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8.88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为了确保幼儿在幼儿园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特制定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一、晨午检目的1. 及时发现并处理幼儿的健康问题,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
2. 预防传染病的传播,降低幼儿园内传染病的发病率。
3. 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二、晨午检时间1. 晨检:每天幼儿入园时进行。
2. 午检:每天幼儿午睡后进行。
三、晨午检内容1. 晨检内容:(1)一问:询问家长幼儿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2)二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异常等。
(3)三摸:摸幼儿的额头、颈部等部位,检查有无发热现象。
(4)四查: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如弹珠、小别针、利器等。
2. 午检内容:(1)一问:询问幼儿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2)二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异常等。
(3)三摸:摸幼儿的额头、颈部等部位,检查有无发热现象。
(4)四查: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如弹珠、小别针、利器等。
四、晨午检流程1. 晨检流程:(1)幼儿入园时,由班级教师负责晨检。
(2)教师向家长询问幼儿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3)教师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异常等。
(4)教师摸幼儿的额头、颈部等部位,检查有无发热现象。
(5)教师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如弹珠、小别针、利器等。
(6)教师将晨检情况记录在《晨检记录表》上。
2. 午检流程:(1)幼儿午睡后,由班级教师负责午检。
(2)教师向幼儿询问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3)教师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异常等。
(4)教师摸幼儿的额头、颈部等部位,检查有无发热现象。
(5)教师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如弹珠、小别针、利器等。
(6)教师将午检情况记录在《午检记录表》上。
五、晨午检记录1. 教师需将晨午检情况详细记录在《晨检记录表》和《午检记录表》上。
2. 记录内容包括:幼儿姓名、晨午检时间、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
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一、晨午检的目的和意义晨午检是对幼儿进行身体健康情况的审查和监测,旨在及时发现幼儿身体不适、发热、传染性疾病等情况,保障幼儿的健康,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晨午检的主体和责任1.幼儿园实行全员参与的晨午检制度,由所有教师共同参与。
2.晨午检工作由园长或指定的专人进行组织和管理,负责晨午检表的填写、登记,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晨午检的流程和要求1.时间安排:(1)晨检时间为每天上午幼儿入园后第一节课开始前。
(2)午检时间为每天午饭后幼儿午休前。
2.晨/午检的内容:(1)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否活泼、愉快。
(2)检查幼儿是否有出汗、发热、皮肤异常等情况。
(3)检查幼儿身体是否有明显不适、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4)对怀疑有传染性疾病的幼儿,要及时通知家长接回,并提供相应的防护和医疗指导。
3.晨/午检的要求:(1)晨/午检必须由专人负责,严禁教师互相签到,并做好签到记录。
(2)晨/午检时要认真观察每个幼儿,尽量接近观察、检查幼儿,不得采用远距离检查或未经正面检查的方式。
(3)在晨/午检时,要注意与幼儿进行简短的交流,询问是否有身体不适、疼痛等情况。
(4)保持晨/午检环境整洁,及时清理、更换床上用品和个人用品。
四、问题发现及处理1.如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园长报告,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同时向家长提供相应的防护和医疗指导。
2.对于疑似传染性疾病的幼儿,应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将其迅速接回,协助家长就医,避免传播给其他幼儿。
3.对于有发热病例的幼儿,应及时进行体温测量,确认是否发烧,如疑似发热,应隔离并通知家长接回,配合相关治疗。
4.对于发现的其他异常情况,如腹泻、呕吐、出血等,应立即向园长汇报并根据情况及时处理。
五、晨午检的记录和归档1.晨/午检结果要详细记录于晨午检表中,包括幼儿姓名、晨/午检时间、检查项目及结果等内容。
2.晨午检表要按照时间顺序归档保存,保留至少一个学期,并复检记录参照是否有相关问题的发生。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状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毕竟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晨午检制度,欢迎大家共享。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1一、依据本园状况,实行班上老师和保健大夫检查的方式,发觉问题准时处理。
