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记录-III级围岩开挖和支护
- 格式:docx
- 大小:20.59 KB
- 文档页数:5
璧山隧道Ⅲ级围岩初期支护施工技术交底一、交底说明本交底适用于中铁二局成渝客运专线经理部第五分部璧山隧道暗洞Ⅲ级围岩地段初期支护施工。
二、施工概况璧山隧道Ⅲ级围岩初期支护施工主要包括初喷混凝土、安设锚杆、架立钢架(Ⅲ级Ⅰ型复合式衬砌)、挂设钢筋网以及复喷混凝土等。
在上一工序施工结束后,应立即施作初期支护,约束围岩变形。
璧山隧道Ⅲ级围岩初期支护参数见下表2-1:衬砌类型Ⅲ级Ⅲ级Ⅰ型Ⅲ级Ⅱ型预留变形量(cm)5~8喷射混凝土规格拱部、边墙C25仰拱/ / C25设置部位及设置厚度拱墙:12cm拱180°:21cm边墙:12cm拱墙:15cm仰拱找平:10cm钢筋网钢筋规格(HPB235)φ6设置部位拱部开挖边缘线上部180 拱部网格间距(cm)25×25锚杆规格拱部Φ25普通中空锚杆(L=3m)边墙Φ22砂浆锚杆(L=3m)设置部位及间距(环×纵m)拱部:1.2×1.5 拱部:1.2×1.5 拱部:1.2×1.5边墙:1.5×1.5 / 边墙:1.5×1.5钢架类型/ 四肢格栅(高140)/表2-1 Ⅲ级围岩初期支护参数三、施工工艺工序1、施工工序(超欠挖处理完毕后)第一次初喷砼→施作拱顶普通中空锚杆及边墙砂浆锚杆→铺挂钢筋网→安装锚垫板→立钢拱架(Ⅲ级Ⅰ型复合式)→施作锁脚锚杆(Ⅲ级Ⅰ型复合式)→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图3-1 初期支护施工流程图2、施工工艺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利用湿喷台车或湿喷机械手施作。
安装锚杆时采用YT-28气腿式风钻钻孔后,将锚杆打入孔内并注浆和施作钢垫板。
钢架在洞外加工成型并试拼装后运输进洞,利用装载机配合人工架立,及时加设锁脚锚杆和纵向连接筋。
钢筋网片在洞外加工成1.5m2片状,运进洞内进行铺设,搭接1~2个网格。
最后必须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四、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1、喷射混凝土原材料 ①水泥设置部位 / 开挖边缘线上部180 /纵向间距(m ) / 1.2~1.5 /钢材规格 / Φ22、Φ14、φ6 /超欠挖处理第一次初喷锚杆施作钢筋网安设安装锚垫板架设钢拱架施作锁脚锚杆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喷射机就位喷射材料准备喷射砼采用P0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1310 项目名称 新建怀邵衡铁路3标第 页 共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 斜井洞身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 斜井洞身开挖支护 交底日期 2015年2月14日技术交底内容: 一、洞身开挖工法1.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 测量→开挖→初喷→出碴→挂网、锚杆支护→复喷砼。
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工艺流程见“Ⅲ级围岩复合断面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
2.各项循环工序及技术措施2.1 测量放样测量人员精确测定隧道中线、法线及标高,利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将全断面开挖轮廓准确绘于掌子面。
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开挖轮廓允许偏差±10mm ,隧道中线点、里程点、标高参照线允许偏洞身开挖成形 危石清理 初喷混凝土 喷射 混凝 土施 工准 备系统锚杆安设 钢筋网铺设 复喷混凝土挂网锚喷施工支护工艺流程图差±5mm。
2.2全断面土石方开挖及初喷该段隧道围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弱风化,以板岩为主,围岩整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地下水较发育,以渗滴水为主,利用全断面开挖台架人工手持风镐钻爆开挖,采用光面爆破。
开挖进尺为3.0m每循环。
开挖结束后,及时对开挖面进行初喷支护,临时稳定开挖面。
初喷混凝土厚度为4cm,混凝土标号为C25,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2.3开挖具体见开挖与钻孔爆破(附图1、2)2.4系统锚杆安设隧道拱墙部位设置系统锚杆,锚杆长度均为2.5m,锚杆布置间距为环1.5×纵1.5m梅花型布置,锚杆安设前首先在围岩表面按设计尺寸绘出锚杆孔位,利用手持风钻成孔,锚杆孔位偏差为±150mm,锚杆孔垂直围岩面或节理面孔深偏差为±50mm,终孔后用高压风水将锚杆孔吹洗干净。
注浆锚杆浆液采用水灰比为1:0.6~1:1的水泥浆或砂灰比为1:1的水泥砂浆,砂的粒径不大于2.5mm,采用注浆机注浆,注浆压力0.5~0.8Mpa,锚杆孔内注浆必须饱满密实,当浆液强度达到8Mpa后加设锚垫板及固定螺帽。
Ⅲ级围岩初期支护技术交底1、适用范围Ⅲ级围岩开挖断面共648米,里程分两段ZK27+669—ZK27+580,ZK27+540—ZK27+035,ZK26+941—ZK27+892。
2、主要施工方法喷射砼采用湿喷方式,喷射厚度Ⅳ类为12CM,系统锚杆为Φ22mm早强砂浆锚杆,L=2.5M,Ⅳ类间距为120CM,Ⅳ类钢筋网Φ6.5mm,间距为25×25CM。
喷射砼采用湿喷方式,喷射过程中掺入一定量的速凝剂,以提高喷射砼的早期强度。
3、施工图纸O112692581391968334010324033行车道中线隧道中线1178Ⅲ级围岩初期支护断面图4、质量要求4、1.每一开挖面施工现场,承包人应始终最少拥有一台可正常操作的喷浆机组,在使用前应经检查并批准。
