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东北旅游资源区
- 格式:ppt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85
东北旅游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2.了解东北旅游区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3.掌握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4.培养学生对东北旅游区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介绍东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探讨其对旅游业的影响;2.了解东北旅游区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介绍介绍东北旅游区的特色;3.学习掌握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了解其每个景点的特点及吸引力;4.培养学生对东北旅游区的兴趣和热爱,组织学生进行创意旅游线路设计。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演示;3.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东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25分钟)教学内容:1.介绍东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包括东北三省的名字、位置、气候、地形等;2.探讨东北地区特有的地理特征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步骤:1.使用地图或幻灯片展示东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2.引导学生讨论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对旅游业的影响;3.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地理特征,如长白山、辽宁沿海等,进行简短的介绍并展示。
第二课:东北旅游区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25分钟)教学内容:1.介绍东北旅游区的文化特征,如满族文化、朝鲜族文化等;2.了解东北旅游区的历史名胜和文化遗址,如长春净月潭、沈阳故宫等;3.介绍东北旅游区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湖泊等。
教学步骤:1.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东北旅游区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2.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文化、历史或自然资源,进行简短的介绍并展示。
第三课: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25分钟)教学内容:1.学习掌握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如长白山景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2.了解每个景点的特点及吸引力,如吉林长春世博园的冰雕、吉林滨江大桥的赏枫等。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作业设计方案一、主题介绍东北地区素有“冰雪林海、关东风情”的美誉,拥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让学生通过深入了解东北旅游区的风土人情,感受其奇特魅力,激发对东北地区的兴趣和热爱。
二、作业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2.掌握东北旅游区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3.培养学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素养,增强对东北地区的认识和理解;4.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作业内容1.地理位置介绍:通过查阅资料和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2.自然景观探索:选择东北地区的一个闻名景点,如长白山、五大连池等,了解其地质特征、植被分布和动植物资源;3.人文历史考察:选择东北地区的一个历史名城,如沈阳、哈尔滨等,了解其建筑风格、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4.特色文化体验:了解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如东北菜、二人转等,尝试制作东北菜并学唱一首二人转;5.风土人情感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感受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作业要求1.认真查阅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2.积极参与实地考察和体验活动,亲身感受东北地区的魅力;3.完成作业报告,包括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和感悟体会;4.作业报告要求清晰、详细,内容真实、准确。
五、作业评判1.完成作业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全面、准确;2.参与实地考察和体验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3.作业报告的创意和表达能力;4.作业报告的整体质量和完成度。
六、作业安排1.作业时间:2周;2.作业形式:个人完成;3.作业提交:作业报告以电子版形式提交。
七、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有机缘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增强对东北地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地理、历史和文化素养,激发对旅游的兴趣,增进身心健康发展。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体验东北地区的奇特魅力,留下美好的回忆。
《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设计旅游方案,使学生能够:1. 巩固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对旅游地理的掌握。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完整的旅游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1. 确定旅游目的地:学生需根据地理知识,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地点,并分析其地理特色和旅游资源。
2. 设计旅游路线:结合目的地的地理特点,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路线,包括必游景点和特色体验活动。
3. 安排行程日程:根据旅游路线的长度和景点的特点,合理安排每天的行程,确保游览质量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4. 住宿和交通规划:为游客提供合理的住宿和交通建议,包括交通工具的选择、交通线路的规划及住宿地点的选择等。
5. 特色美食和文化体验:介绍目的地的特色美食和文化体验活动,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三、作业要求本作业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 分工明确:小组内成员需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内容完整:旅游方案需包含以上所有内容,包括目的地分析、旅游路线设计、行程日程安排、住宿和交通规划以及特色美食和文化体验等。
3. 创意独特: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旅游方案。
