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无创通气进展
- 格式:pptx
- 大小:74.12 KB
- 文档页数:25
最新: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要点解读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及规范化治疗对患儿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自2004年“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常规”发表至今已10余年,此间欧洲部分新生儿专家于2007年首次发布欧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管理指南,并分别于2010、2013年进行了2次修订。
2014年美国J科学会更新了早产儿出生时的呼吸支持指南。
为反映新生儿领域最新进展,保持常规的先进性和权威性,201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对”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常规”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对其解读如下。
一、持续气道正压(CPAP)CPAP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呼吸支持技术,由于其非侵入性、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容易撤离等优势,已成为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CPAP使用越早,越可能避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甚至可能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
因此,本常规补充了CPAP的应用指征、参数调节及撤离条件等。
有关CPAP的应用指征,首先包括极早早产J府产房早期使用,目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被普及。
特别是有学者建议,CPAP于复苏一开始若被使用,更有助于功能残气量的早期形成,提高肺氧合。
tePas和Wa1ther将产房中207例极早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鼻咽管早期经鼻连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另一组先经面罩-气囊反复通气后再进行NCPAP f比较两组需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天数、NCPAP时间、肺气漏及中重度BPD发生率,结果前者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后者。
一项回顾性综述显示,多数极早早产儿能接受CPAP治疗,50%出生体重≤750g的患儿早期接受NCPAP z即使未补充PS,也获得治疗成功。
2014年美国儿科学会更新早产儿出生时的呼吸支持指南,通过CPAP荟萃分析得出结论:早期应用CPAP和随后选择性予以PS治疗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和BPD发生率;对于仅接受早期CPAP治疗的早产儿,即使PS给药被推迟或未给予,患儿不良转归的风险并不会增加;早期开始CPAP可缩短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减少出生后糖皮质激素应用。
新生儿窒息面罩无创通气呼吸复苏96例体会
王春红;徐芳;岳天强
【期刊名称】《潍坊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25)4
【摘要】新生儿出生时有心跳无呼吸者情况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呼吸道不通畅,分泌物或羊水阻塞,故新生儿窒息复苏应以呼吸复苏为主.呼吸复苏传统方法为气管插管吸引吹张肺,今采用面罩加压无创通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309-309)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面罩;无创通气;呼吸复苏
【作者】王春红;徐芳;岳天强
【作者单位】昌乐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2
【相关文献】
1.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呼吸衰竭102例体会 [J], 张爱萍
2.面罩加压通气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体会 [J], 何倩莺
3.经面罩无创通气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体会 [J], 徐志华
4.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抢救新生儿窒息69例 [J], 潘孟葆
5.无创性面罩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J], 辛惠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高育健;廖亮荣;吴学科;刘文静【摘要】早产儿呼吸暂停在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中极为普遍,目前国内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除了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主要方法,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国外正使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新生儿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呼吸支持模式,与传统的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相比,因其操作简单,创伤性小,成本低,同时增加患儿的耐受性和舒适度,保证通气的有效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早产儿。
随着对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的深入研究,本文就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6(027)015【总页数】3页(P2497-2499)【关键词】新生儿;湿化高流鼻导管通气;早产儿;呼吸暂停【作者】高育健;廖亮荣;吴学科;刘文静【作者单位】贵港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西贵港 537100;贵港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西贵港 537100;贵港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西贵港 537100;贵港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西贵港 53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2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主要由于早产儿呼吸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引起,胎龄小于34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出现AOP。
AOP会减少有效呼吸和脑血流量,如果反复发作的AOP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引起耳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性瘫痪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出生后建立规律稳定的呼吸节律是许多早产儿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AOP,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氨茶碱疗效欠佳,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被认为是目前治疗AOP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容易引起鼻损伤、鼻塞脱落、腹胀等。
