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压疮预防
- 格式:ppt
- 大小:970.50 KB
- 文档页数:24
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手术室患者的安全,预防和减少术后压疮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压疮危险评估与处理操作规范》(2009 年修订)和医院手术室规章制度执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手术室的全体医务人员和患者。
三、手术室压疮预防措施1. 术前评估:手术前,医生和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评估包括患者的肤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因素,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计划。
2. 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士应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接触湿度过高的物体。
并根据手术时间适时翻身或换位,确保患者各个部位的血液循环畅通。
3. 床铺护理:手术后,护士应及时为患者更换干燥清洁的床铺,保持床单平整,避免皱褶和摩擦。
尤其注意患者的骨骼突出部位,如脊椎尾骨、肩胛骨、踝关节等。
4. 皮肤护理:术后患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适当的润肤剂,避免皮肤过于干燥和水泡。
定期使用乳酸菌制剂进行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四、医务人员责任1. 医生责任:医生要严格按照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及时给予患者相关的保护措施。
2. 护士责任:护士要及时为患者评估压疮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术中要注意患者的体位调整和皮肤护理,术后要及时更换床单,定期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皮肤情况。
3. 护理技师责任:护理技师要配合医生和护士,及时提供患者所需要的皮肤护理产品和器械。
五、患者教育护士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让患者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压疮风险和预防措施,教导患者主动调整体位,积极参与自己的护理。
提供术后皮肤护理的指导和相关的宣教资料供患者在家进行自我护理。
六、处罚措施对于未按本制度执行的医务人员,根据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惩罚,包括口头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罚措施。
七、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定期在手术室内进行压疮预防知识的培训,包括评估方法、皮肤护理技巧等。
并通过海报、册页、宣教资料等形式将制度的内容宣传给医务人员和患者。
手术室预防压疮管理制度
一、术前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
手术体位易致受压部位受压,手术时间≥2 小时,手术中患者体温波动
≥3℃;年老体弱、肥胖患者等有压疮潜在风险,对这些高危患者进行严密的护理和观察。
危急重手术患者先抢救病人,病情平稳后再行风险评估。
二、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搬动患者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损伤皮肤。
三、合理放置体位,使用合适的体位枕,使用约束带时要加衬垫,松紧适宜。
四、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实施压疮预防措施。
如使用减压贴、硅胶软枕等。
五、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术中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
22℃-25℃,使用棉被、毛毯等保持患者的体温,冲洗体腔时使用温冲洗液。
六、术中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情况的观察,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每 2 小时为患者放松约束带。
七、术后观察高风险部位皮肤状况,发现或发生难免压疮时,积极采取措施并填写“压疮高危人群评估表”一式两份,一份科室留底,一份 24 小时内上交护理部。
八、压疮质量管理评估:每季度对手术患者压疮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总结经验。
提出压疮预防与干预的措施,不断提高压疮防护与处理的水平。
一、压疮的预防措施1.术前访视时,了解患者皮肤特点。
2.术前查对时,对患者作全身状况及皮肤情况评估。
制定个案皮肤护理计划并实施:(可能含以下内容。
1.病情致皮肤损伤非常难免,或术中情况变化时,向护士长申请褥疮预报。
(>6小时丶高龄,瘦,被迫体位>4小时)。
3、用气垫床。
4、贴褥疮膜,局部涂石蜡油。
(保护、支持皮肤,提高耐磨力和抗张力)术后酌情保留揭去。
揭去时方法要得当一向四周轻轻拉起。
5、安置体位时,动作轻、稳、准,避免皮肤张力过大,避免垫单或者皮肤皱褶,避免皮肤受压到剪切力。
(体位安置好后,可以于受压部位上下端轻轻抬起患者,然后稳稳放下。
)6、调节手术床前后倾角度,减轻受压部位支重力。
7、消毒皮肤时候,注意消毒剂勿过多,避免渗入灼伤皮肤,发现渗入立即擦除8、尽力保持床单及垫单干燥。
9、做好术中患者的保暖措施,尽量减少暴露,以增加皮肤的受压耐受。
10、电极板粘贴在离手术较近且肌肉、血管丰富的部位,术中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灼伤皮肤。
11、对体弱、消瘦、水肿的病人,在受压局部垫软枕,以防止骨突处皮肤过度受压12、术中加强对受压皮肤的观察,必要时对特殊着力点部位予以按摩。
13、实施术中按摩护理。
两种时间隔方案备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或2。
1、卧定后2小时第一次按摩,以后每小时按摩。
2、卧定后每小时按摩。
(颈椎手术必用)颈、腰、脊柱俯卧患者头按摩的含义及手:1抬起受压部位,缓解血运障碍。
2改变支重。
3适度力按摩,避免摩擦。
4、评估加垫的位置及效果。
5、如实随时记录皮肤护理情况,含提出按摩的次数和时间6、经常与清醒患者沟通,了解及感受,及时给予适当护理和应对知道。
术后评估及处理术后评估及处理:对患者做全身状况及皮肤情况评估。
有压红的处理:当场按摩致恢复基本正常,并涂以碘伏。
有明显压迹的处理:当场按摩,涂以碘伏,并向病房交班。
比压迹更严重的情况或拿不准的情况的处理:当场处理同时报告护士长或其他高年资同事请求指导。
1手术室预防压疮管理制度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的功能部门,其工作重点是进行手术治疗,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然而,在手术室环境中,患者容易出现压疮的情况,这对患者的康复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手术室应该建立预防压疮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预防压疮的发生。