承包人还应有备用设备,当出现故障时,能立即投入使用。
4、2.喷射砼须先选定配合比,并应通过试验合格和监理的认可后,方可投入施工。
施工中,喷射砼配料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
4、3.喷射混凝土前,应埋设标志或利用锚杆外露长度以控制喷射砼的厚度。
4、4.喷射作业区的气温不应低于+5℃,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不应低于+5℃。
4、5.混凝土喷射作业要求:1)、隧道开挖后应立即对岩面喷射砼,以防岩体发生松弛。
2)、按施工前试验所取得的方法与条件进行喷射砼作业,在喷射砼达到初凝后方能喷射下一层。
首次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分层喷射,喷射砼厚度应用获准的方式测定。
在隧道全长内每隔10~20至少要取一处试件,从拱中心向两侧边墙每2米取样用以确定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取样时要注意不要在有水的部位取样。
3)、喷射砼的回弹物不得重复利用,所有的回弹砼应从工作面清除。
4)、当受喷应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同时与受喷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可取0.6~1.0米。
5)、开挖断面周边有金属杆件和钢支撑时,应保证将其背面喷射填满,粘结良好。
6)、新喷射的砼应按规定洒水养护。
4、6.钢架支护1)、钢架支护的设计与制造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的要求。
****************技术交底书编号:主送单位工程名称S3开挖及初支根据图号S5-4-3-10 日期1.适用范围:ZK108+485~ZK109+190/ZK109+245~ZK109+700桩号。
2.S3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要求。
3.质量控制措施。
4.安全与环保措施。
编制者:复核者:审核者:接受单位:接收负责人:S3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要求S3围岩开挖方式为全断面开挖(开挖预留沉降量为5cm)。
S3初期支护由系统锚杆、单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组成。
施工工艺要求一、开挖S3的开挖半径、掘进参数由测量队放样确定,施工队按照放样结果控制,严禁欠挖。
二、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早强药卷锚杆联合支护。
具体支护参数:1.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cm。
2.钢筋网钢筋网为φ8钢筋网片,网格尺寸为25×25cm,钢筋网搭接至少一个网格的宽度。
4.系统锚杆全断面安设Φ22早强药卷锚杆,锚杆长度L=2.5m纵环间距120×120cm,梅花型布置,每环16根。
锚杆尾端设托板,尺寸150×150×6mm。
S3施工图见“附图”。
质量控制措施1.开挖1)开挖时合理确定开挖步骤和循环进尺,保持各开挖工序相互衔接,均衡施工。
2)开挖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开挖作业中,不得损坏支护、衬砌和设备,并应保护好量测用的点。
2.锚杆1)钻孔方向应尽量与围岩和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垫板于岩面紧贴。
2)锚杆的材质、类型、质量、规格、数量和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中空注浆锚杆的灌浆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锚杆孔内灌浆密实饱满。
4)锚杆垫板应满足设计要求,垫板应紧贴围岩,围岩不平时要用M10砂浆填平。
5)锚杆插入孔内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
3.钢筋网1)钢筋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使用前应清除锈蚀。
2)钢筋网与锚杆或钢支撑连接牢靠,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
石板尾隧道Ⅱ、Ⅲ、Ⅳ级围岩开挖施工方案
1. 背景
石板尾隧道位于XX省XXXX市,是连接两个重要区域的关键性交通通道。
隧
道Ⅱ、Ⅲ、Ⅳ级围岩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2. 工程概况
•隧道总长度:X千米
•设计标准:XXXXX
•II、III、IV级围岩长度:X千米
•II级围岩描述:XXXXXXXXXXX
•III级围岩描述:XXXXXXXXXXX
•IV级围岩描述:XXXXXXXXXXX
3. 施工方案
3.1 开挖方法
•采用XXX方式进行开挖,避免对围岩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根据围岩级别,选择合适的开挖机械和爆破方案,确保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3.2 支护措施
•II级围岩:采用XXXXX方式进行支护,确保开挖过程中的围岩稳定。
•III级围岩:采用XXXXX方案进行支护,加固岩体以防止塌方。
•IV级围岩:采用XXXXX方式进行支护,加强围岩的稳定性。
3.3 桩基加固
•针对部分围岩较弱的地段,采用桩基加固方案,确保隧道施工后的长期稳定性。
