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有意授权中国生产苏30苏27战机(组图)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超级侧卫的困惑(上)---------从苏27到苏37最近忙着考试,才看见zibao兄8日的信息,那就写一个关于苏27到苏35BM的发展与中国的需求吧。
先写关于苏27与俄国对于苏27先期发展一部分。
另一部分不知道什么时候写。
忙,大家原谅。
原来有一个zuka21兄写的关于SU35和歼11B的文章让我帮忙看看,感觉不错,我权当啰嗦一下抛砖引玉。
对于苏35,本人的看法是:苏35的设计使用情况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中国现阶段也不再需要这种战机,引进对于中国弊大于利。
一苏27系列的不足苏27系列发端于1970年代,当时苏联对于超音速二代机同样很不满意,苏27与米格29的设计追踪了F15的发展,但是各有侧重,苏27的设计追踪超越原来F15----类似米格25的思路,要求保持大航程和更好的升力特性,但是F15真正的数据传来后,苏27设计者发现出现很大的偏差。
原有T10追逐F15标准是错的,不得不重新改进F15初期设计是另一种米格25,结果造成T10追逐错了对象在原有苏27的基础上,新的设计要求保持原有的高航程特性,对亚音速能力进一步突出,用以压倒F15格斗设计,高载油率和材料电子设备的落后使苏联设计者不得不在减重上做文章,造成的后果是,苏27的亚音速稳定盘旋性能十分强悍,爬升性能基本达到F15水平,得益于优良的数学设计,低速大迎角过失速性能优良,但是不属于可控制干预范围,机体强度小,滚转能力不强,大迎角低头能力一般。
可以说,苏27当时设计要求超越F15的15%气动设计的目标没有达到。
国际经过性能包线对比,公认苏27性能优势主要在于包线左方,二者如同新时代的F86与米格15,各有所长,----这在以后的歼10对抗也很明显。
苏27最大的优势在于内油系数,而由于F15的人机设计,良好的电子设备,客观的说,苏27性能比F15有许多不足。
苏27最大不足在于电子设备,苏联电子设备精细化某些方面在1980年代比之中国也有略式,以苏27上的钴6导航系统为例,国际一般以其中惯性导航为标准,但以西方标准只能作为惯性导航信号混合组件,体积大,重量大,误差大。
前苏联苏-27战斗机发展史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军迷都将米格战斗看成苏联战斗机的嫡系,也知道米格战斗机才是真正的苏联战斗机,这是因为从抗美援朝战争后我国的主力战斗机基本上都以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为主的战斗机为主,比如说我国大量装备歼-6和歼-7,他们仿制于米格-19和米格-21战斗机。
但是,在前苏联国内,除了歼击轰炸机有出口外,苏伊霍设计局当时的主要产品是针对前苏联国土防空军的,苏-9、苏-15截击机也从未出口,西方对它们的了解也很少。
到了SU-27的时候,情况也差不多。
西方最早是通过军用侦察卫星拍到了几张非常模糊的照片(以当时的技术,想照的清楚些是不可能的),发现其中一架外形与美制F-14“雄猫”舰载战斗机有些相似的重型歼击机,根据这些模糊不清的照片,西方专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这是一架大型变后掠翼战机(判断错误),装有能下视下射的雷达(难得正确),能发现20个远距目标的同时跟踪攻击其中的4个(继续错误)。
他们把这个飞机命名为拉明K,同时起了个“侧卫”的绰号。
直到1985年8月,前苏联电视台用几个画面向观众介绍了早期SU-27的原型机T-10的试飞过程。
西方的专家们马上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战机肯定不是变后掠翼的!飞行性能有可能很先进!基于立场和争取更多预算的目的,这些专家不停的夸大这种未知名战机的性能,但到底这战机的实际性能如何,直到1987年9月13日,西方才有幸一睹它的部分真容。
SU-27重型歼击机的研制过程进入1970年代后期,前苏联空军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全新一代战机的强有力挑战,尤其是在几次中东战争中,苏式战机并未能在空战中压倒以色列空军的法制和美制战机(板子当然不能全打在苏式战机的身上,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斗意志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前面提到的歼6战绩就是例子)。
这种情况进入1980年代后,非但没有得到改善,相反随着美国F15/16战斗机的成熟和出口,变得更加严重。
苏-30MKK战斗机苏-30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