二、入园晨检时,负责晨检人员应向家长询问幼儿健康状况,并按程序对幼儿进行检查。
三、对幼儿晨午检的程序为:(1)一摸:有无发热(可疑者测量体温);(2)二看:一般状况(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3)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状况;(4)四查:有无携带担忧全的物品,发觉问题快速处理。
四、每日由总值班人员巡察幼儿午睡,巡察的内容包括来园人数、幼儿睡姿、幼儿盖被、幼儿脱衣、幼儿入睡率等几方面,并做好记录,一月汇总分析一次。
五、班上老师在幼儿躺下后逐一检查幼儿有无危险东西携带或装饰物,如有需收放好。
六、班上老师应留意巡察睡着的幼儿呼吸的频率,对咳嗽的幼儿应让其侧睡,对蒙头睡的幼儿应加以订正,午睡时间老师留意巡察幼儿,以免发生意外。
七、遇特殊状况准时与总值班人员、家长联系,实行措施,准时处理。
八、保健大夫每日不定期巡察各班级,向班上老师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对体弱的幼儿加强生活护理,如有可疑或特殊应准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九、各班老师对缺勤的幼儿要进行电话追踪访问,严格执行晨、午检的检查制度。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21、晨午检接受班级老师检查的方式,保证检查到每一位幼儿,发觉问题准时处理。
2、晨间入园时,负责晨检人员应向家长询问幼儿健康状况,并按程序对幼儿进行检查,午睡后对在园幼儿进行健康观看。
3、对幼儿晨午检的.程序为:(1)一摸:有无发热(可疑者测量体温)。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1晨午检制度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幼儿园晨午检制度的有效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详细的晨午检制度。
一、晨检制度1. 晨检时间幼儿园的晨检时间为每天早晨幼儿入园时进行,一般安排在幼儿园大门或教室门口。
2. 晨检人员晨检人员包括幼儿园的保健医生、班级教师和保育员。
保健医生负责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班级教师和保育员负责协助保健医生进行晨检工作。
3. 晨检程序(1)一摸:保健医生用手触摸幼儿的额头和颈部,判断幼儿是否有发热症状。
如果发现幼儿有发热症状,应立即进行体温测量。
(2)二看:保健医生仔细观察幼儿的面色、眼神、口腔、咽喉、皮肤等部位,判断幼儿是否有异常症状。
如果发现幼儿有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3)三问:保健医生向家长询问幼儿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生活习惯,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
(4)四查:保健医生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如小刀、玻璃制品等。
4. 晨检记录晨检结束后,保健医生应将晨检结果记录在晨检记录表上,并将记录表交予班级教师。
班级教师应将晨检结果记录在幼儿的档案中,以便于跟踪幼儿的健康状况。
二、午检制度1. 午检时间幼儿园的午检时间为每天中午幼儿午睡前后进行,一般安排在幼儿园的午睡室或教室。
2. 午检人员午检人员包括幼儿园的保健医生、班级教师和保育员。
保健医生负责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班级教师和保育员负责协助保健医生进行午检工作。
3. 午检程序(1)一摸:保健医生用手触摸幼儿的额头和颈部,判断幼儿是否有发热症状。
如果发现幼儿有发热症状,应立即进行体温测量。
(2)二看:保健医生仔细观察幼儿的面色、眼神、口腔、咽喉、皮肤等部位,判断幼儿是否有异常症状。
如果发现幼儿有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3)三问:保健医生向家长询问幼儿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生活习惯,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
(4)四查:保健医生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如小刀、玻璃制品等。
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做好幼儿园晨午检工作,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提高晨午检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晨午检的目的和要求1. 目的: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及早发现和预防幼儿的疾病。
2. 要求:(1)全面、准确进行晨午检,切实做到每个幼儿每天晨午检;(2)及时发现幼儿的健康问题,做好健康监测和随访工作;(3)建立和完善幼儿保健档案,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问题。
第三章晨午检工作的组织领导1. 幼儿园成立晨午检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副园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2.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晨午检工作的组织实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3. 幼儿园要加强对晨午检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晨午检工作的专业素质。
