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79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图解
实现方法:对调沟通电动机的任意两相电源相序。
a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掌握电路
b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掌握电路
1、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掌握电路
问题:KMl、KM2同时闭合,造成相间短路。
电气互锁:利用接触器(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回路中而形成的相互制约的掌握。
(工作牢靠)
结论:在掌握中,凡具有相反动作的均需电气互锁。
2、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掌握电路
工作过程:1)SB1↓—→ KM1+ —→ 正转
2)SB2↓—→KM1— KM2+ —→ 反转
3)SB1↓—→KM2— KM1+ —→ 正转
4)SB3↓—→ 停
机械互锁:利用复合按钮的常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回路中而形成的相互制约的掌握。
(操作便利)
3、仅有按钮互锁掌握电路
存在问题:若消失熔焊或衔铁卡在吸合状态的故障时,虽然线圈已失电但是其主触点无法断开。
此时另一接触器一旦得电动作,主电路就会发生短路。
解决:为保证工作的牢靠和操作的便利可采纳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
此时若消失上述故障现象,则接触器的互锁常闭触点必定将另一接触器的掌握电路切断,避开另一接触器线圈得电。
结论:复合按钮不能代替联锁触点的作用。
4、主令掌握器掌握的正反转掌握线路。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 e s e a r c h;n o t f o 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一、线路的运用场合Array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
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1)、控制功能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为什么要实现联锁?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相对调,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
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A、正转控制:按下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KM1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KM1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B、反转控制:M失电,停止正转SB2按下线圈得电SB2KM2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KM2主触头闭合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C、停止控制: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三、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及实际接线图个人学习用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接线与编程在图1是三相异步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和控制,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
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
使KM1的线圈通电,开始正转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
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在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的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
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触点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大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触点故障引起的短路事故。
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者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短路事故。
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一、线路的运用场合Array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
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1)、控制功能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为什么要实现联锁?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相对调,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
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A、正转控制:按下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KM1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KM1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B、反转控制:M失电,停止正转SB2按下线圈得电SB2KM2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KM2主触头闭合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C、停止控制: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三、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
电动机正回转操控电路
1.电动机“正—停—反”操控线路运用两个触摸器的常闭辅佐触头来起彼此操控的效果,即在触摸器线圈通电时,运用常闭辅佐触头的翻开来锁住对方线圈的电路。
这种运用常闭辅佐触头相互操控的办法,叫互锁,或许叫联锁,而这两对起互锁效果的触头叫互锁触头或联锁触头。
QS↑→SB1↑→KM1↑→电动机正转发动作业,自锁。
SB3↑→KM1↓→电动机中止旋转QS↑→SB2↑→KM1↑→电动机回转发动作业,自锁。
电动机“正—反—停”操控线路关于电动机正转的时分,按下回转按钮时首先应翻开正转触摸器线圈电路,待正转触摸器开释后再接通回转触摸器。
为此,能够经过选用两只复合按钮来完成。
正转发动按钮的常开触头用来作为正转触摸器线圈瞬时通电用,其常闭触头则串接在回转触摸器线圈的电路中。
回转发动按钮也按一样的组织。
当按下按钮时,首先是常闭触头翻开,然后才是常开触头闭合。
这么,在需求改动电动机作业方向时,就不必先按中止按钮了,就可完成直接操作按钮来改动电动机作业方向。
1。
1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一、线路的运用场合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
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1)、控制功能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 为什么要实现联锁?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 相不变,将U 相与W 相对调,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 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
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QSU11V11W11FU1FR3~PEMU V WU12U13V12V13W13W13KM1KM2FU2123FRSB3KM2KM1KM1KM2KM1KM2SB1SB2456789紧急停止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A、正转控制:按下SB1 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KM1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KM1主触头闭合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B、反转控制:KM1自锁触头断开(解除自锁)M失电,停止正转SB2KM1线圈失电KM1主触头断开按下SB2 KM1联锁触头闭合KM2线圈得电SB2KM2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KM2主触头闭合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C、停止控制: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三、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2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
在图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PLC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交流接触器.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
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
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
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在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的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
