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特快旅客列车及混合列车运行的特殊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16.99 KB
- 文档页数:6
铁路列车编组要求一、概述编组列车是根据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及有关规章制度和特殊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
.按照规定条件把车辆编挂成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时,称为列车。
单机、动车及重型轨道车虽不具备列车条件,当开入区间时亦按列车办理。
二、列车重量标准的确定1.列车的重量是车辆自重与货物重量的总和。
2.列车重量标准:是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限制坡度等因素,通过计算和牵引试验,将各种类型机车牵引重量平衡后而确定的,它是列车运行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列车长度标准的确定1.列车长度是列车中车列的长度。
一般用换长表示(一个换长等于11m),列车长度不包括本务机及补机的长度。
2.列车长度标准:列车长度应根据列车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来确定。
列车长度一般不应超过区段内最短到发线的有效长,为避免造成多数站到发线有效长的浪费,可以多数站到发线有效长来确定列车长度,对个别车站有效长较短的到发线,则在列车运行中予以调整。
四、禁止编入列车的车辆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车辆及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车辆。
(1)货车插有“色票”,表示该车辆定检到期或技术状态不良需要检修。
凡经检车人员确定,因技术状态不良或定检到期需要检修的车辆,或重车因技术状态不良需要倒装而进行摘车修理时,检车人员应在该车的表示牌框内,插上相应的色票。
各种色票的插、撤,只能由列检人员进行,同时要向车站发出“车辆检修通知书”。
车站应按通知书要求送往指定地点。
(2)车体倾斜,是指车辆向一侧或一端倾斜,如图1-3所示。
车体倾斜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在货物装载方面,如装载偏重、集重及超重等;车辆本身的原因是车体结构松弛,弹簧衰弱。
车体倾斜可能使弹簧折断或车辆燃轴,若不及时发现容易造成热切,致使车辆脱轨颠覆,造成严重损失。
此外,车辆倾斜超过限度,也可能使车辆侵入限界与信号设备、建筑物或邻线机车车辆接触,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客车倾斜超过50mm,货车超过75mm的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常识一、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一)车辆安全知识1.列车运行基本原则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局与局间由铁道部,分局与分局间由铁路局,分局管内各区段由分局,在调度区段,由该区段的行车调度员统一指挥。
2.基本块法基本块法采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两种。
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采用的替代闭塞方法。
3、列车的分类和等级根据运输性质,列车的分类和等级如下::⑴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包括普通客运快车和普通客运慢车)等。
⑵混合列车(包括货运列车中的客车10辆及以上)。
⑶行李快车。
⑷军用列车。
⑸货物列车: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以及直达、直通、区段、摘挂、超限、重载、保温与小型运行列车。
⑹公路列车。
4.编组列车的一般要求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规定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
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旅客列车按旅客列车编组表编组,机车后面的第一辆车是一辆没有乘客的隔离车,列车最后一辆的后端应有压力表、紧急制动阀和运转车长乘务室。
同时,《技规》第175条规定对9种情况的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5.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车站调车作业应根据车站的技术作业流程和调车作业计划进行,并要固定作业区域、线路使用、调车机车、人员、班次、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地点、工具数量及存放地点。
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值班员(调度员)统一领导,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
调车领导人应正确及时编制、布置调车作业计划,调车领导人与调车指挥人必须亲自交接计划,调车指挥人必须亲自向司机及其他人员交递和传达计划。
调车作业时,调车作业人员必须正确及时地显示信号,机车乘务员要认真确认信号并鸣笛回示,不足两人不准进行调车作业。
铁路行车安全知识问答(编组列车)1.旅客列车在编组上有何规定?旅客列车按旅客列车编组表编组,机车后第一位编挂一辆未搭乘旅客的车辆作为隔离车,列车最后一辆的后端应有压力表、紧急制动阀和运转车长乘务室。
行李车、邮政车、发电车并非乘坐旅客的车辆,应分别挂于机车后第一位和列车尾部,起隔离作用;在装有集中联锁计算机监测设备、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区段,旅客列车可不挂隔离车。
如隔离车在途中发生故障摘下时,可无隔离车继续运行。
局管内旅客列车经铁路局长批准。
可不隔离。
军用列车的编组,按有关规定办理。
机械冷藏车组应尽量挂于列车中部或后部。
2.哪些车辆禁止编入旅客列车?下列车辆禁止编入旅客列车:(1)超过定期检修期限的车辆(经车辆部门鉴定送厂、段施修的客车除外)。
(2)装载危险、恶臭货物的车辆。
