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8.86 KB
- 文档页数:10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一节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常用的处理方法: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1.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2.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一.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1)直接测定法。
如富马酸亚铁(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溶于热稀矿酸,采用铈量法,邻二氮菲作指示剂富马酸亚铁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稀硫酸15ml,加热溶解后,放冷,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与邻二氮菲指示液2滴,立即用硫酸铈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酸铈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99mg。
(2)经水解后测定法1. 直接回流后测定法. 例如: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测定CCl3-C(CH3)2-OH + 4NaOH = (CH3)2CO +3NaCl + HCOONa +2H2ONaCl+AgNO3= AgCl + NaNO3 AgNO3+ NH4SCN = AgSCN + NH4NO32. 用硫酸水解后测定法. 例如:硬脂酸镁的含量测定Mg(C17H35COO)2 + H2SO4 =MgSO4 + 2C17H35COOH H2SO4+2NaOH =Na2SO4 + 2H2O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05mol/L)50ml,煮沸至油滴澄清,继续加热10min,放冷至室温,加甲基橙指示液1-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 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2.016mg 的MgO 。
(3)经氧化还原后测定法1. 碱性还原后测定例如:泛影酸(用于泌尿系造影)的含量测定(曙红钠指示剂)2. 酸性还原后测定(硫酸铁铵指示剂) 例如:碘番酸(口服胆囊造影剂)的含量测定 Zn 还原后银量法3. 利用药物中可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测定含量(1)含锑药物例如:葡萄糖酸锑的含量测定Sb5+ +2KI =Sb3+ + 2K+ + I2 I2 +2Na2S2O3 =2NaI +Na2S4O6 (连四硫酸钠)2)含铁药物 2Fe3+ + 2KI =2Fe2+ + 2K+ + I2 I2 +2Na2S2O3 =2NaI + Na2S4O6二、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有机破坏的方法有干法破坏湿法破坏氧瓶燃烧法(一)湿法破坏HNO3-HClO4法;HNO3-H2SO4法;H2SO4-硫酸盐法;HNO3-H2SO4-HClO4法;H2SO4-H2O2;H2SO4-KMnO4COOH I I I NHCOCH 3CH 3CONH COOH H 2N NH 2+ 11NaOH + 3Zn + 3NaI + 2CH 3COONa + 3NaZnO 2 + 3H 2O NaI + AgNO 3 AgI + NaNO 3(二)干法破坏(加Na2CO3或MgO以助灰化;温度控制在420℃)本法系将有机物灼烧灰化以达分解的目的。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一、选择题1.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其吸收液应选( B )(A)H2O2+水的混合液(B)NaOH+水的混合液 (C)NaOH+ H2O2混合液(D)NaOH+HCl混合液 (E)水2.用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药物,燃烧瓶的塞底部熔封的是( D )(A)铁丝 (B)铜丝 (C)银丝 (D)铂丝 (E)以上均不对3.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其中不正确的是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是( B )(A)加入与水相互溶的有机溶剂 (B)加入与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C)加入中性盐 (D)加入强酸 (E)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4.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含溴/碘化物时,吸收液中加入( A )可将Br2或I2还原成离子。
(A)硫酸肼 (B)过氧化氢 (C)硫代硫酸钠 (D)硫酸氢钠5.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异,常用( B )反映。
(A)RSD (B)回收率 (C)标准对照液 (D)空白实验6.常用的蛋白沉淀剂为( A )(A)三氯醋酸 (B)β-萘酚 (C)HCl (D)HClO4二、填空题1.破坏有机药物进行成分分析,可采用_干_法、_温_法和_氧瓶燃烧_法。
三、是非题(√)1.准确度通常也可采用回收率来表示。
(√)2.在测定血样中的药物时,首先应去除蛋白,去除蛋白的方法之一是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3.提取生物样品,pH的影响在溶剂提取中较重要,生物样品一般在碱性条件下提取。
(×)4.用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吸收液应选水四、简答题1.在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去除蛋白有哪几种方法?答:(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2)加入中性盐;(3)加入强酸;(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5)酶解法。