第四章晨午检工作的组织实施1. 晨午检由专职晨午检人员进行,每个班级配备专职晨午检员,负责班级幼儿的晨午检工作;2. 晨午检工作按照每个班级的晨午检员进行,每日晨午检时间为上午9:00-10:00和下午2:00-3:00;3. 晨午检员要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精神状态、食欲情况和体温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4. 晨午检员要及时记录晨午检结果,并将情况通报给幼儿园领导及家长;5. 出现幼儿的异常情况,晨午检员要及时进行健康指导和疾病处理,必要时请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第五章健康监测与干预1. 幼儿园根据晨午检结果,建立幼儿的健康档案,对每个幼儿的身体健康进行全面的记录;2. 健康档案包括幼儿的基本信息、体格检查结果、疫苗接种情况、生长发育监测和疾病治疗等;3. 幼儿园根据晨午检结果和健康档案,对幼儿的身体健康进行监测和干预,及时发现和解决幼儿的健康问题;4. 幼儿园要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健康监测与干预的工作合作,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服务。
第六章家长与园方的互动与合作1. 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健康情况,及时将家长关心的问题反馈给晨午检员;2. 家长要按时将幼儿送到幼儿园,并配合晨午检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准确的健康资料;3. 家长要回应晨午检实时反馈,并按照晨午检员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4. 家长要了解晨午检工作的重要性,配合幼儿园的晨午检工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问题。
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二、晨午检目的1.及时发现幼儿身体异常情况,防止疾病传播。
2.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增强家长、教师对幼儿健康的关注,促进家园共育。
三、晨午检流程1.晨检:(1)早晨入园时,教师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的幼儿,立即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2)教师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询问家长幼儿在家是否有不适症状,做好记录。
(3)对幼儿进行手部卫生教育,要求幼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午检:(1)午餐后,教师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的幼儿,立即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2)教师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询问幼儿是否有不适症状,做好记录。
(3)对幼儿进行口腔卫生教育,指导幼儿正确刷牙。
四、晨午检要求1.教师要熟练掌握晨午检流程和操作方法,确保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2.教师要关注幼儿身体健康,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3.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卫生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晨午检工作,如实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身体状况。
五、晨午检记录1.教师要将晨午检结果记录在《幼儿晨午检记录表》上,内容包括:幼儿姓名、检查时间、体温、症状等。
2.对于发现异常的幼儿,教师要详细记录症状、处理措施及家长反馈情况。
3.幼儿园每月对《幼儿晨午检记录表》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幼儿健康状况,及时调整保健措施。
六、晨午检考核1.幼儿园对教师晨午检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考核内容包括:教师对晨午检流程的掌握程度、记录是否完整、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等。
3.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幼儿园将对其进行培训和整改,直至达到要求。
七、晨午检宣传1.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晨午检制度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和教师的认识。
3.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晨午检工作,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通过实施晨午检制度,幼儿园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身体异常情况,有效预防了疾病的传播。
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范文一、晨检目的1、及时了解幼儿身体状况,并随时观察、跟进。
2、加强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理解与配合。
3、加强班级保教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4、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幼儿保育保健质量。
二、程序及要求(一)天天接送幼儿的晨检程序1、在园门口晨检后,到班级教师再检查。
2、教师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教师务必及时把晨检时有问题的孩子的状况记录在晨检记录上并向园长汇报。
3、发现身体不适,尤其是发烧、手足和空腔部位有疱疹的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不得瞒报。
4、教师务必及时把晨检时有问题的孩子的状况记录在晨检记录上并向园长汇报。