3.哪些车辆禁止编入货物列车?下列车辆禁止编人货物列车:(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及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
(2)曾经脱轨或曾编人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列车内,未经检查确认可以运行的。
(3)装载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无挂运命令的。
(4)装载跨装货物(跨及两平车的汽车除外)的平车,无跨装特殊装置的。
(5)平车、砂石车及敞车装载货物违反装载和加固技术条件的。
(6)未关闭侧开门、底开门的,以及底开门的扣铁未全部扣上的,平车未关闭端、侧板的(有特殊规定者除外)。
(7)由于装载的货物需停止自动制动机的作用,而未停止的。
(8)厂矿企业自备机车、轨道起重机、车辆过轨时,未经铁路机车车辆人员检查确认的。
(9)缺少车门的(检修回送车除外)。
4.特快旅客列车及其他旅客列车编挂货车有何规定?特快旅客列车不准编挂货车,编入的客车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等级必须符合该列车规定的速度要求。
其他旅客列车原则上不准编挂货车,在特殊情况下,局管内旅客列车经铁路局准许,跨局的旅客列车经铁道部准许,方可在列车后部加挂,但不得超过2辆。
加挂货车的技术状态和最高运行速度,须符合该列车规定速度要求。
《铁路运输调度⼯作规则》《铁路运输调度⼯作规则》题库⼀、填空题库1.铁路具有⾼度集中、各个⼯作环节紧密联系的特点。
铁路运输组织⼯作,必须贯彻安全⽣产,集中领导,统⼀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2.铁路运输调度担负着组织客货运输、保证国家重点运输、提⾼客货运输服务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责任,对完成铁路运输经营任务,提⾼铁路运输企业效益起着重要作⽤。
3.在组织⽇常运输⼯作中,下级调度必须服从上级调度的指挥;铁路局各⼯种调度及有关⼈员由值班主任统⼀组织指挥。
4.《调规》规定:各级调度⼈员每年深⼊现场应不少于10天,熟悉设备、⼈员情况,交换⼯作意见,改进⼯作作风,解决好⽇常运输⽣产中存在的问题。
5.调度员深⼊现场⾏前要有计划,返回后要有报告。
深⼊现场的活动,可采取添乘机车、列车、召开座谈会、联劳会、同班会、跟班劳动、专题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
6.车流调整分为重车调整、空车调整和备⽤车调整,并通过⽇计划组织实现。
必要时,可下达临时调整计划。
7.为消除局部重车积压,可采取限制装车、停⽌装车和变更车流输送径路等措施。
8.备⽤货车分为特殊备⽤车、军⽤备⽤车、专⽤货车备⽤车和港⼝、国境站备⽤车。
9.凡以货车代⽤客车时,须经铁道部以调度命令批准。
10调度⽇(班)计划应保证均衡地完成⽉度运输⽣产经营计划,实现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图及运输⽅案。
11.⽇(班)计划包括货运⼯作计划、列车⼯作计划和机车⼯作计划。
12.在中间站始发或终到的列车,如列车运⾏图规定为通过时分,应另加起停车附加时分。
13.原则上不准编制跨铁路局的超重、超长列车计划;必须时,须征得邻局的同意。
并经铁道部以调度命令准许。
14. 分界站列车交接计划的项⽬包括车次、时分、编组内容、机车交路。
15.机车⼯作计划要保证⽇常运输任务的需要,按列车⼯作计划供应质量良好的机车。
16. 机车周转图必须根据列车⼯作计划和规定的技术作业时间、乘务员劳动时间进⾏编制。
17. 卸车是运输⼯作中的⼀个重要环节,它是完成排空和装车计划的重要保证,各级调度都必须把卸车⼯作放在⾸位。
铁路列车运行方向及车次(一)列车运行方向的原则规定1.全国铁路列车运行方向,原则上以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反之为下行。
2.在铁路支线上一般由连接干线的车站向支线为下行。
3.全国各线的列车运行方向,以铁道部的规定为准,但枢纽地区的列车运行方向,由铁路局规定。
4.在双线区段,列车应按左侧单方向运行,仅艰于调整列车运行时,方可使列车反方向运行,但客运列车(包括旅客列车,混合列车)仅在正方向区间的线路封锁施工,发生自然灾害或因事故中断行车等特殊情况下,经铁路分局调度所主任(副主任)准许,方可反方向运行。
12(二)列车车次的规定1.上行列车编为双数,下行列车编为单数。
2.在各别区间,使用直通车次时可与规定方向不符。
如哈大线,哈尔滨至大连方向部定列车运行方向为上行,因而列车车次为双数,北京一沈阳一苏家屯一丹东基本方向为下行,车次应为单数,从北京开往丹东的特快列车,当然为下行,车次为单数,行经沈阳一苏家屯可以不变更车次,仍用下行,单数车次,这样沈阳一苏家屯间同一线路,同一方向就产生了单数车次和双数车次的两种列车运行情况,诸如这种情况是可以的,如图2-1所示。
(三)列车车次的编定:根据铁道部“列车车次编定表”公布的范围进行编定。
列车车次如下:(一)旅客列车1.特快旅客列车T1-T998其中:跨局T1-T298管内T301-T99g2.快速旅客列车K1-K998其中:跨局K1-K398管内K401-K9983.普通旅客列车1001-8998(1)普通旅客列车101-5998其中:跨三局及其以上1001-1998跨两局2001-3998管内4001-5998各局管内普通旅客快车车次范围为:哈4001-4198沈4201-4398京4401--4598呼4601-4698郑4701-4898济4901--4998上5001-5198昌5201-3298广5301--5498柳5501-5598成5601-5698兰5701--5798乌5801-5898昆5901-5998(2)普通旅客慢车6001-8998其中:跨局6001-6198管内6201-8998各局管内普通旅客慢车车次范围为:哈6201-6598沈6601-6998京7001-7398呼7401-7498郑7501-7798济7801-79988001-8298昌8301-8398广8401-8498柳8501-8598成8601-8698兰8701-8798乌8801-8898昆8901-89984.临时旅客列车L1-L998其中:跨局L1-LA98管内1501-L9985.临时旅游列车Y1-Y998其中:跨局Y1-Y498管内:Y501-Y9986.回送客车底列车001-002987.因故折返游客列车,原车次前冠以“0”8.开行混合列车时,车次从普通旅客慢车车次范围内选取,跨局由铁道部确定,管内由局自定(二)行包快运专列X1-X98(三)货物列车1.