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进备课的十点建议

改进备课的十点建议

改进备课的十点建议

建议1:备课要有把课改新理念内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的意识,但不必期望一节课能体现课改的所有新理念。

新课程的全新教学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拓展学习时空,关注学习过程,丰富学习经验;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等等。但这些理念能否有效贯彻,关键还在于每一位教师是否真正把这些理念咀嚼、理解、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落实课改精神。

从备课入手是落实课改新理念的第一步,教师要在备课中有把课改新理念内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的意识,并自觉地把这种意识贯穿于备课的全过程。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的组织等方面自觉以新理念为指导,努力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而传递出新课程、新课堂的清新气息。

但在备课中,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到期望一节课中完美地体现课改的所有新理念是很难做到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备课并不是把课改的所有新理念简单相加,生搬硬套地贴上“标签”,而是应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实际有选择地突出新理念中的几点,并能有效地贯彻到教学实施过程中,这样的备课才是真实的,才是有意义的。“没有最好的备课设计,只有最适合的备课设计”。备课中学会了选择,才能抓住课改新理念的精髓。

建议2:备课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与终点,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

针对性的分层设计。

尽管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所不同,但各学科教学的共同价值却是一致的,即通过各学科丰富的育人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下,备课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训练。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备课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等。

这些综合素养构成了学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备课中我们要在每一环节上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和情境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预留给学生足够思考和讨论的时空等,简单说就是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从学生的发展着眼,要求备课要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出发进行设计,要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和终点,还要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学习态度,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等。

从学生的发展着眼,要求备课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情况,并尽量把这些纳入到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备课还要备学生的种种“可能”,并细化到考虑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的程度。

从学生的发展着眼,要求备课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设计,包括教学要求,教法设计,重点、难点的考虑,作业和训练的分层设计等等。

建议3:备课要对教学全过程和教学基本要素进行周密思考和整体策划。

任何一种有目标的教学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都必须在活动之前进行周密思考和整体策划,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一般认为,备课主要涉及到教学对象(学生)、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这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上述建议2中,已对教学对象(学生)进行了分析,以下仅谈在备课中如何备好其他三个要素。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科学、合理、适切,要有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教学目标关系到在具体实施教学前必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因其他要素均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又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极其重要。教学目标要以全体学生为行为主体,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目标指向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教学效果影响巨大,会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因此更要精心思考和设计。

教学策略要有利于教学的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是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一般认为,教学策略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方法的方法。备课中,对教学策略的考虑一般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其中,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策划、教学媒体材料设计与开发等,均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在教学设计视野中,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评价要通过反馈来调控。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部分,它的目的是将学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看看“有没有到哪里去”。备课中,要先确立评价指标,然后从成果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设计,使教学设计工作沿着预定的方向进展。课后,还要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获得对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修改的信息,使教学更

加趋于完善。

建议4:备课要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基础上,解读教材,吃透教材,超越教材。

课程标准不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引。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如果能细细研读,对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对备课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备课大可不必匆匆从备教材开始,而是要从备课程标准开始,这样才能居高临下地解读教材,把握教材,进而超越教材,用好教材。

解读教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掌握教材的特点。教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备课的结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教材的特点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教法。因此,老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特别要理出教材的特点,才有助于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

吃透教材,是对教材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吃透教材要做到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目的;吃透教材主要线索,把握知识点纵横联系;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训练点;吃透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吃透教材的德育因素等。

超越教材,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再组织,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的话早就点明了教材只是教学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即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要仅是“教教材”。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材,没有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就不会用好教材。

建议5:备课要重视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关注环节间的梯度、过渡和合理性。

教学环节是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进行合理链接,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在备课中,有效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然而,事实上,备课中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却往往被广大教师所忽视,大量的无效环节充斥于课堂,这主要表现在环节与目标相脱离;环节设计留于形式;环节间的衔接脱节;环节顺序安排颠倒或混淆等等。一般而言,进行有效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提出问题环节,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包括生活情境和虚拟情境。并通过新鲜有趣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问题解决环节,要围绕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及未来的发展展开,设置合适的台阶,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讨论,凸显解决问题的过程。

得出结论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分析彼此的长短处,总结该方法与以前所学的有何不同,反思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实,从比较成功的一些课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有效环节设计的主要特点。如有效的环节关注到了环节间的梯度,为课堂教学的逐步推进搭建了“台阶”,降低了达成任务的难度;有效的环节关注到了环节间的过渡和衔接,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感觉;有效的教学环节关注到了环节设计的合理性,不仅符合学生思维的认知规律,同时还教给了学生如何探索新知的方法;有效的环节关注到了教学容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与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有效的环节还考虑到了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和所采取的课型与教学内容的特征相符合。

建设6:备课要关注师生双边活动,既要重视备教法,也要重视备学法。

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这打破了以往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教师把话语权下放给学生。由此师生的关系也由以往的“一言堂”转为一种“对话”。师生双边活动具体表现为与每

个环节特定教学内容或任务相适应的教学组织方式与方法、学习方式与方法、学习工具的具体运用和操作。尤其是教法和学法更是教师备课时要关注的。

备课要备教法。“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教师备教法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快乐教学法、诱导教学法、感悟教学法、探索教学法等。

