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3.28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晨午晚检制度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一、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和范围目的:幼儿园晨午晚检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全园晨午晚检工作,保障幼儿生命安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同时,也是指导保教人员在晨午检中履职尽责,落实安全与健康教育,增强教职工安全意识,保证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范围:适用于全幼儿园教职工和学生的晨午晚检工作。
包括幼儿园、托班、小班、中班和大班等各年级的学生。
二、制度制定程序制定幼儿园晨午晚检管理制度的程序如下:1. 立项。
针对幼儿园晨午晚检工作的需要,由学校领导决定是否制定此项制度,并安排相关人员开始编写。
2. 制定草案。
工作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编写草案,并于内部进行论证和修改。
3. 部门会审。
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将草案提交至主管部门会审。
4. 再度修改。
根据会审意见和建议,工作小组对草案再度修改和完善。
5. 外部公示。
在学校内公示草案,征求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6. 颁布实施。
草案修订完毕后,由领导小组颁布实施,同时解释相关细则和条款。
三、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在制定幼儿园晨午晚检管理制度时,需要考虑到以下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1.《劳动合同法》:幼儿园应与教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及福利待遇等。
2.《劳动法》:保护教职工的劳动权益,规定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设立劳动监察机构,监督和管理企业和机构的晨午晚检情况。
4.《行政管理法》:规定学校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公布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
四、制度具体内容1. 制定晨午晚检工作的具体制度、要求和规范,规范保教人员晨午检的内容,严格遵守晨午检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接受检查。
2. 制定晨午晚检工作的机制,明确晨午晚检的具体流程,保证检查流程顺畅,做到晨午晚检卡上有记录,检查有细节,不留遗漏。
3. 制定晨午晚检的责任主体,明确教职工对晨午晚检的负责,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落实、任务到位。
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晨、午检要求:每天幼儿入园,须在园门口接受值日教师的晨间、午间检查。
晨、午检内容: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晨、午检记录:晨、午检后,班主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班主任视情况决定幼儿入园或去医院诊治。
晨、午检结束后,还要详细登记患病幼儿的病状、体征,视病情进行全日观察和追踪,明确最后诊断,为学期或年度多发病、传染病的病率统计提供依据。
为此,希望家长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工作:1、来园时必须带孩子参加晨、午检。
2、疑有疾病或传染病迹象,应主动与授课教师联系,我们将视病情进行全日观察、追踪、隔离。
3、不要让孩子带危险物品。
4、每天带手帕或餐巾纸,勤剪指甲、勤理发,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二)幼儿园的晨午检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措施。
1. 晨午检时间:幼儿园应设置固定的晨午检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进入幼儿园、午餐前和午休前进行检查。
2. 晨午检措施:晨午检由专门的保健人员进行,包括观察和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体温、口腔、皮肤等部位的异常情况。
3. 体温检测:每天对每个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如果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一般为37.5摄氏度),则需要将幼儿安排到独立的房间进行观察,并及时通知家长。
4. 口腔检查:观察幼儿的口腔是否有溃疡、出血等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知家长、提供治疗建议等。
5. 皮肤检查:观察幼儿的皮肤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湿疹、红斑、瘙痒等,及时通知家长,并提供合理的护理和处理建议。
6. 病患管理:如果发现幼儿有传染性疾病或严重疾病的症状,应立即与家长联系并建议其就医,同时将幼儿隔离,以避免疾病传播。
幼儿园学生晨(午)检制度一、晨(午)检时间:每天幼儿入园时,须在园门口接受值日教师的晨间检查。
午间检查通常在午饭后进行,由负责午间值班的教师执行。
二、晨(午)检地点:晨(午)检应在幼儿园指定的地点进行,通常是幼儿园入口处或指定的健康观察区域。
