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护理的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肛肠疾病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体会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做好解释工作,为病人提供完整的身心整体护理,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产生依赖、安全感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手术前1天应节制饮食,晚上给予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鞍麻病人手术当日早晨禁食水。
手术前清洁灌肠,灌肠时肛管应轻轻插入,以防擦伤黏膜,引起肛管直肠出血。
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卫生。
术后护理一般护理。
术后“三关、三难”的护理: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是肛门术后患者最大的难题,病人往往要过三关,闯三难,即疼痛关、换药关、扩肛关、排便难、饮食难、行步难。
一般术后2~3小时后即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而肛肠疾病术后的疼痛较其他外科术后的疼痛要重。
这时病人表现的情绪特征往往是焦虑、紧张、恐惧、烦躁、易怒甚则嚎哭、呼叫、骂人,这样反而更加重了疼痛的程度。
在这时医护人员要表现良好的医疗品质,应同情、忍让、将心比心,用各种方式转移术后患者的注意力,频频的巡视,和蔼体贴的询问交谈,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肛肠疾病手术大多为开放性的切口,肛门局部有丰富的神经组织分布,各种因素刺激,括约肌痉挛等,以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和疑惑心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及对待疼痛。
告知患者术后的疼痛与其自身的情绪、毅力和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增强其战胜疼痛的信心。
同时对于术后病人可协助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平躺,侧卧时可在膝盖处置放枕头,以防压迫伤口造成不适。
并请患者最亲近、最信赖的人协助,使患者痛感转移,并耐心的解释某些剧麻镇痛药的利弊及在必要情况下的使用。
这些措施对术后患者度过疼痛这一关行之有效,并降低了剧毒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及重复使用。
术后的换药关、扩肛关与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直接有关。
对此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在此之前做好准备工作;要解除患者的顾虑,增加对换药、扩肛重要性的认识,使患者认识到这两项必备的措施对术后的痊愈、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病术后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及体会发表时间:2016-09-02T14:38:21.5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作者:杨萍[导读]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病术后病人便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 620500摘要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干预肛肠病术后病人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运用调畅情志、疼痛护理、饮食辨证调护及穴位按摩的方法干预肛肠病术后便秘病人46例,并和常规护理组相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中医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肛肠病术后病人便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肛肠病术后;便秘便秘系指大便干结难解,或艰涩不畅,时间延长。
肛肠病术后患者,由于术后疼痛而造成排便恐惧心理,或卧床时间较长,或进食量少,更容易发生便秘,更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严重者可影响疾病的康复。
笔者运用中医护理方法解除肛肠病术后病人便秘,发现效果良好,副作用少,便于推广。
现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14年10月一2015年10月在我院肛肠科住院的术后合并便秘的病人,共66例。
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2组。
中医护理组46例,男22例,女24例;平均(54±8.6)岁。
对照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平均(56±7.3)岁。
便秘时间长为5d,最短为3d。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均具可比性。
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便秘”进行诊断:①排便时间延长,3d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有少腹胀急,胃纳减退等症;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3 护理方法3.1 中医护理组①调畅情志:患者手术后,由责任护士向病人及家属了解病情及大便情况,耐心仔细地向其介绍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经常和病人或家属沟通,为病人营造轻松的排便环境,帮助其克服因恐惧疼痛、不敢进食、卧床不动、不习惯在病房排便的心理障碍。
肛肠科实习护士肛裂护理实践总结与心得体会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
作为一名肛肠科实习护士,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现在将其总结与分享。
一、背景介绍肛裂是指肛门括约肌纵向裂口,常常引起肛门周围疼痛、大便排泄问题等一系列不适。
治疗肛裂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作为一线护理人员,我们要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严谨的观察肛裂患者需要护理的重点是观察其排便情况和伤口恢复情况。
首先,要关注患者的排便情况,观察是否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症状。
其次,要准确记录伤口恢复的过程,包括伤口的红肿、渗液、愈合情况等。
三、规范的护理操作1.定期清洁在进行肛裂护理过程中,定期清洁非常重要。
首先,要注意采用温水和生理盐水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其次,要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签进行轻柔擦洗,避免粗暴操作导致伤口进一步恶化。
2.注意饮食肛裂患者的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
应推荐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以帮助调理肠道,缓解便秘情况。
