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教案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97.06 KB
- 文档页数:3
作品创作与评价教案一、概述1. 美术作品创作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和评价,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幼儿园美术作品创作的目的2.1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美术作品创作可以让幼儿在观察、模仿和表现中感受美的存在,在审美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水平。
2.2 增强幼儿的想象力通过美术作品创作,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在创作中尝试新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2.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美术作品创作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幼儿园美术作品创作的内容和方法3.1 内容幼儿园美术作品创作的内容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可以包括涂鸦、贴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
3.2 方法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以采用示范引导、自由发挥、启发思考等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四、幼儿园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4.1 完成度评价一个美术作品的完成度,可以从作品的线条、色彩、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看作品是否完整、丰满。
4.2 创意性评价一个美术作品的创意性,可以看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表现内容等方面,看幼儿是否有独特的想法和表现手法。
4.3 表达能力评价一个美术作品的表达能力,可以看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意境、寓意等方面,看幼儿是否能够用画笔表达内心的世界。
五、幼儿园美术作品创作与评价的实施5.1 创作过程在幼儿园美术课上,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兴趣,设置不同主题的创作活动,引导幼儿进行作品的创作。
5.2 评价方法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教师评价、互评等多种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六、结语通过对幼儿园美术作品创作与评价教案的研究,可以有效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幼儿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并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幼儿教育的良好效果。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1.1 介绍美术鉴赏的定义和意义1.2 解释美术作品的价值和审美标准1.3 探讨美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章节二:绘画艺术的鉴赏2.1 分析绘画作品的形式和技巧2.2 解读绘画作品的题材和主题2.3 举例介绍绘画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三:雕塑艺术的鉴赏3.1 解析雕塑作品的形式和技巧3.2 探讨雕塑作品的题材和主题3.3 举例介绍雕塑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四:建筑艺术的鉴赏4.1 分析建筑作品的形式和技巧4.2 解读建筑作品的题材和主题4.3 举例介绍建筑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五:摄影艺术的鉴赏5.1 解析摄影作品的形式和技巧5.2 探讨摄影作品的题材和主题5.3 举例介绍摄影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章节六:陶瓷艺术的鉴赏6.1 分析陶瓷作品的形式和技巧6.2 解读陶瓷作品的题材和主题6.3 举例介绍陶瓷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七:工艺美术的鉴赏7.1 解析工艺美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7.2 探讨工艺美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7.3 举例介绍工艺美术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八:装置艺术的鉴赏8.1 分析装置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8.2 解读装置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8.3 举例介绍装置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九:数字艺术的鉴赏9.1 解析数字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9.2 探讨数字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9.3 举例介绍数字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章节十:综合艺术的鉴赏10.1 分析综合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10.2 解读综合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10.3 举例介绍综合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流派重点和难点解析章节二:绘画艺术的鉴赏2.1 分析绘画作品的形式和技巧2.2 解读绘画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章节三:雕塑艺术的鉴赏3.1 解析雕塑作品的形式和技巧3.2 探讨雕塑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章节四:建筑艺术的鉴赏4.1 分析建筑作品的形式和技巧4.2 解读建筑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章节六:陶瓷艺术的鉴赏6.1 分析陶瓷作品的形式和技巧6.2 解读陶瓷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章节七:工艺美术的鉴赏7.1 解析工艺美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7.2 探讨工艺美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对这些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2.1 分析绘画作品的形式和技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光影效果等,以及艺术家运用的笔触、技法等。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幼儿园美术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2. 提高幼儿的美术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增强幼儿对美育的认识,激发其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美术作品的种类:绘画、手工、剪纸等。
2. 美术作品的特点:色彩鲜艳、构图简洁、充满童趣。
3. 美术作品的意义:记录幼儿成长、展现其个性、培养其艺术修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引导幼儿观看、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其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2.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意义,激发其艺术创作的潜能。