备课要备学法。教师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

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为重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还要备学生的学法,即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和已有知识水平及教学要求等特点,给学生以高效的学法指导:从课前预习、听课笔记、知识记忆、分析运用,到课后训练、笔记整理、知识梳理拓展等方面都应该有相应的学法点拨和示范指导,以便让学生效仿。

建议7:备课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

教学资源是构成教学的要件之一。教学资源的融合包括社区,家庭资源的整合;媒体,网络资源的整合;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等。备课中的教学资源的整合包括对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筛选,剔除无用资源,使零散的资源变为系统资源,以便发挥其最佳教学作用。整合教学资源要求给学生提供的资源是优质的,这样,资源的教学效用才能充分发挥。整合教学资源要求分门别类自建资源信息库,储备大量的教学资源。那种把备课仅仅定位在研究课本资源的作法,是很难整合出优质的教学资源的。

教学媒体的选择成功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媒体观是教师的当务之急。关于选择教学媒体的依

据,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标准,来选择相对最佳的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否适合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是否适合学习者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教学媒体是否达成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习的效率是否相一致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也并非越现代越好,越贵越好,能用简单的教学媒体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需用复杂教学媒体。也可以整合各种教学媒体,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建议8:备课是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但这种预设不应是封闭的、刚性的,而应是开放的、弹性的,要为教学的生成留有空间。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中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开放的、弹性的预设应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预设要有预见性,尽可能从学生角度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考虑。预设要有情境性,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的教学情境来推进教学,生成课堂亮点。预设要有灵活性,要为课堂教学的调整留有空间,真正实现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备课中,开放的、弹性的预设要对教学过程的多维设计,不同教学思路的追问,学生间交流与质疑,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方面加以考虑。

建议9:备课不但要体现各学习领域的共性要求,还要凸现该学习领域独特的个性化要求。

任何一个学习领域的备课除了要对以上八条建议中基本的、共性的要求进行思考外,还应认真分析该学习领域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教育价值,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备课。也就是说在个性化的备课中,不但要考虑该学习领域所涉及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价值,还要考虑该学习领域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不同的路径;该学习领域发现问题的

方法和思维的策略;该学习领域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该学习领域给予学生的特有的学习经历和体验等。唯有如此,体现学习领域个性化要求的备课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以下,对七大学习领域及其所属学科的备课提出一些个性化的建议。

语言文学学习领域包括语文和外语这两门学科。语言文学学习领域主要是通过字、词、句、篇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该领域所特有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特征。但因为一个是母语教学,一个是非母语教学,因此,在备课上,所属的两门学科又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化要求。语文学科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注重整体感悟,加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考虑到字、词、句、篇的因素,考虑到蕴含在字、词、句、篇中的语言知识和思想意义。英语学科则要遵循英语教学的规律,注意英语中语言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在备课中,教师既要注意教材中有关的文化因素,还要注意思维因素,以话题为主题、以活动为主线,开展“任务型(Task-based)”教学。

数学学习领域包含的学科是数学学科。数学领域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学会用抽象符号表达和提高数学语言表述的水平。因此,数学学科的备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考虑学生对新的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的认知水平和理解程度,已形成的数学基本能力等。在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上要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从已知探究未知。在练习上,例题要体现典型性、示范性和启发性。习题的设计和选择要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使数学练习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包括小学自然、中学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自然地理部分)等学科。其中,自然学科、科学学科和生命科学的备课要体现自然科学领域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特点,在探究中体验过程和方法的思想。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为主。对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应采用实验演示、图表、模拟等直观手段使之具体化,关注学生产生问题、探究质疑、形成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教学组

织的设计上应注意内容和活动的层次性,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对落实教学目标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备课中要加强实验教学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学科强调渗透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培养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动手“做科学”的积极性。因此,备课要将守恒、平衡和结构决定性质等思想方法的学习融入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科学思维方式,并努力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和实验环境。在日常教学中,要解决一些实验危险或者受设备等条件限制的问题,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模拟实验的特长,将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整合。

地理学科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对培养科学精神和培育人文素养具有学科独特的价值。地理学科的备课要突出概括性、应用性、有迁移价值的地理原理性知识和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结构的理解。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上,要以地理技能的培养带动地理知识的学习围绕地理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提高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要积极建立地理与生活的联系,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指导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上,给学生创造体验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探索的过程与经历。

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包括品德与社会、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历史、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中学社会等学科。其中,品德与社会学科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要以品德教育为核心,对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民族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起到奠基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融知、情意、行于一体。教学方法上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通过生活模拟、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得到启迪和发展。

社会学科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并运用既有知识和经验,多角度地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备课中,应将其视角放在应用学生的既有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和解决具体的问题上,逐步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训练要注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包括通过历史、现实与未来等演化发展的比较,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等的相关分析,对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进行探究等。

历史学科对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人类文明的进步趋势,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独特价值。历史学科的备课要始终关注让学生获得与形成“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通过“情境活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研讨”“多媒体辅助”“人机交互”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的设计来开展教学。

技术学习领域包括信息科技和劳动技术学科。信息科技学科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过程为主线,以培养青少年具有能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备课中,要设计与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学习中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具备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和表达的简单技能,提高信息收集的有效性,信息判断的准确性。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该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悟”,通过观察和体验,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融入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或活动之中。