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触点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大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触点故障引起的电源短路事故。
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者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在PLC外部设置KM1和KM2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见图2),假设KM1的主触点被电弧熔焊,这时它与KM2线圈串联的辅助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因此KM2的线圈不可能得电。
电动机正反转自动循环控制线路原理图解本文介绍的正反转自动循环控制线路实际上是用位置开关来自动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
由于行程开关涉及实际机构,因此在电气原理图中用简单的机构运动示意图辅助说明。
比如用如下的机构运动示意图表示:图1机构运动示意图图中的机床工作台可以沿实线箭头方向作直线前进运动,该运动由电动机经运动转换机构提供;也可以沿虚线箭头方向(即前进方向的反方向)作直线后退运动,该运动由同一电动机反转并经相同的运动转换机构提供。
位置开关ST1和ST2将对这一组前进和后退的循环运动进行限位,前进过程中,工作台上的挡块碰到位置开关ST2的触头时,位置开关ST2动作,其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同一位置开关(图中ST1、ST2)的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可视为复合触点,故用虚线连接,且只标示一个文字符号。
相应的控制线路设计过程如下。
12图二:添加位置开关后得到的线路图按下正向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得电动作并自锁,电动机正转使工作台前进。
当运动到ST2限定的位置时,挡块碰撞ST2的触头,ST2的动断触点使KM1断电,于是KM1的动断触点复位闭合,关闭了对KM2线圈的互锁。
ST2的动合触点使KM2得电自锁,且KM2的动断触点断开将KM1线圈所在支路断开(互锁)。
这样电动机开始反转使工作台后退。
(/版权所有)当工作台后退到ST1限定的极限位置时,挡块碰撞ST1的触头,KM2断电,KM1又得电动作,电动机又转为正转,如此往复。
SB1为整个循环运动的停止按钮。
SB2和SB3都是复合按钮,与前述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一样,它们也是为了满足在工作时方便人为地、随时改变工作台运动方向,而无需先按停止按钮。
位置开关ST3和ST4是起限位保护作用的位置开关,它们安装在机构运动的极限位置,作用是当出现某种故障,使工作台到达ST1(或ST2)位置时未能切断KM2(或KM3),工作台将继续移动到极限位置,触碰ST3(或ST4),从而将控制回路断开,以避免工作台越出允许位置所导致的事故。
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一、线路的运用场合Array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
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1)、控制功能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为什么要实现联锁?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相对调,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
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A、正转控制:按下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KM1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KM1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B、反转控制:M失电,停止正转SB2按下线圈得电SB2KM2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KM2主触头闭合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C、停止控制: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三、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
7种正反转控制线路图,双手奉上,不求别的,好不好你要说个话1.按钮连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线路如图所示,它采用了复合按钮,按钮互锁连接。
当电动机正做正向运行时,按下反转按钮SB3,首先是使接在正转控制线路中的SB3的常闭触点断开,于是,正转接触器KM1的线圈断电释放,触点全部复原,电动机断电但做惯性运行,紧接着SB3的常开触点闭合,使反转接触器KM2的线圈获电动作,电动机立即反转启动。
这既保证了正反转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通电,又可不按停止按钮而直接按反转按钮进行反转启动。
同样,由反转运行转换成正转运行,也只需直接按正转按钮。
这种线路的优点是操作方便,缺点是如正转接触器主触点发生熔焊分断不开时,直接按反转按钮进行换向,会产生短路事故。
按钮互锁2.接触器连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下图所示为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中果用了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用的接触器KM1和反转用的接触器KM2.由于接触器的主触点接线的相序不同,所以当两个接触器分别工作时,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相反线路要求接触器不能同时通电。
为此,在正转与反转控制线路中分别串联了KM2 和KM1的常闭触点,以保证KM1 和KM2不会同时通电。
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3.按钮、接触器复合连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下图所示是按钮、接触器复合连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它集中了按钮连锁、接触器连锁的优点,即当正转时,不用按停止按钮即可反转,还可避免接触器主触点发生熔焊分断不开时,造成短路事故。
按钮、接触器复合连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4,具有三重互锁保护的正反转控制线路通常正反转启动线路均采用双重互锁保护,即,按钮互锁,交流接触器常闭触点互锁。
本线路具有三重互锁保护,即:按钮互锁,交流接触器常团触点互锁,失电延时时间继电器街电延时闭合的常团触点互锁。
该线路互锁程度极高,具三有重互锁保护作用,如图所示。
正转启动时,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此时SB2常闭触点断开反转交流接触器KM2线圈回路,起到互锁保护作用,同时SB2常开触点闭合,交流接触器KMI失电延时时间络电器KT1线圈同时得电吸台。
电工知识:典型电机正反转和自锁控制电路及接线图,值得学习!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线路分析如下:一、正向启动: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3,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二、反向启动: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3、L2、L1,即反向运行。
三、互锁环节:具有禁止功能在线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1、接触器互锁:KM1线圈回路串入KM2的常闭辅助触点,KM2线圈回路串入KM1的常闭触点。
当正转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动作后,KM1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了KM2线圈回路,若使KM1得电吸合,必须先使KM2断电释放,其辅助常闭触头复位,这就防止了KM1、KM2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这一线路环节称为互锁环节。
2、按钮互锁:在电路中采用了控制按钮操作的正反传控制电路,按钮SB2、SB3都具有一对常开触点,一对常闭触点,这两个触点分别与KM1、KM2线圈回路连接。
例如按钮SB2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串联。
按钮SB3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压KM2线圈回路串联。
这样当按下SB2时只能有接触器KM2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1断电,按下SB3时只能有接触器KM1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2断电,如果同时按下SB2和SB3则两只接触器线圈都不能通电。
这样就起到了互锁的作用。
四、电动机正向(或反向)启动运转后,不必先按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停止,可以直接按反向(或正向)启动按钮,使电动机变为反方向运行。
图类
1
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
图三、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
一、元器件清单
变压器、交流断路器、接触式继电器、热过载继电器、按钮开关、三相交流电动机、导线若干
QS
L1 L2 L3
U11
V11
W11
FU1
FR
3~
PE
M
U
V
W
U12
U13
V12
V13
W13
W13
KM1
KM2
FU2
1
2
3
FR
SB3
KM2
KM1
KM1
KM2
KM1
KM2
SB1
SB2
4
5
6
7
8
9
紧急停止
二、工作原理分析:
A、正转控制:
按下SB1 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
KM1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
KM1主触头闭合
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B、反转控制:
KM1自锁触头断开(解除自锁)M失电,停止正转SB2KM1线圈失电KM1主触头断开
按下SB2 KM1联锁触头闭合KM2线圈得电
SB2
KM2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
KM2主触头闭合
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
C、停止控制:
图类 2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
图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