其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初,最初的两架原型机在80年前首飞,被命名为苏-27PU或苏-30。
当时苏联空军并没有计划装备该型飞机,因此这两架飞机由试飞院买下。
其中的一架曾两次参加珠海航展。
点击查看俄罗斯苏-30发展史,及出口中国的苏-30MKK详细介绍俄罗斯的苏-27战斗机毫无疑问是一种优秀的第三代战斗机,我国经过与苏联/俄罗斯艰苦的谈判,于90年代中起开始购入和仿制苏-27SK/SMK战斗机。
在苏联/俄罗斯,苏-27的改进自80年代苏-27定型就已经全面展开。
作为单座战斗机的共同特性,苏-27的使用经验表明,现代空战带给飞行员的工作量很大,加上高机动产生的高过载、大航程产生的长时间留空,使飞行员在单独应付复杂的作战情况、机载电子综合设备和机载武器时手忙脚乱。
这不利于挖掘战斗机本身的性能潜力,例如当先进的雷达、通信指挥系统出现后,一个飞行员是无法兼顾本机的飞行作战和与友机的通信指挥的。
为此,许多先进战斗机加入了第二名飞行员。
这名飞行员一般不负责具体航行操纵和近距格斗,将精力集中于负责操作机上雷达、通信等各种电子系统,观察空情,甚至为单座战斗机提供预警、通信和指挥。
同时因为有了第二名飞行员,战斗机更适合执行危险而复杂的对地攻击任务,一名飞行员可负责驾驶战斗机进入攻击路线,观察周围空情,另一名则控制火控系统和武器,发起攻击。
假如只有一名飞行员,攻击效果和生存力肯定会有所降低。
如美国、法国就分别发展了F-15E和幻影2000D等双座战斗轰炸机。
在这种思想下,苏联军方决定以苏-27UB双座教练机为基础研制生产这种双座战斗机。
研制工作始于1986年,总设计师伊戈尔·伊万诺夫,武器系统的设计师是维克托·加鲁申科。
研制中首先解决了加装空中受油系统的问题。
空中受油管装在机头右侧,不增加飞机的阻力,不影响机载雷达工作。
苏联的苏-27“侧卫”式战斗机自1977年5月20首飞成功,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已发展出一个已有相当规模的“侧卫”家族,旗下成员十余个,并在不断发展。
这里也反应出前苏联“一机多型”的设计风格。
现将“侧卫家族”各机型的外部特征和常见的编号略作整理,以便大家辨别型号和模型制作。
苏-27、苏-27S、苏-27SK、苏-27SMK苏-27首次公开亮相是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随后在许多航展上都可以看到成双出现的两架苏-27。
一架是编号为388的苏-27(普加乔夫座机),另一架是编号为389的双座苏-27UB,这两架飞机可视作苏-27及苏-27UB的标准版。
现在参加航展的多是“侧卫”家族的其它成员。
我们还能在航展上看到的标准苏-27,有“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苏-27和苏-27UB,和莫斯科试飞院的598、599两架苏-27。
这些苏-27,往往是以“CLEAN”的结构参展航展,即不搭载机载武器装备。
并肩飞行的388号苏-27和389号苏-27UB,是最先公开展示的苏-27莫斯科试飞院的598、599两架苏-27/“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苏-27和苏-27UB 以后的苏-27S、SK、SMK等,是苏-27的改型或出口型。
苏-27UB、苏-30、苏-30MK、苏-30MKK、苏-30MKI苏-30是在苏-27UB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称为苏-27UP,后正式命名为苏-30,是苏-30家族中最初的成员。
不仅在名称上能看到苏-27UB的影子,而且在外型上与苏-27UB唯一的明显区别是:红外探测仪的位置向右偏。
当年卖给印度空军的,就是这种苏-30,出口编号苏-30K。
经常公开展示的这种苏-30的编号是52、54。
苏-30MK,为苏-30K的改进型,它与苏-30的外型区别也仅在于取消了进气口两侧的短翼状天线。
已出席过航展的苏-30MK编号为603,有着别致的断裂迷彩。
位于苏-27进气口外侧的短翼状天线(雷达告警接受机),自苏-30MK往后的型号里全都被取消位于苏-27进气口外侧的短翼状天线苏-30MKK,便是我军大量装备的苏-30机种,出席2000年珠海航展的是502号机。
国之大事,不能逞一时之勇,必考虑天时、地利、人读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军事斗争准备的部分,我想一些朋友对我以上发帖的争论,应该是可以停息了。
国之大事,不能逞一时之勇,必考虑天时、地利、人和。
而这三者,人人皆可见,为何结论有异,关键是思想方法和分析方法。
面对强敌,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则不能震慑敌人。
面对打击,没有打击对方的能力,则不能使敌人住手。