2. 在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加入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以将蛋白去除,此法的机理是什么?答: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发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第一节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自学)第二节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方法(自学)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改变、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该验证过程亦被称为方法再验证,方法再验证的内容可以是全面验证或是部分验证。
方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起草或修订说明中。
需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试方法也应作必要验证。
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视具体方法,拟定需要验证的内容。
表4-3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内容要求,可供参考。
一、准确度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一)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并按下式计算回收率;或用本法所得的结果与己知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加入量:加入对照品的量。
一般与制剂原有的含量按1:1加入。
如该分析方法已经测试并求得其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在准确度无法直接测试(采用对照品对照法计算含量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或可推算出的情况下,该项目可不再进行验证。
2、制剂的含量测定:主要测试制剂中其他组分及辅料对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
可用含已知量被测物的制剂各组分混合物(包括制剂辅料)进行测定,回收率的计算同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项下。
如不能获得制剂的全部组分,则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回收率则应按下式计算;或用本法所得的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1、药物的含量:指药物中所含主成分的量,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标准。
2、可供药物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1)容量分析法①优点: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方法耐用性高。
②缺点:方法缺乏专属性。
③适用:适用于对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样品的测定。
(2)光谱分析法①优点: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并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②缺点:方法专属性稍差。
③适用:适用于对灵敏度要求较高、样本量较大的分析项目。
(3)色谱分析法①优点:高灵敏度与高专属性,并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②缺点:结果计算需要对照品。
③适用:适用于对方法的专属性与灵敏度要求较高的复杂样品的含量测定。
3、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要求分析方法应准确、稳定、耐用。
4、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4-1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与特点一、容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也称滴定法。
是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标准物质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药物的溶液中,直至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反应完全(通过适当方法指示),然后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被消耗的体积,按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量。
当滴定液与被测药物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
在进行容量分析时,当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停止滴定,并准确获取滴定液被消耗的体积。
但在滴定过程中反应体系常常无外观现象的变化,必须借助适当的方法指示化学计量点的到达。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或电子设备的电流或电压变化来判断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的颜色或检测设备的电信号的突变点通常被称为滴定终点。
