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肛肠病常用术式及术后护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肛门病术后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篇(一)手术当日(1)术后体位运动。
(2防腹胀。
(3等诱导排尿,如诱导排尿后仍不能排出,可行导尿术。
如果术后出现头晕,应告知病人及家属术后24小时内可在床上或床旁解小便。
(4)术后伤口的处理术后为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需每日早晚两次常规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引流伤口。
每日早晚两次常规理疗,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坐浴方法:用10克—20克药液加2000毫升开水(约半盆)先用蒸汽熏,等到温度适宜后再将整个手术部位浸泡在药液中,坐浴10—15分钟。
一般坐浴温度以40℃为宜,太热有可能烫伤皮肤或粘膜,不利于伤口愈合。
如在坐浴期间出现心悸乏力、出虚汗眩晕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坐浴。
(5)术后排便一般术后控制排便24—36小时,之后每日早晨解便。
但对于肛门成形术及3—5—300毫(6而③跳痛着,多是肛门创口周围肌肉的创伤反应或是隐藏的脓肿未作适当处理,多需特别对症治疗。
④持续刺痛者,多见于肛门创口结扎线位于皮肤上或位于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等,需区别对待。
据此,将疼痛的类型和处理原则熟悉于心,便可向患者解释,做出相应的心理诱导。
手术当日的疼痛护理①肛门手术后常采用长效止痛法处理,所以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并不显着,一般均可忍受。
长效止痛剂一般在术后5—6小时起作用,部分病人可能术后2—3小时麻药效力逐渐消失,但长效止痛剂未产生镇痛效果时,肛门会产生烧灼样疼痛,可口服止痛药物,如曲马多、洛索洛芬钠(服药前应吃点半流食,。
(7)如何防止脱核期出血的发生混合痔术后7-14天为痔核的脱落期,护士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饮食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素的软食,如各类豆制品、番茄、冬瓜、鸡肉、鱼肉等。
避免进食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芹菜、竹笋、菠萝等。
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
2)活动量每日可适当活动,如下坠感较重者应尽量卧床休息不可剧烈活动。
3)控制血压如高血压病人应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定时服用降压药,以防止脱核出血的发生。
痔疮手术后的护理要点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就痔疮手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探讨。
一、伤口处理手术后的伤口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在便后,应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清洗伤口,并用无菌纱布进行湿敷,保持伤口干净和干燥。
如果有出血现象,应及时使用止血药物进行处理。
二、饮食调理手术后,病人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
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能够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不适感,避免伤口感染和出血的可能。
同时,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姜、蒜等,以免刺激肠胃和伤口。
三、保持休息手术后的病人需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以减少术后伤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尽量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以减轻肛门部位的压力。
四、避免便秘手术后病人要避免便秘,因为过度用力排便可能会对伤口产生压力,导致伤口裂开或感染。
可以通过增加膳食中纤维素的摄入来促进肠道蠕动,如喝足够的水、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同时,避免久坐不动和长时间憋便,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
五、规避致病因素手术后,要注意规避与痔疮相关的致病因素,如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长时间用力排便等。
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肛周清洁干净,避免感染的发生。
六、定期复诊手术后,病人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及时了解伤口恢复情况和身体康复进展。
如果出现术后并发症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结:痔疮手术后的护理要点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伤口处理、合理的饮食调理、充足的休息、避免便秘、规避致病因素以及定期复诊,能够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速度,减少术后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态,以促进自身的康复和恢复。
肛肠疾病术后护理有妙招摘要现如今,肛肠疾病的发病概率居高不下,我国发病概率达到32.64%,其中,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也成为肛门直肠疾病中发病概率最高的病症。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女性群体出现肛肠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男性,这一现象也和女性不愿意接受肛肠疾病治疗有一定关联性。
青、中年是肛肠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病症表现也会愈发严重。