三、晨(午)检内容:1.一摸:检查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2.二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注意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如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3.三问:询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以了解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4.四查: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如刀具、尖锐物品等,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四、晨(午)检记录:晨(午)检后,班主任或负责教师应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班主任或负责教师应视情况决定幼儿是否需要入园或去医院诊治。
同时,要详细登记患病幼儿的病状、体征,视病情进行全日观察和追踪,明确最后诊断,为学期或年度多发病、传染病的病率统计提供依据。
五、家长配合事项:1.家长应每天带孩子参加晨(午)检,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2.如孩子疑有疾病或传染病迹象,家长应主动与授课教师联系,以便幼儿园视病情进行全日观察、追踪和隔离。
3.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应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不到接送时间不得接孩子。
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教师请假,经允许后方可接走幼儿。
4.如家长代接,教师必须打电话跟孩子父母确认后,由来人签字才能接走幼儿。
幼儿不认识的陌生人不准接走幼儿。
六、健康教育与宣传: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向家长和幼儿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监督检查:幼儿园应定期对晨(午)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同时,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通过以上晨(午)检制度的执行,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的健康问题,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和参与度,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024年幼儿园晨午检制度范本一、早晨健康检查制度1、检查规定:每日幼儿进入园区时,须接受早班教师的晨间健康检查。
2、检查内容:1)触感检查:检测幼儿是否有发热症状。
2)视觉检查:评估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以识别传染病的早期迹象,如咽部、皮肤是否有皮疹等。
3)询问检查:个别了解幼儿的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状况。
4)物品检查:确保幼儿未携带任何不安全的物品,如有发现,应立即进行处理。
3、检查记录:晨检结束后,教师需记录下发现的任何异常健康状况,并在当天持续关注幼儿的状态。
如有异常,应立即与家长联系。
二、中午健康检查制度1、检查要求:每日中午幼儿准备午睡时,须接受值班教师的午间健康检查。
2、检查内容:1)初步观察:注意幼儿的精神状态和面色,以及是否有发热现象。
2)物品清查:引导幼儿自行取出衣兜内的玩具或其他物品,并放置在指定位置,教师进一步确认幼儿未携带不安全物品。
3、检查记录:午检后,教师需记录下观察到的任何异常情况,并关注幼儿的当日状况。
如有异常,应立即进行妥善处理。
2024年幼儿园晨午检制度范本(二)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科学活动:探索水的秘密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美术活动:创意手指印画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课程——蔬菜品种多PPT课件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分享大家的东西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程——大树妈妈PPT课件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两只老虎》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铃铛说话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萝卜房》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谁在叫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我的小手变变变一、各幼儿园需严格执行幼儿晨午检制度,深刻认识其重要性,作为幼儿保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不容丝毫懈怠。
二、晨午检值班教师应确保在幼儿园规定的到校时间前到岗,实现幼儿随到随检,确保无遗漏。
三、检查过程需细致入微,杜绝形式主义,切实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规范流程,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四、值班教师应每日两次将检查记录及时上报园长及相关保教人员,确保信息畅通。
幼儿园晨检、午检及晚检制度一、晨检制度1.幼儿晨检制度对全园幼儿晨间入园时要执行严格的晨检制度。
包括保安专人负责入园第一道关口体温枪测量有无发热幼儿,保健医生负责第二关关口对入园幼儿的晨检,班级教师负责第三关关口对本班幼儿的晨检,如有异常和可疑异常幼儿,不入园内,由家长带至医院诊治或居家休息。
保健医生对儿童健康情况进行体温检测:一看:有无发热。
二看: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皮疹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可疑着应及时隔离观察、确诊。
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四消毒:每个幼儿洗手机消毒。
2.教职工晨检制度全园教职员工晨检制度。
保健医生负责所有教职员工的的晨检:一是体温检测,看有无发热。
二是洗手机消毒。
同时,做好晨检记录登记。
异常教职工不得上岗。
二、午检制度1.幼儿午检制度做好午睡环节管理和巡视,确保午检筛查,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每班配备两把体温枪,做好每个幼儿的体温检测,保健医生及班级教师做好检查后的登记。
