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1 苏教版选修6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65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学习目标:
1.以实验巩固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
2. 练习有机反应的化学实验。
情感目标:
通过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
二、乙醇的氧化反应
三、乙醇的脱水反应
在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P69)提出使用石棉绒代替浓硫酸作反应催化剂的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石棉绒产生较高催化活性的温度高于乙醇沸点。
同时石棉绒会刺激皮肤,吸入石棉绒还会引起石棉肺。
四、苯酚的物理性质
65o C以上苯酚与水任意比互溶,冷却后得到的苯酚悬浊液,可用分液的方法与水分离。
五、实验时间:共45分钟。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学目标:1.以实验巩固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
2. 练习有机反应的化学实验。
情感目标:通过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学生讨论、教师演示教学过程:一、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二、乙醇的氧化反应三、乙醇的脱水反应在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P69)提出使用石棉绒代替浓硫酸作反应催化剂的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石棉绒产生较高催化活性的温度高于乙醇沸点。
同时石棉绒会刺激皮肤,吸入石棉绒还会引起石棉肺。
四、苯酚的物理性质65o C以上苯酚与水任意比互溶,冷却后得到的苯酚悬浊液,可用分液的方法与水分离。
五、实验时间:共45分钟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一、乙醇的结构与性质1.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键的断裂情况如果将乙醇分子中的化学键进行标号,(如下图所示),那么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键的断裂如下表所示:反应断裂的价键化学方程式与活泼金属反应(1)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催化氧化反应(1)(3) CuO+CH3CH2OH错误!CH3CHO+Cu+H2O与氢卤酸反应(2)CH3CH2OH+HBr错误!CH3CH2Br+H2O分子间脱水反应(1)(2) 2CH3CH2OH错误!CH3CH2OCH2CH3+H2O分子内脱水反应(2)(5)酯化反应(1)2醇在Cu或Ag作催化剂且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氧化成醛或酮,例如以为例:(1)C①上至少有一个氢原子时才能发生去氢的催化氧化,若C①上没有氢原子,则在同样条件下不能被氧化。
例如:(反应不能进行)(2)C①上有两个或三个氢原子时,被氧化成醛,如CH3CH2OH错误!CH3CHO(3)C①上只有一个氢原子时,只能被氧化成酮,如3.醇的消去反应规律醇的消去反应是羟基和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一起去掉,形成碳碳双键的过程。
可总结如下几点:(1)如果醇分子中没有邻位碳原子(如甲醇CH3OH),或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如2,2-二甲基-1-丙醇、苯甲醇等),这些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当醇分子中羟基碳原子只有一个连有氢原子的邻位碳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如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只有CH2===CH2.(3)当醇分子中羟基碳原子存在2个或3个邻位碳原子,且这些碳原子都连接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就可能有多种。
如3-甲基-3-己醇()分子中羟基碳原子有3个不同的连接有氢原子的邻位碳原子,它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就有3种,分别为:3-甲基-2-己烯()、3-甲基-3-己烯()和2-乙基-1-戊烯()。
4.乙醇消去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1)安装仪器时,要按由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在拆卸装置时正好相反;(2)组装好仪器后先进行气密性检查;(3)将温度计插入到液面下,因为实验中需用温度计控制混合液的反应温度在170 ℃,防止高温发生炭化结焦的现象;(4)在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5)在加热时需快速升温到170 ℃,这样可避免在低温时发生副反应而生成乙醚;(6)该反应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7)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所以生成物乙烯中会混有CO2和SO2气体,在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烯前一定要将SO2(因为SO2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除去。
(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2 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2 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2 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浙江选考·加试要求]——-———————————————————-—-——-———————-1.观察有机物颜色和状态,及辨别有机物气味的方法。
2.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的原理、方法和操作。
3.乙醇、苯酚分子中羟基的化学活性比较。
4.盐酸、碳酸、苯酚酸性的比较.5.用铁离子检验酚类物质。
1.通过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乙醇、苯酚的重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认识乙醇、苯酚结构上的差异引起性质差异的原因,并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活性。
————-——实验要素先知道1.乙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1)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2)结构特点: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
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3)工业酒精约含乙醇96%(体积分数),含乙醇99。
5%以上的酒精叫无水酒精。
无水酒精通常需要把工业酒精跟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才能制得。
2.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乙醇分子的官能团为—OH,受—OH的影响,乙醇的性质与乙烷的性质相差很大,受乙基的影响,—OH的性质与水分子中—OH的性质相差也较大,说明烃基与官能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化学键断裂位置与活泼金属钠的置换反应:2Na+2CH3CH2OH―→2CH3CH2ONa+H2↑只断①键与HX发生取代反应:CH3CH2OH+HX错误!CH3CH2X+H2O只断②键消去反应:CH3CH2OH错误! CH2===CH2↑+H2O只断②④键催化氧化:2CH3CH2OH+O2错误!2CH3CHO+2H2O只断①③键分子间脱水:2CH3CH2OH错误! CH3CH2OCH2CH3+H2O只断①②键燃烧:CH3CH2OH+3O2错误!2CO2+3H2O①②③④⑤键全断与乙酸酯化:CH3CH2OH+CH3COOH错误!CH3COOCH2CH3+H2O只断①键3.苯酚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分子结构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物理性质俗名石炭酸.无色,有特殊气味晶体,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65℃以上时与水混溶,易溶于乙醇,乙酸等化学性质①与活泼金属反应酸性比碳酸弱③苯环上的取代反应④氧化反应可使KMnO4溶液褪色;常温下常呈粉红色,是被O2氧化的结果;可以燃烧⑤显色反应,遇Fe3+呈紫色,可用于检验的苯酚⑥加成反应:苯酚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器材与原理]相关器材试管、烧杯、镊子、滤纸、温度计、导管、圆底烧瓶、双孔橡胶塞、洗气瓶、试管夹、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铁架台、铁圈、石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