同时,要提醒患者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肠道,导致排便困难。
3.疼痛缓解肛裂患者通常伴随有明显的疼痛症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
可以通过热敷、冷敷、痛风药物等方式来缓解疼痛。
此外,心理疏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倾听患者的困难和痛苦,给予关心和鼓励。
四、技巧的培养1.沟通技巧在肛裂护理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要耐心倾听,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痛点,及时解答患者的疑虑。
在沟通过程中,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引起误解。
2.团队协作在肛裂护理工作中,团队协作是必不可少的。
与医生、护士长等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团队中,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心得体会通过参与肛裂护理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对患者的关怀和专业的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护理干预降低肛肠疾病术后排便困难的效果观察与体会【摘要】目的:探究肛肠疾病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对于手术治疗后排便困难的预防控制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5月到2023年5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80例开展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应用预防性护理措施。
分析对比患者的排便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积分、大便形状以及术后疼痛感评价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肛肠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接受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排便困难症状,能够有效减轻排便困难的症状,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推广。
【关键词】肛肠疾病;手术治疗;排便困难;护理效果临床中肛肠疾病主要涉及到痔、肛裂以及肛瘘等,这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生活压力较大有密切关联性[1]。
近些年我国肛肠外科疾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长,这也间接提升了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关注度。
目前关于肛肠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手术形式为主,通过手术可以有效减轻疾病的负面影响,但是因为手术刺激、心理因素、术后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有着较高的排便困难的问题,此时不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导致患者术后无法顺利康复[2]-[3]。
对此,在临床中需要结合肛肠疾病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规避排便困难的风险问题。
本文以我院收治肛肠疾病患者为例,探究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及其效果。
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5月到2023年5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80例开展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实验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区间29岁到68岁,平均(56.24±4.80)岁,其中肛瘘手术患者16例,痔疮手术患者24例。
肛肠病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我科收住内痔、外痔、混合痔、单纯性低位肛瘘、肛裂等肛肠病手术患者,经合理的治疗与护理,全部治愈出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根据临床护理体会,肛肠患者的术后护理是肛肠病转归预后的关键,除了一般常规护理外,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疏导肛肠病患者经过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基本上克服了刚入院时的求医心理,经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攻克了患者内心的害羞、自卑(某些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患者)、恐惧等心理,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手术以后,他们最关心的是手术做的是不是很成功,很彻底,还担心如何饮食及排便等。
这就要求护士要不厌其烦、热情周到的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贯穿肛肠疾病的基本知识,使患者精神上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要让患者相信,通过医生、护士及患者家属几个方面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伤口会愈合的更快更好,并发症会更轻更少。
二、合并病的护理肛肠病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也发生于各个职业。
病人入院后,主要是医治肛肠疾病,往往有一些患者隐瞒了其它疾病和一些慢性病,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利用一切和病人接触的机会,一丝不苟的做好观察和了解工作,对病人的生命指标、意识状态、精神面貌、表情体态、语言、饮食、睡眠、排便排尿、皮肤色泽等仔细观察了解,协助医生做好病史的采集,做好化验检查,对一些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肺心病、肾病、糖尿病、慢性传染病肝炎、及中、重度贫血等及早做出诊断,如有类似的病例,要结合该病的具体情况,明确治疗及护理方案,以防在治疗肛肠病中发生偶然性的意外事故。
三、肛肠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肛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尿潴溜、疼痛、创口出血、肛门水肿、便秘、腹胀、发烧、自汗、直肠炎、里急后重等。
所以肛肠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是肛肠科术后护理的重点。
下面就出血等常见并发症作重点阐述。
1.出血肛肠术后易出血的原因有:(1)肛瘘、肛瘘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结扎线脱落导致出血;(2)内痔行结扎切除术,扎线脱落大出血;(3)内痔行痔全息注射,注射过深坏死时侵蚀大血管易大出血;(4)其它硬化剂,内痔注射后药液性坏死偶然亦有大出血发生。
