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3-线性多步法
- 格式:ppt
- 大小:662.00 KB
- 文档页数:29
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算法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法同时分辨和测定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肖劲;任凤莲;宋鸽;廖律;禹文峰;曾涛【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07(27)10【摘要】用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算法(APTLD)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法给出的二维数据对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进行了同时定性定量分析,为直接同时测定混合氨基酸中此三种物质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其测定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7,0.999 5和0.999 3.采用超声波组织细胞破碎法对木槿叶中的氨基酸进行提取,利用APTLD法对提取液中氨基酸进行定量测定,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4%,0.36%,1.59%,回收率分别在101.0%~92.7%,106.5%~93.0%,103.0%~95.0%之间,方法简洁、快速、准确可靠,结果令人满意.【总页数】5页(P2088-2092)【作者】肖劲;任凤莲;宋鸽;廖律;禹文峰;曾涛【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代仪器分析所,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代仪器分析所,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代仪器分析所,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代仪器分析所,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代仪器分析所,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代仪器分析所,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相关文献】1.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小波压缩与交替惩罚四线性分解算法测定多环芳烃 [J], 王书涛;刘婷婷;高凤凯;崔耀耀;杨哲;王玉田2.三维荧光光谱结合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测定徐长卿药材中丹皮酚的含量 [J], 白雪梅;刘德龙;魏永巨3.三维荧光光谱法结合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同时分辨及定量测定秦皮中的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成分 [J], 吴海龙;孙翔宇;陆剑忠;孙剑奇;牛承岗;俞汝勤4.三维荧光光谱结合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检测农药类混合物 [J], WANG Yu-tian;BIAN Xu;SHANG Feng-kai;WANG Jun-zhu;WANG Shu-tao;YANG Zhe;ZHANG Li-juan5.三维荧光光谱结合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同时对水中三种酚类测定 [J], 王玉田;商凤凯;王君竹;边旭;孙洋洋;杨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UCSC(1)网址:/cgi-bin/hgNear在Genome里选择物种,比如human,search里输入你的基因名PTEN,点击Go(2)出现新的页面,看到“Known Gene Names”下面的PTEN了吧,点它(3)又回到了和(1)类似的页面,此时,点击sequence(4)出现一个新的页面,选中promoter,同时可以输入数值修改具体的序列区域,比如Promoter including 2000 bases upstream and 100 downstream,即表示启动子-2000~+100区域(5)点击“get sequence”,出现页面中最上面的序列“>uc001kfb.1 (promoter 2000 100) PTEN -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就是你要的人PTEN启动子-2000~+100区域的序列了2、Ensembl(1)网址:/index.html在“Search Ensembl“标题下search后的下拉框中选中物种名homo sapiens(人),for框中输入基因名PTEN,点击Go(2)出现的新页面中比较乱,但不要管它,直接寻找“Ensembl protein coding gene ”字样的,对,也就是第二个,点击它(3)新出现的页面也很乱,不过依然不用管它,看到左侧有点肉色(实在不知道怎么描述了)的那些选项了吗,对,就是“Your Ensembl”下面那一堆,在里面找“Genomic sequence”,点它(4)现在的界面就一目了然了,在“5' Flanking sequence”中输入数值确定启动子长度(默认为600),比如1000,点击update;(5)出现的序列中,标为红色的就是基因的外显子,红色之间黑色的序列就是内含子,而第一个红色自然就是第一外显子了,那么从开始的碱基一直到第一个红色的碱基间自然就是启动子-1000~+1的序列啦这样,你不仅查到了启动子,连它的外显子、内含子序列也全部搞定了3、SIB-EPD(1)网址:http://www.epd.isb-sib.ch/(2)具体使用方法大同小异,就是输入物种名、基因名,限定启动子序列区域不过有了前两个,我想已经足够用了,个人感觉SIB-EPD的库容量太小,很多基因查不到我以前回的贴,总结一下ensembl一般也和NCBI的一致,你的情况可能例外。
TRIM34的研究进展
徐文芳;申扬;齐洁敏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24(30)4
【摘要】泛素是一种含7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可通过一系列酶级联反应与底物蛋白结合。
与泛素结合的底物蛋白更易被体内的蛋白酶体或细胞器识别,进而被降解或其亚细胞定位、功能被改变,这一过程即泛素化。
泛素化过程主要涉及的酶有E1泛素激活酶、E2泛素结合酶、E3泛素连接酶和去泛素化酶,其中,E3泛素连接酶直接对底物特异性识别,并催化泛素转移到底物蛋白上。
三方基序(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又称RBCC蛋白,是E3泛素连接酶的一个大家族,有80多个成员,本文重点研究的TRIM34即TRIM蛋白家族成员。
有研究报道TRIM34与肿瘤发生和病毒感染高度相关,本文对TRIM34的结构、信号通路方面展开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697-700)