通常情况下,肛肠疾病往往要利用手术治疗方式,手术后患者经常面临疼痛、创口肿胀、排便困难等问题,可见,肛肠疾病术后护理十分重要,能够对患者的治疗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接下来将简单说一说肛肠疾病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希望广大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引以为鉴。
1.基础护理手术后,患者要注重全身以及局部的观察,查看肛缘是否出现水肿、肛门是否有脱出物等症状。
患者在手术当日不宜排便,需遵循半流质饮食原则,吃一些稀饭、面条、馄饨等,饮食主要以清淡、容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多饮用温开水,手术后小便需要家属搀扶。
局部处理需在手术后第2日排便之后实施,患者要多注意休息,切勿久站久蹲。
同时,患者也要在日常多做提肛运动,保证每日2次以上,才能促进肛门直肠肌肉的收缩,尽早恢复健康。
1.心理干预肛肠疾病手术作为一个不良应激因素,多数患者往往会产生心理冲突,进而形成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患者家属以及医护工作者也要根据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展开心理干预。
通过语言、行为进行有效干预,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
同时,患者家属也要多给予患者一些情感上的支持,适时宽慰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尽量满足患者所提出的要求,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恢复阶段。
1.饮食干预对于肛肠疾病术后患者而言,饮食非常关键,手术后第一日保持流质饮食,术后第二日、第三日保持半流质饮食,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普通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粗粮、芋头、芹菜等,患者也要多喝水,每晚睡前喝一杯蜂蜜水,清晨喝一杯淡盐水,并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也不能用吃水果代替喝水,保证每日水分摄入充足,才能促进排便。
注射疗法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论文:三种注射疗法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肛肠病术后良好镇痛是患者及肛肠外科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肛肠病术后疼痛是具有其复杂而特殊的生理功能。
肛门局部神经末梢非常丰富,齿线以下受体神经支配,感觉极为敏锐,特别是对疼痛有着特殊的敏感性。
尤其是肛肠病手术多采用开放式术式,术后括约肌易活动或痉挛,术后排便等原因易发生疼痛甚至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近年来,根据镇痛治疗的逐渐完善和发展及肛肠病人术后疼痛的特点,现将综合三种方法用于肛肠术后镇痛治疗,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本组共180例[1]组、丹参镇痛组60例。
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
[2]组、亚甲蓝镇痛组60例。
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
[3]组、克泽普镇痛组60例。
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
病程3天至30年,平均10年。
三组病种与术式见表1。
三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三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三组比较,p>0.051.2 治疗方法完成术前准备(饮食、肠道准备、备皮等),麻醉成功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手术方案,术毕于创面基底部及创缘注射,1组复方丹参注射液10-15毫升(上海制药厂);2组亚甲蓝10-15毫升(亚甲蓝: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1:4);3组克泽普10-15毫升(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并用无菌敷料轻柔注射部位,使药物分布均匀,创面敷以玉红油纱条,创面敷料包扎,胶布固定。
1.3 疗效评定:显效:术后创面完全无痛,排便、换药时亦无痛。
有效:术后创面基本无痛,排便、换药时稍有不适感。
无效:术后创面仍有疼痛,排便、换药时疼痛更甚,需口服镇痛药止痛。
镇痛疼痛评分采用vas法,完全无痛为0分,疼痛最剧烈为10分。
2 结果1组丹参镇痛显效率88.33%,有效率6.67%,总有效率95%。
2组亚甲蓝镇痛显效率91.67%,有效率5%,总有效率96.67%。
3组克泽普镇痛显效率83.33%,有效率6.67%,总有效率90%。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痔的护理常规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一)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4、术前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温开水(43-46℃,3000ml)坐浴,每次20分钟,2-3次/天,并清洁肛门及会阴部。
5、给予高蛋白饮食,术前3天流食,并口服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天口服缓泻药物。
6、术前一天晚清洁灌肠,肛管应缓慢插入,以免引起痔出血。
7、准备手术区域皮肤,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二)术后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禁饮。
2、术后定时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脉细速等内出血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堵塞肛门压迫出血,并做好输血的准备。
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
3、术后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尿潴留、排尿困难,经诱导无效时给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4、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在术后首次排便之前再给一次。