一、引言肛肠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疼痛、饮食限制等因素,患者容易出现便秘现象。
便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加重手术部位的炎症,延长恢复时间。
因此,做好肛肠术后便秘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肛肠术后便秘的护理措施。
二、心理护理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2. 向患者解释术后便秘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3.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三、饮食护理1. 术后初期,患者应进食易消化、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
2. 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3. 避免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便秘。
四、排便护理1. 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定时(如早餐后)进行排便。
2. 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3. 协助患者采取最佳的排便姿势,如坐姿或抬高床头。
4. 指导患者进行腹部环形按摩,顺着结肠走行方向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5. 根据需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简易通便法,如开塞露、甘油栓等。
6. 必要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缓泻剂,但应告知患者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危害。
五、运动护理1. 术后初期,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如翻身、抬腿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便秘。
2. 术后恢复期,鼓励患者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增强肠道蠕动功能。
六、其他护理措施1. 保持患者肛门周围清洁,预防感染。
2. 定期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如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形状、便后有无出血等。
3. 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七、总结肛肠术后便秘的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肛肠术后便秘,促进患者康复。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肛肠科实习护士在肛肠手术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肛肠科是一个需要综合性技能的医学领域,而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有幸在此领域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在肛肠手术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总结与心得体会。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这些经验,希望能对其他同行提供一些参考与启示。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肛肠手术之前,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研读手术笔记,了解手术部位、手术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手术的目的和过程,从而做好准备。
其次,要确保手术器械齐备并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例如,手术刀、各种钳子、缝合针等都需要经过消毒,并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这样可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因器械问题而引发的意外情况。
另外,提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术后的护理事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加他们对手术的信任感。
二、手术操作的技巧和要点1. 熟悉手术器械的使用和操作作为一名肛肠科护士,我们必须熟悉各类手术器械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例如,各种缝合针的使用技巧、各类钳子的功能和适用范围等。
只有对这些器械操作熟练,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 注意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消毒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消毒是肛肠手术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手术之前,必须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这样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细菌的感染风险。
3. 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步骤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要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步骤。
例如,手术中如果需要换取器械,我们要及时递给医生,并确保器械的操作正确。
另外,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记录手术的关键环节和细节,以备后期工作和复查参考。
三、心理护理和团队合作1.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肛肠手术对患者而言是一种身心的双重挑战,因此,我们需要非常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要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并通过言语和动作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肛肠术后女性患者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9-22T14:14:37.2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4期作者:罗琨[导读] 床旁半蹲坐于坐浴架上解便;手术当日除排便外均要求卧床休息。
(昆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云南昆明650000)肛肠疾病是指肛管、直肠、结肠范围的疾患。
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说明肛肠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相当高。