【作者】徐文芳;申扬;齐洁敏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TRIM34分子B细胞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筛选及抗体制备
2.作为药物载体金属有机框架的功能化材料研究进展作为药物载体金属有机框架的功能化材料研究进展
3.深度学习水文预报研究进展综述Ⅱ——研究进展及展望
4.三基序蛋白
34(TRIM34)与微核染色体共定位并阻碍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向赤道板的移动5.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成因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方法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亚硝酸根
唐宁莉;尚玉霞
【期刊名称】《光谱实验室》
【年(卷),期】1996(013)003
【摘要】在磷酸溶液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甲基橙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销酸根的新方法。
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方法的灵敏度为5.75×10 ̄(-11)g/mL亚硝酸态氮,线性范围为0-5μg/25mL。
本法在沸水裕中进行反应,条件易于控制,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较高,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尤其是大量的和,可用于直接测定水样中的亚硝酸根,结果满意。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唐宁莉;尚玉霞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32
【相关文献】
1.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亚硝酸根-结晶紫-溴酸钾体系
2.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NO—2—KBrO3—酸性铬蓝K体系中痕量亚硝酸根
3.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亚硝酸根
4.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和超痕量金
5.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肉制品中痕量亚硝酸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T-PCR技术相关曲线解读FreeScience宗旨:科学自由分享;人人平等;共求真理上周为大家介绍了RT-PCR的操作步骤,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有所收获呢?今天将进一步为大家解读RT-PCR技术中的一些曲线,希望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认识。
RT-PCR技术中主要的曲线有下面三种:1. 扩增曲线随着实验的进行,扩增产物不断累积,相应的荧光信号也不断在增加,每进行一个循环就采集一次荧光的信号,经过一定的循环数后(比如40个循环),就可以得到下面的扩增曲线图(横坐标代表扩增的循环数cycle,纵坐标代表荧光的强度)。
这其中还需要弄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如:基线:指在PCR扩增反应的最初的几个循环里,荧光信号变化不大。
接近一条直线,该直线叫做基线。
这个了解即可,对实验操作没什么影响。
阈值线:一般来说,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阈值的设定就是3-15个循环荧光信号标准差的10倍,在PCR扩增的指数期(如图中箭头所指)。
说的这么严肃,其实很多仪器自动设定的阈值线基本能够满足我们的实验要求,不需要我们手动设置的。
CT值:我们常会用CT值来计算我们的相对含量,即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阈值线时所经历的扩增的循环数,也就是图中扩增曲线和阈值线的交汇处的横坐标所显示的值。
2. 标准曲线做标准曲线有啥用?标准曲线可以用来确定未知的样品的初始量。
如果是需要绝对定量,是必须要有标准曲线的。
怎么做呢?每个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的拷贝数的对数是存在线性关系的,起始的拷贝数越大,CT值就越小。
标准品按照一定的倍数稀释5-6个浓度左右,根据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反应。
以标准品拷贝数的对数值为横坐标,CT值为纵坐标,绘制线性曲线。
而未知样品的拷贝数即可根据曲线方程计算得来。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标准曲线的标准品怎么确定呢?(1)如果是做绝对定量,标准品的要求比较高,这个的制备过程也相对复杂一些,但结果也更加精确。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第一章绪论1.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答: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答: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
中药材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分析新方法杨南林;程翼宇;吴永江【期刊名称】《化学学报》【年(卷),期】2003(061)003【摘要】提出了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无损测定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新方法.采用HPLC分析了中药材三七固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和Rd的含量,用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了三七总皂苷(PNS)的含量,共获得三七固粉样本39个,R1,Rg1,Rb1,Rd,PN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58~5.08,21.68~46.13,11.46~40.41,3.38~8.87,64.22~145.13 mg@g-1药粉.在3500~11000 cm-1扫描样品,以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指标,通过筛选,对各组分确定了用于建模的最优近红外波段和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与5个组分HPLC分析值之间的校正模型,并以此预测了8个未知样本.R1,Rg1,Rb1,Rd及PNS校正模型的RMSECV分别为0.40,1.47,1.94,0.53,5.15,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分别为0.53,3.15,2.14,0.70,9.03.该方法快速无损,结果可靠,为中药材复杂体系中化学组分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分析手段.