5、术后第一天进流质饮食,2-3天改为无渣或少渣饮食。
6、术后48小时口服阿片酊,减少肠蠕动,尽量不排便以保证手术切口的愈合。
7、术后每次排便或换药前均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及再用纱垫盖好并固定。
8、观察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大便失禁等肛门括约肌松驰现象。
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内可用示指扩肛,每天1次。
鼓励病人有便意时,尽快排便,括约肌松驰者,指导其3天后进行肛门收缩,舒张远动。
(三)痔的健康指导1、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禁止饮酒及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一、引言痔疮是肛门直肠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痔疮术后护理的诊断和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痔疮术后护理诊断1. 术后出血:术后出血是痔疮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创面渗血、便血等。
2. 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痔疮术后患者最常见的不适症状,表现为肛门及会阴部疼痛、坠胀等。
3. 尿潴留:术后尿潴留是痔疮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等。
4. 肛门水肿:术后肛门水肿是痔疮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肛门肿胀、疼痛等。
5.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痔疮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创面红肿、脓性分泌物等。
6. 肛门狭窄:术后肛门狭窄是痔疮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表现为排便困难、疼痛等。
三、痔疮术后护理措施1. 术后出血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如发现出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减少感染风险。
(3)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纤维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4)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维生素K等。
2. 术后疼痛护理:(1)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2)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杜冷丁等。
(4)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3. 术后尿潴留护理:(1)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出现尿潴留,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如排尿反射训练等。
(3)适当给予热水袋热敷下腹部,促进排尿。
(4)遵医嘱给予利尿药物,如速尿等。
4. 术后肛门水肿护理:(1)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纤维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2)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3)给予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4)遵医嘱给予消肿药物,如氢化可的松等。
5. 术后感染护理:(1)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
您的位置:首页>>护理规范>>
肛门手术护理
一、术前准备
1.皮肤准备剃除会阴部阴毛包括肛周阴毛。
2.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术前3d,每日2次。
3.术前1d控制进食,中午进半流质或软食,晚上进流质。
4.术前1d晚、手术晨行清洁灌肠1次。
5.肛管手术者术前3d服新霉素片,抑制肠内细菌,减少术后感染。
术前根据医嘱服用缓泻剂。
二、术后护理
1.侧卧位。
2.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或出血,有时外观敷料渗出不多,但大量出血积聚在直肠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发现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应及时处理。
3.肛周皮肤较敏感,咳嗽、腿动、翻身均引起牵拉疼痛,应给予哌替啶、布桂嗪等止痛,保证睡眠。
4.术后第1d起服收敛止泻药不使排便,术后3d以后服石蜡油软化大便促进通便。
5.术后3d进流质,然后改半流质或软食。
6.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女性患者应抬高臀部后排尿或俯卧位排尿。
7.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温度43—46℃,时间为20~30min 三、健康指导
1.调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便后坚持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
3.发现局部有出血、便血、红肿、疼痛等及时就医。
4.养成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
肛肠科知识点肛肠科是一门专注于肛门和直肠问题的医学科学。
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但鲜为人知的问题,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肛肠疾病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肛瘘与肛瘘修复手术肛瘘是肛门周围形成的一种病变,通常由于感染或肛门腺管堵塞引起。