劳动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具有技术知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未来国民技术素养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融科学、技术、人文于一体,教学中要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提升学生知识综合运用水平。备课中要重视动脑设计活动与动手操作活动的合理安排,注重操作实践。

艺术学习领域包括音乐(唱游)、美术和艺术学科。音乐学科是学校实施美育、普及音乐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要正确把握音乐

教科书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通过感知、表现、鉴赏、创造四个内容要求,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在学习方式上要充分重视音乐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内心感觉和自我体验的客观规律。在学习训练上要让学生投身于“听、动、演、赏、创”等音乐学习的综合实践,注意让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各种体验,挖掘与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

美术学科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备课中,要重视对美术学习内容的整体设计,注意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设施设备等实际情况,有重点地选择教学内容。要设计好审美的实践活动,注意通过审美体验,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提高。在学习方法的设计上,通过探究性方法主动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开展“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等学习活动。

艺术学科是为提高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开发多元智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设置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备课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针对不同艺术范例主题的具体要求,还要注意不同课型或教学环节的特点,要注意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的有机结合。要整体思考艺术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注意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与人文科学,技术等学习领域相关课程的相互渗透,以促进学生的艺术通感、迁移思维和整合素养的形成。

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包括体育与健身学科。体育与健身学科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挥“健身育人”的课程功能。备课中,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意向、生活经验和体质基础,全力确保基本内容的教学。运用教学机智,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关心体育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建议10:备课要注意不同课型的差异性,从不同角度来探索与创新课型设计。课不但要体现各学习领域的共性要求,还要凸现该学习领域独特的个性化要求。

新授课以学习新知识为主要任务。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

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熟悉的实际生活背景,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形成概念、认识规律、了解方法,体现教学目标的分阶段要求。对新授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来突破,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加强反馈训练。

练习课是为了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练习课的目标设定一般略比新授课和实验课高一些,制定目标时既要考虑训练内容、形式以及学生的实际基础,又要体现层次性和个性化要求,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训练。

复习课是为了对已学过内容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的备课要明确复习重点、难点、步骤、方法反馈与评价等,要在双基练习、能力训练方面做文章。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知识网络,构建成知识框架。复习课中的配套练习,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要选取学科知识点、能力点、学科思维特点和考点的题目。

实验课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实验药品的准备、教具的使用和如何演示实验是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和合理安排的。对于实验用的药品,事先要进行周密的检查,以免临时发生了问题,措手不及。教师还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教具,使讲授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易懂,引发学生兴趣。对于需要演示的实验,教师应预演一遍。最好是用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各做一次,把实验中可能产生的现象搞清楚,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周到。

讲评课对于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讲评课的备课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答题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了解答卷基本情况、各题得失分人数,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要找准原因,并按知识点归类,设计变式训练。

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冠县中学教研室孙同 2007年11月30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备课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按照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一、学期备课——通览整体,宏观把握,居高临下 (一)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的学情分析简单应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不深入、不细致;部分教师没有教科研课题或选题不合适或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 (二)改进建议 1、学情分析 定量分析:把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按教案表格中的项目进行统计,并把相应数据填入表格。这些数据包括班级人数、平均分和优秀(得分率90%以上)、良好(得分率80%—89%)、一般(得分率70%—79%)、及格(得分率60%以上)、不及格(得分率60%以下)五个等次的人数及百分比。 定性分析:根据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和平时的学习表现,从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分析。成绩好,有学生的努力,也有教师不可磨灭的功劳;成绩差,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只有从师生双方进行分析,才更全面,才更符合实际,才更有利于改进教学。 2、教材分析 学期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览教材和课程标准。在假期里,教师就应该钻研全册教材和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教学内容,明确各单元(或章)

的目标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上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详细的教学进度安排。 3、教科研课题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也会出现不少新困惑,而开展教育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解开这些困惑的有效途径。很多教育专家把教育科研称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一些名校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要想使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就必须重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1)教科研课题研究概论 这里所说的教科研课题,是指教师自主的课题研究。所谓自主课题是相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规划课题而言的。自主课题研究是指教师以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所展开的教育科学研究。要让老师们明确: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对策即方法、成绩即成果。切实去掉老师们对教科研的神秘感、畏难感,激发老师们进行教科研的积极性。 (2)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过程 ①课题选择——身边的教育现象。选题宜“小”、“专”、“短”,而不宜“大”、“泛”、“长”。“小”,就是切口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专”,就是研究内容专一、研究对象唯一、研究方法一法为主。“短”,就是周期短,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结题,就可以马上把研究成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得到运用。 ②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就是指教师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借助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认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步骤为:第一,对选择的课题进行确认。诊断其原因,确定课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第二,拟定行动方案。考虑问题如何解决,拟出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第三,实施行动和积累资料。根据方案进行研究行动,