4. 格式规范:作业需按照规定的格式排版,内容清晰、条理分明。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方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2. 创意的独特性和实用性;3. 团队合作的协调性和效率;4. 格式的规范性和清晰度。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和评价,针对不足之处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同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将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优化和完善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们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旅游方案的策划与实施的理解,以及强化学生对我国旅游资源的了解与热爱。
同时,也期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 旅游主题与目的地选择:学生们需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选择一个具有地理特色或文化内涵的旅游主题(如山区、湖泊、沙漠、古都等),并选定相应的目的地。
该部分需要详细分析选择目的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可能的旅游资源优势。
2. 旅游路线规划与景点设计:根据所选目的地,学生们需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包括主要景点和交通方式。
需考虑景点间的地理关系、交通的便捷性以及游览的顺序安排。
同时,需对每个景点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地理特色分析。
3. 旅游活动策划与时间安排:学生们需根据目的地特点设计相应的旅游活动,如户外探险、文化体验等。
并合理规划每天的行程安排,包括活动的时长、所需时间以及预期的游客体验。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需承担一部分任务,并最终汇总成完整的旅游方案。
2. 方案需具有可操作性,包括详细的路线图、时间表和活动安排。
3. 方案中需体现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地形的分析、气候的影响等。
4. 文字表述清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5. 必须以中国境内的景点为设计对象,体现出对我国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热爱。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方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2. 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3. 文字表述的清晰度和逻辑性;4. 创意性和创新性;5. 团队合作的成果。
五、作业反馈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同时,会选择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们互相学习和进步。
学生也需要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方案设计能力。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习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1章旅游资源概述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请说明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基本属性。
答,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在英文中又被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其本身既包含能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因素,又包含决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能否实现的一系列中介条件,是一个内涵极为广泛的概念。
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如下,? 旅游资源具有客观存在性,? 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吸引性, ? 旅游资源具有动态发展性, ? 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效益性。
2,旅游资源有什么特点,旅游资源的特点如下,? 吸引性,? 区域性,? 多样性和综合性,? 季节性和时代性,? 永续性,? 萌生性。
3,旅游资源的分类应遵循哪些原则,答,应遵循下述原则,,1,同质性原则,,2,差异性原则,,3,递次性原则,,4,简明实用性原则。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4,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答,由于旅游资源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分类标准有,,1,成因指旅游资源的基本成因与形成过程。
,2,属性指旅游资源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等。
,3,功能指能够满足开展旅游与休闲活动需求的功用与效能。
,4,时间指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据此可将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5,其他例如,开发利用情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都可作为不同目的与要求的分类标准。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古典园林,故宫,,文学艺术,相声,,文物古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饮食与购物,王府井,,民族风情,四合院,,城乡风貌,历史文化名城,2,自然旅游资源生物景观,香山红叶,第2章自然旅游资源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答,基本类型如下,,1,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2,水域风光旅游资源,,3,大气与太空景观旅游资源,,4,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2,试说明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含义和成因。
中国旅游线路地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旅游线路为主线索是本课程的特点之一参考答案:对2.中国旅游线路地理课程采用讲授与实训同步实施的方法,边讲边训,将“学”和“做”有机的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对3.课程引入“旅游线路拓扑”这一全新概念参考答案:对4.课程学习内容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分别论述6大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错5.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以下不属于旅游资源的特征的是()参考答案:随机性2.根据旅游资源科学属性分类可以把旅游资源分为几类()参考答案:83. 89分属于几级旅游资源()参考答案:四级4.以温泉城著称的是()参考答案:福州5.中山的绝对高度为()参考答案:1000-35006.有“一菜一格,百菜不重”之誉的菜系是()参考答案:川菜7.旅游资源的特征()参考答案:定向性;区域性;时间性8.岛礁属于哪一个主类()参考答案:地文景观9.()是指因历史上的自然环境变迁和突发性的灾害事件形成的参考答案:遗址遗迹10.具有全球性的艺术欣赏、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是世界上品味和知名度最高的旅游资源是哪一类别()参考答案:世界级旅游资源11.宗教活动属于()参考答案:人文活动12.中草药材及制品属于()参考答案:旅游商品第二章测试1.旅游交通的特征不包括()参考答案:时间性2.有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之称的是()参考答案:京广线3.尽量避免走重复路线体现的是旅游线路的哪个设计原则()参考答案:旅游点结构合理原则4.综合性,专题性旅游线路属于按哪类旅游线路划分的()参考答案:旅游活动的内容5.不属于十大精品旅游路线的是()参考答案:西北民族游6.我国主要的内河航运河道没有()参考答案:松花江7.旅游交通的特征()参考答案:季节性;无形性;舒适性;游览性8.哪一种交通的缺点是准时性小()参考答案:公路9.()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参考答案:旅游交通10.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参考答案:以需求为中心;合理性;独一无二11.哪一个属于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参考答案:宗教文化游;丝绸之路游12.我国铁路网以北京为中心。
