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正反转和行程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18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简介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中常用的电动机之一,它具有运行平稳、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正反转控制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式之一,通过控制电机的供电方式,可以使电动机实现正向运行和反向运行。
本文将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实现步骤。
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际上是通过改变电源的供电方式来实现的。
电动机的运行方向由电动机的线圈接线方式决定,通常有两种常见的接线方式:正转接线和反转接线。
在正转接线方式下,电动机的三相线圈与电源的三相电压相位相同,电流正弦波形一次通过电动机的三相线圈,从而使得电动机正向旋转。
在反转接线方式下,电动机的三相线圈与电源的三相电压相位相反,电流正弦波形一次通过电动机的三相线圈,从而使得电动机反向旋转。
通过切换电源的供电方式,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方法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交叉接线法交叉接线法是最简单的正反转控制方法之一。
通过将电动机的两个相互对换的线圈连接到电源的正确相位,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
在正转时,将电源的L1和L3相连接到电动机的U、V线圈上,将电源的L2相连接到电动机的W线圈上。
在反转时,将电源的L1和L3相连接到电动机的W、V线圈上,将电源的L2相连接到电动机的U线圈上。
2. 利用接触器控制利用接触器控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正反转控制方法。
通过控制接触器的通断,可以改变电动机的供电方式,实现正反转控制。
正转时,接触器的U1、V1、W1触点闭合,U2、V2、W2触点断开。
反转时,接触器的U1、V1、W1触点断开,U2、V2、W2触点闭合。
3. 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数字化电子设备,可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
使用PLC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可以实现更为灵活的控制。
通过PLC编程,可以控制电源的供电方式,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
如何用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石如东 2015年6月29日1、解决办法 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上添加2个行程开关SQ (如图一红线部分电路所示),即可实现用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电机正反转。
2、功能简介 电路图中,SQ1为顺行(正转)行程开关,SQ2为逆行(反转)行程开关,SQ1与SQ2组成互锁行程开关。
功能与正反转启动按钮相同。
整体电路为三重联锁控制电路,具有很好的电气安全性能。
加入行程开关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原始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3、工作原理简述 上述含有行程开关SQ1和SQ2组成的控制电路多用于自动行程往返控制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设KM1为正转接触器,KM2为反转接触器,行程开关SQ1、SQ2为返程行程开关,并已经设置好行程开关挡块在工作台上的位置。
工作台顺行运动工作过程:当挡块压合顺行行程开关SQ1→SQ1常闭触点断开KM2线圈回路→KM2失电,常闭联锁触点闭合,为接通正转接触器KM1做好准备→SQ1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正转接触器KM1线圈回路→KM1得电吸合→其辅助常闭触点断开KM2SQ1 SQ1SQ2线圈回路,完成互锁功能→其辅助常开触点自锁→其主触头接通电动机正传主回路→工作台换向做顺行运动。
工作台做逆行运动工作过程:当挡块压合顺行行程开关SQ2→SQ2常闭触点断开KM1线圈回路→KM1失电,常闭联锁触点闭合,为接通反转接触器KM2做好准备→SQ2常开触点闭合接通反转接触器KM2线圈回路→KM2得电吸合→其辅助常闭触点断开KM1线圈回路,完成互锁功能→其辅助常开触点自锁→其主触头接通电动机正传主回路→工作台换向做逆行运动。
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3→接触器KM1或KM2失电释放→电动机停止运转→工作台停止运动。
电动机正反转自循环运动控制电路图原理平面磨床工作台运动示意图中行程开关SQ1、SQ2安装在工作台运动部件的。
左右两个极限位置,工作台上还安装左右两个挡铁。
平面磨床工作台的来回自循环运动
起动后,工作台运动向右运动至右极限位置时,右挡铁压下SQ2行程开关按钮,电动机转变转向驱动工作台向左运动。
工作台运动至左极限位置时,左挡铁压下SQ1行程开关按钮,电动机又一次转变转向驱使工作台向右运动,形成左右往复循环运动。
安装在行程开关外侧还有两个行程开关SQ3、SQ4。
如因某种故障,工作台到达SQ1或SQ2位置时,未能触动SQ1或SQ2所掌握的触头,工作台将连续运动到行程开关SQ3或SQ4处压下SQ3或SQ4,从而切断主电路电源迫使电动机停机,避开工作台超出允许极限位置而造成事故,因此SQ3、SQ4是超程爱护开关。
实现工作台往复运动的电动机正-反自循环掌握线路中按下SB2,KM1线圈通电,并通过KM1动合帮助触头自锁,主电路中KM1主触头闭合、KM2主触头断开,电动机正转驱动工作台右移。
左右来回自循环运动掌握线路
a)主电路b)掌握线路
工作台移至右极限位置时,右挡铁压下SQ1行程开关,KM1线圈因所在支路中的SQ1动断帮助触头断开而断电,并使KM1动合帮助触头解除自锁;KM2线圈则通过支路中的SQ1动合帮助触头闭合形
成自锁并通电,主电路中KM1主触头断开、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反转驱动工作台左移。
当工作台运动到左极限位置时,左挡铁压下SQ2行程开关时,又使主电路中KM1主触头闭合、KM2主触头断开,电动机再次正转驱动工作台右移,如此循环。
按下SB1,KM1线圈和KM2线圈均断电,自循环停止。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循环控制中文摘要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都是根据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要求设计的,而生产工艺过程必须伴随着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如行程,时间,速度,电流等。
这就需要某些电器能准确的测量和反映这些物理量的变化,并根据这些量的变化对电动机实现自动控制。
电动机控制的一般原则有行程控制原则,时间控制原则,速度控制原则和电流控制原则。
自动过程的进行需要有条件来触发,根据触发条件的不同,自动控制电路常用的有按时间控制和按行程控制两种形式,本实验了解时间控制原则,利用时间继电器来实现电动机的自动循环控制。
简述自动循环电路的设计原理,使用的实验器材以及如何安全规范的操作。