2.教职工午检制度结合午检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入园体温检测、日常体温检测和校内重点场所体温检测,发现疑似症状迅速落实登记、报告、处置等后续工作。
3.晚检制度离园前,当班教师负责幼儿体温检测;保健医生负责全园教职工健康排查。
三、相关保障工作1.设立检测区(检测点)、留观室。
保健医生做好留观室每日做好消毒工作。
2.开学时立即启动入校体温检测制度,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严控门卫管理及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班级教师负责本班级幼儿安全入班。
师生晨午检制度2023幼儿园(十篇)第一篇:师生晨午检制度2023幼儿园入园晨检制度为防止传染病患儿进入幼儿园及幼儿把不安全的物品带入园,我园应坚持每一天进行晨检工作,要求为: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一摸:摸摸幼儿额头看有无发热。
二看:看幼儿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无疲倦或不适面容,看皮肤有无皮疹、肿块,这是发现并隔离水痘、腮腺炎患儿十分关键的步骤。
三问:问问幼儿在家中的健康状况,有无不适以便在园中观察,如发现问题可细问其有无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家的睡眠、饮食、大小便状况。
四查:对疑似患病的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协助诊断。
检查有无携带易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入园,最好不要让幼儿自带食品入园。
晨检过程中,晨检医应注意发现幼儿的问题,并正确对待晨检工作。
午检及全日观察制度1、班内发现发热幼儿,班主任老师立即上报幼儿园疫情总指挥并联系幼儿家长。
2、疫情观测员接到报告后立即拨打发热门诊电话。
3、疫情上报员立即拨打电话,上报疾控中心,根据要求等待上级部门及疾控中心做进一步调查。
4、总指挥立即拨打电话上报教体局。
5、带疫情观测员领幼儿通过安全通道离开教室及教学楼。
6、将疫情观测员幼儿带到临时隔离室进行隔离。
7、再次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并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
8、幼儿接走后对隔离室进行消毒液消毒及紫外线灯消毒。
传染病预防措施常见的冬季传染性疾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1、幼儿园措施各班活动室、寝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幼儿园也会有计划的实施消毒措施。
每日带领幼儿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让幼儿多饮温开水可以有效减少发病率。
幼儿园晨午晚检制度为加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我园特制定晨午晚检制度。
一、晨检晨检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及时发现并隔离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幼儿,防止传染病在园内传播。
1. 晨检时间: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进行。
2. 晨检地点:幼儿园大门口。
3. 晨检人员:由幼儿园指定的保健医生和值班老师共同负责。
4. 晨检内容:(1)一摸:有无发热(可疑者测量体温)。
(2)二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等,有无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咽部红肿、皮肤有无皮疹等)。
(3)三问:询问家长幼儿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4)四查: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5. 晨检记录:晨检后,保健医生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在《晨检记录表》上,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家长。
二、午检午检是对在园幼儿进行的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目的是及时发现并处理幼儿在园内的健康状况。
1. 午检时间:每天中午幼儿午睡前后进行。
2. 午检地点:幼儿所在班级。
3. 午检人员:由幼儿园指定的保健医生和值班老师共同负责。
4. 午检内容:(1)一摸:有无发热(可疑者测量体温)。
(2)二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等,有无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咽部红肿、皮肤有无皮疹等)。
(3)三问:询问幼儿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4)四查: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5. 午检记录:午检后,保健医生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在《午检记录表》上,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家长。
三、晚检晚检是对在园幼儿进行的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目的是及时发现并处理幼儿在园内的健康状况。
1. 晚检时间:每天下午幼儿离园前进行。
2. 晚检地点:幼儿所在班级。
3. 晚检人员:由幼儿园指定的保健医生和值班老师共同负责。
4. 晚检内容:(1)一摸:有无发热(可疑者测量体温)。
(2)二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等,有无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咽部红肿、皮肤有无皮疹等)。
晨午检制度幼儿园(6篇)晨午检制度幼儿园篇一一、晨检要求:园医:(1)保健人员要比幼儿早入园,做好晨检的准备工作,晨检器具盘里体温计、75%酒精、压舌板、酒精棉球、常用外用药品、笔等。
