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期末考试题型及复习范围 (1)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4
运营管理考试说明和复习题(请同学们认真复习,通读教材(de)相关章节,考题灵活.)一考试说明(一)题型和分值1.简答题 2题,每题8分,共16分2.辨析题 2题,每题8分,共16分先明确判断以下命题是“正确”还是错误,再说明理由.3.辩论题 1题,共15分以下一对观点是关于“”(de)争议,均有道理.请先明确说明你支持A观点还是B观点,再阐明理由.4.计算题共20分5.案例/材料分析题共18分6.论述题1题,共15分注题型、分值仅供复习参考,以考试试卷为准.(二)答题要求1. 辩论题、材料题和论述题均没有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成理、逻辑清晰、思维合理均可得分.2.答题应条理清楚(分条陈述),逻辑清晰.3.鼓励创新答题,能旁征博引且言之成理者可获得一定(de)鼓励分(按原分值(de)10-80%比例奖分).4.反对文不对题(de)答案,一经发现,则实行罚分,按原分值(de)10-80%比例计算.二复习题说明:1.页码为原书第9版之页码.2.请重点注意黑体字部分.前言拓展培训1.理解“运营管理需要从全球(de)角度考虑问题”.(结合供应链战略)2.理解“只有进行跨职能(de)有效融合,才能有最好(de)运营管理”.3.“在运营系统(de)设计以及运营活动(de)计划与控制中,需要进行许多决策.”请问主要包括哪些决策为什么4.拓展培训(de)团队及团队管理.5.拓展培训(de)意义.第1章关于运营管理6.运营管理(de)重要性.第5页7.什么是运营管理(第5页)其需要解决(de)主要问题是什么8.请介绍运营管理(de)基本内容.第10-12页9.运营管理(de)发展历史.第12-13页10.运营管理(de)最新议题.第15-17页第2章运营战略与竞争力11.什么是运营战略第22页12.运营战略竞争重点.第22页13.运营和营销(de)联系.第25页14.运营职能与其他职能(de)关系第675页15.思维框架:组织战略-组织结构-运营行为-运营绩效.16.理解运营管理(de)根本战略意图“从战略高度,防止‘自杀’和‘他杀’,针对顾客,面向流程,持续发展”.第3章项目管理17.什么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de)重要性第56页第57页18.项目组织结构.第56页19.甘特图.第61、591页20.关键路径法.第63-64页21.时间-费用模型基于时间-费用模型(de)项目管理激励约束制度(1)最小费用计划第70-72(2)项目管理成本预算:直接费用间接费用(3)项目管理费用支出方式(4)奖励提前完工(5)惩罚拖延工期22.项目经理(de)挑战第70页(1)为什么项目预算是最大(de)挑战(2)为什么营销业务挑战最小(3)项目经理(de)素质第4章工艺绩效23.工艺绩效(de)衡量.第100-102页24.工艺分析:餐馆(de)运作第104-105页(1)分析餐馆(de)运营能力(2)分析餐馆(de)人员安排(另:参考第594页)(3)分析餐馆运营存在(de)问题及其对策(4)餐馆(de)布置参考零售服务业(de)布置第191页25.工作设计决策.第115页26.工作设计中行为因素、生理因素(de)考虑.第116、118页27.工作方法设计(指南).第119页28.作业测定(时间研究)第124页29.激励工资制第133-136页第5章制造业(de)产品设计与工艺选择30.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de)主要商业职能第146页31.产品开发(de)典型过程(图)第146页32.并行工程:含义、三种常见形式、优势第147-148页33.价值工程第152页34.工艺选择第156页35.工艺流程结构第156-158页36.产品-工艺矩阵第159页37.虚拟工厂(de)概念第159页38.盈亏平衡分析法:专用设备选择第159、168、169页39.产品开发绩效评价第167页40.基本生产布置方式第176-177页41.装配线平衡(de)含义、目(de) 第182、187页42.成组技术(单元市)布置含义和好处第189页第7章质量管理43.全面质量管理第262页44.波里奇奖标准(de)框架图第265页45.欧洲质量奖(de)框架图第267页46.设计质量(de)维度第269页47.质量成本类型第271页48.ISO9000 体系第279-282页第8章供应链战略49.牛鞭效应及其对策第338-339页50.产品与供应链匹配第339-341页51.外购(外包):含义原因第341页52.分散制造第345-346页(与集中制造比较分析)第9章战略能力管理53.生产能力:含义重要性第356页54.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第359-360页55.生产能力柔性第361页56.大规模定制第347页57.决策树(考虑资金(de)时间价值)第365、371页58.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设施选址需要考虑(de)因素第378页59.扩大生产能力时(de)注意事项及其对应(de)策略第362页第10章准时化与精益生产系统(本章为考试重点之一,并要求注意丰田生产方式)60.请解释JIT(de)含义. 第399页61.基于JIT理念(de)消除浪费(de)方法. 第400-406页62.基于JIT理念(de)尊重员工(de)方法. 第406页63.如何实现JIT生产基于JIT理念(de)消除浪费(de)方法. 第408页64.在JIT模式下,制造商为什么要与供应商合作怎样合作第411页第11章预测(了解)65.需求预测(de)种类及其含义. 第439页66.时间系列分析(重在统计学软件(de)应用操作)第443页67.因果分析(重在统计学软件(de)应用操作)第12章总生产计划68.主要运营计划活动(图12-1及其解释)第483页69.生产计划(de)策略第486-487页70.总生产计划(de)相关成本第487页71.总生产计划技术(之一):试算法(了解)第488页72.总生产计划技术(之二)线性规划(了解)第496页73.平准化技术(de)含义、作用和实施条件第495页第13章库存控制74.库存(de)含义、作用如何看待库存第510、673页75.库存成本第511页76.定量订货模型第514-516页77.使用安全库存(de)定期订货模型第520-521页78.批量折扣模型第522-523页第14章物料需求计划79.MRP(de)含义及其发展 MRP(de)用途 MRP(de)目(de) 第551页80.怎么样做主生产计划(了解)第549-601页81.MRP(de)应用(信息管理(de)核心内容)(了解)第551页82.流程制造:将JIT引入MRP(了解)第562页83.MRP中(de)订购批量:四种方法及其选择(了解)第564-568页第15章作业排序84.工作中心(de)特征及其重要性(了解)第581页85.典型(de)作业排序和控制必须完成(de)任务第583页86.制造工艺和作业排序方法类型第582页87.作业排序(de)10个优先规则第584页88.作业排序技术(之一)N个作业单机床(了解)第585页89.作业排序技术(之二)N个作业N台机床(了解)第589页90.作业排序技术(之三)N个作业M台机床(了解)第590页91.车间作业控制(即通常所说(de)现场管理)(de)含义、主要功能(了解)第591页92.车间控制(de)工具(了解)第591页93.工作中心排序原则第594页94.服务部门在不同工作制度中(de)人员安排第594页第16章运营咨询与流程再造(了解)95.什么是运营咨询第638页96.咨询公司(de)作用第639-641页97.运营咨询过程第642页98.BPR(de)含义第650页99.流程再造(de)基本原则第651页100.执行流程再造(de)指导性原则第652页第17章同步制造与约束理论101.生产计划原则第660页102.公司绩效评价(de)指标第662页103.瓶颈资源和次瓶颈资源瓶颈分析第665、667-669页104.制造(de)基本类型第665-666页第18章论述题105.请先对南昌市发展制造业进行SWOT分析,再提出南昌市发展制造业(de)对策.106.请论述制造业信息化(de)重要性.107.请论述丰田生产模式.108.请论述福特生产模式.109.请论述服务外包战略.第19章案例题110.奥克斯案例秉承“以人为本、诚信立业”(de)企业宗旨,奥克斯集团经历了20余年(de)历程,取得了跨越1000倍(de)发展,现拥有总资产80亿元、员工3万名,涉足电力、家电、能源、通讯四大制造业以及房产、医疗、物流三大投资项目,并已形成3平方公里(de)生产基地,其中宁波三大制造基地、南昌制造基地、深圳制造基地、上海制造基地等国内六大生产基地,同时正在全球拟建四大生产基地.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其中出口亿美元)、利润亿元.目前,奥克斯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前2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前25强、中国信息化标杆企业、国家重点火炬高新技术企业,并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de)常设单位,在宁波、上海、深圳、南昌建立了四大研究院;拥有“三星”和“奥克斯”两大中国名牌,“奥克斯”是“中国驰名商标”.集团坚持做大做强制造业(de)产业发展方向,目前已成为在全球电力计量设备和中国家电行业具有较高市场地位、通讯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广阔发展前景(de)大型企业集团.奥克斯集团(de)年产能,达到电能表2500万只、变压器320万千伏安、冰箱20万台(OEM)、500万部(2007年)、空调700万台(2008年).其中电能表产能居全球第一,并连续8年产能居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奥克斯空调是中国空调行业(de)前四强,2006年度销量突破480万台.此外,由奥克斯集团投资7亿元建成(de)明州医院,是目前中国最大(de)民营医院;奥克斯置业年开发房产80余万平方米,是排名前列(de)专业地产开发商,在上海、江西、宁波等地进行了房产开发.111.TCL(de)发展材料1 鹰之重生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de)鸟类,它一生(de)年龄可达70岁.但它在40岁时必须作出困难而又重要(de)决定.