国内对29个省市自治区做普查,在被调查的76692人中,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1.9%,男性发病率53.9%,女性发病率67%,女性比男性高出13.1%[1]。
在妊娠及产后妇女中,可发生的肛肠疾病中以痔、便秘、肛裂最为多见。
90%以上的患者都是由于反复的痔核脱出、出血、疼痛等难以忍受,才来院诊治。
而其中的女性患者,更是因为病变部位的隐私性,不好意思就诊,导致病史长。
女性不仅有不同与男性的生理、病理特点,而且心理变化也较复杂。
在肛肠手术我院一般采取骶管内麻醉[2]。
1.1.1骶管内麻醉后低枕平卧4小时,2小时内禁饮食,2小时后进清淡半流质饮食;次日即可进普通饮食,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床旁半蹲坐于坐浴架上解便;手术当日除排便外均要求卧床休息。
.研究组;在予患者中医肛肠术后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1.2.预见性护理:指对患者讲述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一些事物,使其对未来事物具有免疫性。
手术当日向患者讲解当日的基本治疗流程,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可能的并发症。
使患者预先有心理准备,不至于在病情发生变化时出现焦虑、恐慌。
1.1.3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评估;术后3—6小时,此期患者刚好进饮食1—4小时80%的患者始有尿意。
而>95%的患者首次排便不成功。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术口情况(术口敷料固定度,敷料上有无渗出物色、质、量);患者进饮食情况;患者心理活动;查看患者膀胱充盈度。
耐心细致安慰患者,并向患者讲解排便困难的原因;尽量不导尿以防增加患者尿路感染的几率。
肛裂术后便秘患者针对性护理体会目的:对肛裂术后患者易发生便秘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
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肛裂手术治疗患者为对象,结合患者术后便秘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
结果56例患者肛裂术后出现便秘患者53例,便秘发生率为94.6%,予以针对性护理后,患者便秘症状缓解,排便情况恢复正常;56例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0%。
结论:大多数肛裂患者在术前都存在便秘现象,加之手术应激影响,肛裂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较高,临床上针对肛裂术后便秘患者除了积极加强治疗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便秘恢复也至关重要。
标签:肛裂术后;便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肛裂是指患者肛管皮肤破裂,出现菱形裂口或溃疡情况。
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与患者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排便习惯等因素有关,成年患者居多,其中又以女性数量稍多。
临床上针对肛裂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由于手术应激、心理因素、饮食、疼痛及麻醉等影响患者一般会出现便秘症状,症状为大便秘结不通、干燥硬结、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困难等。
而针对肛裂术后便秘患者进行临床针对性护理对患者便秘症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56例肛裂术后辩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后取得较为显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肛裂手术治疗患者为对象,患者均经查探和触摸诊断为肛裂,拟行肛裂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知情且同意。
56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9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1.4±2.5)岁,病程时间5~31天,平均时间(13.8±1.9)天,其中前正中肛裂7例、后正中肛裂45例、前后均有4例。
所有患者手術过程均顺利进行,手术治疗效果佳。
1.2方法患者术后实施传统常规术后护理,包括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护理、伤口护理、安全护理及科室健康知识宣教等,此外对肛裂术后患者易发生便秘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内容如下。
肛肠科实习护士肛肠疾病护理的经验分享与反思肛肠科是一门特殊的医学领域,负责诊断和治疗与直肠、大肠和肛门相关的疾病。
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在肛肠科的实习经历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对肛肠疾病护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中遇到的几个案例,以及我从中反思和总结出的护理经验。
首先,我想分享的是一个患有痔疮的患者。
这位患者一直以来都忍受着剧烈的疼痛和不适感。
在接待患者时,我首先了解了她的病情,并与她建立了良好的沟通。
通过问诊和体检,我确认了她的诊断,并根据医生的建议为她提供了适当的护理措施。
在对该患者进行护理时,我首先保证了她的舒适感。
我让她注意饮食上的调整,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饱和脂肪、辛辣食物和咖啡因的摄入要尽量避免。
此外,我还给她提供了一些舒缓疼痛的药物,并教导她正确的用药方法。
除此之外,我还对她进行了局部护理。
我为她提供了冷敷和温浴等疼痛缓解措施,帮助她减轻痔疮引起的疼痛。
此外,我还教导她正确的排便姿势和肛门清洁方法,以减少痔疮的刺激。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这位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
她的疼痛减轻了,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恢复。
通过与患者的密切合作和细致入微的护理,我体会到了护理的意义和价值。
接下来,我想分享的是一位年轻患者的病例,他患有直肠炎。
这位患者对疼痛的忍耐力较低,非常焦虑和紧张。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意识到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安抚他的情绪,并提供他所需的支持。
首先,我与患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的担忧和疑虑。
通过耐心倾听和理解,我能够更好地与他建立起信任和亲近感。
我告诉他,他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并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
我还向他解释了直肠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以增加他对治疗的信心。
另外,我还通过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来帮助他减轻疼痛。
我为他提供了一些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如热敷和放松技巧,并根据医生的建议为他提供了必要的药物。