(2)保健人员要衣着大方整洁、态度和蔼、笑容可掬地迎接幼儿入园,(3)遇有保健人员请假,应有健康老师代替负责晨检。
班主任及带班教师:做好二次晨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园医和领导汇报。
二、晨检内容:(一)。
每天统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同时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
(二)。
保健室是晨检工作的督促管理部门,应具体做好晨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三)。
各班主任及带班教师为本班幼儿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幼儿的晨检工作。
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
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一摸:有无发热、发冷;二看:肤色、有无皮疹、情形;二问:有无腹泻、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四查:必要时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发现幼儿有发热(体温超过37.5℃)、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眼结膜充血、腮腺肿大、咳嗽或身体异常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立即报告园医(保健老师),及时告知幼儿园疫情报告人。
幼儿园疫情报告人作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三、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及管理制度。
1、每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前班主任要如实、详细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或确诊传染病患者,责任人要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表》送保健室,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教育、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3、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幼儿必须回家(或幼儿园专设隔离室)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隔离期满,凭病愈证明方可回班级上课。
在隔离期间,;园医(保健教师)、班主任要跟踪了解幼儿病情好转情况,幼儿痊愈后出示医院证明并经幼儿园同意后方可回园学习。
发热学生退热48小时后才能回校。
幼儿园班级晨午检制度幼儿园晨午检制度一、晨午检工作的目标:1.及时发现幼儿身体不适状况,减少疾病传播风险;2.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3.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保障幼儿园内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二、晨午检工作的内容:2.观察幼儿外貌: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部有无异常表现,皮肤颜色是否正常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告知家长。
3.观察幼儿肢体运动:通过观察幼儿的肢体活动情况,了解其身体机能是否正常。
如发现存在异常,应及时记录并告知家长。
4.检查幼儿饮食情况:观察幼儿的餐食情况,包括饮食量和饮食习惯,如发现不良饮食习惯,应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5.观察幼儿个人卫生情况:检查幼儿个人卫生是否得到良好的保持,如幼儿衣着整洁、头发整齐、指甲修剪等。
如发现不良卫生习惯,应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晨午检工作的实施:1.教师指导:班级老师应指导幼儿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让幼儿主动参与体温测量过程,增加体验感。
2.健康档案记录:每个幼儿都应有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体温、外貌、肢体运动等信息,如有异常情况要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3.家长配合:家长应按时送幼儿到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要提前告知幼儿园。
同时家长应协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幼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晨午检工作的管理和监督:1.幼儿园领导层应对晨午检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班级老师应认真履行晨午检的工作职责,及时记录异常情况,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3.监督机构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关注幼儿晨午检工作的落实情况,提供监督和帮助。
综上所述,幼儿园班级晨午检制度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措施。
通过实施晨午检制度,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幼儿的身体不适情况,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同时,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应共同努力,加强对晨午检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大全一、晨检制度晨检是指在每天上午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由专业的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身体检查和口腔卫生等工作。
