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调节原理与作用 -回复
- 格式:doc
- 大小:11.86 KB
- 文档页数:3
填空:水库水量损失主要包括:蒸发损失渗漏损失结冰损失径流调节计算的原理是:水量平衡原理,用公式表示为_W末=W初+W入-W出 (或△V=(Q 入-Q出)△T )公式的物理意义是:在任何一时段内,进入水库的水量和流出水库的水量之差,等于水库在这一时段内蓄水量的变化。
在水利水能规划中无论是时历列表试算还是图解法其基本原理都是依据水量平衡确定装机容量中的最大工作容量是以保证出力和保证电能为依据的。
无调节(即径流式)水电站总是工作在日负荷图的__基荷___ ,而调节好的水电站在枯水期又总是工作在日负荷图的___峰荷位置__ 。
1.水量累积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代表该时刻的瞬时流量。
(√)2.库容系数β是反映水库兴利调节的能力,等于设计枯水年供水期调节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
()×,改为“库容系数β是反映水库兴利调节的能力,等于兴利库容与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比值。
”或改为“调节系数是度量径流调节的程度,等于设计枯水年供水期调节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
3在经济计算中,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本质差别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4 保证电能一定大于多年平均电能(即多年平均发电量)。
(×,小于)5. 河床式水电站适应于高水头,小流量。
(×,低水头大流量 )名词解释:投资利润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所前利润总额与项目投资的比率,称为投资利润率.水库滞洪:在一次洪峰到来时,将超过下全泄量的那部分洪水暂时挡置在水库中,待洪峰过去后,再将拦蓄的洪水泄掉,腾出库容来迎接下一次洪水。
事故备用容量:当有机组发生事故,能够立刻投入系统替代事故机组工作的备用容量,称为事帮备用容量。
径流补偿:利用两河(或两支流,丰、枯水期的起迄时间不完全一致(或水文不同步情况,来水时间相互错开的特点,把它们联系起来,共同满足用水或用电的需要。
以达到相互补充水量,提高两河的保证流量。
这种补偿为径流补偿。
径流调节原理与作用
径流调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工程手段,调整和控制地表径流的产生、传输和分布,以达到保护和改善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的目的。
径流调节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地表的自然状况和人工措施,调整和改变水文过程,使降雨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利用。
具体原理包括:
1. 水源调节:通过建设水库、蓄滞洪区等措施,调整降雨水分的储存和释放,使其在干旱季节供水,同时减少洪峰流量,降低洪涝灾害风险。
2. 引洪调节:通过建设堤坝、河道整治等措施,调整河道的容积和流速,提高河道的输送能力,减少洪水的冲击力和危害。
3. 水土保持:通过建设护坡、植被、排水系统等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径流的产生和流失。
径流调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减少洪涝灾害:通过调整水文过程,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危害,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保护水资源:通过储存和调节水源,保证水资源的供应,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3. 改善水环境:通过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物的输入,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4. 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减少水土流失和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5.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期末考卷问答及详情答案.doc1、什么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资源(可供利用的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称)综合利用的原则是按照国家对环境保护、人水和谐、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以及直接运用防洪工程以外的其它手段来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来满足社会各部门对水的需求,尽可能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有哪几种,有何特点,答:方式表现为集中落差和引用流量的方式。
根据集中落差的方式可分为:坝式(蓄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混合式水电站、潮汐式和抽水蓄能式水电站。
坝式水电站的特点是:优点:拦河筑坝,形成水库,抬高上游水位,集中河段落差,能调节水量,提高径流利用率。
缺点:基建工程较大,且上游形成淹没区。
引水式水电站的特点:优点:不会形成大的水库,淹没损失小,工程量小缺点是饮水量较小,水量利用率较低。
混合式水电站:综合利用水能,比较经济。
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哪些,两者的区别,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河道整治、开辟分洪道和分蓄洪区、水库拦洪、水土保持。
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和洪水警报系统、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防洪调度。
工程措施是指利用水利工程拦蓄调节洪量、削减洪峰或分洪、滞洪等,以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状况,达到控制洪水、减少损失的目的\(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以及直接运用防洪工程以外的其它手段来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什么是径流调节,分哪几类,(P28)为了消除或减轻洪水灾害或是满足兴利需要,通过采取能够控制和调节径流的天然状态,解决供需矛盾,达到兴利除害目的的措施称为径流调节。
径流调节分为两大类:为兴利而利用水库提高枯水径流的径流调节,兴利调节:为削减洪峰流量而利用水库拦蓄洪水,以消除或减轻下游洪涝灾害的调节,洪水调节。
水库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水库工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为满足兴利要求和保证防洪安全,需要一些控制性的水位和库容,我们把这些决定水库调节能力,其限定作用的控制水位和库容,称水库的特征水位、特征库容。
径流调节原理与作用-回复
径流调节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和工程措施,对降水过程中形成的径流进行调整和控制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和减轻洪水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径流调节在水利工程和治理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径流调节原理和作用的问题。
第一步:了解径流的形成原理
径流是指降水经过入渗和蒸发之后,在地表流动形成的表层水流。
大气降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土壤蓄水层入渗后补给地下水,另一部分则形成径流并流入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地表水体中。
径流的形成与降水强度、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等因素有关。
第二步:了解径流调节的原理
径流调节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建立水库、水闸、堤防和河道疏浚等工程设施,改变水的流向、速度和数量,以达到控制洪水、补给地下水和供水等目的。
具体原理如下:
1. 水库调节:水库是一种人工储存降水的设施,通常由堤防围护而成。
当降水较少时,水库可以积蓄来水,补给地下水和供应上游的灌溉用水。
当降水较多时,水库可以缓冲水流的峰值,减少洪水泛滥的可能。
2. 水闸调节:水闸是一种控制水流通行和水位高低的设备,通常由水闸门、
水闸孔和泄水道等部分组成。
水闸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闸门,调节河流或渠道的水位和流量,以达到减少洪水、蓄水灌溉和供水的目的。
3. 堤防保护:堤防是一种类似于水闸的设施,主要用于控制河流的水位和流量。
堤防通常沿河道两岸修筑,可以防止河流的洪水越界泛滥,保护沿岸居民、农田和城市设施免受洪水的侵袭。
4. 河道疏浚:由于泥沙的淤积和河道的河床上升,河流的容水量将会减小,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为了增加河流的流量,需要进行河道的疏浚工作,即引导河流的水流和泥沙,使河道恢复原有的容量。
第三步:了解径流调节的作用
径流调节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少洪水灾害:洪水是造成重大灾害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径流调节工程通过调整降水的径流量和流速,可以减少洪水发生的概率和洪水的峰值,保护沿岸居民和农田免受洪水的侵袭。
2. 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径流调节工程可以通过积蓄来水、地表径流和洪水,将多余的水量引导到地下,补给地下水,保持地下水的水位和质量。
3. 供水和灌溉:径流调节工程可以调节水库的水位和流量,使其符合供水和灌溉的需求。
在干旱季节,通过释放水库的积水,可以确保灌溉和供水的正常进行。
4. 保护生态环境:径流调节工程可以改变河流的水位和流量,为河岸带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
同时,泄洪时带走了河道中的泥沙和有害物质,有助于维护河流的生态平衡。
总结起来,径流调节是通过各种技术和工程手段,对降水形成的径流进行调整和控制的过程。
它可以减少洪水灾害、补给地下水、供水和灌溉,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径流调节工程在水资源管理和治理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