用小的牺牲,换取大的胜利,这是一种博弈。
此次(马航客机)搜寻行动,对我国在亚太地区的侦察、通联、指挥等能力,是一次综合的检验。
海军大型舰船可以在18小时以内完成备航并出海,反映了我军应急作战的组织指挥、装备保障、后勤补给等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效率并不亚于美军。
由此可见,登陆作战的时间从一年缩短至一月,从一月缩短至若干小时,并不是空话,也不是大话。
上几天,台湾有人给台独打气,有说能守一个月的,有说能守一周的。
我看,一个小时都不可能。
雷霆万钧,全面开花,电磁制控,网络失控。
台军,官不见兵,兵不见官,怎么守得住?!希望主张台独者早点清醒,不要执迷不悟,不要与十三亿中国人民为敌!我们抓住了30多年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使我们的国家由地区性大国成为世界性大国。
今天的国际事务如果没有中国的参加,则不能成其事。
今天的世界各国,如果与中国没有商贸关系,简直就像是被开除了“球籍”。
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21世纪毫无疑问是中国人的世纪。
美军重返亚洲的战略,除了鼓动小国给中国添堵,又能奈我何?!如果美国政府坚持与中国为敌的错误战略,则美军撤离关岛将不会是久远的未来。
第二次海湾战争以来,随着远程精确打击和点穴式战法的逐渐成熟,细分作战单元、缩小作战单位、突出特种作战,加强单兵防护和打击能力成为我军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由此,推动了我军在编制体制方面的改革。
兵贵精,而不贵多,已经成为全军上下的共识。
通过对各类武器弹药实现精确制导,使战争的直接耗费降低,生产规模缩小、库存基数减少。
这场危机发生在96年由于国内宣传问题,很多人忽视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就是美国两艘航母的武力干涉,以及台湾96大选李登辉的高票当选,可以说,今天的台海问题是被当初的台海危机所激发,从某一方面来说,李登辉成功的调动了美国和中国大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成功无异于悲剧,因为大陆被激发的民族主义和台湾所激发的民粹主义产生了不可妥协的矛盾。
这之后,中国大陆的台湾政策从争夺中华民族主导权转变为反台独。
当时中国军方轻率的武力威胁使台湾人对大陆的情感迅速远离,如果说2000年的民进党胜选是因为国民党分裂,那么2004年民进党再度胜选让中国大陆人发觉台独思想和台湾人对大陆的恨意有如此深且广的市场,中国如果继续采取不管不问不关心的态度的话,寄希望于改革开放和经济融合的话,不会争回台湾。
2002年-2003年中国的民族主义主要争对日本,但从此之后迅速被中断,反台独走向最重要的位置,这种紧张的情绪一直到2005年连战登陆,才得以暂时缓解并且重新转向日本。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中国国力的继续高速增长,以及台湾在民进党执政中的全面衰败,虽然中国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台湾人普遍已经不愿回归,但是中国人也完全明白台湾没有力量真正独立。
民间情绪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当时作为真正中国的高层,在采取方针策略上却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记得95-96的中国台海军事演习中,重头戏登陆作战居然是征集民船,人海登陆,这样的架势,宣传可以,打仗实在是拿不出手。
大家还记得当时日本一句狂妄的话“如果中日战争再起,日军只需要两小时就可以全灭中国海军”,而中国很多人都相信,这不是吹牛,中日海军对比,还没有赶上甲午战争之前的水平。
至于其他方面,世界已经在向第四代战机发展,中国居然没有第三代战机;陆军方面,在苏联50-60年坦克基础上改建的中国坦克仍是主体,中国军队还没有完成机械化改装。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由于中国长期注重二炮部队的发展(导弹部队,因为中国以前学习的是苏联的重炮主义),所以,具有比较精确的导弹,这是唯一能让台湾恐惧的武器,也是台湾人怨念最集中的危胁。
盘点乌克兰卖给美国的敏感武器装备原创2022-03-05 15:55·小飞帅提起乌克兰的对外军售,我们脑海中一定会出现“瓦良格”号航母、T10K-3原型机和UGT25000燃气轮机的影子,但凡事有利必有弊,通过乌克兰军售受益匪浅的除了我国,还有一个国家,它就是美国。
乌克兰曾向美国出售了大量敏感武器装备,对中俄构成了很大的潜在威胁。
