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大纲 2014 (1)
- 格式:pdf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35
《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0240022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学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 学时:54(其中理论教学42学时,实验12学时)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经济学类、管理学类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货币金融学宏观微观经济学5.教材:首选教材:证券投资学,主编曾令全,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出版二选教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王军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6.考核形式:考试(闭卷或开卷)7.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金融投资试验室实验教学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证券投资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金融、投资与理财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其他各经济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介绍有关证券的基础知识、证券投资的特点、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以及投资基金的基本知识,并对证券市场的概念及内容进行了阐述,讲述了有价证券的价格决定、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现代投资理论、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证券投资的产业周期分析和公司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理论与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证券投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认识和理解证券投资活动和证券投资过程,从而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掌握常用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在实践中争取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并控制和防范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熟悉证券市场的运作,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企业及从事投资活动的个人实践。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证券金融的产生与特征,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证券市场的结构与功能等。
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证券金融的特征,明确证券市场的结构,掌握证券市场的功能。
第一节国民经济运行与证券金融一、国民经济循环与金融的产生二、金融形态的发展与证券金融的形成三、证券金融的特征与内容第二节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一、证券市场的产生二、证券市场的发展三、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四、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证券市场第三节证券市场结构一、证券市场的特征二、证券市场的构成要素三、证券市场的结构第四节证券市场的与功能一、基本功能二、其他功能本章重点难点:1、证券金融的特征与内容2、证券市场的结构3、证券市场的与功能第二章股票(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了股份公司的基本知识,股票的特征及种类,股利的分配及股票的价值。
《证券投资学》课程大纲一.适用对象适用于经管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二.课程性质证券投资学(SeCUri1yInvestments)是经管类各专业本、专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规范,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显现,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支点,是金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投融资活动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广大居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开设本课程是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全面了解证券投资及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现代理财专家。
前序课程:金融学、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等。
三.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原有的经济理论基础和经济意识上,进一步扩充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投资意识、投资手段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股票、债券、基金等的概念和证券投资功能、上市公司条件和情况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确定原理、投资决策基础、投资组合资产的选择、其他投资价格及风险分析等,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投资意识和缜密的投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专业理论的素质,并且通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股市上有所作为。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了解证券投资分析中的有关专业词汇的基本概念和利用一些经济方法来解决投资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悉利用所学投资理论中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股票、债券、基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条件,会利用财务指标进行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分析。
认识到投资是当今相当普遍的经济行为,会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当前的一些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实际现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证券投资的技术指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代码:030035二、课程类别及性质:1.《证券投资学》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及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开设、教课时间及学分:第三年级开设,本课程学习一学期。
学期总时数为54课时(周3课时,18周),期中理论课时为36课时,实践操作课时为18课时。
每学期3学分。
3.先修课程:基础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4.课程教材:《证券投资学》(主编:邢天才王玉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证券投资学》主编:曹凤岐刘力姚长辉北京大学出版社《证券投资学》主编:陈永新刘用明四川大学出版社4.开设系(部):经济系。
【教学目的】了解证券投资学的基本性质,了解证券投资的研究对象,经济意义。
掌握证券投资的动机及运行。
证券投资的风险及基本原则。
了解证券投资工具(对象)。
了解证券市场概况,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情况。
尽量把握住证券投资的分析能力。
即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分析。
掌握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内容。
结合实战K线进行学习掌握。
掌握证券投资的经验,至理名言。
掌握看盘与操盘的基本技巧。
【教学要求、重点问题、章节结构与教学内容及教学课时】绪论:(2课时)一、证券投资研究的意义二、证券与证券投资三、证券投资运行与证券投资学的研究对象四、证券投资学的研究内容第一篇证券投资工具第一章股票(4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股份制度的含义;理解股份制度的功能与作用;了解股份制公司的种类;掌握股票、普通股、优先股的概念与特性;了解我国现行的股票类型。
重点问题:股份制公司的特点;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区别;常见的几种股票类型。
章节结构与教学内容:1.1股份制度(2课时)1.1.1股份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1.2股份制度的功能与作用1.1.3我国实行股份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1.1.4股份制公司的种类与形式1.1.5股份公司的组织机构1.2 股票(1课时)1.2.1 股票的特性1.2.2 股票的基本内容1.2.3股票的种类1.3 中国现行的股票类型(1课时)1.3.1 国有股1.3.2 法人股1.3.3 公众股1.3.4 外资股第二章债券(2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债券的定义及特性;理解股票与债券的主要区别;了解债券的基本分类。