1.晨检时间:晨检时间为每天上午8:00-8:30。
2.晨检地点:晨检地点设在幼儿园入口处或特定的检查室。
3.晨检流程:(1)出示入园卡:每位幼儿在进入晨检地点前,需出示自己的入园卡。
(2)体温测量:保健老师使用体温计对幼儿的体温进行测量,记录体温数据,并留存备查。
(3)身体检查: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如观察幼儿的面色、精神状态、步态等,以及检查幼儿是否有皮肤病、伤口等问题。
(4)口腔检查: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口腔检查,观察幼儿的口唇、牙齿、舌苔等情况,并提醒幼儿家长注意口腔卫生。
4.异常情况处理:(1)如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如发热、疲倦、面色苍白等,保健老师会立即通知幼儿家长,并帮助孩子转到医务室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2)对于有传染病症状的幼儿,幼儿园应依法按照传染病防控的要求进行相应处置。
5.晨检记录:(1)保健老师需将每次晨检的体温、身体情况等记录在幼儿晨检表上,并定期整理备查。
(2)如有情况异常的幼儿,要在记录中详细注明,并及时通知幼儿家长。
二、午检制度午检是指在每天中午幼儿吃完午餐后,由专业的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和卫生习惯指导等工作。
1.午检时间:午检时间为每天中午12:00-12:30。
2.午检地点:午检地点设在幼儿园的特定检查室或课室内。
3.午检流程:(1)卫生习惯指导:保健老师通过示范与讲解的方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巾、洗手等卫生习惯。
(2)身体检查: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观察幼儿是否有呕吐、腹泻等异常情况,并关注幼儿的精神状态、眼睛、耳朵、皮肤等健康指标。
(3)牙齿检查:保健老师对幼儿的牙齿进行检查,观察幼儿的牙齿是否健康及有无龋齿等问题。
4.异常情况处理:(1)如发现幼儿在午检中出现异常情况,幼儿园应及时通知幼儿家长,并协助做好相关处理措施。
某小学幼儿园2024年开学复课晨午检制度一、晨午检流程1.家长每日早晨在家为孩子测量体温,体温正常(≤37.3℃)方可入园。
若体温超过37.3℃,请及时告知班主任,并带孩子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2.孩子入园时,请按照指定通道有序排队,保持1米距离。
值班老师将对孩子进行体温检测、手部消毒,确认无异常后,孩子方可进入园区。
3.午休期间,班主任将组织孩子们进行午检,检查内容包括体温、口腔、手部等。
若发现异常,将及时通知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晨午检注意事项1.请家长为孩子准备好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用品,并教会孩子正确使用方法。
3.若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告知班主任,并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工作。
4.请家长保持手机畅通,以便及时接收幼儿园的通知。
三、晨午检制度实施要求1.幼儿园全体教职工需严格按照晨午检制度执行,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安全。
2.班主任需每日记录晨午检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3.幼儿园将定期对教职工进行防疫知识培训,提高防疫意识。
4.家长需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1.晨午检时间:早晨7:30-8:30,中午12:00-13:00。
2.晨午检地点:幼儿园门口、教室。
3.晨午检人员:值班老师、班主任。
4.晨午检记录:班主任需将每日晨午检情况记录在册,包括体温、健康状况等。
5.异常处理:若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班主任将立即通知家长,并带孩子到隔离室观察。
同时,幼儿园将启动应急预案,对相关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亲爱的家长们,孩子们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祝您和家人幸福安康!某小学幼儿园2024年1月1日某小学幼儿园2024年开学复课晨午检制度宝贝们,新的一年到啦,我们的小朋友们要重新背上小书包,踏入温馨的校园。
为了让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份晨午检制度,希望大家能够遵守,一起保护我们的健康小天使。
幼儿园晨午晚检制度一、晨检制度1.1目的:晨检旨在确保幼儿园环境安全、幼儿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提高教学质量。
1.2实施步骤:1.2.1晨检时间:每天上午8:00至8:30。
1.2.2晨检人员:由班级主任和保健员共同负责,班级主任负责组织、保健员负责具体操作。
1.2.3晨检内容:□a)温度测量:使用电子体温计对每位幼儿进行耳温检测,记录体温。
□b)观察外表:检查幼儿的皮肤、头发、衣着是否整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
□c)健康询问:询问幼儿有无不适感、是否有特殊情况需要关注。
□d)牙齿检查: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督促家长关注幼儿口腔健康。
1.3处理流程:1.3.1如发现体温异常(超过37.5摄氏度),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1.3.2对于外表异常情况,班级主任可与保健员协商制定个别处理方案。
1.3.3若有特殊情况,班级主任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详细情况,并在需要时寻求医生建议。
二、午检制度2.1目的:午检旨在确保幼儿在午休期间的安全和舒适,监测幼儿的身体状况,提高午休的质量。
2.2实施步骤:2.2.1午检时间:每天中午12:00至12:30。