这时,它(de)喙变得又长又弯;它(de)爪子开始老化;它(de)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此时(de)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痛苦(de)更新过程——150天(de)漫长蜕变.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不得飞翔.鹰首先用它(de)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de)喙长出来.鹰会用新长出(de)喙把爪子上老化(de)趾甲一根根拔掉.当新(de)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de)趾甲把身上(de)羽毛一根根地拔掉.5个月后,新(de)羽毛长出来了,鹰才能重新开始飞翔,再度过以后(de)30年岁月材料2 TCL发展历程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是目前中国最大(de)、全球性规模经营(de)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TCL多媒体科技()、TCL通讯科技().2005年TCL全球营业收入516亿元人民币(67亿美元),6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2006年TCL 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2100万台彩电,1100万部,海外营业收入超过中国本土市场营业收入,成为真正意义上(de)跨国公司.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在过去二十多年中,TCL借中国改革开放(de)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de)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de)佼佼者.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de)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民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de)领头羊.目前,TCL已形成以多媒体电子、移动通讯、数码电子为支柱,横跨家用电器、核心部品(模组、芯片、显示器件、能源)、照明电器和音像文化等多个产业在内(de)产业集群.2006年TCL品牌价值达362亿元人民币(47亿美元),位居中国最有价值(de)商业品牌第三名.在2006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行榜中,TCL集团排名第四,连续10年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十强.放眼未来,TCL(de)发展目标是,通过不断提升企业(de)国际化经营能力,建立自有知识产权(de)技术优势,成为受人尊敬(de)、最具创新能力(de)全球领先企业.112.丰田(de)历程(资料来源:该公司网站.)114. 本田发展历程于1948年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de)Honda,一直以“梦想”作为原动力,以“商品”(de)形式不断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广泛(de)移动文化.“尊重人”、重视每一个人个性(de)观念,使Honda形成了推崇员工创造性、自由豁达(de)企业文化.现在,Honda已经发展成为从小型通用发动机、踏板摩托车乃至跑车等各个领域都拥有独创技术,并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de)企业.从创业之初,Honda一直本着“让世界各地顾客满意”(de)理念不断开拓自己(de)事业.以“如何让当地顾客满意”为宗旨,不仅建立了为提供适合当地(de)商品及服务(de)广阔销售服务网络,还建立了在当地生产和研发新产品(de)一整套体制.目前除日本之外,Honda在全世界29个国家拥有120个以上(de)生产基地,通过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每年惠顾(de)客户多达1700万以上.与此同时,Honda还积极地履行作为企业公民(de)社会义务,积极地探索环保和安全(de)解决方案.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de)当今,Honda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努力把解决大气污染、降低CO2排放量、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等作为课题,为达到产品排放清洁化、降低燃料消耗、实现生产线(de)“绿色工厂化”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减少对地球环境(de)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提供移动文化(de)厂家,Honda不仅考虑乘员也考虑行人(de)安全,致力于生产安全性更高(de)产品.同时,积极参与安全驾驶普及活动等各种解决交通系统问题(de)活动,为建设更加丰富(de)移动文化社会而不懈努力.115.数控机床案例第 20 章论述题116.正方:少品种大批量制造优于多品种小批量制造.反方:多品种小批量制造优于少品种大批量制造.117.正方:运营管理重在高层.反方:运营管理重在底层.118.正方:运营管理重在长期发展.反方:运营管理重在短期策略.第21章扩充知识管理软件(了解)1电子商务第319页2信息化(de)发展脉络:MRP MRPⅡ闭环MRP BPR ERP3JIT模式第397页4数据分析(计算软件、管理软件)a)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第74页b)大型网络计划模型(管理运筹学软件)c)CRAFT——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技术第179页d)计算机辅助(de)装配线平衡第186页e)排队论(服务(de)排队等待问题)(管理运筹学软件)f)质量管理统计技术( EXCEL)第293页g)决策树(管理运筹学软件)h)商圈分析(设施选址问题、运输问题)第379、385页管理运筹学软件i)ERP软件(de)应用第425页j)需求预测技术(管理运筹学软件)第436-466页k)沙盘模拟竞赛(计算机仿真技术)第608页l)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总生产计划技术)第381、496、691页。
运营管理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营管理中,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属于哪个阶段?- A. 概念设计- B. 流程设计- C. 产品开发- D. 产品实施2. 以下哪项不是运营管理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工具?- A. 控制图- B. 流程图- C. 检查表- D. 帕累托分析3.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A. 降低成本- B. 提高效率- C. 增强客户满意度- D. 所有选项都是4. 以下哪项不是精益生产的原则?- A. 消除浪费- B. 持续改进- C. 批量生产- D. 强化员工参与5. 项目管理中,哪个过程负责定义项目目标和选择最佳的项目方案?- A. 项目启动- B. 项目规划- C. 项目执行- D. 项目监控和控制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运营管理中的“5S”原则不包括“整理”。
()2. 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它的目标是减少产品或服务的缺陷率。
()3.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结束。
()4. 供应链管理只关注产品的生产和分销过程。
()5.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减少浪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运营管理中“价值链分析”的概念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敏捷制造”,并讨论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3. 描述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过程,并说明其在项目成功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一:某电子产品制造商面临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需要在短时间内调整生产线以满足新产品的生产。