四、教学方法1. 观看教师精选的优秀美术作品,帮助幼儿理解艺术作品的背后故事2. 开展亲子互动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欣赏美术作品,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视瓶等多媒体形式,向幼儿展示各种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其好奇心和兴趣。
2. 欣赏:带领幼儿观看绘画、手工和剪纸等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向他们讲解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3. 共享:鼓励幼儿共享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讨论:组织幼儿开展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5. 创作:引导幼儿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其艺术创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幼儿的美术鉴赏能力,让他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欣赏美术作品的也能激发其对美术创作的热爱。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并且有了自己的创作想法,整个教学过程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美术作品的鉴赏教育是美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独立创作能力,使他们在美术领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我们也将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合作,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艺术成长。
八、教学内容的延伸在幼儿园美术作品鉴赏教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教学内容,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案系部:美术与设计系姓名:黄小芳年级:20XX级课程名称: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授课对象:高一四班教材名称:普通高中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授课班级:高一四班课题: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教科书:普通高中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了解对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判断的几种评价方式2.通过实例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培养学生的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等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学生自己用本节课所学内容主动去分析、鉴赏、评价作品,在运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主动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由故事讲解导入,马远和夏圭都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山水画家。
他们以边角式山水取代了北宋流行的大山大水作画方式。
从而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形式风格的新局面。
因而受到了后世画家的追捧。
可是,特别喜爱书画的明代皇帝朱棣却不那么认为。
认为是残山剩水。
这说明对艺术家的创作和贡献,在从政治家的角度则又是另一种说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个问题吧(引出课题)(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通过展示作品《父亲》师生共同来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主题。
罗中立《父亲》这幅画的历史背景及存在故事,你要好好查一下师问:请同学们欣赏罗中立的作品《父亲》,所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生答:充满了同情、黝黑、神情憨厚老实的形象师总结:这幅作品在题材上显现了一个当代农民的形象,那么整幅作品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精致,它以人道主义的情感诉说着对中国农民的关爱和对乡土的眷恋,这种人道主义对于当时刚刚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来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
我们在上一课里已经讲述了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的重要性,本课要说明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只是我们理解美术作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惟一的,或者说它可以为我们理解美术作品提供某种参照,美术作品还需要我们观众给予我们自己的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二)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中国古代画家马远和夏圭的故事开始讲起的。
作为引子,这个部分指出了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的贡献,但明代皇帝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由此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有一个观众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问题。
第二部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讲述的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其产生的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即它的产生受到了当时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对它的理解也与其时代和地域密切相关。
这里主要举了罗中立的《父亲》这个例子。
这一点可以结合前一课讲述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理解。
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位雕塑家创作的三个《大卫》为例,进一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这里还提出了艺术创新的问题,主要是从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完整性方面说的,由于这个问题更为复杂,所以就没有展开,只作为教学中的参考。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是接着上面所说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相对的一面引出的问题。
这个部分着重强调的是个人感受和判断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不同的角度和方法。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1. 理解美术鉴赏的定义2. 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3. 了解美术鉴赏的重要性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名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讲解:解释美术鉴赏的定义,介绍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幅作品进行鉴赏,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实践。
章节二:美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1. 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的概念2. 掌握分析美术作品形式与风格的方法3. 了解不同美术流派的特点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