《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学》(二)开设部门:经济与管理学院(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证券投资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和投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证券投资学》已成为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有一些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也会选修投资类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证券市场的架构、交易工具、运作机制和运行规律,掌握证券投资的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和有价证券的定价原理,熟悉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方法,为未来从事经济工作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希望教师在全面阐述西方成熟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和运行规律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证券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中国的金融改革,同时要注重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课时数及分配表:(五)考核:1、考核形式:以闭卷考核为主,教师可安排平时考查。
2、试卷结构:可安排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概念题、计算题、简答题等。
(六)所用教材:《证券投资学》(第四版精编版)吴晓求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七)讲授提纲:第1章证券投资工具了解投资主体的含义;熟悉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和资金来源;了解机构投资者含义和特征;熟悉政府及政府机构、企业法人、金融机构的投资目的和范围;熟悉证券投资者与证券投机者的定义、区别;了解证券投机的作用。
熟悉有价证券、股票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股票的特征;了解普通股票、优先股、后配股、混合股的含义;掌握普通股股东的权利;熟悉股息的种类;了解优先股票的特征、作用、种类;了解股票按票面额形态分类、按投资主体分类、按上市地和投资者不同分类;掌握债券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债券按发行主体分类;熟悉债券按计息方式、按募集方式、偿还期、发行期、记名与否分类;掌握债券按市场所在地、按债券形式分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性质;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与股票债券的区别;掌握证券投资基金按组织形式分类;掌握证券投资基金按基金可否赎回分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按投资收益风险目标分类、按资金来源分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按投资对象分类;了解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机构。
证券投资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证券投资学是金融专业本科的主干专业课。
证券投资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市场经济体系中证券投资活动的本质以及客观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金融资产(包括债券和股票)的定价理论和风险机制,了解证券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掌握证券信息和证券交易的管理模式,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证券投资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以证券投资为研究对象的课程,通过对证券的发行、交易和定价的了解,理解债券、期货、期权、基金和证券市场等知识,掌握证券的收益与风险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宏观基本面分析、股票价值估计、证券组合分析等,重点培养学生评估证券价值和组合投资、规避风险的技能,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熟悉、了解和掌握金融投资中的各类证券投资工具(二)认知证券市场,掌握传统证券的定价理论、收益与风险的评估(三)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实务(四)现代证券投资理论与学说(五)证券监管《证券投资学》是财经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教学,学生应了解和掌握证券投资中的各类投资工具;认知证券市场,掌握传统证券的定价理论、收益与风险的评估;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实务;现代投资理论与学说;证券监管。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课堂教学——理论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首先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然后通过热点问题及典型案例讨论作进一步分析。
(2)模拟实践——模拟投资与现场观摩相结合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明确了学习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
(3)教学考核——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本课程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平时考核包括学风学术、完成作业、讨论发言和测验测试四方面。
四、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1、课程的基本结构第1章投资学导论1.1投资的意义与投资的环境1.2投资的参加者与投资的对象1.3投资理论的发展第2章证券的发行2.1股票的公开发行2.2二板市场与私募2.3债券的发行方式第3章证券的交易3.1证券交易所3.2股票指数3.3证券信用评级第4章证券的收益与风险4.1收益的计算4.2风险与风险溢价4.3风险厌恶与投资选择第5章投资组合的选择5.1资产组合的涵义与计算5.2资本配置决策5.3最优风险资产组合5.4三种资产的资产组合第6章证券定价理论6.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6.2单指数模型与多因素模型第7章证券市场理论7.1套利定价理论7.2有效市场理论第8章宏观基本面分析8.1宏观经济分析8.2行业分析第9章公司财务报表分析9.1几种基本的财务报表9.2基本财务比率分析9.3财务分析中的可比性问题第10章股票价值的估计10.1股价估计的红利折现模型10.2股价估计的市盈率方法10.3股价估计的其他方法第11章固定收益证券11.1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与市政债券11.2公司债券11.3资产证券化债券第12章债券投资的理论12.1利率期限结构12.2利率的久期12.3债券投资的管理第13章期货合约13.1期货合约的内容、机制与功能13.2各种金融期货合约第14章期货的价格决定14.1期货合约的价格决定14.2期货合约的投资策略14.3互换协议第15章期权合约15.1期权合约的基本内容15.2指数期权合约与股票期权合约15.3利率期权合约与利率期货期权合约第16章期权定价理论16.1期权定价的基本概念16.2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16.3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16.4期权投资策略第17章证券投资基金17.1投资基金的基本情况17.2开放式基金的运作17.3 指数基金的运作17.4对冲基金17.5我国的投资基金第18章基金的业绩评估18.1业绩评估的几个方法18.2资产组合业绩评估的两种情况18.3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2、学时分配比例五、考核方式考试应采用闭卷方式,题型应尽量多样化。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第一章金融市场体系第一节全球金融体系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熟悉金融市场的分类;了解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熟悉金融市场的特点;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
熟悉非证券金融市场的概念,了解非证券金融市场的分类(股权投资市场、信托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
了解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了解国际资金流动方式;熟悉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了解金融危机的教训。
第二节中国的金融体系了解建国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演变历史;熟悉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了解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了解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有关情况;熟悉我国金融市场“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
了解中央银行主要职能;熟悉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乘数的概念;掌握货币政策的概念、措施及目标;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及作用原理;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三节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掌握资本市场的分层特性;掌握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征。
熟悉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场内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熟悉场外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熟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概念、上市公司的类型和管理规定;熟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挂牌公司的类型和管理规定;熟悉私募基金市场、区域股权市场、券商柜台市场、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章证券市场主体第一节证券发行人掌握证券市场融资活动的概念、方式及特征;掌握直接融资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熟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