五定班列80001-81998(1)集装箱五定班列80001-80998各局始发集装箱五定班列车次范围为:哈80001-80098沈80101-80198京80201-80298呼80301-80328郑80331-80398济80401-80498上80501-80598昌80601-80628广80631-80698柳80701-80748成80751-80798兰80801-80848乌80851-80898昆80901-80948 (2)普通货物五定班列81001-81998各局始发普通货物五定班列车次范围为:哈81001-81098沈81101-81198京81201-81298呼81301-81328郑81331-81398济81401-81498上81501-81598昌81601-81628广81631-81698柳81701-81748成81751-81798兰81801-81848乌81851-81898昆81901-81948 2.快运货物列车82701-82793.煤炭直达列车83001-83994.石油直达列车84001-84995.始发直达列车85001-85996.空车直达列车86001-86997.技术直达列车10001-19998.直通货物列车20001-29999.区段货物列车30001-399910.摘挂列车40001-449911.小运转列车45001-499912.超限货物列车70001-709913.重载货物列车71001-729914.保温列车73001-749915.军用列车90001-919916.自备车列车60001-6999各局自备车列车车次范围为:哈61001-61998沈62001-62998京63001-6399860001-60998呼64001-64998 郑65001-65998济66001-66498上66501-66998昌67001-67198广67201-67698柳67701-67998成68101-68598昆68601-6899兰69001-69498乌69501--69998(四)单机和路用列车1.单机50001-52998其中:客车单机50001-50998货车单机51001-51998小运转单机52001-529982.补机53001-549983.试运转列车55001-559984.轻油动车、轨道车56001-569985.路用列车57001-579986.救援列车58101-58998(四)统一时间:全国铁路的行车时刻,均以北京时间为标准,从零时起计算,实行24h制。
铁路运转车长(指导车长)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训大纲一、编制依据本计划是依据铁道部《关于铁路运输企业开展全员培训工作的意见》(铁科教[2000]54号文件),关于“原则上要求每个职工每两年都有一次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培训机会。
”和《关于开展全员培训工作的实施办法》(沈铁教函[2000]186号)的有关要求,并根据《铁路职业技能标准》、《铁路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及车务系统各行车岗位开展全员培训的实际情况编制的。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适用于车务系统各行车岗位的工人。
三、培训时间1.特快旅客列车运行区段的车站值班员应保证每人每年不少于15个工作日,每次脱产培训不少于90学时。
2.其他各岗位工人应保证每人每两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次脱产培训不少60学时。
四、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工人岗位作业技能,以适应强基达标要求和新技术、新设备需要。
具体要求是:1.提高学员理解、掌握、运用规章的能力。
2.通过学习各岗位的基本作业程序、基本作业技能以及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岗位作业技能,培养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学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培训内容运转车长主要讲授与旅客列车运转车长工作有关的运输设备常识;行车闭塞法、旅客列车编组及行车指挥的有关规定;运转车长非正常情况的处理;安全及铁路军交知识等内容。
指导车长在旅客列车运转车长应掌握的全部内容基础上,着重讲授指导车长的职责范围及班组管理知识等内容。
运转车长培训大纲一、培训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铁路运输设备常识、行车闭塞法、旅客列车编组及列车运行、旅客列车运转车长工作、列车运行中非正常情况的处理、安全知识、铁路军交知识等内容。
学员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铁路运输技术设备的特性及运用要求。
2.了解行车闭塞法的有关内容及具体规定。
3.熟练掌握客运列车的编组及列车运行的有关规定,旅客列车运转车长的主要工作、列车运行中非正常情况的处理,安全知识等内容;掌握铁路军事运输的有关规定。
铁路列车编组一般要求一、列车分类和等级顺序(一)列车列车是指编成的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单机、动车及重型轨道车,虽未完全具备列车条件,亦应按列车办理。
旅客列车的尾部标志应使用电灯。
尾部标志灯的摘挂、保管由车辆部门负责。
对中途转向的旅客列车应有备用标志灯,以备转向时使用。
(二)列车按运输性质的分类和等级顺序1.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含普通旅客快车、普遍旅客慢车);2.混合列车(包括货物列车中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其以上);3.行包快运专列;4.军用列车;5.货物列车:“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似及直达、直通、区段、摘挂、超限、重载、保温。
自备车和小运转列车;6.路用列车。
开往事故现场救援、抢修、抢救的列车,应优先办理。
特殊指定的列车的等级,应在指定时确定。
二、编组列车的一般要求列车应按《技规》、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
1.列车编组的重量、长度及编挂限制(1)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
编组超重列车对,编组站、区段站应商得机务(折返)段调度员同意,在中间站应得到司机的同意,并均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
(2)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30 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3)旅客列车按旅客列车编组表编组,机车后第一位编挂一辆未搭乘旅客的车辆作为隔离车,列车最后一辆的后端应有压力表、紧急制动阀和运转车长乘务室。