•桩基加固方式灵活多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4. 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XXXXX标准和安全规定,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5. 结束语
通过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案和严格的安全措施,对石板尾隧道Ⅱ、Ⅲ、Ⅳ级围岩
进行有效处理,确保整个隧道工程顺利推进,为地区经济发展与人民出行提供便利。
单位/部门: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7标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第 1 页共 5 页主送单位第一架子队编号CKGZTJ7GCB-GJJ-11-004 工程名称隧道Ⅲ级围岩施工日期2011年4月8日隧道Ⅲ级围岩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要求Ⅲ衬砌支护类型施工参数见《沪昆贰隧参01-08~11》;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Ⅲ级围岩不得大于120m。
1.开挖采用全断面或台阶开挖法;具体施工工艺参见《沪昆贰隧参05-13》。
2.钢架支护钢架采用格栅钢架,结合设计图及《沪昆贰隧参01-08~11》要求施做。
3.喷射混凝土采用C25网喷砼,喷射混凝土厚度按设计图纸要求参考《沪昆贰隧参01-08~11》要求施做。
4.系统锚杆拱部采用带排气装置的中空注浆锚杆,具体尺寸间距参照《沪昆贰隧参01-08~11》要求及设计说明。
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梅花型布置,砂浆锚杆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0,具体尺寸间距参照《沪昆贰隧参01-08~11》要求及设计说明。
5.钢筋网钢筋网采用环纵向φ6钢筋网,网格尺寸20㎝×20㎝,网格搭接不小于一个网格。
二、施工控制要点及质量要求1.开挖①施工工程中,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指导原则;分部有序组织开挖;②开挖方式根据实际揭露围岩情况采用弱爆破或人工配合挖机进行开挖,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以及装药量,采用多打眼、少装药的方式进行爆破作业;③各部开挖循环进尺不得超过2榀拱架,预留核心土的长度为3~5m为宜;④开挖之前必须进行TSP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质雷达分析,结合超前探孔资料调整开挖进尺和开挖方式,超前探孔搭接长度不小于5m,探孔钻探工程中做好施工记录;单位/部门: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7标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第 2 页共 5 页⑤开挖断面围岩预留变形量5~8㎝;⑥隧道开挖要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循环的止浆墙;⑦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Ⅲ级围岩不应大于2榀钢架间距;⑧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3榀;⑨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坏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⑩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Ⅲ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50m。
技术交底书交底编号:YGYN-4-3-工程名称施工部位III级围岩段施工单位交底日期天星隧道进口III级围岩开挖支护技术交底交底内容:1、技术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XX隧道III级围岩段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
2、编制依据及设计情况2.1编制依据:(1) 云桂隧参04-01、04-07(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4)《爆破安全规程》2.2设计参数:(1)III级A型复合衬砌(无砟),初期支护预留变形量为8cm。
采用台阶加法开挖,每循环进尺为3m。
(2)支护参数:a、拱墙喷12cm的C25素砼;拱墙设置钢筋网,采用HPB235钢筋,直径φ6,网格尺寸25×25cm,点焊连接,搭接长度1~2个网格。
b、拱部采用φ25中空锚杆(9.67根/延米),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4.96根/延米),各锚杆每根长均为3m,环向间距均为1.2m,纵向间距均为1.5m;锚杆用砂浆或水泥浆的强度等级均得不低于M20,且所有锚杆均设置垫板,垫板采用A3钢,尺寸为150mm×150mm×6mm。
3、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3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 HRBφ22带肋钢筋、HPBφ6钢筋、焊条、水泥、φ25组合中空锚杆、速凝剂、减水剂、粉煤灰、砂、碎石等(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机具:装载机、挖掘机、出渣车、工字钢弯曲机、喷浆机、钢筋切割机、钢筋调直机、交流电焊机以及常规的小型工具等。
4、施工方案及施工注意事项:4.1施工方案:(1)本段采用台阶法开挖,用浅眼小台阶爆破法及机械辅助开挖。