2.2.2午检人员:由班级班主任和保健员负责,分工协作进行检查。
2.2.3午检内容:□a)睡眠观察:检查幼儿是否安静入睡,观察睡姿是否自然。
□b)外表检查:检查午休后幼儿外表,包括衣着、头发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
□c)情绪观察:观察幼儿醒来后的情绪变化,关注是否有异常表现。
2.3处理流程:2.3.1若发现幼儿在午休过程中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家长,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3.2班级主任与保健员协商,对于反复出现的午休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探讨解决方案。
三、晚检制度3.1目的:晚检旨在了解幼儿一天的活动状况,监测幼儿晚餐后的身体状况,提高晚间保育的质量。
3.2实施步骤:3.2.1晚检时间:每天晚上6:00至6:30。
3.2.2晚检人员:由班级主任和保健员协同负责,保障全面检查。
幼儿园晨午晚检制度幼儿园晨午检管理制度幼儿园晨午晚检制度一、晨检管理制度:晨检是指在每天上午孩子进入教室后,老师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全员晨检,以保障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范疾病传播。
1. 晨检的时间:晨检的时间为每天早上孩子进班后的第一件事情,时间要固定不变。
2. 晨检的方式:晨检由专人负责,用体温计为孩子测量体温,同时观察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是否有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处理。
3. 信息登记:每次晨检时,应该将孩子的身体情况进行记录,要详细,准确,并及时整理,以备日后查询。
4. 全员参与:晨检是全员必须参加的,家长若送孩子上学,也要到班里进行晨检。
二、午检管理制度:午检是指在每天中午孩子进入教室后,老师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午检,以保障孩子的安全、保健、营养等方面的需要。
1. 午检时间:午检时间一般规定在每天的午餐结束后,先进行手卫生,再进行午检,时间要固定不变。
2. 午检内容:围绕营养、安全、健康三个方面,对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
如是否有晨检未发现的身体情况,如皮肤状况和头发,同时检查孩子的口腔卫生和眼耳鼻喉等部位。
3. 午检记录:每次午检时,记录孩子的身体状况,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填写并在家长会上交代。
同时要加强家长教育,协调家长、幼儿园双方勇于解决午检问题。
三、晚检管理制度:晚检是指每天下午孩子放学前,老师按照晚检时间进行检查,以保障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安全。
1. 晚检时间:晚检时间一般制定在每天下午孩子放学前,晨检之后。
2. 晚检内容:晚检主要围绕切实保障孩子的安全,先进行口腔卫生检查,再检查孩子的衣着是否整洁干净,带的书包中是否有危险物品。
3. 晚检记录:每次晚检时,做好晚检记录,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理,并在班级家长会上进行通报。
同时要加强家长教育,协调家长、幼儿园双方勇于解决晚检问题。
四、相关管理制度:1. 学生数据统计:统计所有学生的体温表现,按时给学生上报,大致了解每位幼儿的身体状况。
幼儿园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园内的健康问题,特制定幼儿园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一、晨检1. 晨检时间:每天早晨幼儿入园时进行。
2. 晨检内容:(1)一摸:检查幼儿是否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2)二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异常。
(3)三问:询问家长幼儿在家的情况,如体温、饮食、睡眠、情绪、大小便等。
(4)四查:检查幼儿携带的物品,确保安全。
3. 晨检流程:(1)教师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幼儿,进行一摸、二看。
(2)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进行体温测量。
(3)体温正常者,进入幼儿园。
体温异常者,通知家长带回。
(4)填写晨检记录,记录幼儿的健康状况。
二、午检1. 午检时间:每天中午幼儿午睡前后进行。
2. 午检内容:(1)观察幼儿的睡眠状况,如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
(2)检查幼儿的午餐情况,如食欲、消化等。
(3)询问幼儿的午间活动情况,如玩耍、休息等。
(4)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如有无不适、受伤等。
3. 午检流程:(1)教师在幼儿午睡前后进行观察和询问。
(2)填写午检记录,记录幼儿的午间情况。
(3)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家长。
三、全日健康观察1. 观察时间:每天幼儿在园期间进行。
2. 观察内容:(1)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情绪变化。
(2)观察幼儿的饮食、睡眠情况。
(3)观察幼儿的玩耍、学习情况。
(4)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如有无不适、受伤等。
3. 观察流程:(1)教师在幼儿在园期间进行观察。
(2)填写全日健康观察记录,记录幼儿的健康状况。
(3)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家长。
四、制度实施1. 教师要严格按照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进行操作,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
2. 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如实反映幼儿的健康状况。
3. 幼儿园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健康观察能力。