2. 讲解:解释美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的概念,介绍分析美术作品形式与风格的方法,如形状、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实践:让学生分析一幅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章节三:美术鉴赏的视角与方法1. 理解美术鉴赏的不同视角2. 掌握美术鉴赏的多种方法3. 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具有多种视角和方法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讲解:解释美术鉴赏的不同视角,如形式、内容、意义等,介绍多种鉴赏方法,如比较、联想、解读等。
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幅作品,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行鉴赏,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章节四:美术鉴赏与文化背景1. 理解美术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2. 掌握分析美术作品文化背景的方法3. 了解美术作品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具有明显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讲解:解释美术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介绍分析美术作品文化背景的方法,如历史、社会、文化等。
3. 实践:让学生研究一幅作品的文化背景,解释其意义和影响。
章节五:美术鉴赏的技巧与实践1. 理解美术鉴赏的技巧2. 掌握运用美术鉴赏技巧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幅具有挑战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导入:同学们应该都知道梵高,这位著名的荷兰画家。
但是同学们知道吗?在梵高生前他的作品很难让一般人理解,经常连自己的生活费用都需要自己的弟弟接济。
但在梵高逝世之后他的作品开始为人们所喜爱。
其作品一幅没有胡子的自画像在1998年11月19日,以7150万美元卖出。
了解到此处,可能有的同学会想:如果那生在梵高那个时候收藏了他的作品的话,那我现在一定是一位顶级富豪了。
”所以如果你与这样的想法的话,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我们美术课本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二、美术作品其实都具有它本身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1、宋代画家马远的《晓雪山行图》和夏圭的《渔笛清幽》有些人就特别喜欢,但是在明代皇帝朱棣却说:残山剩水,宋避安之物也,何取焉!”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同一作品,评价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会不同。
2、首先请同学们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然后说说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的关系。
大家可以分组讨论。
罗中立借鉴西方现代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
其作品与文革时期的“假大空”的题材形式的作品相比是一种反叛,同时真实的再现现实。
作品一经展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是新中国成立来影响最大的。
父亲一画说明: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内容,还是形式或风格都受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制。
所谓"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个时代才有,而不可能出现在别的时代;所谓"地域性"是说某些题材可能在这个地域不断出现,而对于另一个地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3、那我们又该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呢?1、请同学们看书本欣赏42页的大卫三个雕塑。
然后说说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受到哪三个方面的制约?其实——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受到了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三个方面的制约,也就有了各种判断的角度由此产生了分歧.由此看来,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了解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并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受到到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的制约,同时赏析油画作品《父亲》最终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教学重点:以作品《父亲》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本课有些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只是简略带过。
但是很多学生在初中没有上过美术课,美术课在大多学生心中已经淡出,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对作品《父亲》进行了重点赏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讲授法、讨论交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同学问他的画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同学们可能会有同样的疑惑,让我们先来了解下面的问题。
1、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人类有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需要,仅从这里看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其实一件艺术作品从它一产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只是这个价值有大有小而已,其意义也是各种各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判断。
2、谁知道当今世界拍卖价格最高的绘画作品是那一件?同时估计一下会是那种类型的(具象、意象、抽象)?《红磨坊的舞会》(雷若阿,油画),0.781亿美元1990拍出《加歇医生》(油画,梵高)0.825亿美元1990年拍出《向日葵》(凡高,油画),1995年以7000万美元拍出《拿烟斗的男孩》(油画,毕加索)2004年5月5日最终以令人震惊的1.04168亿美元被一位神秘的富商买走,创下了单幅画拍卖价格的世界最高纪录。
《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夫人》克里姆特(奥地利),油画,2004年6月创下的1.35亿美元的世界纪录。
《1948 年,第五号》波洛克这幅作品于2006年11月3日拍卖出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达1.4亿美元。
5-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钱蔚1、2、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一般是如果评价一幅作品的价值呢?好的,刚才听见有同学说从画中画的故事,绘画的技巧,还有是谁画的这幅画来评价,还有的同学说是用钱来衡量。
看来同学们对价值的认识都不一样。
书上有个短故事请大家看一下,说的是马远和夏圭都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山水画家。
他们以边角式山水取代了北宋流行的大山大水作画方式。
从而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形式风格的新局面。
因而受到了后世画家的追捧。
可是,特别喜爱书画的明代皇帝朱棣却不那么认为。
认为是残山剩水。