但滴定终点与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符合,二者之差被称为滴定误差。
滴定误差是容量分析法中系统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减少滴定误差,要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或指示方法(如在非水溶液中常见用电位滴定法),使滴定终点尽可能的接近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
(一)容量分析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容量分析法的特点(1)方法简便易行:本法所用仪器廉价易得,操作简便、快速。
第四章定量分析基本原理壹、定量分析貳、重量分析名詞解釋參、定量分析常見的名詞[例題]1.下列何者不是容量分析?(A)沉澱滴定法(B)酸鹼滴定(C)氧化還原滴定(D)錯鹽滴定。
A2.已知其精確濃度的溶液稱為?(A)已知溶液(B)滴定溶液(C)標定溶液(D)標準溶液。
D3.滴定過程中,當指示劑顏色發生改變時,稱為到達?(A)當量點(B)中和點(C)莫耳數相等(D)滴定終點。
D4.下列何者有效數字是3位?(A)0.0300 (B)2.0005 (C)2.345×105(D)2.850 。
A5.依有效數字運算規則:16.805 + 1.54 + 0.022 =?(A)18.367 (B)18.37 (C)18.4(D)18.0 。
B6.依有效數字運算規則:451 ×65 =?(A)2.932×104(B)2.93×104(C)2.9×104(D)3×104。
C肆、有效數字1.有效數字= 精確數字+ 估計值2.有效數字判定原則3.例如:1.23 + 2.345 + 3.4687 = 7.04 (取小數後2位)4.乘除的有效位數:乘除運萬後所得的積,取運算值中數字最少者。
例如:1.23(3位)×45(2位) = 55 (2位)伍、誤差1.固定誤差:又稱系統誤差或可測誤差。
當實驗者以同一方法,同一條件下,重複實驗測定時,誤差重複地出現。
誤差有單向性,結果不是偏高就是偏低;不會時高時低,誤差大小基本不變,誤差可被察覺而做必要的校正,這樣的誤差就叫做固定誤差。
2.固定誤差包含有3.不定誤差:又稱為隨機誤差或不可測誤差。
由一些無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例如:環境溫度、溼度、電壓穩定度等,造成試樣重量或儀器性能微小變化。
4.不定誤差值時大時小,時正時負,屬於常態分布,大小相近的正誤差和負誤差出現的機率相近。
药物分析第四章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药物纯度指的是药物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
药物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药物的纯度及其检查方法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药物纯度主要包括物质的纯度、化学纯度和含量分析。
物质的纯度是指物质中所含有的目标成分的相对含量。
药物制剂中常常包含了其他成分,如辅料、附属物质等。
因此,需要对药物制剂进行分离提取,通过色谱、电泳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目标成分的含量。
化学纯度是指药物中各种化学性质的成分的相对含量。
药物分子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同分异构体、溶剂分子或结晶水等,这些杂质会对药物的性质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通过红外光谱、质谱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药物化学成分的纯度。
含量分析是指药物中所含有的目标成分的绝对含量。
药物制剂中的目标成分的含量是药物疗效的基础。
因此,需要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含量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滴定法、重量法等。
药物纯度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量药物纯度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
色谱法可以将药物中目标成分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目标成分的含量。
2.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药物溶液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来确定目标成分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可被紫外光激发的物质,对药物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3.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确定药物中的目标成分和杂质。
常用的质谱方法包括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质能联用等。
质谱法可以通过检测分子离子峰的质量和离子流强度来确定药物的纯度。
4.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药物纯度检查方法。
通过称量药物样品的质量,并与理论质量进行比较,来确定药物的纯度。
重量法适用于一些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药物。
总结起来,药物纯度及其检查方法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
物质的纯度、化学纯度和含量分析是药物纯度的主要方面。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一节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常用的处理方法: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1•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2•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一.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1)直接测定法。