有效备课要抓住十个关键点

有效备课要抓住十个关键点 “怎样备好一节课,怎样上好一节课”,这是我们每天都在重复但又始终提要领的老问题。“怎样评价一节课,怎样提高一节课”,又是课改背景下我们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新问题。“怎样适应新课改,不能仅仅是“教教材”,而是做到“用教材教”,又是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难问题。“怎样做到创新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又是教师不懈追求职业理想的大问题。上述问题,就要抓住有效备课的十个关键点。 一、教材分析抓住“课标”与“教材”的基准点。 基准点原指测量时的起算标准,我们借指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具体说就是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课标是教材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体现。但由于作者对课标的理解不同,课标的呈现在不同版本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效备课要求教师研究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是准确无误的理解课标真实含义与教材表述之间的细微差别,立足于课标的基准点去整合教材,拓展教材。抓住课标基准点,保证教学的大方向,抓住教材的关键点,保障教学的有效性。迷失基准点的教学是低效且无效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低效在于无序,无效在于无悟,负效在于无知。最后有效备课要有整体的计划性,不光备课时教案,还要备单元教案,主题教案,复习教案,对整个教学体系有清晰的宏观把握。可惜,许多教师恰恰就是就是习惯于只备课时教案,缺乏整体观念。 二、目标定位抓住“制定”与“达成”的契合点。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使目标处于“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的达成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处于最佳兴奋点。教学目标制定的高低难易,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得失。提出适宜、适度、适当的目标,体现的是教师的课程理念,表现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所谓契合点,即目标的制定与最终的达成相符合。未达标的教学是无效教学,部分达标的教学是低效教学,完全达标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抓住契合点,要求学习目标与教学环节、教学要素相匹配、相吻合。大目标需有大手笔,高目标需有大视野,小目标则需在细节上下功夫。 三、创设情境抓住“情境”与“情感”的交汇点。 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习情感,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主要是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补充背景知识,丰富情感体验。有人说知识可以检测,方法能够提炼,似乎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以体现。其实,情境的创设在唤醒情感共鸣、引起情感共振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大多处于创意不错,开发不足的处境。因为备课时往往忽视了“情境”如何与“情感”交汇,“情境”如何与“情感”共鸣。 四、活动设计抓住“问题”与“思考”的融合点。 有效备课的关键是以设计教学活动为核心,解决教学问题为重点。教学问题形形色色,有效备课要求抛开无谓问题,排除干扰问题,讲授理解问题,引导感悟问题,完善组织问题,设计探究问题,抓住核心问题,解决主要问题。把问题的解决融合于课堂活动与学习思考之中。解决教学问题,首先要保证问题的信度,即教学问题应具有课堂情境的真实性和面向全体的适应性;其次要保证问题的效度,即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和合作学习的可能性,教学问题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背离教育宗旨;再次要保证问题的难度,即教学问题具有启迪思维的趣味性,创新思维的挑战性;最后,要保证教学问题的梯度,即教学问题具有因材施教的启发性,由表及里的层次性。问题因思考而有价值,问题因生成而有意义。 五、学法指导抓住“事例”与“方法”的结合点。 我们习惯于阅读、听讲、做练习的学习方式,习惯于跟着教材学,跟着教师学,相信教材就是真理,教师永远都不会出错。在盲从之中放弃了自我,在权威面前放弃了思考。这

小学教案检查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小学教案检查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小学教案检查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一、引言 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体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一个优秀的教案可以指导教师有序地开展教学,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小学教案中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将探讨小学教案检查中的优点、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小学教案检查的优点 1. 规范教学过程: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 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过程,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传达和有效达成。 2.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案要求教师仔细设计课堂,提 前思考教学流程和问题,促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所教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3. 增强师生沟通与互动:教案中的问题设计可以引导教 师与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便于教研活动:教案可以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材料, 有助于教师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和相互借鉴,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小学教案检查的缺点 1. 针对性不强:部分教案较为通用,对个别学生的特点 和需求关注较少,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缺乏灵活性:部分教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安排 过于固定,缺乏对教师灵活运用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引导,导致

课堂教学过于呆板。 3. 评价体系不完善:一些教案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缺乏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无法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4. 缺乏实践性:一些教案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操作指导,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改进建议 1. 强化个性化教学: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应考虑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需求,合理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提供个性化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增加教学灵活性:教案中应注重引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活跃度和趣味性。 3. 完善评价体系:教案要求兼顾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果的 评价,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引导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增加实践环节:教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引导教师设计实践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加强学习的实际应用。 五、结语 小学教案检查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案的优点在于规范教学过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师生沟通与互动、便于教研活动。然而,教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针对性不强、缺乏灵活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实践性等。为了改进教案质量,应强化个性化教学、增加教学灵活性、完善评价体系、增加实践环节。通过不断优化教案设计,可以更好地推动小学教学工作的提升

(完整版)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备课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意义。因此,教师都应认真备课。 一、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创造性。从编写教案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是边看教参边备课边写教案。备课时过分依赖教参或教案集,很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2.制定目标过于笼统。目标都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或教案集,教师未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及时加以调整,阐述笼统,缺乏针对性。 3.以学论教流于形式。很多教师能意识到备课要了解学情,要备学生怎么学,即怎样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但是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往往做得不好,怎样组织、如何开展,心中没底,为此,课堂教学就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或教师注入式满堂罐的现象。 4.设计教教案简单化。设计的教案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习题的处理大都要求学生按教材或练习册的要求完成,很少作调整或增补,无开放性、生成性、个性化设计。