这说明对艺术家的创作和贡献,在从政治家的角度则又是另外的一种说法。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2、讲授新课请大家看一下这幅作品罗中立< 父亲>油画作品《父亲》,作者罗中立,创作时间于19 80年,作品篇幅:216x152公分。
《父亲》一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其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画家藉此来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进行反思。
《父亲》一画是在美国画家克洛斯巨型肖像画的启发下,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画出的中国的一位普通的、贫困的、苦涩的老百姓,人物的形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
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象是在缅怀过去,又象是在期待未来,让我们感受到那牛羊般的善良目光的“通视”。
干裂、焦灼的嘴唇似乎已被封干许久,仅剩一颗门牙的嘴里不知饱尝过多少的酸、甜、苦、辣,犹如耙犁一般的破伤的大手捧着一个破了又被重新锔起的粗瓷碗在喝水,细小毛孔里渗出的汗珠不知已滑落多少,稀疏口胡须,还有那象征着悲剧色彩的苦命痣,都无不打上了他艰苦劳动、生活悲惨的的烙印。
站在这幅巨大的肖像画面前,使人们感到了他身上特有的烟叶味,感到他的肌肤在抖动,他的血液在奔流,叫人们思考,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激起广大观众的共鸣面对《父亲》,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乐观精神和坚韧的奋斗力的普通老农民,在他身上汇集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百折不屈的创造力,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观众的心中产生的是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感,是憾人心魄的,正是罗中立毫不遮掩的把农民的“丑”真实的表现出来,才使得“父亲”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第一章:美术鉴赏导论1.1 课程介绍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理解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和价值1.2 美术鉴赏的定义和意义探讨美术的定义和分类解释美术鉴赏的内涵和外延1.3 美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角度和要点第二章:绘画艺术的鉴赏2.1 西方绘画艺术鉴赏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学习欣赏西方绘画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2 中国绘画艺术鉴赏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学习欣赏中国绘画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3 绘画艺术鉴赏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绘画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实践绘画艺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第三章:雕塑艺术的鉴赏3.1 西方雕塑艺术鉴赏了解西方雕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学习欣赏西方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3.2 中国雕塑艺术鉴赏了解中国雕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学习欣赏中国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3.3 雕塑艺术鉴赏实例分析分析具体雕塑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实践雕塑艺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建筑艺术的鉴赏4.1 西方建筑艺术鉴赏了解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学习欣赏西方建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4.2 中国建筑艺术鉴赏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学习欣赏中国建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4.3 建筑艺术鉴赏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建筑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实践建筑艺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摄影艺术的鉴赏5.1 摄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学习欣赏摄影作品的方法和技巧5.2 摄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掌握摄影艺术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分析摄影作品的构图和光线运用5.3 摄影艺术鉴赏实例分析分析具体摄影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实践摄影艺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第六章:现代艺术及其鉴赏6.1 现代艺术背景与流派探索现代艺术的背景和起源了解现代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6.2 现代艺术的鉴赏要点学习现代艺术的特点和风格掌握鉴赏现代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6.3 现代艺术鉴赏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现代艺术作品实践现代艺术鉴赏的技巧第七章:当代艺术及其鉴赏7.1 当代艺术的发展与特点了解当代艺术的定义和发展趋势掌握当代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7.2 当代艺术的鉴赏方法学习当代艺术的鉴赏方法和思维方式探索当代艺术的创新和多样性7.3 当代艺术鉴赏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当代艺术作品实践当代艺术鉴赏的技巧第八章:美术鉴赏的心理与批评8.1 美术鉴赏的心理过程了解美术鉴赏的心理机制和过程探索个体在美术鉴赏中的心理反应8.2 美术批评的概念与方法学习美术批评的定义和目的掌握美术批评的方法和原则8.3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综合实践分析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进行批评实践美术鉴赏与批评的综合技巧第九章:美术鉴赏的教育意义9.1 美术教育与鉴赏的关系了解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探索美术鉴赏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9.2 美术鉴赏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学习美术鉴赏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掌握如何有效地进行美术鉴赏教育9.3 美术鉴赏教育的实践案例分析具体的美术鉴赏教育实践案例实践美术鉴赏教育的技巧和方法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美术鉴赏的意义和价值总结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和价值思考美术鉴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0.2 美术鉴赏的发展趋势探索美术鉴赏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广和传承美术鉴赏文化10.3 教学反思与改进对整个美术鉴赏教案进行反思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美术鉴赏及其意义展开,涵盖了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方法技巧、不同艺术形式和流派、以及美术鉴赏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等方面。