粗略盘点一下,乌克兰卖给美国的敏感武器装备主要有以下四大件:2009年,乌克兰以民间贸易的幌子向美国出售了两架苏27,它们的代号分别为31和32,购买者“荣耀飞机”是一家在美国注册的公司,但购入苏27后不久,这家公司就破产了,于是两架苏27被再次转手,虽然去向不明,但最后落入美国军方手中是可以确定的。
美军只要拆除苏27落后的俄式航电设备,换上西方的先进航电,就可以用来模拟俄罗斯的苏30SM和中国的歼16等主力机型。
虽然雷达光电设备不尽相同,但至少苏27有着与苏30SM、歼16高度相似的机体结构和气动布局,美军完全可以通过苏27评估“跨音速陷阱”对中俄战机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对抗演习制定出针对性的战术。
无论如何,美军通过苏27能做到一定程度的知己知彼,胜算就会增加,反观中俄,对先进的美式战机除了气动布局外所知甚少,已经是处于劣势了。
乌克兰出售美国的“32”号苏272018年,乌克兰向美国出售了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所用的36D6M1-1型防空雷达。
美国虽然不会仿制这种雷达,却可以掌握它的频段、功率和调制规律等关键信息,再以此对其电子战装备乃至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就能实现对类似雷达系统的电子压制。
虽然我国并没有仿制S300,而是自行研制了全新的红旗9,但S300系列仍然是俄军的主力防空导弹,且其型号虽然很多,但相似度还是很高的,这就对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构成了不小威胁。
事实上,在得知乌克兰要向美国出售36D6M1-1型雷达后,俄罗斯立刻对其提出了警告,但乌克兰不仅置若罔闻,反而加快了交易速度。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中俄关系引言: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对立统一:47页最后一段写道: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有两种属性:对立和统一。
(我们讲中俄关系,就是讲矛盾。
)“统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与趋势。
”以及48页倒数第三段、第二段:(不读出来了)大致说同一性和斗争性都能推进事物发展。
所以,我们这次的讨论就分为三个主题,(1)中俄关系中的对立,(2)中俄关系的统一,(3)对立统一促进关系发展正文:一.对立(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与趋势):我们分为三块来讲,分别为威胁论、经济、文化(一)潜在的“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上的中国威胁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多次在不同场合散布“中国威胁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中国威胁论”再次鼓噪起来。
“中国威胁论”大致可分为“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论”、“环境污染威胁论”、“文化威胁论”和“能源威胁论”。
(俄罗斯,主要是移民威胁论和中国崛起威胁论以及中国军事威胁)移民威胁:2004 年10 月1日,俄罗斯国家网站转载了一篇由尼古拉·伊万诺夫撰写的文章,题目是《上千万中国人准备拥向俄罗斯——中国入世后失业人员的增加以灾难性后果威胁俄罗斯远东地区》崛起、军事威胁:沙拉文上校认为,中国崛起后必然夺回被蚕食的“固有领土”,目前中国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但是10 年以后谁能保证中国不会分割俄罗斯的版图?”(分析)俄罗斯存在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究其原因(1)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合法性问题始终是俄罗斯人挥之不去的沉重心里负担。
(2)中苏几十年对峙的历史记忆以及所形成的对华敌对性成见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逝。
(3)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国力剧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而当年的“小兄弟”中国却经济繁荣,国际影响蒸蒸日上,俄罗斯在发展对华关系时的复杂心态是可想而知的(二)政热经冷”不平衡什么是政热经冷?就是说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潜力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掘,明显滞后于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