4. 幼儿园要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五、制度评价1. 定期对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进行评价,了解制度的实施效果。
幼儿园晨午晚检制度幼儿园晨午晚检制度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在每天的晨、午、晚三个时间段进行日常体温检测、身体状况观察和健康信息记录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身体异常情况,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一、晨午晚检的时间和地点:1.晨检:每天早晨进园的幼儿在进入教室前进行体温检测和观察。
2.午检:幼儿午休前在上床睡觉前进行体温检测和观察。
3.晚检:幼儿离园前进行体温检测和观察。
二、晨午晚检的内容:1.体温检测:使用电子体温计或红外线体温计对幼儿进行距离测温,记录幼儿的体温。
若温度超过正常范围,及时通知家长并隔离相关幼儿。
2.身体状况观察:观察幼儿的面色、体态、食欲、精神状况等,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告知家长。
3.健康信息记录:将幼儿的体温、身体状况等信息记录在健康档案中,便于跟踪幼儿的健康情况。
三、晨午晚检的管理和执行:1.晨午晚检由专门的保健人员负责,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保健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健康检查的水平。
3.教师、家长和保健人员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情况。
四、幼儿园晨午晚检制度的意义和价值:1.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的身体异常情况,减少疾病的传播。
2.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在幼儿健康问题上形成共识和共同努力。
3.培养幼儿自我保健的习惯和意识,提高幼儿的健康素养。
4.为后续的幼儿保健工作提供重要的健康数据和信息,为政府部门统计和分析儿童健康情况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幼儿园晨午晚检制度对于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培养幼儿自我保健的习惯,提高幼儿的健康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应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确保每位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幼儿家庭方面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共同呵护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大全一、晨检内容晨检时间:每天早上8:00-8:301.体温检测:每一位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由专人使用非接触式体温计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确保幼儿的体温正常。
2.面容检查:检查幼儿的面容是否憔悴、面色苍白,是否有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
3.咳嗽检查:观察幼儿有无咳嗽、咳痰等症状,以及咳嗽的频率和声音。
4.喉咙检查:检查幼儿的喉咙是否红肿、有痰,是否有喉咙痛的症状。
5.鼻子检查:检查幼儿的鼻子是否干燥、流涕或鼻塞的情况。
6.眼睛检查:检查幼儿的眼睛是否出现红眼、眼结膜充血等情况。
7.皮肤检查:观察幼儿皮肤是否出现异常如湿疹、红疹等。
8.口腔检查:检查幼儿的口腔是否有口臭、牙龈出血或其他口腔问题。
9.耳朵检查:检查幼儿的耳朵是否出现耳鸣、耳痛等问题。
10.步态检查:观察幼儿走路的步态是否正常。
二、午检内容午检时间:每天中午11:30-12:001.体温检测:午餐前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确保幼儿的体温正常。
2.饮食安全检查: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安全、卫生的午餐,是否放置合理的温度保温箱中。
3.餐盘检查:检查幼儿的餐盘中是否有异物、过多盐分或油腻的食物。
4.进食态度检查:观察幼儿的进食态度是否端正、有规律。
5.餐后口腔检查:午餐后检查幼儿的口腔是否有残留食物,是否需要刷牙。
6.午休时间检查:检查幼儿是否平躺在床上午休,是否有起身玩耍的行为。
7.体外活动检查:检查幼儿午休结束后是否进行户外活动,是否有足够的阳光照射。
8.精神状态检查:观察幼儿午休后的精神状态是否焕发、精力充沛。
三、晨午检责任人晨检和午检的责任人一般由教师或保育员担任,需要严格按照检查内容进行检查,并及时记录相关幼儿的状况。
四、记录和处理异常情况1.记录:对于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包括幼儿姓名、异常症状、处理情况等。
3.隔离:对于存在传染性疾病的幼儿,应及时隔离,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确保幼儿园的健康和安全。
五、周、月、学期晨午检总结和统计每周、每月、每学期的晨午检应统计和总结幼儿的体温变化情况、发病情况等,及时报告给家长和学校相关部门,为幼儿园的健康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幼儿园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1. 制度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安全和健康,保障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订立本一日三检制度。
通过晨检、午检和晚检,全面检查师生的身体情形,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以保障幼儿园师生的身心健康。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部师生及相关管理人员,包含教职工、幼儿和家长。
3. 晨、午、晚检具体布置3.1 晨检•早上8:00至8:30之间进行晨检,由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和保健医师共同负责。