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流脓以及肛门出口有小洞等不适症状。
对于肛瘘,修复手术通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手术中,医生会清理感染部位并修补肛门周围的破损组织。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休息和恢复。
二、痔疮的治疗方法痔疮是肛门周围静脉曲张的一种常见疾病。
患者可能会感到肛门痒、肿胀、疼痛以及出血等症状。
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疗法等。
例如,医生可以开具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或缩小肿瘤,或者采用激光技术来切除痔疮。
手术疗法通常是最后的手段,仅在其他方法无效时才进行考虑。
三、直肠息肉的早期发现和处理直肠息肉是指直肠内突出的肿瘤,通常不会引起疼痛,但有时会引发出血或其他症状。
为了早期发现和处理直肠息肉,建议每个成年人都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如果发现一些小型的息肉,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将其切除。
对于较大的息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其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四、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患者可能会经历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虽然肠易激综合征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常见触发因素包括饮食、压力和精神紧张等。
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等。
针对不同的症状,医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总结肛肠科是一个与肛门和直肠有关的医学专业,涵盖了多种疾病和治疗方法。
通过了解肛瘘、痔疮、直肠息肉和肠易激综合征等肛肠疾病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
但要记住,对于肛肠问题,及早就医和寻求专业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识,而不是代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肛肠科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案痔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和扩张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是发生在肛门内外的常见病、多发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大多数病人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有关痔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是“血管性肛管垫”,是正常解剖的一部分,只有合并出血、肛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病。
症状与体征:①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
便血多因粪便擦破黏膜或排粪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
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
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
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②痔块脱垂: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
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以至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状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
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③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④瘙痒: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不适。
临床分期或分度:根据内痔病变程度可分为:I度:齿状线上仅可见有半球状以下隆起(早期内痔)。
H度:齿状线上有半球状内痔结节,但无痔脱出(初期内痔)。
川度:内痔呈球状膨胀,大便时内痔脱出肛外,可以自然还纳(中期内痔)。
W度:内痔扩张到齿状线以下的肛管部分,大便时内痔脱出,需手法复法(后期内痔)。
检查方法:1.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较大内痔可在齿状线上方摸到纵形皱折和隆起的痔结节。
血栓外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
肛肠科护理常规(全本)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的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局部因手术、麻醉刺激,疼痛和肛管内填塞敷料的原因,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健康指导】1、防止便秘,注意饮食调节,多吃蔬菜,水果,禁辛辣食物和饮酒。
2、出院后若创面未完全愈合,每次排便后仍需坐浴。
3、若出院排便困难,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有肛门狭窄者行肛扩张。
痔护理【概念】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评估要点】(1)工作是否经常站立或坐着,饮食习惯, 是否经常便秘,有无造成腹内压增高及肛腺及肛周感染等疾病。
(2)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2)排便时有无疼痛及排便困难,大便是否带鲜血或便后滴血、喷血、有无黏液、便血量、发作次数等。
3)有无头晕、眼花、乏力等贫血症状。
4)肛门有无肿块脱出,能否自行回纳或用手推回,有无肿块嵌顿史。