请分析该制造商在运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二:一家大型零售商正在考虑引入供应链管理软件,以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请分析供应链管理软件可能带来的优势和潜在问题,并给出你的建议。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运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运营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运营管理的定义是什么?a) 管理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b) 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品策略c) 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d) 加快生产速度,提高效率答案: a) 管理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2. 下列哪一项不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a) 降低库存成本b) 提高产品品质c) 优化交付时间d) 扩大市场份额答案: d) 扩大市场份额3. 产能规划是指:a) 确定产品销售价格b) 确定生产线布局c) 确定质量控制标准d) 确定生产能力答案: d) 确定生产能力4.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目的是:a) 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b) 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c) 确定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量d) 追踪产品在供应链中的位置答案: c) 确定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量5. JIT(Just-In-Time)生产系统的核心思想是:a) 减少库存,提高流动性b) 加快生产速度,提高效率c) 增加库存以应对需求波动d) 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率答案: a) 减少库存,提高流动性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或系统,它涉及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组织内部各项资源的使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和流程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并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交付。
2. 请简要解释一下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合作和协调管理。
它的重要性在于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流程,以满足市场需求并降低成本。
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交付时间,从而增强竞争力。
3. JIT(Just-In-Time)生产系统有哪些优势和挑战?JIT生产系统的优势包括:减少库存成本、提高流动性、降低过程中的浪费、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JIT生产系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对供应链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对生产计划的高准确性要求和对供应商的依赖性等。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资料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资料考试时间:6月5日晚6:30——8:30 考试地点:D210题型:单选(1*15=15)多选(2*5=10)判断(1*5=5)简答(6*5=30)计算(10*4=40)第一章1、运营管理:投入原料→加工转换→形成产出→提供产品(服务)到客户2、制造性运营与服务性运营的区别:3、运营管理的目标(QTSC)F柔性(1)持续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质量:使用功能、操作性能、保全性能(可维性、可靠性)、社会性能(安全环保)、设计质量、制造质量、服务质量)—→(质量管理)(2)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放市场(产品的数量、交货期)—→(时间管理)(3)确保产品的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又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成本管理)(4)围绕服务柔性而不断进行服务创新(传统服务模式挑战:顾客需求多变、服务不稳定)—→(个性化定制)习题:1、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是(A)A、汽车B、饮料C、造纸D、烟草2下列生产术语流程型生产是(D)A、机床B、计算机C、家具D、纺织3、下列不属于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是(D)A、提高质量B、降低成本C、保证交货D、保证顾客满意4、下列运作系统中,与客户接触度较高的有(BC)A、汽车制造业B、咨询业C、零售业D、批发商E、电子产品加工5、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具有以下特点(ABCE)A、生产率难以测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与客户接触度高D、可以通过库存来调节需求E、提供无形产品第二章1、生产过程先进性与合理性的主要标志(1)连续性(连续进行、减少等待)要求:①合理布局②采用良好的生产组织形式③要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④要有科学的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⑤做好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服务工作(2)平行性(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工件在工序间移动有三种典型方式:①顺序移动②平行移动③平行顺序移动(3)比例性(4)节奏性(也叫均衡性)(5)适应性(又称柔性)2、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差异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相同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
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1. 试题一:什么是运营管理?请简要描述其重要性和作用。
答案:运营管理是指通过有效地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企业运营活动,以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生产与服务。
其重要性和作用如下:-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精细的生产计划和流程管理,运营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优化资源配置:运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提升产品质量:运营管理注重产品质量控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 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运营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试题二:请简要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答案:供应链管理是指协调和管理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最终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管理。
其目标主要包括:- 降低成本:通过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减少库存、节约运输成本、降低物流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成本。
- 缩短交货周期:通过加强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合作,优化物流和信息流,减少订单周期和供应时间,缩短交货周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 提高灵活性: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网络,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 提升供应链协同能力: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提高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能力,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和效益。
3. 试题三:简要介绍一下效益管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
答案:效益管理是指以效益为目标,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预测、分析、评估和控制,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和决策的优化,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其实施步骤主要包括:- 目标设定:明确企业的效益目标,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为后续的评估、分析和控制提供依据。