一、管理制度的制定1.管理责任制度:手术室应该明确责任分工,设立专门的压疮预防管理小组,由手术室主任、护士长和护理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压疮预防工作。
2.规章制度:制定压疮预防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明确压疮预防的目标、方法和措施,规范手术护理流程,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正确的护理服务。
3.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压疮预防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增强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4.监督检查:建立压疮预防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压疮预防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压疮预防的具体措施1.术前评估:手术室在进行手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皮肤评估,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要加强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术中保护:手术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患者的姿势,减少局部受压的时间和范围,避免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皮肤损伤。
3.术后护理: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按摩和保湿,保持皮肤的健康和弹性,促进康复和愈合。
4.有效沟通:护士要与医生、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和协作,共同做好压疮预防工作,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5.定期评估:手术室要建立患者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追踪,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水平。
三、管理制度的评估1.绩效评价:手术室要建立压疮预防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指标评估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方向。
2.用户满意度: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和家属对压疮预防工作的评价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
手术室预防压疮管理规定流程手术室是医院内最为重要的特殊科室之一,其中预防压疮是手术室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预防压疮的管理规定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和完善预防压疮的管理制度和流程1.确定管理责任人员:医院手术室应指定专人负责预防压疮的管理工作,明确其职责,提供相关资源支持。
2.制定预防压疮的管理制度:制定手术室预防压疮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及工作流程。
3.培训员工:定期组织针对手术室人员关于预防压疮的培训,包括对于压力溃疡的认知、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措施的掌握等内容。
二、压疮风险评估和干预1.压疮风险评估: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包括患者年龄、肥胖状况、营养状况、疾病状态等因素,确定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
2.压疮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防压疮干预措施,包括床位选择、体位调整、使用护理垫等。
三、手术准备和过程中的压疮预防1.术前准备:术前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特别是疼痛、瘙痒、红肿等与压疮有关的症状。
并对手术区域进行特殊护理,保持清洁干燥。
2.术中保护:在手术期间,定期观察患者皮肤状况,保持手术区域皮肤清洁干燥,并采取相应的压疮预防措施,如使用护理垫、包扎保护等。
四、手术后的压疮护理和预防1.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特殊护理,如清洗伤口、更换敷料等,并观察手术区域的压疮情况。
2.压疮预防护理:根据手术区域的特点和术后状况,制定相应的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如控制患者的活动姿势,定期翻身,使用护理垫等。
五、记录和评估1.记录:在手术室中,每一位患者的相关信息、压疮风险评估结果、压疮干预措施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备后续参考。
2.评估:定期对手术室的压疮预防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和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优化压疮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手术室预防压疮管理规定流程包括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压疮风险评估和干预、手术准备等环节的压疮预防、手术后的护理和预防、记录和评估等。
经验交流286手术室压疮的预防措施杨华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四川成都 6102132007年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对压疮的概念进行了更新,从定义上看,压疮是指患者身体受到压力、剪力、复合力导致皮下组织出现局限性损伤。
据临床调查发现,压疮发生率较高的一个人群是手术患者,压疮的产生不仅仅会影响到患者病情的康复,还会导致患者所受的病痛加重,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目前,手术室压疮的发生率为6%-10%,手术患者属于压疮产生的高危人群,为了预防手术室压疮的产生,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找到导致手术室压疮产生的主要原因,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手术室压疮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导致压疮产生的因素1.1年龄据临床调查结果发现,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患病率高出6--7倍,这是由于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人的组织细胞再生能力会逐渐出现衰退的情况,发生生理学退化,皮肤组织的修复能力也会出现减弱的情况。