具体布置如下:–班主任组织幼儿集合到指定地方进行晨检;–保健医师按班进行身体情形的检查,包含体温、呼吸、心率等;–班主任察看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体态等;–若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立刻向保健医师汇报,并按保健医师的指示采取相应措施。
3.2 午检•中午12:00至13:00之间进行午检,由各班级的班主任负责。
具体布置如下:–班主任在午餐结束后组织幼儿回到班级进行午检;–班主任察看幼儿的精神状态、神情、面色等;–若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立刻向保健医师汇报,并按保健医师的指示采取相应措施。
3.3 晚检•下午16:30至17:30之间进行晚检,由各班级的班主任负责。
具体布置如下:–班主任在幼儿完成晚间活动后组织幼儿回到班级进行晚检;–班主任察看幼儿的精神状态、神情、面色等;–若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立刻向保健医师汇报,并按保健医师的指示采取相应措施。
4. 保健医师职责•依据幼儿园的晨、午、晚检情况,保健医师应及时订立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引导班主任进行执行;•对于存在异常情况的幼儿,保健医师应及时向家长提出建议,并与家长沟通确认;•定期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晨、午、晚检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5. 班主任职责•负责组织幼儿进行晨、午、晚检,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察看幼儿的精神状态、面色、体态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按保健医师的指示采取相应措施;•定期向保健医师报告幼儿的健康情形,并参加订立改进措施。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幼儿园儿童的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晨午检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三条幼儿园应建立健全晨午检制度,明确晨午检的内容、流程、责任人和处理措施。
第四条幼儿园晨午检工作应坚持科学、细致、及时、准确的原则,确保儿童的健康安全。
第二章晨午检内容第五条晨检内容:(一)询问儿童的健康状况,观察精神面貌,了解是否有不适症状;(二)检查儿童的个人卫生,如口腔、指甲、衣物等;(三)检查儿童的行为表现,观察是否有异常行为或情绪;(四)检查儿童携带的物品,防止危险物品带入园内。
第六条午检内容:(一)观察儿童午餐后的身体状况,了解是否有不适症状;(二)检查儿童午休室的卫生状况,确保休息环境良好;(三)检查儿童的行为表现,观察是否有异常行为或情绪。
第三章晨午检流程第七条晨检流程:(一)幼儿到达园内后,由班主任或指定工作人员进行晨检;(二)晨检合格后,幼儿方可进入教室,开始一天的活动;(三)晨检结果应详细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家长。
第八条午检流程:(一)幼儿午餐后,由班主任或指定工作人员进行午检;(二)午检合格后,幼儿方可进入午休室休息;(三)午检结果应详细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家长。
第四章异常情况处理第九条对于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及时通知家长,并与家长沟通,商讨处理方案;(二)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儿童在隔离室休息,避免交叉感染;(三)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如紧急救治、就医等;(四)对异常情况的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第十一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幼儿园管理层所有。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为掌握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园内有咳嗽、发热、流感症状的患者,我园特制定晨午检制度。
一、晨午检时间:各班教师在每天上午8:30与下午2:50之前完成幼儿的晨午检,同时填写《晨午检登记表》和《幼儿缺勤排查登记表》。
二、负责晨午检人员应是幼儿园的各班负责人。
三、晨午检的地点:幼儿园园门口。
四、晨午检查看内容:
1、一问:问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2、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
3、三摸: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4、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做好记录。
五、根据询问和查看的情况,若有身体发热的幼儿,经体温测试确定后,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手上出现疱疹等,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通知家长,劝其马上到
医院诊治,并在家中治疗。
六、经检查身体无异常的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各班带班教师应立即对幼儿进行第二次检查,再次向幼儿询问晨午检内容,并做细致的查看,晨午检询问、检查内容同上。
如再有身体发热的幼儿,应带患儿到观察室进行诊断,经体温计测试正常,方可继续上课;如幼儿
体温不正常,应主动联系家长,劝其送医院诊治。
第二次检查应在幼儿入班后半小时后进行。
七、负责老师和教师要经常指导和检查幼儿的幼儿的洗手方法。
八、对有病患儿的班级、患儿摸过的玩具等要彻底消毒,开窗通风。
九、对第一、二次晨午检确诊发热劝其离园的幼儿,要做好记录,与患儿家长保持联系,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
患儿康复返园时,须携正规医院证明,经卫生保健老师同意后,方可入园进班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