-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整理企业的相关数据,如财务数据、销售数据、生产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生产运营管理期末考试(总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生产运作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物质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标准。
2、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3、经济批量:是指将合批后所节约的订购成本正好等于合批增加的保管成本时的订货批量设为临界批量。
4、5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素养的活动。
5、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相同制品投入或出产的间隔时间。
6、设备的技术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的新型设备,使原有设备使用不经济合理而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
二、简答题1、影响物质消耗水平定额的因素(1)生产技术水平(2)生产管理水平(3)生产的自然条件(4)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积极性2、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1)经验估计法(2)统计分析法(3)类推比较法(4)技术测量法3、生产能力平衡措施平衡生产能力的措施包括短期措施和长期措施。
长期措施:新增设备设施、实施设备技术改造。
短期措施:利用库存调节、利用劳动时间调节、利用工人数调节、利用转包调节、通过推迟交货期调节、通过新增订单调节。
4、间断流水生产线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1)确定看管期(2)分配轮班任务(3)明确各工序的单件工时定额(4)根据各工序单件工时定额和轮班任务计算各工序的工作地需要量和各工作地的负荷率(5)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落实各工作地的工作人员(6)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流水线标准计划工作指示图表5、确定物料需求计划批量的方法(1)直接批量法(2)固定订货量法(3)固定订货间隔期法(4)经济批量法6、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1)节约原材料(2)加强产品质量管理(3)节约动能(4)提高设备利用率(5)搞好均衡生产(6)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三、判断题1、对生产形成的边角余料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属于服务生产过程(×)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各工序之间,再生产能力和生产数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材料(计算题)1、假定一个公司上周8个公司生产了300个标准书柜,而本周6个工人生产了240个标准书柜,哪一周的生产效率高?2、铺放地毯的小组的管理者对该组过去几周的劳动情况做了记录,获得以下数据:计算每一周的劳动生产率,根据这些结果,你能得出关于小组参加人数与生产率的什么结论。
3、公司为超市和其他商店制作手推车。
该公司最近购买了一些新设备,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可减少生产手推车工作中的劳动量。
在购买新设备之前,公司使用五个人,平均每小时生产80辆车,其中劳动成本为10美元每小时,机器成本为每小时40美元。
利用新设备后,可以将其中的一个工人转移到其他部门去,这样机器成本每小时增加10美元,而每小时生产的手推车也增多了4辆。
a.计算每一系统下的劳动生产率。
(用每工人每小时生产的车辆数表示)b.计算每一系统下的多要素生产率。
(用美元成本表示)c.生产率都有所提高,多要素生产率更能反映这一变化。
因为多要素生产率是更全面,综合的计算企业的生产率。
4、某公司用两台机器生产某产品。
每台机器的设计生产能力为250件/天,有效生产能力为230件/天,当前实际产出为200件/天。
但是经理预计生产能力能迅速提高到225件/天,当前年需求量为50000件,预计两年内需求将翻三倍,公司需要经营多少台机器才能满足公司预计的需求?假定每年240个工作日。
5、欲使有17个作业的生产线平衡。
作业时间最长的为2.4分钟,所有作业的时间之和为18分钟,生产线每天运转450分钟。
a.可能的最小和最大节拍分别是多少?b.从理论上看该生产线的产量范围是什么?c.如果要求达到最大的产量,最少所需工作地数十多少?d.每天保证产量为125个单位时节拍是多少?e.(1)节拍为9分钟(2)节拍是15分钟,上述情况下,产量各为多少?6、某管理者希望尽可能有效地把作业分配到各工作地,实现每小时产量为33 1/3个单位。
假定该部门1小时工作60分钟,把下列作业分配到各工作地,要求利用的方法是:a.先分配后序作业数最大的作业。
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1一、题目:什么是运营管理?运营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什么?答案:运营管理是指组织和控制企业内外的资源,通过有效的规划、组织、控制等手段,实现企业既定的运营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
运营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优化流程,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二、题目: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供应链管理是指整合和协调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之间的供应与需求,通过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流程和运作,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精细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优化物流、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2. 增强灵活性: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保持市场竞争力。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浪费。
4. 增加顾客满意度: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准时交货、优质服务和个性化需求,提升顾客满意度。
三、题目:什么是生产管理?生产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答案:生产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规划、组织、调度、控制和改进,以实现生产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物料管理、生产作业管理等方面。
生产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作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更多产品的生产。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精细的物料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管理要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顾客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4. 提高生产的灵活性:生产管理要保持生产过程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订单的波动。
四、题目:什么是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什么?答案: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管理活动。
考试题型:1、选择题10题x2=20分(大概3、4道计算)2、简答题5题x6=30分(只答要点,不用展开)3、计算题3 题40 分4、作图题1 题10 分考试大致范围:1、选择题1) 第三章:产品和服务设计——概念2) 主生产计划的分解3) 物料清单【计算】p2654) 作业排序——两台【计算】p3902、简答题1) 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区别p42) 订单资格要素、订单赢得要素p283) 组织战略对运营战略的影响p334) 产品设计和服务设计的区别p605) 有效运营能力的影响因素p716) 前四个流程类型的特点、优缺点p947) 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原则布置的优缺点p101-1038) 制定选址决策的一般程序p1569)9) 制造业和服务业选址的影响因素p16310) 简述PDCA循环及其特质PPT12)13) 综合计划的制定程序p242 (自己总结)14) 物料需求计划的处理逻辑p26715)16) 有效库存管理的必要条件p2923、4、计算题1) 成本-产量分析p792) 对产品原则布置进行设计p1063)3) 对工艺原则布置的设计p1124) 作业测定——标准时间计算p1376)5) 量-本-利选址分析p1636) 重心法p1669)7) 综合计划技术p24211)8) 库存管理12.3-12.7的各种模型9) 匈牙利法p38810) 作业排序——单台p3905、6、作图题质量管理工具——检查表、帕累托图、因果分析图p191精品文档第9、13、14、16 章不考。