5.教学反思空洞。许多教案后面都有教学反思或随笔,但大都只有三四行字,多则七八行,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没什么价值。也没有自己的典型经验给人以借鉴。 6.教案与教学分离。抄写教案时,许多教师没思考所抄的内容,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文字”的抄写,把它们从教案集上原原本本地或偷工减料地“搬”到学校统一颁发的教案簿上,应对学校领导走马观花的检查。而真正在课堂上用到的“备课”,是教师在课前,利用课间时间用心去看现成的教案和参考书,并快速地思考、修改而批注在课本上,罗列出教学的提纲或轮廓,理一理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就出现了抄写教案与课堂教学分离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工作繁重。 教师每天至少有两三节课,批改一至两个班作业,当班主任的还要抓学生的早操、早读、课间活动,处理班上发生的各种问题,与各科老师沟通交流,组织学生进校、放学、打扫卫生,组织各种课外活动,还要与学困生谈心辅导,有时还要家访……每天的工作量大都超过8个小时,而这仅仅是基本的工作。之外,还要参加学校召开的会议,集体备课,校本培训以及制定各种计划,撰写有关总结,论文及心得体会,还要写学习笔记、试卷分析、学生操行评语,填写学生成长记录袋以及参加听课交流、各种比赛性活动、高学历进修等。那么,教师有多少时间研读教材?有多少时间编写教案?大量的工作牵扯了教师大部分的精力,使得他们无心精心备课预设教学方案。

备课笔记优点与建议

备课笔记优点与建议 一、优点: 总体上看,老师们备课态度较认真,教案详尽,有些教师详尽到每一环节教师说的话,认真到每一个细节,比如打格用的笔的颜色啊,板书设计的精巧啊,教学情境的创设啊,等等。课时数量充足且能做到提前备课。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教材及班级实际,定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教学准备。教案书写字迹工整、美观,设计合理,教学环节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师生活动安排合理,备课详细,有很强的操作性。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有些老师还设计了展示交流、或拓展的环节,体现了学生学法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在本次教案检查中,学年组长给大家做了很好的表率:李楠、王磊、窦海波、刘文娜、庄丹丹、郑国梅;老教师的代表:史凤奎老师;老师的代表:陈艳华、程艳辉。以上这些老师对教案的.书写及备课情况提出表扬!如果能列出本单元的课程标准,就更好了! 二、建议: 1、单元教材分析不够透彻。 有些教师只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没有进行重难点的设计,也没有列出本单元所用的总课时。

2、每周的课时标注不准确。 有些教师不理解第几周第几课时是怎么回事。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二年级语文每周8节语文课,那么在你的教案上就应该有八节教案。分别标注为1—1,1—2,1—3…、、一直到1—8。这一周的课时量就满了。而内容上,就是你的教学进度所规定的课时内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比如作文指导课,练习课等都是要占用课时的、。占用课时了,就要有相应的教案。 3、设计意图不够明晰。 有许多教师把设计意图与目标等同起来,与做什么等同起来。其实不是这样的,师生活动是做什么,而设计意图是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其实是在督促大家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加深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多读些教育专著。不盲目备课和上课。 4、要认真对待反思,认真进行反思。 在检查教案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课还没上呢,反思先出来了,这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个别老师不明白写教案的目的是什么,写教案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为上课做准备,反思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份教师的专业尊严。 如今,大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时间少,任务重,课程表上的课时量

集体备课容易产生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集体备课容易产生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重点中学集体备课已经得到普遍地应用和广泛地推广,备课组建设也已制度化;而在绝大多数非重点中学,集体备课尚处在急需提高的状态。针对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教师缺乏合作理念 问题1:流于形式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向纵身推进,集体备课作为新课程的内容之一在全国推广,各种层次的中小学校都能拿出自己学校使用的《集体备课记载表》。但实际上不少学校的集体备课情况,是形式大于内容,而且流于形式的要占大多数。 策略: (1)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和评价。 既能缓解繁忙的教学工作,又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这样的事情谁都会愿意做。但是,教师之间存在学科考核和评优的竞争状况,不得不让他们有所保留。如果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和评价,各扫自家门前雪现象会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2)转变教师自身观念,培养合作精神。 我们培养学生集体合作,不仅仅在课堂让学生分组、讨论,更主要的是教师自身要具备集体合作的精神和品质。这就要学校专门组织教师参加课程培训,把眼界放宽,跳出备课组、学校、区县、省市。而教师自身多多阅读相关新课程的资料,增强自身的课程意识,将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资料达成共享。 问题2:语言霸权 语言霸权,是指集体备课中,新教师总要服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人权威,普通教师在行政权威面前总要谦虚好学一点的现象。《警惕集体备课的语言霸权》(2003年第39期《中国教育报》)曾提出语言霸权问题,对此做了较为充分说明。这一现象,虽然和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现象相比,语言霸权要来得积极的多,但是这一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备课组的发展和成熟,也不利于语文教学水平更好地提高。 策略: (1)存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发挥霸权优势。

给教师提高备课质量的“五点建议”

给教师提高备课质量的“五点建议” 教师如何做好提前备课?更重要的是围绕本堂课的知识点及教学难点进行重点设计。 在备课中,首先,我们必须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应该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 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性 所谓目标准确,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 具体步骤如下: (1)解读课标,把握教学整体方向