这些措施帮助他减轻了疼痛,增加了他对治疗的信心。
与上述两个案例相比,我还遇到了许多其他不同类型的肛肠疾病患者。
276例肛裂术后便秘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思路总结摘要:目的:探讨肛裂术后便秘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276肛裂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3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38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2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为94.20%,与对照组79.71%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肛裂手术患者术后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肛裂;便秘;综合护理;常规护理肛裂为肛肠外科常见性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容易出现便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
因此,对肛裂手术患者术后积极开展护理干预,以降低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
为探讨肛裂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笔者对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276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76肛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38例,对照组中男74例,女64例;年龄为35~78.5岁,平均(57.26±4.01)岁。
观察组中男76例,女62例;年龄为33~76岁,平均(56.41±3.69)岁。
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肛裂患者;②顺利完成手术;③术前无便秘情况;④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完整;②依从性较差;③中途转院。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①认知护理:通过“一对一”讲解、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讲解肛裂术后便秘发生的原因、危害、处理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便秘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的认识,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肛肠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1-0216-02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偏食及钦食营养搭配不当现像普遍存在,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久站、久坐及妊娠子宫的压迫造成腹内压升高。
由此可以引起诸多的肛管直肠疾病。
在保守疗法无效的情况下,较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所以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对其预后起着决定性因素,现将体会归纳如下。
术前准备经常性便秘引起肛窦炎与肛腺感染,可导致肛管周围脓肿,脓肿破裂遗留溃疡创面即形成肛裂,脓肿破溃或经局部切开后脓腔逐渐缩小,粪便可经原感染病灶进入脓腔,脓腔周围组织形成狭小管道。
术前在未有脓液漏出时,均以每日局部热敷或温水坐浴(温度在43℃~46℃为宜)来减轻或缓解病情。
并根据医嘱服适量广谱抗生素抑制肠内细菌生长,减少感染机会,饮食要卫生。
术前进流质易消化饮食,避免造成大便秘结加重病情或影响消化道清洁,术前晚可用蕃泻叶5.0g加500ml水冲饮,术日晨清洁灌肠1次,保证消化道清洁,以免术中刺激引起排便造成污染。
训练患者卧床排尿或术前排空尿液,为术后推迟膀胱充盈时间,同时要对患者进行精神安慰,作必要的思想准备来配合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护理取平卧位,6小时后改半卧位床头抬高30~40°,不宜过高;避免过早取坐位或下蹲重力下移影响切口愈合,加重出血等。
内痔好发于齿状线以上有直肠上静脉丛通过,外痔好发于齿状线以下有直肠下静脉丛通过,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或出血,如果血块推积于直肠内,未能及时发现,可很快出现生命体征的改变。
对生命体征、面色、意识、手足循环情况,全身皮肤颜色,切口血色和出血量,尿量等观察,可了解到患者的麻醉深度,供氧情况末稍循环,凝血机制及肾功能情况。
患者切口剧痛是较普遍存在的,要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镇静剂,如冬眠1号,亚冬眠灵等药物效果均良好。
有80%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主要由于麻醉药作用,止痛剂也可引起排尿困难,可肌肉注射速尿10mg或针刺阴陵泉,中极等穴位,经上述处理如不见效可行导尿术,对男性患者要先作好思想工作,使其配合操作。
肛肠病术后便秘患者的病因探讨及护理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习惯随之变化,肛肠疾病种类得以不断丰富的同时,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为了有效的解决隐疾之患,手术成了治疗肛肠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因为护理不及时或者不正确,很多患者在术后都表示自己出现了便秘的症状。
便秘不但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还直接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及早的干预与预防便秘对肛肠手术病人至关重要。
传统医学理论认为腹部按摩和穴位按压可以有效的缓解便秘。
那么你知道如何预防便秘尤其是利用腹部按摩和指压穴位术预防便秘吗?一、肛肠手术后为什么会出现便秘?便秘,是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传统医学认为,便秘主要是由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致使邪滞肠胃、壅塞不通;肠失温润,推动无力,糟粕内停,大便排出困难,发为便秘。
肛肠手术后,由于患者未接受充分的健康教育,对手术后的护理存在盲区,极易诱导焦虑情绪的产生。
一方面因惧怕排便,少食或不食或饮食过于精细,致使饮食中粗纤维含量大幅度下降,粪便形成自然减少。
食物残渣在肠道中潴留时间大幅度延长,残渣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变得过度干结,导致排便困难和便时疼痛增加,患者由此更惧怕排便,如此往复形成恶心循环。
另一方面,患者对术后排便的焦虑与惧怕,疼痛、出血,像阴影一样笼罩在患者心头,促使患者忍便造成大便干涩排解困难。
因此充分的术前健康教育对于肛肠手术患者至关重要。
二、肛肠手术后如何预防便秘呢?1、常规护理对于肛肠疾病而言,位置较特殊,患者多具有较强自尊心,往往呈现出系列不良情绪,导致盆底肌群紧张度程度增加,使患者肛门直肠运动呈现出相互矛盾现象,由此导致继发性出口梗阻性便秘。
