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334.00 KB
- 文档页数:19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呼吸系统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它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组织和细胞,同时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本文将探讨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1. 鼻腔和喉咙呼吸过程始于鼻孔。
鼻腔内有细长的气道,被细毛和黏液覆盖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和灰尘。
空气通过鼻腔后进入到喉咙。
2. 喉(喉框)喉是一个由软骨组成的管状结构,位于声带之上。
它包含会厌、会厌骨和杓状软骨等组织,负责将空气引导进入气管。
3. 气管和支气管树气管是一条管状结构,连接喉与支气管树。
支气管树属于呼吸系统的下部,由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组成,最终分支至肺泡。
4. 肺和肺泡肺位于胸腔内,左右两侧各一,分为肺叶,其内又包含肺泡。
肺泡是呼吸系统的最小功能单位,通过毛细血管与呼吸红细胞接触,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学1.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吸气是通过肺部扩张,降低气压,使空气进入呼吸道。
呼气则是通过肺部收缩,增加气压,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肺活量和换气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努力下吸气和呼气的能力。
静息状态下的换气是指每分钟进入或排出肺部的气体量。
肺活量和换气量的变化会受到年龄、性别和体格等因素的影响。
3.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
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与呼吸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身体各组织。
同时,二氧化碳从组织中通过血液进入到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
4. 呼吸控制中枢呼吸控制中枢位于大脑干的呼吸中枢和延髓中枢。
它们通过感受体的信号和化学反应来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和酸碱平衡是呼吸中枢的重要调节因素。
5. 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呼吸系统通过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和纤毛系统来清除病原体和异物。
此外,肺泡中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也参与抵御入侵病原体。
总结: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是我们理解人体的重要部分。
通过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呼吸过程的机制和重要性。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喉软骨软化症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膜炎、脓胸及脓气胸支气管扩张气管,支气管异物特发性肺纤维化反复呼吸道感染上气道梗阻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①上呼吸道:②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气道较干燥。
纤毛运动较差,易于感染且易致呼吸道阻塞。
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短粗,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引起右侧肺段不张或肺气肿。
③胸廓:胸廓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心脏呈横位;呼吸肌不发达,胸廓活动范围小,易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
纵隔相对较大,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呼吸频率与节奏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早产儿、新生儿易出现呼吸节奏不齐呼吸类型腹式呼吸随年龄增长出现胸腹式呼吸呼吸功能特点肺活量:50~70ml/kg,呼吸潜在力较差潮气量: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快,体表面积与成人相近功能残气量:受肺脏体积与肺弹性回缩力影响气体弥散量:气体弥散量小,单位肺容积与成人相近气道阻力:大于成人,随年龄增大而递减三、呼吸道免疫特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难以有效地清除吸入的尘埃及异物颗粒SIgA、IgG亚类含量均低,且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易患呼吸道感染四、肺部疾患常用检查方法肺功能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最大通气量,呼吸死腔和肺泡通气量换气功能:肺内分流量、肺泡动脉氧分压、生理死腔支气管镜检查用于气道、部分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血液气体分析氧饱和度水平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二、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约90%以上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三、临床表现和常见临床类型一般类型上感·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
关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的描述
新生儿呼吸系统具有以下生理特点:
1. 特殊解剖结构:新生儿的呼吸道解剖结构与成人相比有所不同。
喉部更窄,气管软骨未完全骨化,支气管及肺泡比例较小。
2. 呼吸肌肉薄弱:新生儿的膈肌和肋间肌肉尚未充分发育,导致呼吸肌肉相对较弱,呼吸能力较差。
3. 呼吸频率高: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比成人要高。
平均每分钟可达40-60次。
4. 肺功能不足:新生儿的肺泡表面积相对较小,肺泡“表面活
性物质”(即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较少,导致肺部的膨胀
和气体交换功能相对不足。
5. 低氧激敏性: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对缺氧的敏感性较高,能够迅速做出呼吸反应,以保证细胞组织得到足够的氧供。
6. 无肺通气:胎儿在子宫内主要通过胎盘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出生后需要很快建立自主呼吸。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的描述包括特殊的解剖结构、呼吸肌肉薄弱、呼吸频率高、肺功能不足、低氧激敏性和需要建立自主呼吸能力等方面。
人体呼吸系统的生理学特点人类的生命需要氧气的支持,而呼吸系统就是人体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关键系统。
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和肺。
一、鼻腔的生理学特点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负责将空气引导至肺部。
鼻腔具有多个特殊的解剖结构,如鼻毛、鼻道上皮、腺体和上皮细胞等,它们共同协作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生物过滤系统。
鼻毛阻拦大颗粒的污染物,而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和酶,从而捕捉和分解更小的颗粒。
此外,鼻腔上皮还能感知气味和温度,这对于调节呼吸时的湿度和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肺的生理学特点肺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并排出二氧化碳。