因此,中老年人手术室压疮的发生率更高。
1.2疾病因素通常患有肺部疾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机体非常有可能出现缺氧的情况,进而使得皮肤组织代谢能力下降,组织修复时蛋白质供应不足,就会导致血流闭塞等情况,使手术中受压的皮肤出现局部压疮的情况。
还有部分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会出现出汗、冲洗液溢出、体液溢出等情况,就会导致皮肤变得潮湿,在潮湿的环境下,人体皮肤角质层会变得脆弱,保护能力也会减少,进而出现受压皮肤水肿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有害物质感染的可能,非常容易产生压疮。
1.3麻醉因素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麻醉状态下患者的肌肉会失去保护作用并且也会出现痛觉丧失的情况,而麻醉药则会导致患者的血流速度降低、血管扩张,进而导致局部皮肤组织出现缺氧的情况,导致压疮的产生。
除此之外,在其他的研究中发现,与其他麻醉方法相比,全身麻醉导致压疮的发生率更高,这是因为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患者机体本身的保护性反应会明显减弱,肌肉的自主调节能力也会降低,按照手术体位的摆放,皮肤组织损伤也会越来越严重。
智汇自我·防治Family life guide -47-彭炼君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压疮是病人手术中很多见的一个问题,是因为在压力、摩擦力或者是剪切力的影响下,使病人骨头隆起部位皮肤或是组织受到了一定损害。
做好压疮的预防工作对病人身体康复非常重要,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疼痛,降低压疮的发生,促进病人身体的恢复。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如何预防术中压疮。
造成压疮的机制(1)压力的影响:压疮的出现与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时间有着很大关系,而且也会受到病人皮肤的耐受力以及支持结构的影响。
(2)如果病人身体同时受到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这些力在不同部位产生作用,病人身上就会发生多处损伤。
(3)外在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摩擦力、剪切力以及环境潮湿等作用下而引发的压疮。
(4)内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含有病人的年龄、体重、自身活动量较少、病人患有代谢性疾病以及有营养不良等问题。
引起压疮的原因(1)病人自身素质存在的问题。
(2)病人手术时体位摆放不正确造成的。
(3)与病人手术的总体时间有很大关系:如果手术延续很长时间,组织以及骨头隆起处皮肤受到损害的风险就会越大。
但这也不是说所有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都会得压疮。
(4)与病人手术时使用的麻醉药有很大关系:麻醉药会抑制病人的自主神经系统,病人可能会发生血压降低或是血管扩张等问题,这样就会影响病人组织的血液灌注,当组织灌注变少后,就会引发压疮。
如何预防术中出现压疮?压力方面的预防(1)使用体位垫减少压力:病人进行手术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泡沫垫或是水袋等来保护容易受压的部位,这样可有效扩大病人的受压力面,使局部受压的压强明显变小,降低压疮的发生。
(2)手术时给病人用体位用具:在对病人进行手术时可使用一些能够减少压疮发生的用具,如常用的温性敷贴,可对病人容易发生压疮部位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3)适当调整病人受压的位置:如果病人的手术需要很长时间,那么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室护士经过主治医生的允许,对手术床角度做出适宜调整,比如稍稍偏向左侧倾斜点或是偏向右侧倾斜点。
手术室患者压疮管理制度指南一、引言压疮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因长时间受压、摩擦、潮湿、温度等因素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手术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卧床时间多、皮肤受压部位固定等原因,易发生压疮。
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手术室压疮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手术室护士、护理部人员等。
2. 小组负责制定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监督执行,评估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管理制度1. 压疮风险评估(1)术前评估:护士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根据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年龄、皮肤类型、营养状况、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感觉、潮湿、摩擦力、剪切力等。
(2)术中评估:术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压疮预防措施。
(3)术后评估:患者术后回病房后,由病房护士继续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2. 压疮预防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摩擦。
(2)定期更换体位,避免局部组织受压。
(3)使用减压垫、气垫床等辅助工具,减轻局部压力。
(4)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抵抗力。
(5)对高危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
3. 压疮监测与报告(1)护士长定期检查手术室压疮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发现压疮病例,及时报告护理部,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3)定期统计压疮发生率,分析压疮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四、培训与教育1. 定期组织手术室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2. 开展压疮案例分析,分享压疮预防成功经验。
3. 鼓励护士参加压疮相关学术活动,了解压疮研究动态。
五、质量控制1. 护士长定期检查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护理部对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定期对手术室压疮预防措施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