2011年7月《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要点题型及答题要求:第I卷客观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题,10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20分第II卷主观卷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6题,24分。
先判断对错,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X,如果错误请具体说明理由,正确不必说明理由。
二、实务操作题:12分三、案例分析题:14分四、计算题:共10分五、作图题:共10分判断并说明理由复习要点:示例1. 无限负荷系统是根据每一个订单所需的调整和运行时间,对每种资源进行详细的排序,它明确的规定了在工作日的每一时刻,每一种资源(设备、人员等)要做的工作。
(X )理由:是有限负荷系统示例2.关键路径是在诸多网络路径中,总时间最长的那一条路径。
(√)理由:1. 运营管理就是对由输入到产出间的这一中间转换过程的设计、运行和改进过程的管理。
2. 纯服务并不多见,心理咨询是其中之一。
3. 快递公司的包裹速递、救护车的急救服务体现了企业的柔性能力。
4. 上海大众推出PASSAT2008款、2009款以及2010款的系列车型的轿车属于换代产品。
5. 部分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或新材料,从而使产品的功能、性能或经济指标有显着改变的产品是派生产品。
如美国英特尔公司从286.386.486.奔腾、奔腾2、奔腾3到奔腾4的微处理器。
6. 产品开发串行模式的目标为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
7. 成批轮番型运营流程的优势是其强大的柔性,能充分满足顾客定制化的需求。
8. 资金流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认为不创造价值的那一些工艺步骤是一种浪费,应该将其删除或是尽量缩短。
比如产品储存、产品转移、质量检查等。
9. 流水线服务方式通过让顾客在服务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来改善服务过程。
10. 对于与顾客接触程度高的服务来说,运作的重点在于企业的员工。
11. 设施选址的“选区”问题,即根据区域和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设施的具体位置。
企业运营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企业运营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目标?A. 降低成本B. 提高效率C. 增加员工数量D. 保证质量2. 企业运营中的“瓶颈”指的是什么?A. 最高效率点B. 最低效率点C. 最大生产点D. 最小成本点3.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运营流程中的环节?A. 产品开发B. 生产制造C. 市场调研D. 员工培训4. 企业运营中,以下哪项不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A. 利润率B. 客户满意度C. 员工出勤率D. 市场份额5. 企业运营中,以下哪项不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A. 供应商管理B. 库存控制C. 物流配送D. 产品定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
7. 描述企业运营中常见的几种成本控制方法,并举例说明。
8. 解释什么是“精益生产”?它在企业运营中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你是一家制造企业的运营经理,公司面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10. 阅读以下案例:某企业在新产品推出市场后,发现库存积压严重,导致资金链紧张。
请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
#### 四、论述题(共30分)11. 论述企业如何通过运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注意:-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
- 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标注答案。
- 简答题和论述题请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案例分析题请结合理论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本试题仅为模拟,具体考试内容以实际考试为准。
)。
运营学习管理期末考试试卷试题营运管理期末考试一试题1 / 271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生产与运作系统。
()2、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各样社会组织。
()3、生产运作战略属于功能战略。
()4、运作过程是一“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其本质是投入必定的资源在变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5、大量生产一般设备利用率高。
()6、重点路线是活动时间连续最长的路线。
()7、实现JIT生产的重要工具是自动化机器。
()8、生产运作系统的中心因素是生产运作过程。
()9、生产与运作系统的中心因素是服务过程。
()10、1954年美国通用公司提出了“生产维修”的观点。
()二、填空题(每一格1分,共20分)1、现代设备有以下特色:、、、和大型化或小型化。
2、服务业主要特色有:、、。
3、公司的中心竞争力表此刻产品的、和上。
4、工票也叫序票、、、传票。
5、设备管理自产生、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6、公司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产品品种指标、、和产品产值指标。
7、零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过程大概经历三个阶段:、、。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3、设备(厂址)选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设计优秀的服务系统有哪些特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2 / 272中工厂日历是用于编制计划的日历,它与一般日历的关系是( )A.与一般日历同样B.由一般日历除去假日C.由一般日历加上加班日期D.由一般日历除掉不生产的日子与传统生产系统对库存存在不一样的认识,表此刻( )23 / 2734 / 27435 / 27510.新产品开发决议应当由公司( )A.最高领导层拟订B.最低领导层制定C.中间管理层拟订D.员工代表大会拟订11.在计算网络计划的作业时间时,只确定一个时间值的方法是( )A.三种时间预计法B.单调时间预计法C.综合预计法D.均匀预计法1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又称( )A.项目建议书B.项目任务书C.项目计划书D.项目报告书13.在箭线式网络图中,既不用耗时间又不耗资资源的事项,称为( )A.作业B.结点C.箭线D.路线14.工程进度控制的重点是( )A.重点作业进度B.所有作业进度C.并行作业进度D.交错作业进度15.以产品多样化来知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是(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6 / 276C.单件生产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某产品流水生产,计划日产量为150件,两班生产,每班规定有12分钟停留时间,计划废品率为5%,那么该产品生产的节拍的计算公式应为()47 / 27718.19.20.A.r= . B.r=21.22.23.24.C.r= D.r=25.26.27.17.推动‘5S’活动,能够按( )28.A.生产原则进行 B.标准化原则29.进行30.C.管理原则进行循环31.原则进行32.某加工件批量n=4件,需次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t=5分,t=20分,t=15分,若采纳次序挪动方式组织生234产,则该批加工件的加工总周期为()A.200分B.110分C.125分D.115分19.转动计划方法的优点是()A.计划是动向型的B.履行时能够灵活改变计划C.提高计划的连续性D.计划是动向型的而且提高计划的连续性已知某产品的批量n=150件,计划期的均匀日产量q=50件/天,那么,该产品的生产间隔期K为()A.10天B.5天C.3天D.天长久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决议、生产能力决议以及确定何种竞争优势的决议,是属于()A.战术层计划B.运作层计划8 / 278C.战略层计划D.作业层计划某加工中心有2台设备,每日一班,每班8小时,5月份工作天数为23天,设备开动率为90%,该加工中心的设备能力为()59 / 279A.小时B.小时C.184小时D.368小时23.全面质量管理观点源于()A.中国B.日本C.英国D.美国24.摆列图法是一种合用于剖析()A.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B.非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C.近似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D.定性数据的工具和技术25.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A.异样状态下的本质加工能力B.颠簸状态下的本质加工能力C.稳固状态下的本质加工能力D.运动状态下的本质加工能力依据计划任务和物质耗费定额来确定物质需用量,这类方法称为()A.间接计算法B.比率计算法C.直接计算法D.经验估量法设某公司对某物质的年需求量为10000件,该公司每次订货量为1000件,一次订货成本为100元,则该公司整年采买该物质所需的订货总成本为()A.10,000元B.1,000元C.100,000元D.100元库存管理法的重点是从中找出重点的少量和次要的多次,此中重点的少量属于()A.C类B.A类C.B类D.D类29.设备的物质寿命,又称为设备的()A.技术寿命B.经济寿命610 / 2710C.更新寿命D.自然寿命设备点检按设备管理的层次,可分为“厂控”点检和一般点检,一般点检由()A.厂部负责组织B.生产科负责组织C.车间负责组织D.设备科负责组织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2012.6)考试形式:闭卷题型、分值及答题要求:第I卷客观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题,10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20分第II卷主观卷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6题,24分。