行李车、邮政车、发电车等非乘坐旅客的车辆应分别挂于机车后第一位和列车尾部,起隔离作用;在装有集中联锁计算机监测设备、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区段,旅客列车可不挂隔离车。
如隔离车在途中发生故障摘下时,可无隔离车继续运行。
局管内旅客列车可不编挂隔离车。
(4)军用列车的编组,见第三章第四节军事运输的规定。
(5)机械冷藏车组应尽量挂于列车中部或后部。
2.禁止编入列车的车辆(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及车体倾斜(客车50 mm、货车75 mm)超过规定限度的;(2)曾经脱轨或曾编入发生重大、大事故列车内,未经检查确认可以运行的;(3)装载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无挂运命令的;(4)装载跨装货物(跨及两平车的汽车除外)的平车;无跨装特殊装置的;(5)平车、砂石车及敞车装载货物违反装载和加固技术条件的;(6)未关闭侧开门、底开门的,以及底开门的扣铁未全部扣上的,平车未关闭端、侧板的(有特殊规定者除外);(7)由于装载的货物需停止自动制动机的作用,而未停止的:(8)厂矿企业自备机车、轨道起重机、车辆过轨时,未经铁路机车车辆人员检查确认的;(9)缺少车门的(检修回送车除外)。
四、简答题1. 计算机售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应如何处理?(B.A.3.实操)答:(1)发现故障应及时处理,对自己不能处理的故障及时报告计算机维护人员;(2)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作废票处理,过时将限制此项操作,以免造成多票少款;(3)印票机出现故障时,应严格按照系统提示信息进行处理,不可售出的客票决不售出,以免重席位;(4)处理故障时应认真检查制票机票号(印刷号)与计算机票号(记帐号)的一致性。
2.《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规定线路中断对旅客车票如何处理(C.A.1.细则)答:(1)停止运行站和被阻列车应在车票背面注明“日期、原因、返回XX站”字样或贴同样内容的小条,加盖站名戳或列车长名章作为旅客免费返回发站或中途站办理退票或改签的凭证。
(2)在发站或由中途站返回发站停止旅行时,退还全部票价,其中包括在列车上补购的车票,但罚款、手续费和携带品超重、超大补收的费用不退。
已使用至到站的车票不退。
(3)在停止运行站或返回中途站退票时,退还已收票价与发站至停止旅行站的票价差额,不足起码里程按起码里程计算。
(4)铁路组织已购票的被阻旅客,乘原列车绕道运输时持原票有效。
组织旅客换乘其他列车绕道运输,车站应为旅客办理签证手续,在车票背面注明“因XX绕道XX站(线)乘车”并加盖站名戳。
绕道运输乘坐原座别、铺别时票价不补不退,变更座别、铺别时,补收或退还差额。
中途下车车票失效。
(5)旅客要求在发站或一个中途站(返回途中自行下车无效)等候继续旅行,凭原票在通车十日内可恢复旅行。
旅客要求恢复旅行时,车站应办理签证手续。
(6)由于线路中断影响旅行旅客要证明时,车站应开具文字证明,加盖站名戳。
3.包车变更的费用计算(D.C.1.价规)答:(一)包用单位在始发站停止使用,除退还已收空驶费与已产生的空驶区段往返空驶费差额外,其他费用按下列规定办理:(1)开车48小时以前退还全部费用,核收票价、使用费、运费10%的停止使用费。
(2)开车前6小时至不足48小时时,退还全部费用,核收票价、使用费、运费20%的停止使用费。
选择题1、蒸汽机车走行部中,能产生牵引力的轮对叫( b )。
A、导轮对B、动轮对C、从轮对D、车辆轮对2、进站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灯光是指示列车进入站内( a )的信号。
A、正线准备停车B、正线准备通过C、侧线准备停车D、侧线准备通过3、在站内线路上检查、修理、整备车辆时,应在列车两端来车方向的左侧钢轨上,设置带有脱轨器的固定或移动信号牌(灯)进行防护,前后两端的防护距离均应不少于( b )m。
A、15B、20C、25D、304、联系用的手信号中“过标信号”,表示列车整列进入( a ),运转车长与接车人员显示的信号。
A、警冲标内方B、站界标内方C、道岔内方D、脱轨器内方5、进站信号与接车进路信号机间的设置距离,原则上不得少于( d )m.A、400B、500C、600D、8006、在“十分格”运行图中,半小时格用( c )表示.A、粗线B、细线C、虚线D、断线7、列车运行图组成的要素中有“区间运行时分",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区间纯运行时分,二是( c).A、起车附加时分B、停车附加时分C、起停车附加时分D、加速时分8、列车运行图组成的要素中的“车站间隔时间”,系指车站为办理接发作业所需的两列车在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 b )时间。
A、最大间隔B、最小间隔C、最好间隔D、适当间隔9、运行图中军用列车用( d )表示.A、红双线B、红单线C、蓝单线D、红色断线10、客运列车(包括旅客列车、混合列车)仅在特殊情况下,经( d )准许,方可反方向运行.A、铁道部运输局B、铁路局调度科长C、分局运输科(分处)D、分局调度所主任(副主任)11、蒸汽机车逆向牵引时,在曲线半径小于300m的区段,煤水车无转向架或机车无从轮时,其速度是( c )km/h。
A、30B、35C、40D、4512、救援列车值班人员接到调度出动命令后,立即召集救援列车专业人员,保证在( b )min内出动。
A、25B、30C、35D、4013、救援列车的出发或返回,车站值班员均应通知( c )及对方站。
附件1:动车组列车服务质量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对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铁路运输企业的动车组列车旅客运输服务提出了质量要求。
2术语和定义2.1动车组列车:指由若干带动力和不带动力的车辆以固定编组组成、两端设有司机室的一组列车。
2.2重点旅客:指老、幼、病、残、孕旅客。
特殊重点旅客是指依靠辅助器具才能行动等需特殊照顾的重点旅客。
3安全秩序3.1防火防爆、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现金票据、结合部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有效。
3.2出、入动车所前,由车辆、客运人员对上部服务设施状态进行检查,办理一次性交接;运行途中,发现上部服务设施故障时,客运乘务人员立即向列车长报告,并通知随车机械师共同确认、处理。
3.3各车厢灭火器、紧急制动阀(手柄或按钮)、烟雾报警器、应急照明灯、防火隔断门、紧急门锁、紧急破窗锤、气密窗、厕所紧急呼叫按钮及车门防护网(带)、应急梯、紧急用渡板、应急灯(手电筒)、扩音器等安全设施设备配臵齐全,作用良好,定位放臵。
