张伟,等.安徽省不同药用菊花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7,31(4):12-16. [8]㊀李智勤,李秀芹.药用菊花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主成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2):141-142.[9]㊀颜晓航,张亚中,金传山.亳菊的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18(6):1009-1012.[10]詹歌,孙梦媛,李军,等.不同产地5种菊花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6):908-914. [11]刘汉珍,史亚东,俞浩,等.不同品种菊花中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比较研究[J].中药材,2016,39(9):2046-2048. [12]金传山,吴德玲,俞年军,等.不同加工方法对亳菊黄酮类成分含量影响[J].中药材,2012,35(5):702-704.[13]王月茹,谢伟.HPLC法测定药用菊花中10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J].世界中医药,2016,12(11):2778-2781.[14]张维冰,王智聪,张凌怡.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质谱法测定菊花中的10种咖啡酰基奎宁酸和22种黄酮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2013,12(41):1851-1861.[15]许双旺,张伟,吴德玲,等.亳菊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对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作用[J].中医学报,2018,5(33):821-824.[16]朱金坤,姚孝林,郑胜彪,等.菊花中糖类组分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4):94-97. [17]高学玲,贺曼曼,邹敏亮,等.不同品种药用菊花中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HPLC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24(5):639-643.[18]陶金华,段金廒,钱大玮,等.菊属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9):1212-1219,1229 [19]俞年军,于娇,张伟,等.ICP-MS法测定亳菊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微量元素[J].中药材,2014,37(12):2136-2139.[20]顾瑶华,秦民坚.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6,37(12):1784-1786.[21]王亚君,郭巧生,杨秀伟,等.小亳菊及其硫磺熏制品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808-813. [22]李友连,王珊,朱晶晶,等.硫磺熏蒸对亳菊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3):2624-2628.[23]王珊,李友连,朱晶晶,等.硫熏剂量对亳菊褐变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2):4852-4856.[24]张伟,左亚锋,金传山,等.不同加工方法对亳菊中2种苯丙素类和6种黄酮类成分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103-107.[25]郑娟,王国凯,刘劲松,等.HPLC测定不同干燥方法亳菊中5种成分的含量[J].广州化工,2016,44(12):108-110,142. [26]朱玉芸,吕新林,李祥溦,等.亳菊POD酶的酶学特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8):1596-1601.[27]王霏,李卫文,廖华俊,等.亳菊的加工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41(5):882-885.[28]李卫文,王爱听,张启岭,等.不同加工工艺对亳菊中绿原酸㊁木犀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5):80-84.[29]吕洪善,蒋伟,孙式运.太阳能-热泵联合烘干亳菊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5(1):68-73.[30]邓家胜,阮玲,时维静,等.安徽三大药用菊花矿物元素和重金属的检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28(2):22-26. [31]燕傲蕾,葛永斌,程孝中.亳菊重金属积累特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5,32(4):57-60,64.[32]李卫文,王爱听,张启岭,等.不同加工工艺对亳菊中绿原酸㊁木犀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5):80-84.[33]吴翠,徐靓,马玉翠,等.菊花在简易库和冷藏库中的理化指标动态变化[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3):377-379,389.。
四大名菊之首—滁菊四大名菊—滁菊、杭白菊、亳菊、黄山贡菊;因为滁州地方比较小,政府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去宣传,所以滁菊虽然是四大名菊之首,但是却鲜为人知。
滁菊是四大名菊中唯一记载在《本草纲目》中的菊花:“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为上。
”1.滁菊为什么能成为四大名菊之首?现代药理检测分析表明,滁菊含有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其挥发油中的桉叶油素、龙脑、桉叶二烯酮明显高于其它菊花,总黄酮量比其它菊花高32—61%;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10种微量元素,滁菊中的“硒”比其它菊花高8—40倍,由于锌、硒被人体吸收,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肌体衰老,从而起到延年益寿、养颜美容之功效。
由于滁菊的品位和盛名,在我国名医中有可以滁菊代替其它菊花,而其它菊花不能代替滁菊的行规。
2.如何辨别哪种滁菊是硫磺熏制的四大名菊中,属滁菊味最浓,保健药效最明显。
滁菊不仅是滁州特产,也是安徽省四大著名药材,国家地理产品,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有良好的预防作品,对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因此,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富贵病”增多,滁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滁菊的生产和销售量每年都呈高速发展的态势,一些黑心商家为了(1)降低成本(2)干花卖相好,纷纷采用硫磺熏制菊花,这样的菊花不仅对身体无益,而且长久饮用硫磺熏制的菊花会损害身体健康,因为硫磺是一种金属硫化物,将其渗入到食物中食用后,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轻度的会出现头昏、眼花、精神分散,全身乏力等症状。
同时,若长期食用,则会导致眼结膜炎、皮肤湿疹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食用硫磺污染的食品。
那么如何辨别菊花是否是硫磺熏制呢?小编教亲4招辨别天然滁菊与硫磺熏制的滁菊(1)看颜色。
看菊花茶的色泽是否太均匀太白,太均匀太白是硫磺熏过的;天然滁菊微黄,且因光照等自然原因,色泽不均。
(2)闻气味。
杭菊、贡菊、皇菊、雪菊、胎菊......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此时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凌霜盛开。
多少文人雅士赞菊、咏菊:屈原因楚王听信谗言而被放逐偏远之地,但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兰、菊自喻,不与时人同流合污;东晋末年世俗日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南山,“采菊东篱下”;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寄托离愁、别恨......菊花一身傲骨,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即供观赏,也可药用。
菊花又名寿客、金英、陶菊、黄华、延年、隐逸,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头状花序入药,是中国传统草药之一。
中医认为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中菊花列上品,记载:其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菊花香而不燥,尤擅长头目风火之疾。
现代研究发现菊花含挥发油、黄酮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成分,能抗肿瘤,调血脂,抑菌,镇痛,免疫调节,抗疲劳等。
我国有四大药用菊花,分别是杭菊、贡菊、滁菊、亳菊,基本都是栽培品。
1、杭菊主产杭州桐乡。
杭菊分黄、白两种。
其中杭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灿如黄金,清热利咽效果佳。
胎菊又称甘菊,它是杭白菊花朵未完全张开时采摘下来,经干燥加工而成。
胎菊泡茶色泽金黄,味道纯正浓烈,间有花蜜的香甜。
而且花瓣泡久了不会散开。
2、贡菊主产于安徽黄山花朵雪白,花心绿色,没有经过蒸制,冲泡时间长一些,茶水变绿色。
其清肝明目作用更佳。
3、滁菊主产于安徽滁州,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
它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
4、亳菊主产于安徽亳州,花朵较松,容易散瓣,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
皇菊是菊科菊属植物,发源于江西凤新县。
它不同与普通的菊花,性平,本性温和清润,任何人任何体制均可以饮用。
皇菊的黄酮素含量极高,其泡水后形如绣球色如黄金,适合药食两用,金丝皇菊是其优质品种菊花的野生品:野菊花、昆仑雪菊......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入药,花朵不大,体轻,味苦、辛,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