东北旅游区概述一、基本概况:1、位置:我国东北边疆,与朝鲜、俄罗斯相邻。
2、范围:黑、吉、辽三省,面积约80 万平方千米。
3、人口和民族:人口约1.07 亿。
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蒙古、朝鲜、达斡尔、鄂伦春、赫哲族等少数民族。
二、旅游地理环境1、山环水绕,平原辽阔(1)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黄海、渤海(2)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千山山脉(3)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2、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湿而短促,降水在七、八月份较集中。
春秋两季较短,春天多大风,少雨,秋季天高气爽。
3、便捷的交通运输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本区是我国最早发展铁路运输的区域,现已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包括公路、航空、内河及海上航运在内的交通网络。
(1)铁路:由滨州、滨绥及哈大线构成“丁”字形铁路骨架(2)高速公路:京哈、沈大、哈同、绥大、佳鹤、长春—珲春、长春——伊通,沈丹等。
(3)航空运输: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为中心(4)水运:河运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海运港口:大连、营口4、边境观光位置优越黑龙江与俄罗斯有着漫长的国界线;吉林与俄罗斯、朝鲜都有接壤;辽宁也与朝鲜相邻。
三、旅游资源特征1、气候旅游资源得天独厚(1)寒冷漫长的冬季使东北拥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
(2)冰雕、冰灯景观;滑冰、冰球、冰帆、冰橇、冰螺、狗拉爬犁等运动;以及吉林的雾凇。
(3)夏季东北是避暑的好去处,特别是在漠河的“北极村”,不但凉爽,还可欣赏“白夜”奇景。
2、火山熔岩地貌奇特(1)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龙岗火山群、伊通火山群以及镜泊湖等。
其中以五大连池素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
(2)火山活动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相伴分布,主要有五大连池地热洞、长白山温泉、鞍山汤岗子温泉、本溪温泉、兴城温泉等。
3、生态旅游地域广阔(1)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是全国最大的林区:兴安落叶松、红松、冷杉、白桦树东北虎、紫貂、熊、梅花鹿、猞猁、狐等,(2)黑龙江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保护区等。
简述东北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特征
东北旅游区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之一,以下是其主要的旅游地理特征:
1. 丰富的自然景观:东北地区拥有壮丽的山脉、广袤的森林、湖泊和河流等自然景观。
长白山、大兴安岭、松花江等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大自然的壮丽美景。
2. 冬季冰雪旅游资源:东北地区冬季漫长且寒冷,这为冰雪旅游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长春的净月潭滑雪场等地成为了冬季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滑雪、滑冰等冬季运动的乐趣。
3. 历史文化遗产: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沈阳的故宫、长春的伪满皇宫博物院等地展示了东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4. 民俗文化特色: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独特而丰富多彩。
二人转、秧歌、剪纸等民俗艺术形式体现了东北人民的豪放与热情。
游客可以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品尝地方美食等方式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
5. 地理位置优越:东北地区地处中国东北部,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接壤。
这使得东北地区成为了连接国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便于游客进行跨国旅游和交流。
综上所述,东北旅游区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冬季冰雪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特色和地理位置优势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分析一、引言东北地区是指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三个省份——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的联合,这个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备受关注。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日益增长以及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变化,东北地区不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积极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东北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经济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旅游环境不尽如人意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的问题,并对未来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分析1.自然资源东北地区地处于东亚北部,区域内包含了众多的自然景观,包括了壮美的长白山、美丽的黄海湾、五大连池等,以及多条长江源流、黑龙江等水系,这些自然景观成为了东北地区旅游的独特资源。
此外,东北地区的冰雪、温泉等自然景观也备受游客青睐。
2.人文资源东北地区的人文资源极为丰富,这里曾经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地区内还保留了大量宗族文化的遗存。
此外,东北地区也有举世闻名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吉林省美术馆等文化工业旅游景点。
同时,东北地区还不乏现代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3.民俗文化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是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
比如东北地区的农家乐、中国著名的民间歌舞秧歌等都成为了游客青睐的旅游项目。
此外,东北地区还有许多民俗传统活动,如万家灯火、农村婚礼等,这些活动使东北地区的旅游项目从单一的自然景观转变为多元的旅游资源。
三、东北地区旅游经济空间错位分析1.旅游发展集中在某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吉林市和沈阳市等地,在其他地区旅游资源尚未被充分挖掘的情况下,这些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
但是,在某些地区旅游产业集中的背后,也有一定的风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