乘务人员知位臵、知性能、会使用。
3.4安全使用电源,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电器元件安装牢固,接线及插座无松动,按钮开关、指示灯作用良好;不乱接电源和增加电器设备,不超过允许负载。
配电室(箱)、电气控制柜锁闭,无堆放物品。
不用水冲刷车内地板、连接处和车内电器设备。
3.5餐车配臵的微波炉、电烤箱、咖啡机等厨房电器符合规定数量、规格和额定功率,规范使用,使用中不离开操作区域,用后及时断电、清洁。
3.6执行车门管理制度。
3.6.1列车到站停稳后,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开启车门,并监控车门开启状态。
开车前,列车长(重联时为运行方向前组列车长)确认站方开车铃声结束、旅客乘降、高铁快件和餐车物品装卸完毕后,通知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关闭车门。
3.6.2 CRH5型动车组列车停靠低站台时,到站前乘务人员提前锁闭辅助板指示锁并打开翻板,开车后及时将翻板及辅助板指示锁复位。
3.6.3餐车上货门仅供餐车售货人员补充商品、餐料时使用,无旅客乘降。
1.铁路行车组织(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生产计划与组织工作。
它的主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等。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Regulations Governing Railway Technical Operation)《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铁路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Rules Governing Organization of Train Operation;operating rules)《行规》是铁路局根据《技规》中行车组织篇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技术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一种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作为《技规》的补充。
4.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Detailed Instructions Governing Train Operation at Station;technologic instructions of station)《站细》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等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技术文中国铁路的铁路行规上.机务段:铁路运输系统的主要运用部门,负责机车 ( 即俗称的” 火车头“) 的运行和维护。
2.车辆段:是铁路系统的一个重要部门 ,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检修火车的车辆( 不包含机头 ) 。
3.工务段:是铁路系统的一个重要机构,专门负责铁路线路及相关设备保养与维修,包括钢轨、道岔、轨枕、道砟等,定期维护,定期更换,另外,铁路巡道,铁路道口的看守,都属于工务段职责范围。
铁路列车常识列车是铁路完成运输任务的主要形式,为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列车必须在重量、长度、车辆编成上符合一定条件。
按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圈及《技规》有关规定编成的车列,并挂有牵引的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称为列车。
单机、动车、重型轨道车,虽未完全具备列车的条件,在发往区间时亦应按列车办理。
一、列车的分类和车次运输工作中为满足旅客和货物运输的不同需要,每个列车分别担负不同的运输任务。
根据运输任务的不同,列车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运输任务的轻、重、缓、急,列车又分为不同的等级。
在行车工作中,正常情况下必须依照列车的等级顺序放行列车,调整列车运行秩序。
在编制列车运行图,制定日常列车运行计划及进行调度调整时,亦须统筹兼顾,妥善安排。
列车按运输性质的分类和车次如下:(一)旅客列车1. 特快旅客列车T1〜1998其中:路局T1〜T298管内T301 〜T9982.快速旅客列车K1〜K998其中:路局K1〜K398管内K401〜K9983.普通旅客列车(1) 普通旅客列车1001 〜8998其中:跨三局及其以上1001〜1998跨两局2001 〜3998管内4001 〜5998各局管内普通旅客快车车次范围为:哈4001 〜4198 沈4201〜4398 京4401〜4598n~4601 〜4698 郑4701〜4898 济4901〜4998上5001 〜5198 昌5201〜5298 广5301〜5498柳5501 〜5598 成5601〜5698 兰5701〜5798乌5801 〜5898 昆5901 〜5998(2) 普通旅客慢车6001 〜8998其中:跨局6001〜6198管内6201 〜8998各局管内普通旅客慢车车次范围为:哈6201 〜6598 沈6601〜6998 京7001〜7398呼7401 〜9498 郑7501〜7798 济7801〜7998上8001 〜8298 昌8301〜8398 广8401〜8498柳8501 〜8598 成8601〜8698 兰8701〜8798乌8801 〜8898 昆8901〜89984 .临时旅客列车L1〜L998其中:跨局L1〜IA98管内L501 〜L9985.临时旅游列车Y1〜Y998其中:跨局Y1〜Y498管内Y501〜Y9986.回送客车底列车001 〜002987.因故折返旅客列车,原车前冠以“0”。
《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提高铁路旅客运输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做到安全、准确、迅速、优质地运送旅客及行包裹(以下简称行包),特制定本规则。
第2条本规则是明确铁路旅客运输部管理的规定,不做为旅客及托运人与铁路间划分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依据。