俄称中国没能力为苏27配国产发动机出口难保障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12月3日报道,美国航空周刊网站12月1日在评论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珠海航展时指出,从展品来看,在中国雷达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新一代歼击机。
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第二款国产新一代歼击机FC-31。
从发动机喷烟情况来看,FC-31可能装配了俄罗斯RD-93发动机。
中国暂时还没有能力为本国歼-10B歼击机,或在苏-27基础上研制的其他飞机生产国产发动机,更不用说在没有得到普京同意的情况下向其他国家出口和提供物资技术保障。
中国新歼击机的发动机喷烟情况,就像好莱坞影星亨弗莱-鲍嘉在演艺生涯巅峰时期酷爱的契斯特菲尔德(吉时)牌香烟一样。
雷达和武器则是另外一回事。
轰-6M轰炸机展示期间,周围摆满了整整一系列精确制导武器,其中一些样品还是首次亮相。
本届珠海航展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导弹装备,包括首次公开展示的CX-1超音速巡航导弹,重7700磅(3800千克),使用冲压喷气发动机,用于杀伤舰船和水面目标。
这种导弹在外形上酷似俄罗斯“缟玛瑙”和印度“布拉莫斯”导弹。
中国新型自行防空导弹系统样品则让人想起了俄罗斯“通古斯卡”和“铠甲”弹炮合一防空武器系统的设计理念。
更加有趣的是,中国各类导弹实现了统一化。
CM-400AKG空面导弹备受关注,它作为一款超音速反舰导弹,使用SY400战术弹道导弹的战斗部和发动机,而SY400导弹配备的被动雷达导引头,源自B611MR半弹道式反辐射导弹。
B611MR反辐射导弹使用的发动机和控制系统,则和采用卫星和惯性导航系统的M20弹道导弹相同。
至于B611MR和M20两款弹道导弹使用的机动式发射装置,同样适用于CX-1超音速巡航导弹。
也就是说,中国通过各类导弹的统一化,能够非常迅速地大批量生产各型导弹产品。
在雷达产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巨型相控天线阵雷达JH-27A。
旁边还展示了各种中小型有源相控天线阵雷达和其他雷达。
刀口评论:日本在第一岛链上的部署其实是兵家之大忌刀口兄心正意通,内力深厚,出招刚猛,力道雄浑,有排山倒海之势,是为顶级高手!然刀口兄性烈如火嫉恶如仇,却又受身份及规定约束,有时不能畅所欲言导致情志不畅。
中医讲肝主情志疏泄,肝开窍于目,情志不泄必然肝火上升自会伤及目,望刀口兄保重!刀口兄早已为顶梁支柱,所以刀口兄不仅是你一人,你一家之刀口,更是众多热血青年之刀口!刀口兄必须保重!在此,送刀口兄一言:中华崛起乃历史必然!哪些宵小们蚍蜉撼树不自量力,根本不值得动怒。
虽未谋面,但如汉风所言:正直的人是相通的。
再望刀口兄平心静气,虎豹才狼都不惧,苍蝇老鼠算个啥?弹指灭之!=====================谢谢!所以我有时也调侃也会伪诙谐一把,甚至带点小颜色,希望大家原谅。
掌握主动权之普世价值之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是伟大的!地球上几千年未灭亡,还能发扬光大的民族,就只有中华民族了!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时间的检验,多次历经劫难后,依靠其顽强的生命力,依然能爆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并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之巅,所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才是真正伟大和普世的!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米国逐步转向掠夺他国的道路,先后掠夺日本、拉美、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发展和俄罗斯合作下,米国掠夺难以为继,08年金融危机总爆发,至今除了仍试图转嫁危机外,未见到有效的矫正机制起作用。