(三)跟进措施及要求1、每位保教人员上班第一件事,对幼儿进行晨检并做好详实记录。
2、分管园长每一天检查一次,《晨检记录》的记录状况。
隔离和检疫:1、一旦园内发生传染病时要立即隔离病人并送往医院隔离治疗。
护送人员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同时通知家长并上报给园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
2、在患儿尚未离开园所之前,应随时对其所在班级和污染物进行消毒,即随时消毒,以迅速杀灭从机体排出的病原体。
自己在园内采用流动紫外线消毒或0、____%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一小时,消毒后进行通风换气。
3、对密切接触者(即患儿所在班级的幼儿)进行防疫,并与其它班级隔离。
检疫期间对患儿所在班级应加强晨、午、晚检,早期发现病儿及时隔离。
观察期间不能接收和转出儿童。
4、为防止传染病蔓延,应暂时停止接收和转出儿童。
直至最后一批患儿传染期满,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贴合解除隔离的标准,待进行终末消毒后才能解除隔离。
5、待患儿离园后,对被污染的处所以及一切物品进行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6、隔离患儿直至各种传染病的症状完全消失,待痊愈后持所在地段保健科证明方可返园。
7、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季节儿童活动室、卧室勤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对易感可用板蓝根冲剂连服____天。
8、加强晨检工作,时刻注意儿童的各种身体异常变化,一旦发现病儿立即隔离,以减少传染机会。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幼儿园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及时了解幼儿健康状况,掌握疾病动态。
2. 发现传染病早期症状,及时隔离治疗。
3. 提高师生防病意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三、制度内容1. 晨检(1)时间:每天早晨入园时。
(2)内容: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一摸:检查幼儿体温,是否有发热现象。
二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询问家长幼儿在家体温、饮食、睡眠、情绪、大小便情况。
四查: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记录:保健医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在《晨检记录》上,并及时通知教师联系家长。
2. 午检(1)时间:每天中午幼儿入睡前和起床后。
(2)内容: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及有无发热现象,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3)记录:保健医将巡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在《午检记录》上,并及时处理。
3. 晚检(1)时间:每天幼儿放学前。
(2)内容: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及有无发热现象,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3)记录:保健医将巡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在《晚检记录》上。
四、责任分工1. 保健医负责晨、午、晚检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2. 班级教师负责协助保健医进行晨、午、晚检,并及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3. 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健康管理工作,发现幼儿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幼儿园。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晨午晚检制度的教师和保健医给予表彰。
2. 对未按规定执行晨午晚检制度的教师和保健医进行通报批评。
3. 对因未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导致传染病传播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幼儿园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本园其他规定有冲突,以本制度为准。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及全日观察制度模板范文一、幼儿园晨午检制度晨午检是幼儿园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和防控儿童健康问题,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晨午检制度:1.晨午检的时间:每天早上8:00-8:30进行晨检,下午15:00-15:30进行午检。
2.晨午检的对象:所有在园的幼儿、教职工及其他工作人员。
3.晨午检的内容:(1)形体检查:检查幼儿的站姿、坐姿、行走姿势等,是否有畸形、站立不稳等情况。
(2)眼耳鼻喉检查:检查幼儿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喉咙是否有异常情况。
(3)体温检查:使用电子体温计检测幼儿的体温,如发现有发热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家长。
(4)口腔检查:检查幼儿口腔是否有溃疡、出血等情况。
(5)皮肤检查:检查幼儿皮肤是否有疹子、烧伤、感染等情况。
(6)其他检查: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其他检查项目。
