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结果汇总表
- 格式:docx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淮北师范大学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基本状态数据表0 基本信息0-1基本信息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学科门类学科门类代码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获准一级学科授权时间是否为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是否为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是否为省学科重大建设项目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数学术型专业型1 导师队伍1-1导师队伍与生师比(据此表统计队伍数量、队伍结构、生师比等信息)姓名研究方向出生年月职称学位学历培养硕士生是否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否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注明计划名称与时间、批次)是否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注明计划名称与时间、批次)近5年获学位人数在学人数2 科学研究2-1整体情况(近5年,以此计算高级职称人均论文、人均科研项目、人均科研经费等)论文与专著承担项目成果与获奖发表论文(篇)SCI、EI、ISPT、SSCI、CSSCI、CSCD收录(篇)出版学术专著(部)出版译著(部)项目总数其中国家级项目(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项)安徽省项目(项)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项)国际合作项目(项)其它项目(项)承担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万元)获发明专利(项)科研成果转让(项)科研成果被采用(项)直接经济效益(万元)获国家级奖(项)获省部级奖(项)获高校人文社科奖(项)获其他科研奖(项)2-2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代表性成果、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每个方向限填3名主要学术骨干;代表性成果每个学科方向限填6项)学科方向主要学术骨干近5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成果名称(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时间主要效益本学科方向有关人员承担任务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比例研究生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数研究生获得资助的科研经费数(万元)研究生人均获得资助的科研经费数(万元/人)2-3近5年本学科点研究生在学期间最有代表性学术成果(限填20项)序号研究生姓名成果名称(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时间3 教学与人才培养3-1人才培养成果(近5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年度一等二等合计3-2学科建设经费、研究生“三助”情况(近5年)年度学科建设经费研究生参与“三助”情况共计(万元)省财政资金(万元)主管部门资金(万元)学校(学科)资金(万元)其他渠道资金(万元)共计(人)助教(人)助研(人)助管(人)合计3-3代表性教学改革成果(近5年,限填6项)项目名称项目主持人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支持改革目标改革成效特色与创新3-4 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盲审情况年度应授予学位人数实际授予学位人数学位一次授予率学位论文接受省学位办抽检数论文抽检比例论文抽检异议篇次论文抽检异议比例学位论文盲审数学位论文盲审比例盲审异议篇次盲审异议比例总数3-5 近5年学术交流与合作年度主办重要国内学术会议参加重要国内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会议发表文章在国外参加进修(合作)的教师人数担任重要学术团体主要任职人数总人次研究生参会人次总人次研究生参会人次总计3-6 近5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与毕业去向年度毕业生数授予学位人数一次就业率国内攻读学位公派出国留学国有企业中外合资/外资/独资政府机构/科研事业民营企业/个体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其他平均4 物质条件4-1 近5年用于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经费情况年度教育部经费中央其他部门经费省市自治区社科基金省厅经费其他地方经费总计4-2 基地与实验室(仪器设备限填10台/套)序号专门或主要用于本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工作站)等批准部门批准时间可用于本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或专业实验室情况实验室名称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实验室人员配备(人)仪器设备(台仪器设备值(万元)或套)名称总计12344-3涉及本学科的图书资料馆藏总量(万册)中文藏书量(万册)中文电子图书(万册)外文藏书量(万册)外文电子图书(万册)中文期刊(种)中文电子期刊(种)外文期刊(种)外文电子期刊(种)数据库(种)5 管理工作5-1学科管理、研究生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代表性成果(近5年,限填6项)成果名称时间目标成效特色与创新填写说明一、统计数据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指本学科点人员署名本单位获得的成果,凡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人事处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人事处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图书馆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教务处(熊燕、马亚平)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教务处(谢海松)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教务处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团委、宣传部、学生处、体育系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XX学院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评表责任单位:。
附件3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总结报告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学科授权级别2015 年8 月29 日编写说明一、本报告是学位授权点经过自我评估的全面总结,分为两个个部分: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和持续改进计划。
二、封面中单位代码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管理信息标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2004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教育部《高等学校代码》(包括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填写;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填写,只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授权学科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同时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授权级别选“博士”;只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授权级别选“硕士”。
三、本报告采取写实性描述,能用数据定量描述的,不得定性描述。
定量数据除总量外,尽可能用师均、生均或比例描述。
报告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数据应确属本学位点,必须真实、准确,有据可查。