这个百不到年就漏洞百出的文明,才真正有深层次的制度和体制问题!而这些制度和体制问题证明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作为其制度和体制的内核的核心价值观,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普世的!______________借刀口大楼打个广告,欢迎到《与公蜘美分带路党的斗争方法和策略》做客哈!积极支持,不过先把“米国”换成“美国”,米国是咱们可爱的公知精英们按中国传统不喊大名的“名讳”说衍生出来的,美国就是美国,不是米国,另外日文里的米国就是美国。
苏 35 战斗机简介苏35战斗机是一款三代半战斗机。
它在苏27系列基础上继续改进机体结构、飞控系统,换装了无源相控阵雷达、更大推力发动机的产品,在外形上与传统的苏27基本类似,俄罗斯方面将新苏35称为苏35S。
最近一年时间以来,在俄罗斯媒体上,中国向俄罗斯洽购苏35战斗机的消息不绝于耳。
近日终于有更权威的消息披露,先是2月20日,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局副局长维亚切斯拉夫证实,中俄已在今年1月签署了关于对华供应苏35战机的政府间协议,供货合同正在磋商中。
3月11日,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表示,对华供应苏35合同的具体签订日期将在2周内确定,在中国领导人访俄期间商量此事。
而俄国防产品出口公司总经理伊塞金则在2月中旬透露,中国将购买24架苏35战机,合同金额超过15亿美元。
俄罗斯政府、军贸企业多名高官都作出了表态,而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会回答提问也未予以否认,中国购买苏35一事应该是可信的。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苏35这款战斗机。
苏35这个编号在苏霍伊设计局历史上两次被使用。
第一次是80年代研制的苏27M战斗机的非正式编号,其换装了采用平板裂缝天线的新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增强了机体结构、更换了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当然其最醒目的改进是加装了鸭式前翼形成了三翼面布局。
老的苏35虽然没有定型服役,但其构成了后来苏30、苏37战斗机的基础,我国购买的苏30MKK就是基于其机体和飞控系统研制。
苏霍伊设计局在苏35基础上加装推力矢量喷管则形成了苏37验证机。
而这次报道里的苏35则是苏霍伊设计局近年来基于苏27系列战斗机的传统气动布局,继续改进机体结构、飞控系统,换装了无源相控阵雷达、更大推力发动机的产品,其在外形上与传统的苏27基本类似,俄罗斯方面也将新苏35称为苏35S。
俄罗斯空军已在2009年订购了48架苏35战斗机,目前已装备了10多架,2015年全部交付完毕。
苏27系列战斗机最主要的缺陷是电子设备较为落后。
俄罗斯自己装备的苏27S、出口中国的苏27SK、苏30MKK均采用NO01火控雷达。
苏27和苏30的区别引言:苏27和苏30是俄罗斯两款著名的战斗机,都是苏联时期研发的重要飞机型号。
虽然它们在外观上很相似,但实际上在性能和技术上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苏27和苏30之间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飞机。
一、发展背景苏27和苏30都是由苏联时期的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
苏27是苏联冷战时期研发的主力战斗机,目的是在空战中对抗西方国家的战斗机。
而苏30则是为了满足更多的多功能需求而开发的,可以执行空中优势、近距格斗、地面攻击等多种任务。
二、外观差异苏27和苏30在外观上看起来非常相似,都是双发双座的机型。
然而,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机身和机翼略有差异。
苏27的机身更加修长,机翼后缘更加直,而苏30的机身略微加长,并且机翼后缘明显向上翘起。
这种设计使得苏30在低速飞行和起降时更加稳定。
三、电子设备和雷达苏27和苏30都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和雷达系统,但是苏30的系统更加先进。
苏30配备了最新一代的相控阵雷达,具有更高的目标检测距离、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快的目标跟踪能力。
此外,苏30还具备对地攻击能力,可以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进行地面打击。
四、机动性能虽然苏27在空中机动性能方面已经相当出色,但是苏3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
