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八课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 格式:ppt
- 大小:5.31 MB
- 文档页数:49
课题: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课时:1课时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基本掌握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的方法,主动参与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能够正确应用对比的方法阐述自己对作品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出示作品—引起讨论—深入探究—感悟课程中心主题—学会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课文中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判断、甄别的过程中,运用情感与知识来对作品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
法律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了解与美术相关的法律知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教学难点要准确判断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在教学中要能精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将法律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
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交流教具准备课件课型:美术鉴赏课教学过程(含复习、引入、新授、学生活动、板书设计与归纳小结)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启发导入:《美术鉴赏》课上,感觉大家问的最多、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老师,这幅画值多少?这类问题当然也是美术鉴赏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是在网络上搜集的部分美术作品的拍卖价,不全,也不一定精确。
三、授新课: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文森特·凡·高1890年创作的《加谢医生的肖像》在1990年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荷兰画家鲁本斯的油画《殴打婴儿》2002年易主,购买者竟不惜出资7350万欧元。
《红磨坊的舞会》雷诺阿1990年7810万美元。
《没胡子的自画像》荷兰凡高1998年7150万美元十七世纪巴洛克风格天才艺术家鲁宾斯一幅未见经传的油画《对无辜者的屠杀》日前在伦敦的苏富比拍卖行以4950万英镑售出。
双臂抱胸的女人》毕加索2000年5560万美元《鸢尾花》于1889年5月完成。
共1学时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美术作品的意知识与能力:认识了解对于义和价值判断的几种评价方式;通过实例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过程与方法: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师生探究——作品欣赏——小结;采用欣赏、自主探究、引导交流、合作探究和小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尊重不同类型的文化形态、尊重创造。
2学情分析本次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同学,思维活跃,观点独到。
但美术知识与鉴赏经验相对较少。
尽可能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多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2、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不同角度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不是任意的,是有一定评判标准的。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们知道很多的美术大师和美术作品,很多的美术作品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因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
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导入新课。
二、作品欣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课件欣赏大量作品,(有大师的也有我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三、学生自主探究:你是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你怎样看待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以“我是美术老师”的角色试欣赏一幅自己感兴趣的确作品。
四、师生探讨: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如何理解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老师引导学生欣赏。
通过作品《父亲》引导学生欣赏。
五、学生欣赏:学生自选喜欢的作品以“美术老师”的角色进行欣赏,老师鼓励学生要大胆和自信。
通过此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自信心。
六、小结评价:美术作品的意义受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因素的制约。
同时他人的感受不能代替你的感受,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作出自己的判断。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和教学过程三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这节课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和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
(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是因为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幅作品时,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二)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关系,二是使学生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又有相对的一面。
(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引子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有一个观众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问题;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其产生的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即它的产生受当时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二、教学方法采用的有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
学法:三、教学过程:首先导入课题,由马远、夏圭的小品式山水画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眼里给的评价不同,说明美术鉴赏存在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
教学内容一: 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①首先通过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来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的关系。
罗中立借鉴西方现代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
他那古铜色的脸,长期的艰苦岁月造成的那条条车辙似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无不饱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和对造成这一现实的深刻反思,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现实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关注。
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及价值判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学会判断、分析归纳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懂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离不开时代性、地域性及创新性三个因素、因而其绝对性与相对性、了解5种鉴赏角,尊重自我感受在鉴赏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意义,提高自我鉴赏能力。
方法与过程:在教师引导下,运用临摹、比较,举例的学习方法,结合时代、地域与创新性多角度多种方法体会美术作品,并得到鉴赏结果。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学会配合、体会学习乐趣,独立鉴赏美术作品后的自我价值体验与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更加宽容地看待、接纳作品。
在生活中对同一事件发表的不同的观点看法应持理解、宽容、独立的态度,拓宽视野、开阔心胸。
学情分析:此节课重点是教会学生多角度地鉴赏美术作品,认识到数理逻辑的归纳性思维与艺术鉴赏中常用的以演绎性形象思维为主的方法的不同,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高中学生正值形成独立人格,展现自我价值的生理心理成长、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包容性地鉴赏美术作品,可满足高中学生的审美需要,促进形成多元文化审美观念。
开阔高中学生的知识领域,更好地形成独立人格。
教学重点理解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地域性和创新性的的关系,尊重自身感受在鉴赏中的主体性,从中学会对美术作品价值的多角度判断,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包容心态看待美术作品评价,进一步理解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中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教学难点辨别数理逻辑的归纳性思维与艺术鉴赏中常用的演绎性形象思维的不同,通过体验、感受并参与美术作品鉴赏理解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中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教学方法临摹、引导讲授,比较探究,问题讨论,自我表达。
教学过程:教学常规引入课题:教师示范另一种鉴赏方式——临摹教师和同学们共同临摹毕加索少女像,在临摹时,告诉学生,临摹是深层次品鉴作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要求动手时动脑,过程中体会作品创作思路,学习、思考、借鉴,进而更好品鉴作品,提高鉴赏层次。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
我们在上一课里已经讲述了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的重要性,本课要说明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只是我们理解美术作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惟一的,或者说它可以为我们理解美术作品提供某种参照,美术作品还需要我们观众给予我们自己的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2学情分析1、知识与技能:基本掌握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的方法,主动参与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能够正确应用对比的方法阐述自己对作品认识。
2、方法与过程:出示作品—引起讨论—深入探究—感悟课程中心主题—学会判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具有重要的情感价值,让学生在课文中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判断、甄别的过程中,运用情感与知识来对作品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
3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性和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无论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形成还是美术作品产生意义和价值的能力与范围都受到了其所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2.使学生了解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难点:在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其绝对的一面又有其相对的一面,要准确判断一件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在教学中要能精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授课人:王朝晖榆林第二实验中学2010年11月30日课题: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单元课时:第八课1课时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课序结构中的位置。
美术鉴赏总体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艺术理论概说;第二部分为中外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的鉴赏介绍。
本课是美术鉴赏理论知识系统中的第八课,为理论概说的最后一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第二部分的分门别类的介绍做出铺垫。
2、本课的内容结构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引部分。
是从中国古代画家马远和夏圭的故事说起。
指出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中的贡献,但是明代皇帝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由此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有一个观众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问题。
第二部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讲述的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和地域有着密切地关系。
主要以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的分析和介绍来说明。
表明着作品是一个历史时代和地域的产物,凝结着一个时代和地域浓厚的气息,是意义和价值判断的关键所在。
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三位雕塑家所创作的三件同是《大卫》题材的作品为例,以此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除了受到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影响之外,其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更在于它的创新和突破。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点的分歧。
①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修养的不同,对于同一件作品会有不同判断结论,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体验。
②另一方面,对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也不是任意的,是必须建立在对于作品及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全面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