.综述.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刘畅(综述)岳冬梅(审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沈阳110004通信作者:岳冬梅,Email:yuedm@sj-hospital,org【摘要】为了减少插管和机械通气相关的不良反应,无创呼吸支持(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NRS)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不断增加。
无创高频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作为一种较新的通气方式,旨在将高频通气的功效与无创支持相结合。
该文介绍NIHFV特别是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的基本原理,阐述其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支持;无创高频通气;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联合计划项目(2020JH2/10300128)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20.12.013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in neonatal respiratory supportLiu Chang,Yue DongmeiNeonatal Department,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0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ue Dongmei3Email:yuedm@sj-hospital org【Abstract】The use of 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NRS)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has been increased in recent decades as a mean to minimize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is a relatively new mode that aims to combine the efficacy of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 with noninvasive support.This review will describ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IHFV,especially 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and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NIHFV in different respiratory diseases.[Key words]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eonatesFund program:The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2020(2020JH2/10300128)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20.12.01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无创辅助通气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呼吸支持,如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CPAP)、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和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等,无创髙频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作为一种具有相当潜力的无创呼吸支持(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 NRS)模式在早产儿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研究进展【关键词】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69-02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气道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极其关键的环节,现对近年有关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管理综述如下:1 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后要洗手、戴口罩,资料表明洗手率提高10%,感染率下降35%[1],严格6步法洗手,每日进行手染菌监测,看洗手是否彻底。
所有物品严格消毒,专人专用,定期更换消毒管道,避免交叉感染。
进行气道吸引时,要保证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湿化液24小时更换一次,吸痰时先吸气道内后吸咽部、口腔,以免气道内污染。
2 口腔护理机械通气的患儿一般病情危重,口腔分泌物相对增加,唾液流速下降,对口腔的缓冲能力很清洁作用也随之下降,口腔内微生物得以迅速繁殖,容易发生口腔细菌感染,成为引起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 [2]。
临床常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但短时间内细菌又生长,难以保持口咽部的清洁;有效的口腔清洁通过改变微生物在口腔中的接触频率,减少细菌数量等来维持口腔的防御体系。
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重要途径[3]。
口泰的有效成分是洗必泰和灭滴灵,洗必泰广泛应用于清洗口咽部可减少需氧菌和口腔内条件致病菌,预防性使用可减少口腔操作的医源性感染。
0.02%呋喃西林也是常用口腔漱口液,有广谱的抗菌作用[4]。
徐颖鹤[5]等报道使用口泰和呋喃西林清洗口咽部,对早期vap的发生率有预防作用。
可以提倡将其作为机械通气中患儿口腔护理的常规清洁液,方法:每次行气道内吸痰后用棉签蘸口泰或呋喃西林清洁口咽部,清洗部位包括齿龈、頬部粘膜、舌,时间不少于一分钟。
3 留置胃管的护理机械通气的患儿常规放置胃管,不仅有利于排出胃内气体,避免腹胀影响膈肌运动,而且便于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利于从胃管内注入牛奶以保证营养供给。
但接受胃鼻饲的患儿有70%发生肺吸入和反流[2],误吸是引起vap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生儿CPAP 的使用点击添加标题内容采用气管插管的间歇正压通气一直是新生儿危重症的呼吸支持的主要手段 , 但同时也有很多副作用 , 如声门下的狭窄、气管损伤及感染等。
随着新生儿机械通气学的发展及有创通气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 医学专家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对患者创伤较小同时又能够达到治疗效果的另一种机械通气治疗方式 , 这对于早产儿来说尤为重要。
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及 70 年代早期无创通气有了较大的发展 , 而临床上证明最有效的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CPAP) 和鼻塞间歇正压通气 (nasal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ilation, NIPPV) 。
点击添加标题内容早在 1971 年 Gregory 首次描述了 CPAP 在危重 RDS 早产儿中的有效应用。
近年来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疗法 (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cannula,HHHFNC) 是新生儿无创通气的一种新型的重要手段 , 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气体加温、加湿技术的提高 ,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更是得到新生儿医疗界的关注。