如富马酸亚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溶于热稀矿酸,采用铈量法,邻二氮菲作指示剂」丄仁富马酸亚铁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稀硫酸15ml,加热溶解后,放冷,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与邻二氮菲指示液2滴,立即用硫酸铈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酸铈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99mg。
(2)经水解后测定法1. 直接回流后测定法. 例如: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测定CCI3-C(CH3)2-OH + 4NaOH = (CH3)2CO +3NaCI + HCOONa +2H2O NaCI+AgNO3= AgCl + NaNO3 AgNO3+ NH4SCN = AgSCN + NH4NO3 2. 用硫酸水解后测定法. 例如:硬脂酸镁的含量测定Mg(C 仃H35COO)2 + H2SO4 =MgSO4 + 2C 仃H35COOH H2SO4+2NaOH =Na2SO4 + 2H2O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05mol/L)50ml,煮沸至油滴澄清,继续加热10min,放冷至室温,加甲基橙指示液1-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O.1mol/L )滴定。
每1ml 硫酸滴 定液(0.05mol/L )相当于 2.016mg 的 MgO 。
(3)经氧化还原后测定y C°O H + uNaOH + 3Zn COOHCHCON ^A NHCOCH 法 T+ 3NaI + 2CH 3COONa + 3NaZnO+ 3H 2O 1. 碱性还原后测定NaI + AgNO 3 Agl . + Na*。
3 例如:泛影酸(用于泌尿系造影)的含量测定(曙红钠指示剂)COOH CHCO NHCOCH + 11NaOH + 3Zn Nal + AgNOAgl” + NaNO60^如2. 酸性还原后测定(硫酸铁铵指示剂)例如:碘番酸「篙「’ (口服胆囊造影剂)的含量测定 Zn 还原后银量法3. 利用药物中可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测定含量(1)含锑药物例如:葡萄糖酸锑的含量测定Sb5+ +2KI =Sb3+ + 2K+ + I2 I2 +2Na2S2O3=2NaI +Na2S4O6 (连四硫酸钠)2)含铁药物 2Fe3+ + 2KI =2Fe2+ + 2K+ + I2 I2 +2Na2S2O3 =2NaI + Na2S4O6二、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有机破坏的方法有干法破坏 湿法破坏氧瓶燃烧法 (一)湿法破坏 HNO3-HCIO4 法;HNO3-H2SO4 法;H2SO4- 硫酸盐法; HNO3-H2SO4-HCIO4 法;H2SO4-H2O2 ; H2SO4-KM nO4COOH + 3NaI + 2CH 3COONa +CH J I 2 (I )_ I 2 + 2NaOH —NaIO + NaI + H 2O 3 + 2NaI 3NaIO NaO 3Br 2 + I +3H 2O 3 + 6HBr Br 2(guo) + HCOOH HBr + CO + 3I 2 + 3H 2O IO 3 + 5I + 6H 2S 4C6 2N&1 + Na (二)干法破坏(加 Na2CO3或MgO 以助灰化;温度控制在 420 C ) 本法系将有机物灼烧灰化以达分解的目的。
将适量样品置于 瓷、镍、铂坩埚中,常加无水碳酸钠或轻质氧化镁等以助灰化, 混合均匀后,先小火加热,使样品完全炭化,然后放入高温炉 中灼烧,使其灰化完全,即可•(适用于湿法不易破坏完全的有 机物(如含氮杂环类有机药物)以及某些不能用硫酸进行破坏 的有机药物)(三)氧燃瓶燃烧法(oxygen flask combustion method ) 原理:将有机药物放入充满氧 气的密闭的燃烧瓶中进行燃 烧,并将燃烧所产生的欲测物 质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然 后根据欲测物质的性质,采用 适宜的分析方法进行鉴别、检 查或测定含卤素有机药物或 的有机药物。
1. 仪器装置500ml, 1000ml, 2000ml,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2. 称样:固体样,液体样;3.燃烧分解操作法;4.吸收液的选择 用于X 、S 、Se 等的鉴另I 」、检查、含量测定时多数是 H2O 或 H2O-NaOH ;少数为 H2O-NaOH-H2O2应用示例:碘苯酯(脊髓蜘蛛膜下腔造影剂,诊断药)的测定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特点一、容量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的特点:操作简单、快速;比较 准确(RSD <0.2%);仪器普通易得。
(二)、容量分析法的计算问题CH (CH 2) 8-COOCH 51. 滴定度(T ) :每毫升滴定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量(mg/mL) 。
2. 滴定度的计算aA + bB =cC + dD T = MA x b/a x VB (B指标液,A指被测物)3. 百分含量的计算:(1)直接滴定法D% = V x F x T/W x 100% F = 实际标定的浓度/规定的浓度(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2)间接滴定法(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D% = (VO -VB)x F x T/W x 100%二、光谱分析法(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0nm〜760nm)1. 特点:灵敏度高,可达10-4g/ml 〜10-7g/ml 准确度高,RSD( % )为2% 〜5% 仪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普及,应用范围广。