首先是熟读课程标准,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备课中、教学中就会下意识地受其支配。 (2)研读教材,确定目标和内容 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圆心,那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就是半径,无论圆有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核心元素。教师通过解读教材来理解课程标准,同时用课程标准来驾驭教材。 备课时,首先应读教材。 ·一读文本,了解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有什么特点等等,要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难点,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二读简介,是对文本产生的背景的介绍,需要学生简单了解的; ·三读提示,单元导读或者课前提示语,要么是阐明知识点,要么是引导思考的方式、要么是介绍重要方法,这都是学习的重要参考; ·四读习题,也可说是思考题,此部分是编者意图的核心体现。

集体备课的不足及建议

集体备课的不足及建议 在教育的领域中,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虽然它有利于教师们的教学交流与提升教学质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完善。本文就集体备课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一、人数过多,交流不充分 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繁忙,集体备课的人数经常过多,每个老师的时间都不够充裕,无法充分地交流。教学经验的分享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仪式,老师们沟通的时间有限,也很难集中精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 建议:对于制定集体备课的时间要求,通过调整时间安排规模控制在最佳人数范围内。同时,可以就某一课题组建一定的教学小组,包含少数优秀的教师,确保充分讨论和经验分享。 二、缺乏专业方向指导 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教学督导经常关注教师使用的教材、课程设置和考试。但是他们更少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中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没有及时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掌握,从而导致教学自信心受到严重挑战。

建议:学校应当提高教研室的功能与地位,并建立专业指导小组,对 于集体备课中教学的问题提供指导。同时,可以借助教师职业培训、 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推进教师的专业学习 发展。 三、缺乏反思和深度探究 目前的集体备课存在很多对于课堂教学并不实用和可操作的讨论过程,缺乏对课程实践思考的深度探究。有些教师依靠惯用的课程模式教学,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果就变得很有限。同时,许多教师并不愿意倾听 其他教师的意见,往往容易产生误解,从而放弃集体备课。 建议:为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可以组织一些工作坊、主题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回顾和总 结自己的教学体验,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同时,学校 和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评优评比和学术论坛等形式,加大集体备课 和教学经验分享的宣传。 四、缺乏多元方法 许多集体备课把重点放在了提高成绩上,而不是寻找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们需要多样化的方法链接单一的课程,但有些集体备课没有摆脱 教师个体化的教育观念,往往固化了单一的教育方法。

给高一教师改进教学的十点建议

省常中丁伟明校长给高一教师改进教学的十点建议 回望高三,感受高二,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到高一乃是促动全局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高一成,全盘皆赢。我们要从根本上和全局上理解和理解高一教育教学任务的艰巨和改变现状的迫切,明确方向,调整思路,改进策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改进高一的教学和管理,针对高一教学所存有的问题,提出如下教育教学改进建议 第一、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夯实发展基础。 从高三教学反映的情况分析,影响学生成绩提升的首要的因素不是解题水平问题,而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问题,首要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境界和学习方式问题,首要不是勤奋刻苦问题,而是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问题,在众多问题中,兴趣、基础、习惯和态度是根本, 是核心,而高一是培养这些基本要素的黄金时期和关键阶段,失去了高一对根本的、核心的要素的关照,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基础。有经历高二、高三的学生在文章中说,高一是失败人生的开始。有时,学生的感受比教育者更具体,更深刻。由此,培植兴趣、注重基础、发展水平、养成习惯应该成为教师在高一教学中应共同遵守的底线和起点。把促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丰富精神世界作为高一教育教学的起点归宿,每位教师要深入研究“基础”的内涵和夯实基础的方法,抓住学科本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康人格,增强责任感,提升自我发展地意识和水平,为学生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实、习惯好、兴趣高、水平强的发展基础。 第二、适度降低教学难度,提升教学境界。 纵观高一理科教学,教师的出手普遍较高,因为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学习模仿水平和短时记忆水平较强,也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但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三方面的隐患,一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却常常没有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成了问题。二是局部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明显加重,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学习水平没有得到发展。三是局部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上的关照和有效训练的相对较少,学困生逐步形成。所以,高一教学的难度必须适度降低,难度大未必起点高,难度大常常效果差。要严禁将高三训练题下放到高一,严禁竞赛题进入常态课堂,争取更多的时空增强“三基”训练,促动学生形成视野宽广、基础厚实、思维灵活、努力向上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育者的教

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语文备课中存有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七年级语文组 1. 抄袭教参,处理教材缺乏创造性。从教案能够看出,大多数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是边看教参边备课边写教案。备课时过度依赖教参或教案集,很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备课中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表达自己学生的特点,也缺乏原创性。 2. 制定目标过于笼统。目标都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或教案集,教师未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即时加以调整,阐述笼统,缺乏针对性。 3. 以学定教流于形式。在检查中发现,很多教师能意识到备课要理解学情,要备学生怎么学,即怎样组织学生展开相关活动。但是真正到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做得不好。怎样组织、如何展开,教师心中没底。所以,课堂教学就容易出现放任自流或满堂灌的现象。 4. 设计教案简单化,没有详案。设计的教案大多数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习题的处理大都要求学生按教材或练习册的要求完成,很少做调整或增补,无开放性、生成性、个性化设计;设计的活动,寥寥数语就解决了,缺乏各环节间的过渡。 5. 教学反思空洞。很多教案后面都有教学反思或随笔,但大都只有三四行字,多则七八行,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没什么价值。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备课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阅读课标与考纲 首先阅读课程标准与考纲。通过研究课程标准与考纲,明确所讲授课程的结构体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初步理解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法上的要求。 2. 分析教材 对于教师来说,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前期基本工作。先略读,再细读,最后精读,通过钻研教材把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准确、透彻;重要语言点清楚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找准教材的难点;掌握教材内在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思维逻辑关系。同时广泛阅读相关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学资料,合理取舍