第3条铁路旅客运输工作,应大力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逐步实现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现代化。
第4条本规则适用于国家铁路。
本规则解释权在铁道部。
第二章分级管理第一节铁道部第5条依据国家政策、法令、制定、修改有关规章、运价、标准等。
审批公布新线(含跨局临管线)营业里程,开办或封闭营业站。
第6条收集国际铁路及国其他交通工具运送旅客的有关信息;制定铁路旅客运输经营、管理及采用新技术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培训客运领导干部。
第7条编制和调整直通旅客列车运行图、票额分配方案,临时直通旅客列车的加开、停运;编制跨三局以上列车的行包运输方案;掌握直通旅客列车的运行、客车加挂;审批路用车的跨局使用;审批特、一等站的客运站修建方案以及大型客运设备的更新改造、新技术的引进方案。
第8条组织完成国家下达的旅客运输计划,检查旅客运输中各项工作质量,仲裁跨局旅客及行包责任事故。
第二节铁路局(集团公司)第9条贯彻执行铁道部命令指示、规章制度,制定有关补充规定或细则;审批公布管临管线营业里程;审报营业站的开办和封闭,审批旅客乘降所开办和封闭。
第10条编制和调整管旅客列车运行图、票额分配,跨两局直通列车和管列车的行包运输方案;掌握管临时客车的加开、停运;掌握管旅客列车运行,客车加挂;掌握管客车配属;审批二、三等客运站的修建方案以及较大客运设备的更新改造、新技术引进方案。
第11条培训、考核客运干部。
组织完成旅客运输生产任务,检查管旅客运输各项工作质量;编写广播资料;审批旅客及行包重大事故的赔偿。
仲裁跨分局旅客、行包责任事故。
第三节铁路局(总公司)第12条贯彻部、局(含集团公司,以下同)规章制度、命令指示;组织完成旅客运输生产任务,负责管旅客运输工作质量;培训、考核班组长及主要工种。
开行特殊列车1.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夕发朝至”旅客列车是指运输距离在1 200~1 500 km,旅行时间在12 h左右,16~23时发车,次日6~11时到达终到站的列车,即旅客在车上睡一觉就到达目的地,因此又称为“旅馆列车”。
夕发朝至”旅客列车是铁路为提高运输市场竞争力,适应旅客需求创出的铁路名牌产品,是自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提速时开行的。
它充分发挥了铁路在中距离(1 000~1 500 km)上的运输优势,使实现当日办事、旅游成为可能。
如今全路每天开行“夕发朝至”列车近200列,以北京为中心1 200 km范围内的大城市间基本上实现了“夕发朝至”,今后还将以上海、广州、西安、沈阳、武汉等城市为中心,开行半径在1 000 km左右的“夕发朝至”列车。
2.开行“朝发夕归”“一日到达”旅客列车我国铁路客运量的93%产生于城市,其中81个大城市占铁路总客运量的66%,今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对铁路运输的要求将会更高。
因此,大城市间客流已成为铁路客运的主体,是铁路客运的主要市场。
建立城市间快速客运系统既是铁路的优势,又是客观实际的需要。
除发展“夕发朝至”列车外,还在城市间开行“朝发夕归”“一日到达”旅客列车。
“朝发夕归”城际列车,是指运输距离在500 km范围内,早晨出发,傍晚返回的旅客列车。
在组织开行时应注意给旅客在异地办事留足一定的时间,同时使旅客能当天返回。
“一日到达”旅客列车,是指运输距离在2 000~2 500 km,开行24 h即能到达终到站的特快列车。
3.开行“点对点”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点对点”直达特快旅客列车,是指列车由始发站开出后一站到达终到站,取消了列车中途停站,提高了列车的整体速度,大大缩短了旅客在途时间,可与空中航班媲美,让旅客感受“陆地航班”的快捷。
“点对点”直达特快旅客列车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1)实行点对点运输,中途一站不停,列车始发后直达。
列车运行一般要求第331 条列车是指编成的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动车组列车为自走行固定编组列车。
单机、大型养路机械及重型轨道车,虽未完全具备列车条件,亦应按列车办理。
旅客列车的尾部标志应使用电灯,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尾部标志灯的摘挂、保管,由车辆部门负责。
对中途转向的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应有备用标志灯,以备转向时使用。
第 332 条特大桥梁、长大隧道、轮渡、装备区域联锁设备区段、装备列控设备区段、调度集中区段和重载列车、组合列车的特别行车组织方法,由铁路局依据具体设备条件和作业组织需要规定。
第333 条列车运行中,各有关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执行车机联控。
第334 条列车应设有列车乘务组。
列车乘务组按以下规定组成:1动车组列车应有动车组司机,其他列车应有机车乘务人员;2动车组列车应有随车机械师,其他旅客列车、特快货物班列和机械冷藏车组,均应有车辆乘务人员;3旅客列车应有客运乘务组。
第335 条动车组以外的列车司机在列车运行中,应做到:1列车在动身前输入监控装置有关数据;按规定对列车自动制动机进展试验,在制动保压状态以下车制动主管的压力 1 MIN 内漏泄不得超过 2023R 区段运行时,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GSM-R 手持终端按规定注册列车车次,并确认正确。
2遵守列车运行图规定的运行时刻和各项允许及限制速度。
彻底远眺,确认信号,执行呼唤应答制度,严格按信号显示要求行车,确保列车平安正点。
遇有信号显示不明或危及行车和人身平安时,应马上实行减速或停车措施。
3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掌握设备〕和列尾装置必需全程运转,严禁擅自关机。
运行途中,遇列尾装置、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掌握设备〕发生故障时,司机应马上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车站值班员或列车调度员,并依据实际状况把握速度运行;遇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掌握设备〕发生故障时,司机应掌握列车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或恳求更换机车,在自动闭塞区间,列车运行速度不超过 2023M/H;遇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司机应在前方站停车报告。