先判断对错,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X,如果错误请具体说明理由,正确不必说明理由。
二、实务操作题:12分三、案例分析题:14分四、计算题:共10分五、作图题:共10分选择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 54 题)1. 以下哪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以无形产品为主?( D )A. 工业B. 农业C. 制造业D. 服务业2. 对由输入到产出间的这一中间转换过程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是( A )。
A. 运营管理B. 财务管理C. 营销管理D. 人力资源管理3. 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C )。
A. 尽可能提高产品质量B. 尽可能减少生产时间C. 建立高效的产品和服务的制造系统D. 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4.在设计产品质量时要确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 B )。
A. 产品的成本B. 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需求C. 生产过程的管理D. 工人的技术水平5. 企业如果能够迅速改变产品设计、产品组合以及产品批量,反映了企业的( C )。
A. 服务能力强B. 设计能力强C. 柔性程度高D. 技术能力强6.宜家家具的设计很巧妙,可以通过不同组合变化为多种功能的家具,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及喜好改变摆放方式,这种产品设计的方式是( A )。
A. 模块化设计B. 协同产品设计C. 计算机辅助设计D. 绿色设计7.丰田汽车公司在开发某种新型汽车的过程中,负责该车销售的销售人员也参加开发小组的工作。
销售人员要定期对用户进行访问,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产品开发小组,并对新车性能的设计提出建议,这种产品设计的方式是( B )。
A. 模块化设计B. 协同产品设计C. 计算机辅助设计D. 绿色设计8. 质量功能展开(QFD)的核心特征是( D )。
运营管理期末考试答案第一题:运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运营管理是指组织对其生产和交付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进行设计、操作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它旨在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组织的目标。
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运营管理在整个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包括:1.优化生产过程:通过有效的排程、物料管理和生产计划,运营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2.提高产品质量:运营管理关注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通过对质量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3.提升客户服务:运营管理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
它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确保客户能够及时获得所需产品或服务,并满足其需求。
4.提高企业竞争力:运营管理对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成本,运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第二题: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1.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是运营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涉及到对生产过程进行合理排程,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并能够及时调整计划以应对变化。
2.物料管理:物料管理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物料进行合理的供应、存储和调配。
它的目标是确保所需的物料能够及时可靠地投入到生产流程中,同时避免过多的库存占用。
3.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涉及到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控制和保证。
它包括制定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质量检测以及对质量问题进行改进等方面的工作。
4.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与供应商、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它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供应链的流程和关系,实现供需协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5.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运营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手段,实现企业的成本最小化。
6.创新与改进:创新与改进是运营管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改进,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要点整理运营管理⼀、判断20⼆、选择20三、简答20四、计算2*101.⽣产能⼒2.指派问题五、绘图题20箭形⽹络题以及关键路线计算第⼀章导论1.什么是运营活动把资源要素(投⼊)变换为有形产品和⽆形服务(产出)的过程。
2.什么是运营管理指合理组织系统投⼊要素,以⾼效创造出系统产出(包括有形产品和⽆形服务)的所有管理活动的总称。
Δ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1)全⾯完成⽣产计划所规定的任务QCD(最主要的任务)QCD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2)不断提⾼⽣产运作系统的效能和效率(3)不断提⾼运营系统的柔性提⾼产品⽣产的应变能⼒。
3.运营管理的实质运营管理的实质是在转换过程中发⽣价值增值。
4.运营管理研究内容●运营系统的设计●运营系统的运⾏●运营系统的维护●运营系统的评价与改进第⼆节运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相对地位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被誉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三⼤基⽯。
通常,⼀个组织的成功不仅依赖某个职能发挥得如何,⽽且还依赖这些职能相互的协调程度。
⼆、实际作⽤第三节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概念辨析●⽣产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 :是指制造业⽣产领域的管理。
●⽣产与运营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是指将⽣产管理的概念及⽅法应⽤在服务业及其他⾏业。
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是对⽣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运⾏、维护、评价和改进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运营活动进⾏计划、组织和控制。
其核⼼是实现价值增值。