无创正压通气模式NCPAP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2. NIPPV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SNIPPV (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4.HFNC (经鼻高流量氧疗) 1.3.CPAP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的作用机制是指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接受高于大气压的气体。
由于呼气末增加了气体存留,功能残气量增加,防止了呼气末肺泡萎陷,从而提高肺氧合及减少肺内分流。
CPAP 的连接界面CPAP 可通过鼻塞、鼻罩、鼻咽管、面罩等方式进行辅助呼吸。
最常用的是鼻塞。
CPAP 的应用指征1.有自主呼吸的极早产儿 ( 出生胎龄 25~28 周 ) ,产房早期预防性应用 ;2.可能发生 RDS 的高危早产儿如胎龄 <30 周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 );3.当鼻导管、面罩或头罩吸氧时需 Fi02>0.3 时 ,Pa02<50mmHg 或Sp02<90%;4.早产儿呼吸暂停 ;5.RDS 患儿使用 Ps 后病情稳定,拨出气管导管后 ;6.常频或高频机械通气撤机后,出现明显的三凹征和 ( 或 ) 呼吸窘迫。
浅谈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新生儿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新生儿患者的影响及相应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69例新生儿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新生儿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但也出现了部分并发症。
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具有良好疗效,但也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新生儿患者;影响;护理措施;无创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机械通气方式,是通过未经气管插孔以鼻、面罩与呼吸机进行通气的过程[1]。
近些年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突出疗效得到了临床广泛认同。
但也对患者身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新生儿患者的影响与护理策略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了某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均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患儿呼吸困难,PaO2以及PaCO2低于正常指标。
患儿69例患儿中男性48例、女性21例,早产儿26例,体重为(2.32±0.96)kg,年龄为(32±5)周。
1.2方法对所有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常规检测,如加强保温、维持患儿血压、血糖等正0,此外氧常,应用抗感染药物等。
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调整参数压力为5cmH2流量设置为5L/min左右,吸氧浓度为35%左右。
1.3观察指标对于患者治疗前1小时、治疗后12小时动脉血气指标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动脉血气指标主要统计患者治疗后的P02、PCO2、pH三个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
并发症则计算患者出现通气无效。
1.结果2.1治疗效果39例患儿治疗前1h、治疗12h后的PaO2和PaCO2对比有明显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治疗前后指标测定情况项目pH PaO2(mmhg)PaCO2(mmhg)使用前7.40±0.0851.9±7.0972.5±12.07使用后7.29±0.0670.5±6.5360.4±6.52t值0.868-10.21 4.31P0.389<0.01<0.01值2.2并发症情况69例中出现3例肺部感染,占比4.3%;出现2例胃反流,占比2.9%。
第20卷第3期2021年6月Vol.20No.3Jun.2021浙江医学教育Zhejiang Medical Education•临床护理・FMEA提高早产儿无创辅助通气有效性的实践夏奕,舒展慧,童孝笑,李琳玉(杭州市儿童医院,浙江杭州310014)摘要: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MEA)在提高早产儿无创辅助通气有效性的实践。
方法:针对杭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9年早产儿使用无创辅助通气中存在的失效性问题,采用MEA方法分析失效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效果监测。
结果:改进前发生器移位、固定带使用错误、受压皮肤发红发生率分别为18.3%、16.7%、15.0%,相对应RPN值294,280,192;改进后发生器移位、固定带使用错误、受压皮肤发红发生率分别为5.6%、3.8%、3.8%,相对应的RPN值为:36、24、24。
整改措施落实后各问题发生率及RPN值均明显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应用MEA管理可有效改善早产儿无创辅助通气使用的有效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早产儿;无创辅助通气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024(2021)03-0043-03Practice of FMEA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for Premature InfantsXIA Yi,SHU Zhanhui,TONG Xiaoxiao,LI Linyu(Hangzhou Children5s Hospital,Hangzhou310014,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i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non -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for premature infants.[Method]Aiming at the failure problem in neonatology department of Hangzhou Children5s Hospital in2019,FMEA method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failure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corrective measures and implement effect monitoring.[Result]Before the improvement,the incidence of generator displacement,incorrect using of the fixation band and redness of pressurized skin were18.3%,16.7%and15.0%respectively,corresponding to RPN values of294,280and192.After improvement,the incidence of displacement of the generator,incorrect using of the fixation band and redness of the pressurized skin were5.6%, 3.8%and3.8%respectively,and the corresponding RPN values were36 ,24and24respectively.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tification measures,the incidence of problems and RPN values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rovement,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ME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se of non一invasive auxiliary ventila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neonatal;noninvasiv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是一种前瞻性的管理方法,是在操作前就认清问题并预防问题发生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