课堂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课堂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存在问题 1、个别老师备课不够充分。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不定向性,课堂上面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没有做好准备,不能应对自如,不能迅速合理的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给课堂留下遗憾。 2、教学手段单一,课堂缺乏创新。一方面老师们都有自己习惯的常规教学方法,上课时感到车轻熟路;另一方面老师们担心进行课堂创新时的摸索阶段会影响学生成绩、班级成绩,既出力又不讨好,所以很多老师还是墨守成规。 3、学生参与度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然而由于学生程度、习惯、课前预习不足等原因,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参与探究解决的问题不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 4、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在课前完成的预习、课前作业没有完成。导致老师在课堂上的计划不能很好的实施,本来计划不需要讲的东西讲了,本该重点强调、重点强化的内容却因时间不充分而讲的不深练的不够。 5、学生程度差距较大,老师很难关注全体学生. 二、改进建议 1、学校应想办法调动老师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当他真正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时,没有上不好课的老师。 2、应该多给老师参加赛课的机会。学校应该每学期都进行赛课活动,老师每次赛课的准备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 3、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各学科的学科知识竞赛。竞赛的形式、题目完全可以交给备课组老师完成,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老师的参与感与责任感。 4、鼓励老师个人或备课组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的新构想,领导认为可行批准实施,在改进过程中领导听课诊断,期末测试。效果好,给预重奖,效果不明显,给予鼓励。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各学科都要给学生划出不部分自学内容,这部分知识老师坚决不讲,只答疑问,但要安排及时的反馈练习,让学生养成靠自学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提高备课效率的十大小窍门

提高备课效率的十大小窍门 一、学习时间管理技巧 提高备课效率的第一个小窍门是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备课是教师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常常被其他琐事所耽误。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备课计划:在备课前,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课计划,包括备课 的内容、时间安排和完成目标。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备课的 重点和进度,提高效率。 2. 分解备课任务:将备课任务分解成小的可管理的部分,逐一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备课过程中的疲劳和压力,提高备课效率。 3. 利用碎片时间:教师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备课工作,比如在上 班的路上、午餐时间或者等待学生放学的时间。合理利用碎片时间, 可以增加备课的有效时间,提高备课效率。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 互联网是提高备课效率的有力工具。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 教学资料的查找、备课参考和教学案例的分享。以下是几种利用互联 网资源提高备课效率的方法: 1. 教学资源网站:许多网站提供各个学科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 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网站,下载所需的教学资料,提高备课效率。

2. 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可以参加在线教育平台上的课程或培训,了 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提高备课水平和效率。 3. 社交媒体:教师可以加入教育相关的社交媒体群组,与其他教师 交流备课心得和教学经验。通过互相分享,可以提高备课效率,得到 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三、合理利用教辅资料 教辅资料是提高备课效率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 教辅资料,简化备课过程,提高备课效率。 1. 选择适合的教辅资料: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 适合的教辅资料。合适的教辅资料可以提供详细的教学教案、活动设 计和评估方案,减轻备课负担,提高备课效率。 2. 定期更新教辅资料: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在不断更新,教师需 要定期更新教辅资料。更新的教辅资料可以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教师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提高备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备课心得和教学经验,提高备课效率。以下是几种教 研活动的参与方式: 1. 教研讨论会:教师可以参加学科教研讨论会,与其他教师一起讨 论备课方法和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提高备课效率。

教研(备课)组问题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1.本学科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工作量及职业操守等总体情况。 2.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学力情况。 实施活动推进策略学校精心组织各种有针对性活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我们开展的主要活动有:(1)开展“八个一”活动我校为教师专业发展大力推行开展了“八个一”活动。全乡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保证每周不少于3小时的时间研究新教材、新课标及理论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中心对教师的学习情况及教研出勤定期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入教师本人量化成绩。中心要求中小学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教学公开课;每月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经常坚持写教学反思或教育叙事;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周听课至少一节,听后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流;每次统测后写好试题试卷分析。各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一个档案盒存放个人教研资料,以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八个一”活动,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 (2)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发展学校指导各校抓好帮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对象、有落实、有效果。为使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我们安排他们拜思想与业务素质双双过硬的县市骨干教师为师,开展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师徒共同备课,经常互相听课。并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不走过场。 (3)推门听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把推门听课作为掌握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最直接手段。听课后发挥听课的监督、评价、指导、研究功效,变评课为议课,与教师交换听课意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研讨交流。尤其对能力薄弱、教学有困难的教师,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变“不应该如何做”为“怎样做会更好”,为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这些举措有利于教学常规管理,培养了教师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锻炼了教师能力,使课堂教学逐步规范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4)开展各类教学大赛评比活动对优质课评选、优秀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等活动,我们都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我校先后协助中心校组织了语文、心理教育说课大赛、教学标兵评比赛选手的选拔指导工作,一批年轻教学新秀涌现出来。 (5)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只要一有机会,我乡各学校就组织年轻教师到外地学校去参观学习听课,积极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我乡中心学校选派学科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新秀,与