5)肛门皮肤有无瘙痒,疼痛。
6)直肠指检,内镜等检查结果。
(3)对痔的认知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1)按围手术期病人一般护理措施。
(2)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肛肠病术后注意事项肛肠术后的注意事项,大致有以下几点:饮食调养有些朋友对术后排便十分恐惧,害怕排便时肛门疼痛,索性少吃或不吃,有的朋友又觉得手术后应该大鱼大肉、各种补药进补希望加快伤口愈合,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
手术后伤口的恢复需要营养物质,少吃或不吃东西都容易造成营养不良、降低人体抵抗力,从而延缓伤口愈合;术后进食过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和补药容易造成肛门的疼痛和出血,也是不利于伤口愈合的。
我们建议进食清淡又营养丰富的食物,术后前7天主食以米粥、燕麦、面条这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蛋白质推荐猪肉、鸭肉和蛋类,因为其他肉类容易上火引起肛门疼痛和出血,每天还要同时多吃蔬菜和水果(比如梨子、橙子、火龙果、猕猴桃等)保持排便通畅,避免进食煎炸、烧烤、辛辣和含有酒精、姜、葱、蒜、胡椒的食物,避免单独进食黄芪、党参、当归、丹参、三七等温补活血类中草药,避免进食海鲜、花生、牛奶和豆类制品。
这些避免进食的食物容易引起腹胀、便秘、肛门分泌物增多、肛门瘙痒、疼痛和出血。
适度休息避免晚睡和劳累,术后两周内以慢走为主,1次不要超过20分钟,1个月内尽量不要进行跑步、跳舞、游泳、打球等剧烈活动,同时也要避免长时间洗衣物、搬重物等增加腹压的活动,否则容易造成创面的撕裂引起疼痛和出血。
温水坐浴肛肠术后创面容易受到粪便的污染和刺激,术后温水坐浴可以清洁创面、缓解肛门疼痛,也有利于排尿和排便,具体做法就是用绿茶食盐水或者中药坐浴液1L,水量以坐浴后水位能超过肛门伤口即可,每天2次,每次5分钟,水温以38到40摄氏度为宜。
术后换药肛肠术后换药是关键的一环,如果创面引流不通畅、感染或者出现假愈合,都会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患者应坚持每日或隔日请医生换药,保证创面彻底愈合。
最好一天1-2次,而不是一天多次或者几天一次,特别是对脓肿和肛瘘者,否则可假性愈合,导致愈后再次复发;术后自觉肛门下坠,特别是内痔者,当属正常,这种感觉有人可能会一两月后才会消失;结扎内痔痔核者,多于术后7至10天内脱落,这时可能会出现大便带少量鲜血,当属正常,若量大者联系手术医生。
痔(混合痔、内痔、外痔)的诊疗规范肛肠科常见病痔是指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齿线远侧皮下的直肠下静脉丛发生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
在肛肠疾病中,痔是最常见的,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
本病以便血、痔核脱落、肛门不适为临床特点,属中医学中“痔”的范畴。
一、诊断(一)诊断依据:1、症状(1)间歇性便血:排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也可表现为手纸染血。
(2)脱垂:便后痔核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回复,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时都可脱出。
(3)肛门不适:可有肛门坠胀、瘙痒、潮湿或异物感。
(4)肛门疼痛:有肛门水肿或血栓形成者,可出现肛门疼痛。
2、体征(1)肛门视诊:需采用卧位和蹲位两种体位检查,肛缘可见皮赘或半圆形隆起或痔核脱出。
(2)直肠指检:对痔的诊断意义不大,但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如直肠癌、直肠息肉等。
(3)肛门镜检查:可见齿线上方粘膜隆起,大小不等,表面充血糜烂或呈灰白增厚。
二、痔的分类根据痔的所在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1、内痔位于齿线上方,表面为直肠粘膜所覆盖,常见于左侧、右前和右后位。
可分为四期。
一期内痔:以便血为主,无痔核脱出。
二期内痔:排便时痔核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回纳。
三期内痔:痔核脱出肛外需用手辅助才能回纳。
四期内痔:痔核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
2、外痔位于齿线下方,表面为肛管皮肤所覆盖,可分三种。
结缔组织外痔:肛缘皮赘突起。
静脉曲张性外痔:腹压增高时,肛缘皮下静脉丛扩张淤血。
血栓性外痔:肛缘皮下有血栓形成。
3、混合痔齿线上下方内、外痔连成一个整体。
三、中医证侯分类(1)风伤肠络证侯:便血色鲜红,滴出或喷射状,量较多,肛门瘙痒,口燥咽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湿热下注证侯:便血色鲜红,痔核脱出肛门外或肿痛糜烂,有渗液,肛门灼热、潮湿,或伴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气滞血瘀证侯:内痔脱出嵌顿,表面紫暗糜烂,疼痛剧烈,肛门紧缩,大便密结、小便不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涩或弦。
分析微创痔疮套扎术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痔疮是指直肠或肛门周围静脉 plexu s扩张,并形成痔核。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临床表现为肛门区疼痛、出血、瘙痒、粘液或脓液分泌。
痔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疼痛、坏疽等。
治疗痔疮的方法繁多,其中微创痔疮套扎术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那么,这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究竟如何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微创痔疮套扎术微创痔疮套扎术又称套扎结扎术,是一种治疗痔疮的微创手术。
该术式通过将橡皮环或金属环套扎在痔核的蒂上,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的效果。
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痔疮。
二、消痔灵注射治疗消痔灵是一种常用的局部止血剂,可用于治疗肛门、直肠疾病。
消痔灵具有缩血管、止血、镇痛等作用,对于痔疮出血、疼痛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在微创痔疮套扎术后,注射消痔灵可进一步加强疗效,提高治疗成功率。