【总页数】6页(P393-398)【作者】杨南林;程翼宇;吴永江【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相关文献】1.红毛七中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 [J], 杨秀芳;马养民;邢华;刘建军;康永祥2.UPLC/Q-TOF MS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快速化学表征 [J], 王邱;冯毅凡;芮雯;钟艳梅;郭姣3.基于外翻肠囊模型大鼠吸收的中药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分析研究 [J], 周中流;李建兰;杨志丽4.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红参中17种人参皂苷类成分 [J], 石婧婧;陈舒妤;邹立思;刘训红;唐仁茂;马继梅;严颖;赵慧5.UPLC-QTOF/MSE联合UNIFI筛选平台快速分析牛膝中三萜皂苷类成分 [J], 傅俊;吴欢;吴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方法来源:网络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位组织和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一门技术,它是免疫学和传统组织化学相结合而形成的。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不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特点是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代谢变化结合起来,直接在组织切片,细胞涂片或培养细胞爬片上定位一些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的存在,并可精确到亚细胞结构水平,结合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或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术等技术,对被检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IHC染色方法有很多种,按部标记物的性质可分为荧光法(荧光素标记),酶法(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免疫金银及铁标记技术等;按染色步骤可分为直接法(又称一步法)和间接法(二步,三步或多步法);按结合方式可分为抗原-抗体结合,如PAP法和标记的葡聚糖聚合物(labeled dextran polymer,LDP)法,以及亲和连接,如ABC法、标记的链亲和素-生物素(labeled streptoavidin-biotin ,LSAB)法等,其中LSAB是最常用的使用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控制和结果解析HIC中常用的抗原表达模式有以下几种:①细胞质内弥漫性分布。
如脑垂体前叶ACTH等各种细胞功能成分和滤泡细胞等均为弥漫性胞质染色;②细胞核周的胞质内分布,其判别要点是细胞核的轮廓被勾画得很清楚;③胞质内局限性点状阳性,如CD15抗体的染色;④细胞膜线性阳性,大多数淋巴细胞标记的染色如此,如CD20、CD45RO;⑤细胞核阳性,如Ki-67及雌孕激素受体蛋白ER、PR等。
一种抗体可同时出现细胞质和细胞膜的阳性表达,如EMA可呈膜性和胞质内弥漫性阳性反应;CD30抗体可同时呈膜性和胞质内点状阳性反应等影响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实验中应注意组织的取材和固定,选择质量好的商品化抗体,恰当的选择和使用封闭和抗原修复手段,严格的技术操作和对照等。
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求Cauchy色散公式
张雄;伊继东
【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1(011)001
【摘要】数据处理是低年级物理实验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为配合实验课教学,介绍我系光学实验中的一个学生选做实验,就如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求Couchy 色散公式作些计论.
【总页数】5页(P58-62)
【作者】张雄;伊继东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6.3
【相关文献】
1.用累差法和累积法求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J], 燕志学;李开学
2.由色散数据求氢波长的三次样条插值法和直线化拟合法 [J], 程衍富;戴同庆;潘林峰;沈健
3.求线面角及二面角大小的又一种方法--公式法--谈用公式法解高考题中的有关问题 [J], 朱红岩
4.运用图象法和公式法求运动的最短时间 [J], 黄菊娣
5.求自然数幂和的差分公式法 [J], 戴中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号变换-多元校正方法对复方甲硝唑注射液的分析
徐亚杰;姜明燕;孙苓苓
【期刊名称】《中国药房》
【年(卷),期】2003(014)007
【摘要】目的:采用信号变换-多元校正方法对复方制剂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一阶导数(D1)变换获取导数光谱数据,结合应用直接校正法即多元线性回归法(MLR)与间接校正法即偏最小二乘法(PLS),测定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结果:用 D1-MLR法和D1-PLS法测定样品中两组分的标示百分含量和相对标准偏差,D1-MLR法测定甲硝唑的结果分别为 99.6%、0.11%,氯霉素分别为 99.3%、0.20%;D1-PLS法测定甲硝唑的结果分别为 97.5%、0.43%,氯霉素分别为94.6%、0.89%.结论:一阶导数法应用于直接校正法效果比用于间接校正方法好.
【总页数】2页(P433-434)
【作者】徐亚杰;姜明燕;孙苓苓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沈阳市,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沈阳市,110001;辽宁省药品检验所,沈阳市,1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相关文献】
1.小波变换-偏最小二乘算法及其在复方甲硝唑注射液分析中的应用 [J], 颜杰;丁德荣;刘世庆
2.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与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分析方法研究 [J], 熊晗晖;王雪明;张娟;吴珂
3.正交函数-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法同时测定复方甲硝唑注射液两组分的含量 [J], 徐亚杰;王宁宁
4.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效果观察及其护理方法分析[J], 李敏
5.基于围线积分引理的信号变换域分析方法 [J], 陈绍荣; 何健; 陈柏良; 薛在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