第四节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产经营⼀体化⼆、多种产品⽣产,快速响应与灵活应变三、信息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运营管理中综合应⽤四、⽣产管理模式更新三、运营管理的理论渊源《⽣态学》5-3-45概念⼯具代表⼈物科学管理时间研究、⼯作研究泰勒⼀、⽣产率的改进Δ⽣产率——是衡量经济、⾏业、企业及流程绩效的⼀个基本尺度,指创造的产出值(服务和产品)与所使⽤的投⼊资源价值(⼯资、设备成本等)的⽐值。
中央民族大学《运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第一部分一、运营系统特征,运营系统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新发展(一)IPO结构(二)运营管理具体内涵(三)服务运营特点(四)三大职能部分的关系(五)运营的重要性二、运营管理战略及运营战略重点(一)制定战略的工具(二)运营战略的重点(四点,书上三点)三、流程分析(一)流程图绘制(二)流程绩效测量(三)Lilltle法则(四)业务流程再造四、生产或服务能力决策(一)盈亏平衡法(二)学习曲线的作用(三)能力决策方法与工具(四)服务业的能力规划策略五、预测的基本方法、模型和步骤(一)预测的基本过程(二)时间序列模型六、影响企业选址的因素(一)方案评估方法(二)分级加权法(三)重心法(四)盈亏平衡七、设施布置的内容和基本类型(一)与流程类型有关联(二)类型(三)仓库(四)办公室(五)零售业八、单周期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EOQ,EPQ(一)四种类型(二)EOQ、EPQ折扣(三)单周期(四)模型计算(五)假设条件九、MR-ERP(一)MRP工作原理(二)对ERP的理解中央民族大学《运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第二部分目录一、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P课8) 4(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十九世纪初) 4(二)科学管理(1910——1920)4(三)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920——1970) 4 (四)运营管理新发展 5(五)企业社会责任归为 5(六)工业4.0对运营管理模式的重构 5二、运营战略的制定(P课20) 5(一) SWOT分析 51. 分析主要内容 52. 分析基本步骤。
5(二)波特五力模型 5(三) BCG矩阵 5三、竞争力(P课26) 6(一)企业竞争力6(二)订单资格要素与订单赢得要素 6(三)卡诺模型 6四、流程管理(P课43) 6(一)流程概念(P课43)7(二)流程图 7(三)流程类型:单价、批件、大量、连续7(四)流程绩效测评:遵循SMART原则(P课46)71. 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设置72. 绩效测评与分析改进7(五)利特尔法则(P课46) 7(六)业务流程再造(P课50)71. 背景72. 核心思想73. BPR实施步骤8五、决策论及其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P课73)8(一)决策要素: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决策方法和收益值8 (二)决策环境8(三)决策过程8(四)完全信息价值及其应用 8六、运营能力规划方案的盈亏平衡分析(P课78)8(一)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简介 91. 前提条件92. 盈亏平衡点计算93. 注意事项9(二)盈亏平衡分析在运营能力规划中的应用 9七、学习效应(P课84)9(一)学习曲线9(二)学习效应的应用9八、需求预测的两种方法(P课90)10(一)加权移动平均法10(二)指数平滑法10九、选址方案的评价方法(P课100) 10(一)因素评分法10(二)重心法 10十、设施布置(P课109)10(一)工艺专业化布置10(二)产品专业化布置11十一、库存的ABC分类管理法(P课203)11十二、 MRP的产生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P课234)11(一)产生11(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1一、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P课8)(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十九世纪初)最具重大意义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劳动分工概念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提出。
期末考试题型: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5题,总计20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总计20分)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总计10分)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题,总计15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15分)六、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复习范围(讲义中全部有的):1.生产管理的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面2.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将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3.20世纪7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 Wickam Skinner认识到美国企业这一隐患,提出运营战略的理念,建议美国企业将运营战略作为营销战略与财务战略的补充。
4.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单位时间工资 /单位时间劳动生产率5.最佳运行水平是生产系统所设计的能力水平,即当平均成本达到最低时的输出产量6.生产与作业管理在成本构成中是企业竞争力一切组织里耗费最大部分之一; 关注的焦点;提高盈利能力的最佳途径。
7.生产管理的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面8.生产过程的概念是指围绕着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9.战略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10.现代生产管理的特征:依托制造业来拓展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1.排队理论是二十世纪初在研究电话系统时提出的方法.12.2003年美国企业共投入100亿美元用于外包,所涉及的领域从医药处方到纳米技术研究.13.生产过程是动态的.14.选址问题主要有三类:静态确定型选址问题, 动态选址问题, 和随机选址问题15.能力利用率= 计划生产能力/设计能力16.价值 = 绩效/成本18. JIT19.逆向物流20. 牛鞭效应21. 项目管理系统结构22. 制造业中的排序问题23. 全球化产业体系的五个层级24. 静态库存模型假设25. 多条排队26. 预约系统的优点27. 企业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28. 物流外包29. 规模经济30.竞争维度31.象限法32.OPT系统的基本原理33.企业生态系统34. 甘特图35.企业经营环境的宏观环境36. 多条排队的优点37. 传统外包与现代外包的区别。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5题,总计20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总计20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总计10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题,总计15分)
五、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六、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摩尔定律: CPU速度每_____个月提高一倍,成本降低一半. 选择一项:
a. 2
b. 24
c. 12
d. 18
2004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选择一项:
a. 68%
b. 31.8%
c. 23%
d. 71%
目前新产品开发周期:
选择一项:
a. 10-15年
b. 5-10年
c. 3年或更短
d. 20年
反馈
正确答案是:
3年或更短
工艺专业化的优点是:
选择一项:
a.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较好
b. 生产效率高
c. 生产周期长
d. 柔性好
()是指对市场已有产品仿制后加上企业自已的厂牌和商标后第一次生产出来的产品。
选择一项:
a. 仿制新产品
b. 换代新产品
c. 全新产品
d. 改进新产品
1.精益生产出现在()
A. 30年代
B.50年代
C. 90年代
D. 21世纪初
1. 甲地每小时工资15元,每小时生产产品1.8件,乙地每小时工资20元,每小时生产产品
2.5件。
哪地的劳力成本高
2.根据以下数据,请计算总体设备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
质量合格率92%
设备效率84%
工人工作效率87%
3.请根据以下信息,计算仓库订货经济批量和安全库存总量
▪有7个地区
▪每个地区的全年需求是D = 5000
▪在订货提前期内每地区需求的标准差为s= 200
▪K = 80 ,H = 20
▪服务水平(供应满足率) P = 99%.