4.晨午检的记录与报告:(1)每次晨午检结束后,由晨午检负责人汇总记录,并报告园长及班主任。
(2)如发现幼儿有身体异常或疾病,需及时向其家长进行告知,并做好相应的登记和处理工作。
(3)每个月对晨午检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幼儿健康干预措施。
5.健康宣教与教育:(1)在日常活动中,加强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对幼儿健康管理的专业水平。
(3)通过家长会、家长通讯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儿童健康常识,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健康问题。
二、幼儿园全日观察制度全日观察是对幼儿在园期间进行全方位观察和跟踪,为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照顾服务提供参考。
以下是幼儿园全日观察制度的范例:1.全日观察的目的:(1)了解幼儿在园期间的身体、行为和情绪状况,掌握幼儿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2)发现和预防幼儿在园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干预和支持。
(3)为幼儿的个性化教育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2.全日观察的方式与内容:(1)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方式、兴趣爱好、行为表现等情况。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大全一、晨检制度晨检是指在每天上午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由专业的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身体检查和口腔卫生等工作。
1.晨检时间:晨检时间为每天上午8:00-8:30。
2.晨检地点:晨检地点设在幼儿园入口处或特定的检查室。
3.晨检流程:(1)出示入园卡:每位幼儿在进入晨检地点前,需出示自己的入园卡。
(2)体温测量:保健老师使用体温计对幼儿的体温进行测量,记录体温数据,并留存备查。
(3)身体检查: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如观察幼儿的面色、精神状态、步态等,以及检查幼儿是否有皮肤病、伤口等问题。
(4)口腔检查: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口腔检查,观察幼儿的口唇、牙齿、舌苔等情况,并提醒幼儿家长注意口腔卫生。
4.异常情况处理:(1)如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如发热、疲倦、面色苍白等,保健老师会立即通知幼儿家长,并帮助孩子转到医务室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2)对于有传染病症状的幼儿,幼儿园应依法按照传染病防控的要求进行相应处置。
5.晨检记录:(1)保健老师需将每次晨检的体温、身体情况等记录在幼儿晨检表上,并定期整理备查。
(2)如有情况异常的幼儿,要在记录中详细注明,并及时通知幼儿家长。
二、午检制度午检是指在每天中午幼儿吃完午餐后,由专业的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和卫生习惯指导等工作。
1.午检时间:午检时间为每天中午12:00-12:30。
2.午检地点:午检地点设在幼儿园的特定检查室或课室内。
3.午检流程:(1)卫生习惯指导:保健老师通过示范与讲解的方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巾、洗手等卫生习惯。
(2)身体检查: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观察幼儿是否有呕吐、腹泻等异常情况,并关注幼儿的精神状态、眼睛、耳朵、皮肤等健康指标。
(3)牙齿检查:保健老师对幼儿的牙齿进行检查,观察幼儿的牙齿是否健康及有无龋齿等问题。
4.异常情况处理:(1)如发现幼儿在午检中出现异常情况,幼儿园应及时通知幼儿家长,并协助做好相关处理措施。
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
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三篇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的文章吧!
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
晨检要求:每一天幼儿入园,须在园门口理解保健医生和值班老师的晨间检查。
晨检资料:
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一般状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状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晨检记录:
晨检后,保健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状况登记下来,并与当班教师一齐关注当日幼儿状况,如有异常状况,保健医进行临床诊断决定入园或去医院诊治。
告知家长并请家长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1、来园时务必带孩子参加晨检。
2、疑有疾病或传染病迹象,应主动与保健医生联系,我们将视病情进行全日观察、追踪、隔离。
3、不要让孩子带危险物品。
4、每一天带手帕或餐巾纸,勤剪指甲、勤理发,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晨检时间:早晨7:30--8:20晨检职责:
1、一摸(有否发烧及异常)二看(观察精神、五官、皮肤等)三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四查(根据传染病流行状况对易感儿进行检查,同时检查有无可能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携