第八课所有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案评选)教师:康颂水学校:沂源一中日期: 2010-12-05美术教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谢谢有了以上是同学们的评价,我们这幅作品 的鉴赏过程才算是基本完整的,而这一步, 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点击大 屏幕,显示课题,板书)(二)讲授新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冈財同学们对这幅画的评价说的都很 好。
这幅画呢,我也叫别的老师看过,他们 也和同学们一样对这幅画有着不同的看法和 评价: 有的认为,我这幅画不用这么复杂,画一半的景色就差不多了,如图:(一)导入: 师生问好 组织教学 同学们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理解美术家 创作意图的重要性,那么我呢也有感于我们 沂源县鲁山森林公园的美丽和俊秀,以此为 蓝本有感而创作了一幅山水画,在这里请同 学们一起鉴赏一下(实物教具展示一全景式 风景画),介绍所画的内容:从庐山山脚直至鲁山顶的路线,经过朱啊村 -栗子园-紫竹林- 上鲁山顶-一侧的水帘,远处的挂船焦 山……)请同学们在观察两分钟后给予一个评价,无 论是这幅画的优点和是这幅画的不足之处, 我好再在以后的创作中改进。
问题:请同学们给予评价, 学生起立,调动情绪极大关注,看美术作 品,两分钟的时间进行评 析讨论讨论学生评价 ...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 的学习,且又是熟悉 的景色,自然会有一些评价)设计意图:调 动情绪,防止 学生瞌睡现在多媒体 多,实物的教 具反而少,拿 出实物更能引 起学生的重 视,承接上一 堂课的内容, 使学生知道我 的创作意图, 进行共同的鉴 赏,等待学生 评析, 为本节课的教 学做铺垫•锻炼学生的独 立鉴赏能力教师活动恍然肯定同学们的评价,提出不 同的观点,为 下一步的总结 做铺垫正如刚才同学们和两位老师所说的,我这幅画,在不同的欣赏者眼里便产生了不同的评价,历史上,就有两位分别爱画山水的半边和一个角落的画家,他们便是宋朝的大画家马远和夏圭,大家看一下他们的作品(点击大屏幕)《晓雪山行图》——马远《渔笛清幽》——夏圭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美术作品的评价受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的限制,这注视遮挡),这样画的更精确,更能给人想象的空间;还有一位老师更是这样说,一半也太多,应该精益求精,画一个角落就可以了,更不必在其他地方浪费笔墨,如图:(实物遮注视,会意设计意图:为下一步引出第一个问题做铺垫学生观看大屏幕,欣赏作品。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美术鉴赏导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让学生理解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和意义。
引导学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美术鉴赏的定义和特点美术鉴赏的意义和作用美术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
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美术鉴赏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和内容,评估学生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美术作品的形式与语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和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美术作品的形式和语言。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美术作品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风格、技法等分析和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美术作品。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观察和分析能力。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和语言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质量和内容,评估学生的审美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美术鉴赏的视角与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不同视角和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行美术鉴赏。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美术鉴赏的不同视角:形式主义、表现主义、社会历史等美术鉴赏的方法:直观欣赏、比较分析、解读创作背景等运用不同视角和方法进行美术鉴赏的实践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美术鉴赏的不同视角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行鉴赏。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美术作品,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行鉴赏实践。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美术鉴赏视角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案教案
郭X 美术
教学内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1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2美术作品判断中产生分歧的合理性。
技能:尝试对比鉴赏美术
作品。
过程与方法:完成一次学生参与的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的
评价,通过评价过程了解美术作品评价中产生分歧的必然
性。
情感与价值:任何人都可以评价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正确
对待美术作品价值评价的分歧。
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对美术作品价值的影响。
使学生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
使学生懂得艺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不能量化。
教学方法授课
教学过程(一)通过三件大卫的雕塑作品讲解经典的价值差异。
首先简单讲述大卫战胜哥利亚的故事然后让同学判断三件作
品分别表现了故事中的时间点—战斗前?战斗中?战斗
后?通过学生主动的分析评价,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创作
意图随时代变化,以及人们的审美也随时代变化。
(二)美术作品的地域性
通过一个地理知识问题讲学生的思维从时代性引入地域
性,老师去探险,向南走一公里,再向东走一公里,接着再向北走一公里,于是回到的出发点,这是老师看到了一只动物,是:A老虎B狮子C熊
最后尽可能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这样能回到原点的只有北极点,所以看见的动物是熊。
1、世界上有224个国家地区
这些国家与地区分布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
2、地域的区别很大
就今天的天气讲述地域的差异
3、看看中西的晚餐
《韩熙载夜宴图》与《最后的晚餐》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假设绘画作品情景创作让学生判断合理性。
A:耶稣吃着肠粉说“你们当中有个人将要出卖我。
”B:韩熙载吃了牛排,一边看歌舞,一边嘱咐侍者,下次要八分熟!
4、区别产生独有的价值
通过“肠粉”与“牛排”的例子,向同学们阐述,地域性产生的价值无法比较高低,也无法相互替代。
(三)实时互动
教学内容一: 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同学通过图形动画找出我们处于图形关系中的位置
教学内容二: 尝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讲述内容:作为美术作品的欣赏着我们应该大胆尝试对美术作品进行意义与价值的评价
课堂小结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永远无法得到同意的审美观点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