1.甲地=15/1.8=8.333 乙地=20/
2.5=8.0, 甲地高
2.总体设备效率=92% x 84% x 87% = 0.672
3.Q*=(2 x 80 x 5000 /20)1/2=200
Z=2.33, S=200 x 2.33 =466
安全库存总量= 7 x 466 = 3262
复习范围(讲义中全部有的):
1.生产管理的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面
2.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将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
3.20世纪7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 Wickam Skinner认识到美国企业这一隐患,提出运营
战略的理念,建议美国企业将运营战略作为营销战略与财务战略的补充。
4.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单位时间工资 /单位时间劳动生产率
5.最佳运行水平是生产系统所设计的能力水平,即当平均成本达到最低时的输出产量
6.生产与作业管理在成本构成中是企业竞争力一切组织里耗费最大部分之一; 关注的焦
点;提高盈利能力的最佳途径。
7.生产管理的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面
8.生产过程的概念是指围绕着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
9.战略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10.现代生产管理的特征:依托制造业来拓展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1.排队理论是二十世纪初在研究电话系统时提出的方法.
12.2003年美国企业共投入100亿美元用于外包,所涉及的领域从医药处方到纳米技术研
究.
13.生产过程是动态的.
14.选址问题主要有三类:静态确定型选址问题, 动态选址问题, 和随机选址问题
15.能力利用率= 计划生产能力/设计能力
16.价值 = 绩效/成本
18. JIT
19.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商家客户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将交寄物品从用户指定所在地送达商家客户所在地的过程。
逆向物流过程由商家客户推动,物流费用采取商家客户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统一集中结算的方式。
整个过程需要商家客户与物流公司双方强大的ERP对接系统支持。
20. 牛鞭效应:什么是牛鞭效应?解释其成因并找出缓解对策。
答: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指的是供应链中下游消费者的需求波动在往上游传递的过程中不断被放大,上游节点的需求的波动程度大于下游节点需求的波动程度的现象。
引起牛鞭效应的原因,一方面是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之间在需求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决策者追求优化决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供应链的固有属性所引起的,例如存在着较长的交货提前期、流通环节多、具有较高的固定订货成本等。
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1、需求预测在供应链中,上游节点主要依赖下游节点的订单作为需求预测的依据。
2、批量订货策略在供应链中,需求方一般采用批量订货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固定的订货成本以及通过大量采购可节约运输成本3、交货提前期提前期也是引起牛鞭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交货提前期越长,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也越大,供应链节点为了防止缺货现象的发生,会提高安全库存水平。
4、流通环节当供应链中各节点缺乏沟通,并且流通环节增多时,牛鞭效应就会增大。
5、促销策略在实际中,许多企业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数量,经常会采用诸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等促销手段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而正是这些促销策略在促使客户大量购买的同时产生大量库存。
6、需求方的短缺博弈行为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供应商常会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进行比例分配。
缓解牛鞭效应的措施:1、提高最终用户需求信息的透明度。
2、减少供应链的流通环节。
3、缩短提前期。
4、减少价格波动。
5、建设起战略伙伴关系。
21. 项目管理系统结构:答:项目管理系统由项目管理子系统、组织过程管理子系统和综合决策分析子系统三部分组成。
项目管理子系统是软件工程管理平台的核心,它以项目的启动、策划、执行、监控、结项为主线,以计划、范围、资源、质量、沟通等为管理内容,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管理支持。
项目管理子系统与综合决策分析、组织过程管理、配置管理、需求
管理、测试管理等子系统之间存在接口关系。
项目管理子系统与综合决策分析、组织过程管理、配置管理、需求管理、测试管理等子系统之间存在接口关系。
22. 制造业中的排序问题
23. 全球化产业体系的五个层级
24. 静态库存模型假设
25. 多条排队
26. 预约系统的优点
27. 企业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
答:影响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1. 劳动力资源的供应条件2. 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3.
产品销售条件4. 自然资源条件5. 交通运输条件6. 当地社会的生产协作条件7. 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件8. 技术依托条件
影响厂址选择的具体因素:1. 厂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水文条件2. 周围环境3.
厂区的可扩展性
耐克在中国大城市建厂,一般都在三四线的城市,还是郊区,它具体考虑了影响厂址选择的具体因素:1.厂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水文条件 2. 周围环境 3.厂区的可扩展性调查表明,一般认为以下五组因素是进行工厂选址时必须认真考虑的:1. 与目标市场的接近程度 2. 劳动力资源的供应条件 3.厂区周围的社会环境,职工的工作环境 4.与供应商和主要生产资源的接近程度 5.与本企业有关的其他部门与相关设备协作联系的方便。
28. 物流外包
29. 规模经济
30.竞争维度
31.象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