铁路列车中的车辆编挂要求1.特殊条件编挂装载危险、易燃等货物的车辆编入列车的隔离办法,由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章规定(见《危规》附件六车辆编组隔离表)。
编挂超限货物车辆或特种车辆时,按铁道部货物运输规章规定或临时指示办理(见第三章第三节超限货物运输)。
2.旅客列车编挂规定特快旅客列车不准编挂货车,编人的客车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等级必须符合该列车规定的速度要求。
其他旅客列车原则上不准编挂货车,在特殊情况下,局管内旅客列车经铁路局准许,跨局的旅客列车经铁道部准许,方可在列车后部加挂,但不得超过2辆。
加挂货车的技术状态和最高运行速度,须符合该列车规定速度要求。
市郊旅客列车加挂货车的办法,由铁路局规定。
客运列车中乘坐旅客的车辆,与机车、货车相连接的客车端门须加锁。
3.禁止编人旅客列车的车辆(1)超过定期检修期限的车辆(经车辆部门鉴定送厂、段施修的客车除外)。
(2)装载危险、恶臭货物的车辆。
4.混合列车编组的规定(1)混合列车不得编人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的车辆。
编挂整车装载其他危险货物的车辆,须经铁路局批准,并按规定隔离。
编挂装载恶臭货物的车辆时,由列车调度员指定编挂位置。
(2)混合列车尽量编组终到站及其以远的车流。
禁止带乘坐旅客的车辆进行甩挂货车作业。
5.列车中编挂关门车的规定列车中的机车(蒸汽机车包括煤水车)和车辆的自动制动机,均应加入全列车的制动系统。
货物列车中因装载的货物规定需停止制动作用的车辆,自动制动机临时发生故障的车辆,准许关闭截断塞门(简称关门车),但主要列检所所在站编组始发的列车中,不得有制动故障关门车。
编人列车的关门车数不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尾数不足一辆按四舍五入计算)时,可不计算每百吨列车重量的换算闸瓦压力,不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超过6%时,按《技规》第187条规定计算闸瓦压力,并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交与司机。
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3辆车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2辆;列车最后1辆不得为关门车;列车最后第2、3辆不得连续关门。
铁路列车编组要求一、概述编组列车是根据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及有关规章制度和特殊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
.按照规定条件把车辆编挂成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时,称为列车。
单机、动车及重型轨道车虽不具备列车条件,当开入区间时亦按列车办理。
二、列车重量标准的确定1.列车的重量是车辆自重与货物重量的总和。
2.列车重量标准:是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限制坡度等因素,通过计算和牵引试验,将各种类型机车牵引重量平衡后而确定的,它是列车运行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列车长度标准的确定1.列车长度是列车中车列的长度。
一般用换长表示(一个换长等于11m),列车长度不包括本务机及补机的长度。
2.列车长度标准:列车长度应根据列车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来确定。
列车长度一般不应超过区段内最短到发线的有效长,为避免造成多数站到发线有效长的浪费,可以多数站到发线有效长来确定列车长度,对个别车站有效长较短的到发线,则在列车运行中予以调整。
四、禁止编入列车的车辆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车辆及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车辆。
(1)货车插有“色票”,表示该车辆定检到期或技术状态不良需要检修。
凡经检车人员确定,因技术状态不良或定检到期需要检修的车辆,或重车因技术状态不良需要倒装而进行摘车修理时,检车人员应在该车的表示牌框内,插上相应的色票。
各种色票的插、撤,只能由列检人员进行,同时要向车站发出“车辆检修通知书”。
车站应按通知书要求送往指定地点。
(2)车体倾斜,是指车辆向一侧或一端倾斜,如图1-3所示。
车体倾斜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在货物装载方面,如装载偏重、集重及超重等;车辆本身的原因是车体结构松弛,弹簧衰弱。
车体倾斜可能使弹簧折断或车辆燃轴,若不及时发现容易造成热切,致使车辆脱轨颠覆,造成严重损失。
此外,车辆倾斜超过限度,也可能使车辆侵入限界与信号设备、建筑物或邻线机车车辆接触,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客车倾斜超过50mm,货车超过75mm的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铁路特快旅客列车及混合列车运行的特殊要求
一、特快旅客列车
特快旅客列车具有技术质量高,运行速度快,行车条件严格,安全措施严密等显著特点。
特快旅客列车的车次编定为:T1~1998。
(一)特快旅客列车基本作业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特快旅客列车的行车组织,完善有关作业办法,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对其基本作业则应提出更高要求。
1.加强组织,严密监控
各级列车调度员及有关行车人员对特快旅客列车必须重点掌握,严格按列车运行图行车,确保列车安全、正点运行。
在办理特快旅客列车行车时,在本次前冠以“T”(读音“特”),包括收授调度命令、接发列车用语、填写行车日志和各种书面凭证及车机联控作业等。
特快旅客列车通过车站时,应在正线办理。
遇特殊情况必须变更进路时,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并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预告司机,如来不及预告或预告不到时,应使列车在站外停车后,开放信号机,再接人站内。
2.信号显示及列车运行
按自动闭塞法行车,特快旅客列车通过车站时,出站信
号机应显示绿色灯光。