2. 朗伯-比耳定律A = ECL ,E1%1cm = £x 10/M5. 测定方法要求供试品溶液的A 应在0.3 〜0.7 常用方法:对照品比较法:Cx=(Ax/Ar) Cr;含量%=Cx x D/W x 100 % ;吸收系数法:含量%= (E1%1cm )x/(E1%1cm )r x 100 %;计算分光光度法:VA 的三点校正法[ ( 1)供试品中干扰物质 (有关物质及稀释用油)的吸收在310~340nm 的波长范围内呈线性,且吸收度随波长的增大而下降。
即在维生素A 最大吸收波长附近,干扰物质的吸收几乎呈一直线。
( 2)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即在供试品溶液的吸收曲线上,各波长处的吸收度是维生素A 的吸收与无关吸收的加和值,吸收曲线也是两者吸收曲线的叠加。
](二)荧光分光光度法( 在溶液中,当荧光物质的浓度较低时, 其荧光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通常有良好的正比关系,即IF=KC ) 1特点:灵敏度高,可达10-10g/ml〜10-12g/ml ;在低浓度进行测定,防止F 与C 不成正比及自熄灭作用; 用基准物溶液校正仪器灵敏度,防止样品液荧光衰减; 灵敏度高,但干扰因素多;制备荧光衍生物,可提高其灵敏度和选择性用样品量少,操作简单,方法快速,应用范围较广2. 荧光分析仪有二个单色光器—激发单色光器与发射单色光器;且激发光源、样品池和检测器成直角3. 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对照品比较法:Ci = (Ri-Rib)/(Rr-Rrb) x Cr ch.P收载地高辛片、利血平片、洋地黄毒苷片三、色谱分析法方法分类按分离原理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色谱按分离方法分为:PC; TLC ;柱色谱; GC; HPLC 。
(一) HPLC 法1. 对HPLC 仪器一般要求色谱柱、流动相按品种项下要求。
2. 系统性试验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 5.54(tR /Wh/2)2. 分离度:R = 2 (tR1 -tR2)/(W1 + W2);要大于1.5;拖尾因子:T = W0.05h/2d1 应在0.9 〜1.053. 测定方法: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标准曲线法,外标一点法)应用示例:RP-HPLC 法测定盐酸黄酮哌酯片含量,用标准曲线法,如头孢拉丁;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钠用外标一点法..(二)GC 法1. 对GC 仪器一般要求载气为氮气;色谱柱为填充或毛细管柱2. 系统性试验同上述HPLC 法,测定方法亦同应用示例:Ch.P(2000)收载的月桂卓酮、维生素E及其片剂、注射剂、甲酚皂溶液等均采用GC 法中的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含量。
四、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药品常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容量分析法、光谱法和色谱法,各法具有不同的准确度、专属性和灵敏度,应根据样品中被测组分含量高低及共存组分干扰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原则:主药量大,附加成份不干扰- 容量法或重量法测定;主药可溶于有机溶剂提取后测定- 光谱法;主药量少- 光谱法或色谱法.1、化学原料药纯度较高,限度严格,如果杂质可严格控制,选择方法时可侧重准确性。
2、中药材及其成方制剂成分复杂,被测组分一般含量较低,共存组分干扰严重,选择方法时应侧重于方法的专属性和灵敏度。
3、化学药物制剂种类较多,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根据制剂中被测组分的含量高低、复方制剂中共存组分影响以及辅料成分的干扰程度进行选择。
(见教材)4、应用实例。
(见教材)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一、准确度指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用回收率(比值)表示(指在实际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物质和样品于相同条件下进行测量,用所得结果计算.)(一)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1.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与已建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2. 制剂要考察辅料对回收率的影响。
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率试验,然后计算RSD 具体做法: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n=3,共9个数据来评价回收率的RSD v2% ;用UV 和HPLC发时,一般回收率可达98%〜102% ;容量法可达99.7%〜100.3% 回收率% =(测定平均值一空白值)/加入量X 100%二、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一)精密度表示方法1. 偏差(deviation , d) d = 测得值-平均值=Xi-X2.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SD 或S)S =[(刀Xi - X)2/(n-1)]1/23. 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也称变异系数(coeficient of variation, CV)RSD=标准偏差/平均值x 100%= S/X x 100%(二)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及重现性1.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2.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