肺具有许多形态和生理学特点,包括肺叶的分化、支气管的分支、小气道和肺泡等。
肺的生理学功能集中体现在肺泡中的气体交换过程。
氧气在呼吸进程中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在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后逐步输送至各个细胞。
同时,细胞将二氧化碳释放至血液中,随后通过肺泡中的呼出气排出。
三、呼吸肌肉的生理学特点呼吸肌肉(主要是膈肌和肋间肌群)是呼吸过程的动力源,控制呼吸泵的运作。
在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同时肋骨向上外展,扩大胸腔。
而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群放松,使胸腔减小,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肌肉具有强大的耐力和适应性,在重度锻炼或高原、水下等特殊环境下也能保持正常呼吸。
四、呼吸控制中心的生理学特点呼吸控制中心位于脑干,并由多个互相关联的神经元组成。
呼吸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呼吸肌肉,从而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将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呼吸中枢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如呼吸机械反射、化学感受器和意识控制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确保呼吸系统始终处于适当的状态。
总结呼吸系统是人体生命的必要支撑用武器,它在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时,表现出各种独特的生理学特点。
这些特点涉及鼻腔、肺、呼吸肌肉和呼吸控制中心等多个方面,共同形成了一个高效、精确的工作系统。
我们应当加强对呼吸系统的科学认识和保护,从而确保我们的身体能够顺利、健康地运行。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和胸膜组成。
(一)呼吸道1.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
2.下呼吸道气管在隆突处(胸骨角)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
右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异物吸入更易进入右肺。
小气道:直径小于2mm的细支气管---呼吸系统患病的常见部位。
(二)肺和胸膜1.肺: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内氧分压最高。
2.胸膜分为脏层、壁层--胸膜腔--负压--少量浆液--润滑作用。
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一)肺的功能--肺通气与肺换气的功能。
三、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①小儿鼻腔相对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炎症时易充血肿胀出现鼻塞,导致呼吸困难。
②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连续,且鼻窦口相对较大,故急性鼻炎时易导致鼻窦炎;③咽鼓管较宽、短、直,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易侵及中耳而致中耳炎。
喉部较长、狭窄,呈漏斗型,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发生炎症肿胀,故喉炎时易发生梗阻而致窒息。
④婴幼儿--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分泌型IgA(SIgA)为低--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左、右主支气管分叉水平对应的解剖部位是A.颈静脉切迹B.胸骨柄C.胸骨角D.胸骨体E.剑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气管在隆突处(胸骨角)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故选C。
以下对呼吸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B.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路C.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D.左主支气管较右主支气管粗、短而陡直E.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右支气管较左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异物吸入更易进入右肺,故选D。
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维持系统之一,它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细胞,并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本文将对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进行探讨,以加深我们对这一系统的了解。
一、解剖结构呼吸系统由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组成。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和喉,下呼吸道则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
1. 鼻腔: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具有增大气流面积、加热、湿化和过滤的功能。
鼻腔内覆盖有大量的鼻毛和粘液腺,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并加热和湿化空气。
2. 咽:咽是鼻腔和口腔共同的通路,它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咽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吞咽来将空气引导至下呼吸道。
3. 喉:喉是连接咽和气管的通道,它由环状软骨构成。
喉的关键结构是会厌,它能够根据需要控制气流进入气管或进入食管。
4. 气管:气管是一条C形的软骨管,位于喉后面。
它的内腔被纤毛上皮覆盖,具有排除杂质的作用。
5. 支气管和肺组织:气管进一步分支成为左右两支主支气管,并继续分支成无数的细支气管,最终到达肺的小叶,进一步分为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最终场所,其中的毛细血管血液通过薄薄的肺泡壁与肺泡内的气体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二、生理功能1. 呼吸通气: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气,即将空气输送到肺泡,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通过肺泡壁的毛细血管,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通过肺泡排出。
2. 呼吸调节:呼吸系统还具有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功能。
通过呼吸中枢和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反馈机制,呼吸系统能够根据身体的需求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以保持血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3. 声音产生:呼吸系统与声音产生密切相关。
空气从肺部经过声带时,会引起声带的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声带的张力和气流的速度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和响亮度。
4. 清除杂质:上呼吸道的鼻腔和气管内覆盖有纤毛上皮,它们可以通过上皮细胞的协同运动将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颗粒排除体外,起到清除杂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