关键词:时间继电器;实验器材;原理设计图;安全操作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目录目录 (3)前言 (1)第1章实验目的 (2)1.1 实验目的 (2)第2章实验环境及设备 (2)2.1 实验环境 (2)2.2 实验设备 (2)第3章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设计 (2)3.1方案选择 (2)3.2 原理讲解 (3)3.2.1 控制电路 (3)3.2.2 主电路 (3)3.2.3线路动作过程 (4)第4章实际操作的特点及注意 (4)4.1 注意事项 (4)4.2 应用场合 (5)第5章实验设计总结 (5)参考文献 (6)腹有诗书气自华前言本实验要求设计一套控制线路,能够实现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要求有足够的保护,能够在正反之间直接切换。
根据电动机型号及电气原理图选用电器元件及部分电工器材;按电气原理图装接控制线路,并通电空运转效验成功。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启动控制常用于升降控制,进给控制等。
本项目实施需要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的接触器互锁等常用知识,了解三相电动机正反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和实际安装接线方法,从而进一步训练学生对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与调试等技能。
腹有诗书气自华第1章实验目的1.1 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维修电工课程所学的基础知识。
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直流电动机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的电动机之一,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控制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实现不同的控制目的。
其中,正反转控制是直流电动机应用的常规控制之一,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
1. 简单交换极性法这种方法是最简单和常见的正反转控制方法之一。
由于直流电机是由磁阻力和电动势两个构成的,当它的电源极性改变时,磁场和电动势也相应地改变,因此电机的旋转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简单来说,通过交换电动机连接的正负极,可以实现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有限,因为在许多场合下,交换电源极性是不现实的。
2. 手动切换反转器法该方法需要一个手动反转器用于可更改电动机的电源极性。
反转器是一个切换装置,中间位置为关闭状态,向左和向右则分别实现正向和反向,根据需要转动反转器来手动改变电源的极性,从而控制电动机的方向。
该方法比较简单且价格便宜,但只适用于需要低频正反转的场合,而且需要人工操作。
3. 电子反转器法电子反转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它可以通过更改电动机的电源极性,实现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该方法通常采用大小不同的 MOSFET 晶体管,通过激励电路控制 MOSFET 晶体管从而实现电源极性的更改。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灵活、反应迅速、稳定性好等优势,并且可以结合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4. 程序控制反转器法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大型机器和复杂生产线。
它通过对反转器的编程控制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相比较手动切换反转器法,节省了操作成本和时间,同时,采用程序控制反转器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但该方法需要专门的软件和控制程序,因此成本较高。
结论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
选择应该根据工作环境、电机负载的大小和形状、控制要求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用的方法,以满足生产需求。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是指通过控制电动机的工作方式,使其实现正转和反转两种运动状态。
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原理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源极性或者改变相序来实现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电动机的结构。
电动机通常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上绕有电线圈,电线圈中通以电流产生磁场。
而转子则是在磁场作用下产生转动力。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就是通过改变定子电流方向或者改变定子磁场方向来实现的。
一种常用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是通过改变电源极性来实现。
对于直流电机,可以通过改变接入电源的正负极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
当电源的正负极接入电机的两端时,电动机会正转;当电源的正负极反接时,电动机会反转。
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应用场合。
另一种常用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是采用三相交流电机的顺序反转。
三相交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一般是通过改变其输入端的三相电源的相序来实现。
在三相交流电机中,改变任意两相的接线位置,就可以改变电机的转向。
这种控制方法适用于大功率的交流电机,常见于工业生产中。
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方法。
比如,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子绕组的连接方式、通过增加一种特殊的正反转控制装置等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方法。
总的来说,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磁场方向或者电源极性来实现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电动机、不同的应用场合和不同的控制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
同时,为了确保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和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我们还需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电动机,避免因控制不当而造成损坏。
因此,在设计和应用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合理选择控制方法和控制参数。
总之,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是电机控制领域的基础知识之一,了解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原理对于电机控制工程师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