苏30采用了向量推力喷口技术,可以使其喷出的气流的方向可调节,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向上或向下的推力。
这种技术使得苏30在近距离空战中更加灵活,能够执行更多复杂的空中动作。
五、作战能力苏27在空战中表现卓越,极大地提升了苏联时期的空中优势。
然而,苏30在作战能力方面更加全面。
苏30具备了长航程和高空速的能力,可以在远距离内打击目标。
与此同时,苏30还可以装载多种导弹和炸弹,能够执行不同类型的任务,包括地面攻击和海上攻击任务。
结论:苏27和苏30是苏联时期设计的两种优秀战斗机。
虽然它们在外观上相似,但在性能和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重要差异。
苏30具备更高级的电子设备和雷达系统,机动性能更好,作战能力更全面。
空军各师国土防空战绩空1师空1师是我军最早组建的航空兵师,1956年由空4师改称空1师,其装备也是全军最好的,1959年就装备了米格19,并参加了国庆10周年阅兵,进入90年代后该师所属的3个团先后换装了代表国产最高水平的3种歼击机,形成了高中低搭配的格局,特别是去年底*团改装了我国自己生产的先进战机,这标志着该师的装备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它在国土防空中的战绩并不出色,只在60年代击落了3架美制无人机,具体情况如下:1964年11月15日,空1师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在雷州半岛上空首次击落无人机1架。
1965年1月2日,空1师副中队长张怀连在广西灵山地区上空击落无人机1架。
1965年4月18日,空1师中队长张怀连又击落无人机1架。
空2师空2师是我军组建时间最早的航空兵师之一,由混成4旅的拉11团为基础建立。
50至60年代长期担负上海地区的空防任务,60年代末南调,现在他们装备了最新型歼击机,是重点建设部队之一。
近年来他们刻苦训练把新装备的先进性能充分发挥了出来,在全空军中率先实现了全疆域到达、全领空升空、全天候作战,今年2月《空军报》曾在一篇题为“南国奋飞着一支空中劲旅”的通讯中详细解释了该师的事迹。
50年代他们曾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同时也有过令人痛心的失误。
以下是详细情况:1952年9月20日,空2师飞行员何中道、李永年在上海地区上空击落美空军B-29飞机1架,这是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第一次击落敌机。
1952年11月22日,空2师6团击伤美PB4Y2飞机1架。
1953年4月23日,空2师6团飞行员宋中文在上海东南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P-2V飞机1架。
1953年7月25日,空2师飞行员梁宝海击落美空军F-47飞机1架。
1953年7月23日,空2师4团飞行员赵旭、韩光荣在广东万宁正南海面错把英国C-54运输机1架击落,造成了政治、外交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7月26日,空2师2架为油轮护航的拉11被美航母舰载机12架围攻而遭击落。
俄罗斯有意授权中国生产苏30/苏27战机(组图)
资料图:苏霍伊公司组装中的苏-30战机
资料图:中国海航部队苏-30MKK双机编队
中新网12月10日电俄新网10日的报道称,随同俄罗斯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访华的苏霍伊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米哈伊尔·波戈相表示,俄罗斯和中国准备摆脱近几年来空军技术合作停滞的局面,即将举行的第十三次俄中军事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将成为新的推动力。
波戈相表示,委员会将研究在中国生产俄罗斯飞机及在这方面扩大合作的问题。
他说:“委员会将研究如在中国进行苏-27和苏-30飞机的许可证生产,以及飞机售后服务等问题。
”
波戈相说:“中国是我国航空装备的主要用户,目前在中国空军中服役的苏-27和苏-30战机超过200架。
”
他认为,最近一段时间,俄中军事技术合作在空军装备领域有一些停滞,即将召开的会议“应该结束这种局面”。
他说:“我们预计,周四举行的委员会会议将极大地推动现有合同的实施,并达成新的合作项目。
”
报道说,俄中军事技术合作政府间联合委员会会议已经好几年没有举行。
上一次会议是2005年在索契由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和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主持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