三、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直肠前突是痔疮的一种类型,临床上表现为痔核突出于肛门外,常伴有出血、疼痛等症状。
对于直肠前突,微创痔疮套扎术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手术将痔核套扎,并注射消痔灵,可以迅速止血、止痛,缩小痔核,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临床研究证明一项针对微创痔疮套扎术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表明,该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研究对象为直肠前突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97%的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80%的患者疼痛症状显著减轻,90%的患者肛门下坠感减轻。
术后随访6个月,85%的患者痔核明显缩小,无出血、疼痛等不良症状。
该疗法的总有效率达到95%,临床疗效显著。
五、临床操作要点在进行微创痔疮套扎术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痔核的大小、数量、位置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术中仔细操作,确保套扎环正确套扎在痔核的蒂上,避免出现套扎不牢固或套扎的过紧等情况。
健康教育
肛肠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一、术前宣教
1、半流质饮食、戒烟酒、配合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训练床上排便。
3、术前清洁皮肤,手术区配合备皮。
4、术前禁饮6h、禁食12h,配合清洁灌肠。
5、术前排空膀胱。
二、术后宣教
1、术后去枕平卧6h、6h后自由卧位、24h后可适当下床活动,避免久坐久站。
2、术后禁食水6h、6h后以无渣、少渣、半流质为主。
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足够的水分、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术后早期出现肛门下坠感或便意感,为敷料刺激所致。
术日不宜排便。
术后第2天初次排便后开始局部处理,创面分泌物或粪便及时清除。
及时告知护士,可用药液坐浴,预防术后感染。
切口疼痛甚者予用局部止痛药或肛门坐浴。
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予缓泻药。
4、尿潴留者热敷下腹部或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
5、指导患者做适当的提肛运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利于功能康复。
2014.08护理经验226肛裂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局部溃疡较深,并发哨兵痔、肛乳头肥大、皮下瘘管者需要手术治疗。
术后伤口水肿、排便疼痛、出血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痛苦[1],本文探讨了肛裂不同术式的临床护理配合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肛裂不同术式的临床护理配合李思宇常德市第一中医院肛肠科 湖南省常德市 415000【摘 要】目的:探讨肛裂不同术式的临床护理配合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 将本院肛肠科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肛裂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组。
接受肛裂切除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A 组,接受肛裂Y-V 成形术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B 组。
术后根据不同术式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在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护患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 与A 组对比,我们发现B 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明显较高,住院时间明显较长,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
对比两组护患满意率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
结论 :采用Y-V 成形术治疗肛裂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时间较慢,根据患者不同术式实施护理配合措施,有利于缓解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肛裂;肛裂切除术;肛裂Y-V 成形术;护理配合将本院肛肠科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肛裂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均有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等临床表现,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
研究对象剔除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机能异常、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智力障碍、交流障碍、未成年人等患者。
42例Ⅱ期肛裂患者接受肛裂切除术治疗,纳入A 组,年龄20岁~68岁,平均年龄(43.25±11.24)岁;体重49kg ~84kg ,平均体重(61.54±10.24)kg ;病程6个月~10年,平均病程(4.76±1.68)年;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
分析肛肠病常用术式及术后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分析肛肠病常用术式与术后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肛肠病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用术式,并于手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法。