(2)施工工艺流程:a、爆破开挖上台阶→施作上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铺设钢筋网,并钻设径向锚杆复喷混泥土至设计厚度。
b、爆破开挖下台阶→施作边墙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铺设钢筋网,并钻设径向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c、弱爆破开挖仰拱。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ZT204CX11-15工程名称交底地点交底组织单位交底负责人施工单位接底负责人内容及说明:隧道Ⅲ级围岩开挖安全技术交底隧道洞身开挖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开挖方法选择不当;2开挖循环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3找顶不彻底;4 开挖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
5 爆破作业时无安全防护,爆破作业违章操作,重点检查项目:1、班前安全讲话。
2、作业人员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3、开挖作业平台安全防护措施。
4、现场开挖循环进尺、炸药用量。
5、地质条件较差时,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或预加固。
6、地质条件变化后开挖方法及时变换。
7、爆破后机械找顶。
8、两并行隧道开挖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及防护措施。
安全技术交底1、针对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进行开挖、每次进尺不得大于3米(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Ⅳ级围岩安全步距衬砌离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120米,仰拱离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90米。
1.1.2 隧道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开挖专项技术方案,方案应包括开挖方法、工艺流程、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
1.1.3隧道开挖方法应根据其地质条件、断面大小、施工装备、工期等条件的变化,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适宜的调整。
1.1.4 钻爆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控制循环进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不应对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和施工设备造成损伤。
1.1.5两座平行的隧道开挖时,其两个同向开挖工作面应保持合理的纵向距离;间距小的隧道,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产生不良影响。
1.1.6隧道双向开挖接近贯通面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当隧道两个开挖工作面距离接近15m时,必须采取一端掘进另一端停止作业并撤走人员和机具的措施,同时在安全距离处设置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
1.1.7 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必须进行钻爆设计,钻爆设计应考虑爆破振动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减小振动和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
1.1.8隧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根据其断面和作业环境合理选择机型,划定安全作业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
工程技术交底编号:JSDZ-009
3)开挖前应提前检查机械设备等,满足施工要求,防止各机械设备带病作
业。
4)遇到围岩情况变化时,应立即通知现场技术员,及时采取有效支护和预
防措施,如有危险情况,迅速将人员和机具撤离洞外。
5)施工时应将空气中的粉尘和废气含量控制在限度以内,维护洞内作业人
员的身体健康安全。
6)一律不允许在洞内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允许在洞内吸烟、饮食。
3、质量要求:
1)开挖轮廓线应圆顺,开挖掌子面应平整,禁止超欠挖。
2)开挖轮廓线不许侵入初期支护线路。
4、环保要求:
1)洞内弃碴一律弃于弃碴场,不许随处抛洒,弃碴所经洞外线路一律要求
每天洒水,控制扬尘。
2)洞内施工废水应经过沉淀净化处理后并符合国标污水排放标准方可排
出。
三、22药卷锚杆施工
该段系统锚杆采用φ22药卷锚杆锚杆,拱部及边墙锚杆长度为2.5m。
锚杆尾端设托板,尺寸150×150×6㎜。
开挖后在拱部按设计要求纵环间距120×120㎝按梅花形打设锚杆,在隧道的拱部形成整体支护结构。
布设范围为全断面20根。
放线:按设计间距在隧道全断面标出锚杆位置。
钻进及安装:风钻对准标出的锚杆位置孔位,对凿岩机供风供水,开始钻进,钻进应以多回转、少冲击的原则进行,以免钻渣堵塞凿岩机的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