带入园)2、晨检中发现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由家长带到医院检查,特殊状况留园观察、隔离。
3、详细填写晨检记录及带药用药状况。
4、值班人员于每日下午4:00收全园各班晨检牌。
为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幼儿园有咳嗽、发热症状的患者,务必实施晨检制度。
1、幼儿晨检:要在每日上午8:30检查各班级幼儿缺勤状况和健康状况。
以幼儿班级为单位填《幼儿班级晨检日报表》报所在年级。
2、教职工晨检:各科部门在每日上午上班时指定专人检查各岗位教职员工缺勤状况和健康状况,填《教职工健康状况晨检日报表》。
3、实行追踪随访制,由主管园长班主任和各年级、各部门指定的专人分别对患病的师生员工进行每日追踪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状况。
发热病人做到"三不"即不上班、不上课、不外出。
为防止传染病患儿进入幼儿园及幼儿把不安全的物品带入园,我园应坚持每一天进行晨检工作,要求为: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一摸:摸摸幼儿额头看有无发热。
二看:看幼儿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无疲倦或不适面容,看皮肤有无皮疹、肿块,这是发现并隔离水痘、腮腺炎患儿十分关键的步骤。
三问:问问幼儿在家中的健康状况,有无不适以便在园中观察,如发现问题可细问其有无发执、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家的睡眠、饮食、大小便状况。
四查:对疑似患病的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协助诊断。
检查有无携带易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入园,最好不要让幼儿自带食品入园。
晨检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注意亲自把关,对普通的感冒、消化不良、皮炎等带药入园的幼儿要进行登记并管理。
注意发现幼儿的问题,及时请保健医生复检,应正确对待晨检工作。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范本
一、晨检目的
1、及时了解幼儿身体状况,并随时观察、跟进。
2、加强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理解与配合。
3、加强班级保教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4、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幼儿保育保健质量。
二、程序及要求
(一)天天接送幼儿的晨检程序
1、在园门口晨检后,到班级教师再检查。
2、教师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教师务必及时把晨检时有问题的孩子的状况记录在晨检记录上并向园长汇报。
3、发现身体不适,尤其是发烧、手足和空腔部位有疱疹的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不得瞒报。
4、教师务必及时把晨检时有问题的孩子的状况记录在晨检记录上并向园长汇报。
(三)跟进措施及要求
1、每位保教人员上班第一件事,对幼儿进行晨检并做好详实记录。
2、分管园长每一天检查一次,《晨检记录》的记录状况。
隔离和检疫:
1、一旦园内发生传染病时要立即隔离病人并送往医院隔离治疗。
护送人员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同时通知家长并上报给园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
2、在患儿尚未离开园所之前,应随时对其所在班级和污染物进行消毒,即随时消毒,以迅速杀灭从机体排出的病原体。
自己在园内采用流动紫外线消毒或0、2%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一小时,消毒后进行通风换气。
3、对密切接触者(即患儿所在班级的幼儿)进行防疫,并与其它班级隔离。
检疫期间对患儿所在班级应加强晨、午、晚检,早期发现病儿及时隔离。
观察期间不能接收和转出儿童。
4、为防止传染病蔓延,应暂时停止接收和转出儿童。
直至最后一批患儿传染期满,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贴合解除隔离的标准,待进行终末消毒后才能解除隔离。
5、待患儿离园后,对被污染的处所以及一切物品进行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6、隔离患儿直至各种传染病的症状完全消失,待痊愈后持所在地段保健科证明方可返园。
7、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季节儿童活动室、卧室勤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对易感可用板蓝根冲剂连服3-5天。
8、加强晨检工作,时刻注意儿童的各种身体异常变化,一旦发现病儿立即隔离,以减少传染机会。
9、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儿童及教师的自我保健意识。
10、幼儿和职工定期进行体检。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晨、午检要求:
每天幼儿入园,须在园门口接受值日教师的晨间、午间检查。
晨、午检内容:
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晨、午检记录:晨、午检后,班主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班主任视情况决定幼儿入园或去医院诊治。
晨、午检结束后,还要详细登记患病幼儿的病状、体征,视病情进行全日观察和追踪,明确最后诊断,为学期或年度多发病、传染病的病率统计提供依据。
为此,希望家长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1、来园时必须带孩子参加晨、午检。
2、疑有疾病或传染病迹象,应主动与授课教师联系,我们将视病情进行全日观察、追踪、隔离。
3、不要让孩子带危险物品。
4、每天带手帕或餐巾纸,勤剪指甲、勤理发,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