四、本报告的各项内容须是本学位点近5年来的情况,统计时间以本报告撰写时间为截止时间,往前推算5年为起始时间。
五、除特别注明的兼职导师外,本报告所涉及的师资均指目前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专职人员(同一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不同学术学位点重复填写)。
六、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应是署名本单位,且同一人员的同一成果不得在不同学术学位点重复填写。
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学位点之前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七、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编写。
八、本报告正文使用四号宋体,字数不超过8000字,纸张限用A4。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江苏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评估自评表学位授予单位: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一二年月日填写说明一、单位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中的代码填写。
二、学科门类名称、一级学科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三、自评总结报告填写评估的基本情况、建设成效与特色、存在问题与不足、整改措施等。
四、自评分值应≤指标分值。
五、自评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总分≥90分,且特色鲜明,为优秀,总分<60分为不合格,其他情况为合格。
六、表中相关内容应确属本学科,情况必须属实。
数据统计相关内容均截至当年度8月31日。
近5年情况统计应从前推5年的9月1日开始统计。
七、表中的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
目录一、自评总结报告..............................................................................................二、分项自评......................................................................................................(一)分项自评结果汇总表 .......................................................................(二)二级指标分项自评 ...........................................................................1.学术队伍...............................................................................................2.科学研究...............................................................................................3.教学与人才培养 ..................................................................................4.学术交流...............................................................................................5.工作条件...............................................................................................6.管理工作...............................................................................................7.学生满意度及社会评价 ......................................................................主要优势特色 .........................................................................................三、单位学位委员会意见 .................................................................................江苏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评估一、自评总结报告(字数1500字左右)二、分项自评(一)分项自评结果汇总表(二)二级指标分项自评1学术队伍1.1队伍结构1.2学术带头人1.3中青年教师与培养培训1.4导师遴选及其指导2科学研究2.1学科方向、科研项目与经费2.2学术水平与科研成果2.3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3教学与人才培养3.1教学及改革3.2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3.3教风与学风4学术交流4.1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4.2国内学术交流5工作条件5.1研究生的学习条件5.2研究生的文化、体育、生活条件6管理工作7学生满意度及社会评价7.1招生与就业7.2学生满意度与社会评价主要优势特色。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自评结果汇总表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体系自评结果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自评等级自评等级依据1办学思想1.1学校定位1.1.1学校定位* A 学校能根据社会需要、自身条件准确定位,满足社会需求。
1.1.2学校发展规划 A根据学校定位的要求,制定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分阶段目标具体、措施落实,有效实施,成效显著。
1.2办学思路1.2.1教育思想观念 A 教育思想观念: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
1.2.2教学中心地位* A一贯重视本科教学,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工作到位。
1.3 办学成效1.3.1办学特色* A 办学特色鲜明。
1.3.2教育教学主要成效 B 教育教学较有成效。
2师资队伍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2.1.1生师比* B 平均生师比17.43:1,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2.1.2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B中高级职称者达到63%,各专业的教师分别来自5所及以上大学,学术梯队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实施得力,各学科专业形成了学术梯队。
2.1.3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A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达70.3%2.2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2.2.1主讲教师资格 C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比例为87.9%。
2.2.2教学水平* A教师讲课与指导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综合测评达优良的教师的比例达任课教师的85%,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
2.2.3教师参加教、科研项目情况 B91.7%的任课教师参加科研活动,62%的专任教师参加校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教师队伍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年度教、科研经费达省内同类高校的平均水平。
2.2.4教、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B 获省、部、市级奖项的数量达到省内同类高校的平均以上水平。
3教学条件3.1教学基本设施3.1.1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B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4.2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