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3.9%,护理满意度达到80.4%,自理能力评分为(97.6+1.8)分。
结论根据肛肠病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标签:肛肠病;常用术式;术后护理
肛肠病包含多种疾病,常见的有内外痔、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以及肛裂等。
临床治疗该类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在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而临床显示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会给患者产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非常容易引起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
基于此,在此阶段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法。
本文选取肛肠病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分析肛肠病常用术式与术后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肛肠病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
男21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5.3±3.7)岁。
患者病程为1.5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11.3±4.7)年。
所有患者包含的病情主要有外痔、内痔、混合痔、直肠癌、肛周脓肿、肛裂。
1.2方法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2.1治疗外痔无论患者患为何种外痔,均可在麻醉处理下切开剥离至齿线切除。
对切口进行修剪后,进行止血处理。
于患者肛管与切口下段注入长麻,使用油纱条进行包扎。
对于血栓外痔患者还应将坏死的静脉团剥离。
1.2.2治疗内痔针对I、II期患者可采取硬化剂注射手术。
但是对于III期痔核较大的患者,可在脱出后使用钳夹结扎,并使用钳夹修剪内痔。
随后便可将消痔灵注射液注入患者内痔基底。
1.2.3肛裂治疗对肛裂,临床有新鲜肛裂与陈旧性肛裂。
对于I期肛裂患者,在进行局部麻醉后,使用小针切口剥离,并使用双食指扩肛。
对于II、III期肛裂患者,可进行括约肌侧切术。
于切口下注射长麻阻滞,以此便可预防术后肛口狭窄和再次撕裂。
1.2.4肛周脓肿需要根据脓包的大小体积,距离肛口的距离,选择恰当的切口。
可先将脓物排出,随后剥离脓腔间隔。
在此之后,使用双氧水反复冲洗。
使用探针探测脓腔的大小、走向与深浅。
如患者是低位脓肿,便可一次性切开。
在
切开的时候,应当注意保持切口的v型,并将长麻阻滞注入,于基底部填入油纱条。
治疗结束后需每天换药直至痊愈。
1.2.5肛瘘治疗在治疗肛瘘患者的时候,应摸清其具体走向、形状,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后,并使用探针寻找内口切开瘘口。
可使将左食指放入肛内触摸相应部位,观察是否存在凹陷。
随后便可将探针从最凹陷的位置穿出,手术切口应保持v型,就可将油纱条填入包扎。
2.结果
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3.9%,护理满意度达到80.4%,自理能力评分为(97.6±1.8)分。
3.讨论
根据临床实践的结果了解到,肛肠病患者治疗期间会由于多种原因产生并发症,同时治疗后的疼痛一直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促进患者康复,需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此种疾病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疼痛、出血以及便秘等多种情况。
患者出现羞怯、恐惧、焦虑以及烦恼等多种负性心理。
而手术结束后,大部分患者会担心手术取得的效果,繼而表现出紧张、烦躁等不安情绪。
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心理变化,予以患者关心。
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必要性。
同时还可以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手术成功的信心。
3.2特殊护理①健康指导。
患者便血、疼痛情况出现会影响手术效果的取得。
因此,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介绍肛肠手术的注意事项与有关的知识。
同时告知患者治疗期间有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促使患者对该种疾病的治疗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②饮食护理。
在肛肠病患者接受常用术式后,应根据肛肠病康复进展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饮食护理在此过程中显得非常重。
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6 h,并在术后一段时间控制排便,3 d内进食流质性食物,随后是无渣、少渣食物。
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可逐渐将饮食从流质性过度到半流质性,直至最后的普食。
在饮食中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为患者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
鼓励患者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避免食用容易胀气的食物。
3.3肛周护理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予以痔疾宁熏洗坐浴,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局部水肿;术后7-10 d结扎线脱落,应少活動,便时勿努责,不牵拉结扎线,防止出血;观察创面生长愈合情况及用药后效果,有无过敏反应,如出血、疼痛、水肿、皮肤瘙痒等,如有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综上所述,根据肛肠病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