小学课堂教学改进建议与措施工作计划8篇

小学课堂教学改进建议与措施工作计划8篇 小学课堂教学改进建议与措施工作总结计划篇1 优势: 音乐教学上,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创新。根据音乐学科特点渗透两纲精神,注意挖掘教 材中的教育因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与自信,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欲望,教会学生如何在音乐学习中合作、交往、自主地、有效地得 到终身学习音乐的方法,并悉心研究如何使课内外的实践与拓展相结合。 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中的得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热爱学生,乐于思考,擅作课件。 不足: 由于学校规模较大、班主任教育教学活动及周课时量多的原因,本人在课余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方面的时间花得较少,这样就有碍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及专业发展。课堂纪律有待改进,教学的方式应该更多样化。对学生唱、演、创的指导仍要多角度、更耐心的揣摩,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改进目标: 1、教研相长,多反思、多尝试,并对此进行整理,充实自己不足之处。 2、多笔耕,多听课,针对自己的教学,完成若干篇案例或论文的撰写。 3、注重对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 改进措施: 1、学习《上海市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实施研究与实践》 2、认真向同行学习,听课不少于15节,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整理。 3、认真完成校互观课和区级骨干任务。 4、抓好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口风琴教学。

5、创设和谐人文情境,培养学生聆听兴趣(如多表扬多鼓励、改变传统的课堂座位) 6、参与和体验。听一听:利用媒体,让学生边听边看,初步理解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想一想:在忆、听、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想一想听、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说一说:在 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想法,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还可以做什么?唱一唱:让 学生在听唱的基础上,用甜美的声音表达出来。奏一奏:运用课堂乐器口风琴要拿走简 单的旋律,用打击乐器伴奏。演一演:启发鼓励小组设计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表示音乐 形象。 小学课堂教学改进建议与措施工作总结计划篇2 高效教学效率,促进人更好的发展,如何实现对学校的高效管理,其归根结底是如何更 好地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上。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体和办学的依靠力量。 可以这么说,学校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指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而教师管理的成败将直接影 响到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学校的存亡。 因此,为了搞好教管理是人们在一定组织环境下所从事的一种智力活动。对学校的 管理可以提师管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针对本地的教育现状和 学校的实际情况,特此制定了本方案。 一、本校课堂教学的现状 1、业已达成的方面 (1)整体教学步骤都较清楚,从复习、引入新课—教授新课—练习巩固—检查反馈— 课堂小洁—拓展思考—作业布置等一系列过程都比较完整。 (2)教师基本上都设计好板书。 (3)许多教师重视直观教学,利用了图片、模型、投影、实物等教具。 (4)部分教师设计了教法,如小组讨论、分组训练、启发式提问、自学指导、分层施教等。 (5)部分教师注意了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

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 香情雪龙的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 课堂教学改革十条建议 1、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轻松愉悦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应成为一个互相学习、和谐发展的生命共同体。 2、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阅读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用自身的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智慧,接受教师的指导;同时也从同伴那里获取信息;让每一位学生在其智力、能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每节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课堂学习的空间在结构上要多样化,比如可采用系统整体观和结构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活动空间。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以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得到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实行在备课中既备“教师的活动”又备“学生的活动”的“双案制”备课法。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应科学、准确、清晰、恰当,能抑扬顿挫、缓急有致、刚柔相济,不断激起语感和美感,使学生如坐春风、浮想联翩,这样才能掀动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思维,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XX、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发言,无论学生的种族、地域、性别、贫富,都要一视同仁。更要关注心理上、经济上、学习上的弱势群体。要因势利导,培养和塑造学生的道德规范和完整人格。 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要使教学节奏达到这样的境界:张弛相间、变而有度、活而有序,能有一种强烈明快的节奏感。不管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都要引导学生时停、时续、时急、时慢,才能不断激起思维的波澜,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过程,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田。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要提倡和引导学生求异思维,要鼓励学生能用不同的语言表述同一个事物;要激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即使学生的创见是错误的也值得欢迎。8、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科思想发展的脉络。要注意学生的生活世界、社会发展的现实、现代科技、生产实际与书本知识的沟通。 9、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作业,既要有必做题,也要有选做题;既要有“短作业”,又要有“长作业”。并引导学生对自已的知识和作业适时进行监控和评价。 10、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自身对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反思与创造。 看兖州一中推行的“‵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时至今日,兖州一中推行的“‵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这个课改行为,究竟是怎样的内涵或秘密?它到底实现了怎样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否真的符合素质教育精髓,又有着多大的普适性?它将会是昙花一现还是碧水长流?对我们每一个非兖州一中而言,又有着怎样的启发或该引起怎样的反思呢?现转引过来,和大家共同参阅。一上课,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忙着讲题或布置学习任务,而是组织学生热热闹闹地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据校长杜金山介绍,“展示”是兖州一中课改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