如不能显示绿色灯光,仅能显示绿黄色灯光时,出站的行车凭证为出站信号机的绿黄色灯光。
车站开放该信号的依据为:监督器表示三个闭塞分区空闲;不表示时为取得前发列车到达邻站的通知或前发列车开出不少于10min。
并应注意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通知司机。
通知不到时,应使列车在站内停车。
在自动闭塞区段,特快旅客列车遇通过信号机显示绿黄、黄色灯光时,司机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运行速度,确保列车在显示红色灯光的信号机前停车。
特快旅客列车的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列车运行速度在120km/h以上至140km/h,紧急制动距离限值1100m;列车运行速度在140km/h以上至160km/h,紧急制动距离限值1400m。
列车运行速度在160km/h以上至200km/h,紧急制动距离限值2000m。
特快旅客列车发生意外而不危及本列车安全时,可不停车,继续运行。
同时,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报告就近车站处理。
特快旅客列车的运转车长,在运行中不显示互检信号。
但必须加强瞭望,注意列车运行和车站接车人员的信号,发现异状应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通知有关人员。
(二)特快旅客列车基本安全措施
为确保特快旅客列车的运行安全,对列车编组、故障处
理、行车速度以及有关施工安全,则必须要有相应的条件限制。
1.特快旅客列车不准编挂货车,编人的客车车辆构造速度等级,必须符合特快旅客列车规定的速度要求。
2.特快旅客列车,禁止附挂回送机车。
3.特快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
在运行途中,遇自动制动机临时故障,在停车时间内不能修复时,准许关闭一辆,但列车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
此时,列车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20km/h。
4.特快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发生空气弹簧故障时,应切断空气弹簧风源。
此时,列车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20km/h。
5.区间线间距离在4m及其以下时,不准办理特快旅客列车与挂有中部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在区间交会。
挂有中部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应接人车站固定线路停车会让。
6临时性利用列车间隔施工时,施工领导人应通过车站值班员与列车调度员联系,不得利用特快旅客列车与前行列车的间隔进行施工。
7.列车调度员对特快旅客列车运行区段的施工要重点掌握。
无计划不准施工,不登记不准施工,登记内容与施工计划不符亦不准施工。
线路、桥梁封锁施工后的第一趟列车,不准放行挣决旅客列车。
8.特快旅客列车通过时,有关作业人员须提前停止在列车的通过线路上和相邻线路通过列车一侧的作业。
特快旅客列车到达施工地点前10min,必须停止影响列车运行的施工,且人员、设备等撤至距钢轨头部外侧2m以外,施工机械、物料堆码必须放置牢固。
9.当列车调度员接到特快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机车信号或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出现故障的报告时,应及时通报列车运行前方的有关车站。
遇天气恶劣难以辩认地面信号时,特快旅客列车应改按站间区间行车。
二、混合列车
混合列车是指客车与货车合并编组(包括货物列车中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其以上)运行的列车。
根据列车运行区段的行车条件及季节变化情况,混合列车编组有的是客车在前部靠机车编挂,货车在后部;又有的是货车在前部而客车在后部。
混合列车一般是在列车对数不多,客货运量较小的区段开行。
这样将列车混合编组,既能输送旅客,又能拉运货物,两者兼顾,其主要目的是,在能够适应于当地人民生产发展,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更好地提高了铁路运输经济效益。
混合列车车次从普通旅客慢车车次范围内选取,跨局由铁道部确定,管内由本局自定。
开行混合列车时,由于列车中编入客运车底的同时,又编入了货车车辆(车组)及混合装载的各种货物,为确保旅客运输安全和行车安全,所以,对混合列车的编组、隔离、限制等方面,也就相应地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规定及要求。
(一)混合列车编挂限制
1.混合列车禁止编挂下列车辆:
(1)装载爆炸品的车辆;
(2)装载压缩气体的车辆;
(3)装载液化气体的车辆。
2.混合列车禁止超长超重。
3.货车有手制动机的一端一律不得与带风挡的客车直接连结(50t棚车及改为小手制动机台的60t棚车除外)。
4.编挂装载恶臭货物(如氨水、畜骨、内脏等)车辆及敞车装载生石灰时,由列车调度员指定编挂位置。
5.编挂装载高出车帮易于窜动的原木、电杆、钢轨及平装的方木、坑木、钢板、钢材等货车时,与乘坐旅客的车辆至少隔离l辆。
6.编挂装载碎煤、煤粉、碎石、砂子等在列车运行中易于引起扬尘、污染空气及影响客车卫生的货车,亦应挂于客车之后。
(二)混合列车作业安全
1.混合列车必须派客运乘务组值乘。
2.客车编人混合列车时,应连挂一起。
客车编挂位置应便于旅客乘降;但在取暖期间(设有独立暖房者除外),客车应紧靠机次挂于列车前部。
3.客车与机车、货车的连结处,由检车人员负责将钩锁销与钩提杆分解,有渡板时将渡板吊起。
由列车员负责将客车与机车、货车连接处的端门、侧门加锁锁闭。
4.调车作业中,在接近被连挂的客车时,距离3车处要一度停车,再以不超过5km/h的速度连挂。
5.混合列车编组中的货车,应尽可能组织列车终到站及其以远的车流。
6.混合列车的制动主风管压力为500kPa,列车中编挂关门车的辆数,按货物列车的规定办理,每百吨列车重量的闸瓦压力,最小不得低于280kN。
当混合列车均由客车车底组成编组时,由检车乘务员负责通知运转车长及司机,将列车制动主管压力调整为600kPa,列车中车辆自动制动机的要求,按旅客列车的规定办理,每百吨列车重量的闸瓦压力,最小不得低于580kN。
7.混合列车有关制动软管连结、自动制动机试验的作业办法:有列检的车站,由列检负责;无列检时,制动软管连结由调车组负责;自动制动机的试验,由检车乘务组负责(无检车乘务员时,由运转车长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