掌握证券发行人的概念和分类;熟悉政府和政府机构直接融资的方式及特征;熟悉企业(公司)直接融资的方式及特征;掌握金融机构直接融资的特点;熟悉直接融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证券投资者掌握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了解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及演化。
掌握机构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熟悉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熟悉政府机构类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金融机构类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熟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概念与特点;掌握企业和事业法人类机构投资者的概念与特点;掌握基金类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08702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学英文名称:Securities Invest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金融工程、金融学、投资学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金融学、基本会计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证券投资已起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和高度的关注,在大力普及金融投资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掌握科学的投资方法,防东金融风险,是一项意义深过而又迫切的事业。
《证券投资学》既是金融、投资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各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集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证券市场的介绍,证券投资工具的介绍,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证券投资的行业分析,公司财务分析,公司价值评估,K线图的分析,形态理论,支撑压力理论和技术指标分析等。
英文简介: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ecurities market,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has been up to all walks of life, the more attention and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of vigorously popularize knowledge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set up the correct investment idea, to grasp the method of scientific investment, financial risks in the east, is a deep meaning and urgent business.TCM is not only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securities investment professional course, also is the economy class specialized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which combines theoretical, technical and practical for an organic whole.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clud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securities investment instruments, securities investment of macroeconomic analysis, industry analysis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corporate financial analysis, corporate value assessment, the chart analysis, form theory,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essure index analysis and so 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证券市场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熟悉证券市场及相应的投资运作和管理措施,并能够运用和服务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企业及从事投资活动的个人实践。
第一章:概述1、证券投资分析概念1.1证券投资分析是人们通过各种专业性分析方法,对影响证券价值或价格的各种信息进展综合分析以判断证券价值或价格及其变动的行为。
1.2证券投资分析目标: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实现证券投资净效用最大化投资者应当正确认识每一种证券在风险性、收益性、流动性和时间性方面的特点。
证券投资的理想结果是证券投资净效用〔即收益带来的正效用与风险带来的负效用的权衡〕最大化。
证券投资的两大具体目标是在风险既定的条件下投资收益最大化和在收益率既定的条件下风险最小化。
正确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和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
预期收益水平和风险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
每一种证券的风险-收益特征会随着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2、证券投资分析理论开展证券分析最古老的股票价格分析理论可追溯到道氏理论。
威廉姆斯提出股利贴现模型;艾略特提出波浪理论;凯恩斯和希克斯提出风险补偿概念;马珂威茨提出证券组合理论,标志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开端;夏普提出均值方差模型;夏普、林特耐、摩辛同时独立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罗斯提出套利定价理论;尤金-法玛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奥斯本提出随机漫步理论;行为金融学中个体心理分析基于人的生存欲望、权利欲望和存在价值欲望三大心理,群体心理分析基于全体心理理论与逆向思维理论。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比较常见且相对成熟的行为金融投资侧率包括动量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小盘股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等;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提出期权定价理论;巴波特和詹森提出自由现金流概念。
3、有效市场假说根据市场对信息反响的强弱分为三种:弱势有效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强势有效市场。
3.1弱势: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技术分析信息〕中所隐含的信息;投资者不能通过分析以往价格获得超额利润〔使用当前及历史价格对未来作出预测徒劳〕,技术分析无效。
3.2半强势: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包括技术分析信息和根本面信息。
技术分析和根本面分析无效,只有内幕信息有效。
2014年证券考试大纲证券考试是中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必须通过的一项专业考试,它不仅考察考生对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业务操作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
2014年的证券考试大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证券市场基础知识1. 证券市场概述:包括证券市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发展历程。
2. 证券的分类:股票、债券、基金、金融衍生品等不同类型证券的特点和区别。
3. 证券交易机制:包括交易流程、交易规则、交易方式等。
4. 证券市场监管:监管机构的职能、监管政策和法规。
二、证券法律法规1. 证券法律法规概述:介绍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法律法规体系。
2. 证券发行与交易法规:包括证券发行的条件、程序和交易规则。
3. 上市公司监管法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司治理、重大事项报告等规定。
4. 投资者保护法规:投资者权益保护、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等。
三、证券发行与承销1. 证券发行概述:发行的目的、类型和程序。
2. 股票发行:包括首次公开发行(IPO)、再融资等。
3. 债券发行: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不同类型债券的发行条件和程序。
4. 承销商的职责和操作流程:承销商在证券发行中的作用、职责和操作规范。
四、证券交易1. 证券交易概述:交易的目的、原则和交易方式。
2. 股票交易: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策略。
3. 债券交易: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的交易规则和市场特点。
4. 金融衍生品交易:期货、期权、掉期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规则和策略。
五、证券投资分析1. 证券投资分析概述:投资分析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2. 基本面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财务分析等。
3. 技术面分析:图表分析、技术指标分析等。
4. 投资组合管理:资产配置、风险控制和投资策略。
六、证券风险管理1. 风险管理概述:风险的类型、来源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 市场风险管理: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