因此,术前就手术重要意义对患者实施详尽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确保手术期间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后同患者保持密切联系,继续给予健康指导以缓解患者的内心羞怯感以及紧张感,对预防便秘显得尤为重要。
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护理的心得体会
姚丽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手术室)
[摘要]:探讨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病人的护理影响。
方法: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便的时间和环境的护理、活动量、润肠药物的应用、灌肠等方法对肛肠疾病术后护理。
结论:良好的术后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预防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护理、肛肠术后、便秘
肛肠疾病术后病人常常有多种不适症状,如疼痛、出血、小便难解、大便困难、失眠等多种症状,这几者之间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也会交叉出现与相互影响,这为我们在护理病人时引发了很多思考,接下来就便秘方面展开讨论。
便秘是一组临床症状,其主要包括:排便少,便质硬、排便困难、时间长、肛门堵胀、便意不尽感等,伴或不伴有腹痛、恶心、便血、心情烦躁等症状。
1.原因分析:
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由于伤口疼痛,往往会造成患者对排便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并且随着便秘程度的加重,甚至影响患者最终的康复进程。
便秘容易导致患者精神焦虑,进而伴肠道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进一步对发腹胀、腹痛等症状,对进食与睡眠产生影响。
同时便秘也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患者一旦出现术后便秘又无法获得及时的治疗,更有可能会因大便干结造成伤口损伤伴发大出血,提高了患者伤口的感染几率,影响伤口愈合。
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排便环境变化,患者在术后心理紧张,情绪消沉,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这便是中医体中所提到的“气内滞而畅不行”最终导致肠道失调导致便秘。
第二,肛肠术后患者通常痛阈低下,对于疼痛感尤为敏感,轻微触碰皆会引发手术切口处剧痛难忍,排便疼痛,是患者术后排便困难的重要原因。
第三,部分患者害怕排便所引起的疼痛会影响切口的愈合致使出现感染,往往刻意的少进食,由于进食量少,食物结构出现变化,致使无法对肠壁产生足够的刺激激发排便反射,最终由于肠蠕动功能的弱化,造成肠内粪便积滞。
根据祖国医学的文献记载分析引起便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如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说:“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房欲过度,精血耗竭,多致秘结,或饥饱劳役,损伤胃气,或辛热厚味,渐渍助火,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致令大便结燥,高年血不充。
”分析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阴阳气血不足等原因,其中患者忧思气滞,脾伤气结;或抑郁恼怒,肝郁气滞;或久坐少动,气机不利,均可导致腑气不通,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或大便干结而成便秘。
2.护理方法:
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可以以下方法干预便秘症状:1.心理护理:便秘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和悲观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
因此,护士要关心、安慰患者,向患者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解释便秘病的不良影响及用力排便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使患者能正确对待,配合日常治疗与护理让患者明白“和其喜怒”、“喜怒有度”是身体康复的基础,指导患者主动消除自身心理烦恼与焦躁情绪。
2.饮食护理: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饮食与排便、疾病康复的关系,根据患者情况辨证制定合理的饮食,使患者及家属配合。
适当增加脂肪、高纤维素食物和水的摄入,有助于防止便秘的发生。
高纤维素饮食可使大便维持一定的体积并成形,维持成人正常排便的食物纤维摄取量为每日20g。
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使肠蠕动加快。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液体摄入量在2~3L左右,睡前喝一杯蜂蜜水或清晨空腹饮一杯淡盐开水均有助于大便通畅。
要多食水果、蔬菜或笋类、麦片、麸皮等多粗纤维食物。
3.排便的时间和环境的护理:指导患者有规律的
生活,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嘱患者尽可能在每日早餐后排便,因早餐后易引起胃—结肠反射,此时训练排便易建立条件反射,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每日去厕所蹲10 ~20分钟,日久便可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在厕所里看书报、抽烟或思考问题。
而且不能久蹲努挣,以免引起出血或水肿。
嘱患者有便意时不要克制和忍耐,要立即去排便。
4.保持一定的活动量:适当的运动量,可促进直肠供血及肠蠕动,因而有利于排便。
肛肠疾病术后应鼓励患者在术后第一天开始活动,可适当的离床活动,也可做腹部按摩,有助于排便。
因按摩腹部使腹部产生压力,亦能刺激肠蠕动,引起便意。
5.润肠药物的应用:根据排便的情况,适当应用麻仁丸、乳果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等通便药物。
6.灌肠:对于直肠内有硬结样便块时,应用灌肠效果好,一般采用甘油剂灌肠。
对于粪便在较高的位置,肛管要采用细长、柔软、光滑,并且边灌边退出,以便充分软化大便,灌肠时要先了解肛门的解剖生理及伤口。
因物理性刺激易引起出血、疼痛,但不能长时间灌肠,否则可引起结肠痉挛性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3.小结:
排便的通畅与否是影响肛肠疾病术后伤口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护理中要综合应用各种干预措施调节患者排便情况,预防便秘产生。
措施,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实施有效的辩证施护,促进患者伤口恢复,以获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红艳,贺平,功能性便秘的精神心理因素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6):400-402
[2]欧阳松,中医护理干预对38例肛肠术后患者排便的影响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2(21):105
[3]冉小燕,王丽,护理干预降低肛肠手术术后排大便困难的作用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91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