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货币需求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一、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和。
它由商业银行的和流通中的所构成。
2.狭义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及。
3.货币供给量是由及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4.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存量是与之乘积。
5.货币均衡是指和大体上相一致。
6.货币均衡是一个过程。
7.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8.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此点决定的利率为利率。
9.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来说是大于的典型表现。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前提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前市场利率比正常水平高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 D.监管当局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一定5.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确定7.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8.在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中,商业银行能控制的是〔〕。
A.基础货币 B .法定准备率C.现金比率D.超额准备率9.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中央银行向某商业银行发放100万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万B.900万C.99万D.1100万10.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用于发放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亿B.900亿C.99亿D.1100亿三、多项选选择题1.基础货币包括:()。
第八章货币需求8.1复习笔记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里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量,是货币供应政策的基础。
从传统的货币理论看,其提出货币流通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因此,符合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就是货币必要量,即客观的货币需要量。
用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表述,即为M=P·Q/V在上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水平,Q为流通中的商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M为货币的需要量。
这个货币流通量,事实上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具有内在价值,一定价格水平的商品流量只能容纳一定的货币流通量,这就是货币的必要量,当实际的货币流通量大于或小于必要的货币流通量时,就会发生金属货币的退出流通与进人流通,以维持两者之间的均衡。
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货币必要量也会发生变化。
根据传统的货币理论,货币必要量就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易需要,维持价格稳定的货币需要量;而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出发,货币需求不仅基于交易的需要,而且还有投机与财富选择的需要,货币必要量不仅要考虑交易性需求,而且要考虑社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即资源充分就业的货币需要量,这一政策目标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主义倾向;而货币主义的必要量则建立在最终产品价格水平稳定的基础之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只需考虑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率。
二、古典的货币数量学说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关于货币数量与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货币理论。
它的基本命题是: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及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货币数量论分为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
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1.现金交易理论现金交易说的基本观点认为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主要是一种交易、支付工具,因而货币均衡的要求就是全社会货币交易、付总额应等于全部出售商品的总价格。
同时,由于货币具有流通速度,因而货币的交易、支付总量又应等于流通中货币数量与每一单位货币用于购买的平均次数的乘积;而用于交易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则等于这些商品的总量乘上其平均价格。
第八章货币需求一、填空题1、费雪方程式中,M是一个()变量。
答案:外生2、剑桥方程式是从()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答案:微观3、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负相关。
答案:利率水平4、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增减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利率水平的估价。
答案:现存5、凯恩斯的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增幅小于收入的增幅,因而具有()的特点。
答案:规模节约6、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作为代表性指标。
答案:恒久收入7、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与人力财富的比重()相关。
答案:正8、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时,财富和收入属于()变量。
答案:规模9、从宏观角度分析,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已被纳入()变量之中。
答案:货币流通速度10、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的分析。
答案:动机11、费雪方程式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答案:微观主体动机12、凯恩斯的“流动偏好”概念是指人们的()。
答案:货币需求行为1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的影响。
答案:物价二、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理论的假设条件是()。
A、完全的金币流通B、完全的纸币流通C、金币流通为主D、纸币流通为主答案:A2、费雪在其方程式(MV=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
A、M与V的关系B、M与T的关系C、M与P的关系D、T与V的关系答案:C3、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A、交易功能B、资产功能C、避险功能D、价格发现功能答案:B4、凯恩斯把用于贮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
A.货币与债券B.股票与债券C.现金与存款D.储蓄与投资答案:A5、凯恩斯提出的最有特色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资动机D.投机动机答案:D6、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B、不确定C、相对稳定D、相对不稳定答案:C7、下列哪个方程式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A、MV=PTB、P=MV/TC、M=PQ/VD、M=KPY 答案:C8、下列变量中,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的是()。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一、填空题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P228)2.在划分货币层次时,要有一个划分的标准,一般是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P229)3.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
(P230)4.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
(P230)5.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P230)6.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P230)7.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P232)8.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P232)9.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P233)10.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P239)11.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
(P242)M)与货币需求12.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SM)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P251)量(d13.通常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是否基本稳定。
(P252)二、单项选择题1.(B)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P228)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都不是2.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C)。
(p229)A.安全性 B.收益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是由(A)创造的。
(P232)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C.资本市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B)。
第八章货币需求一、填空题1.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_____________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2.剑桥方程式注重的是货币的____________职能。
3.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数量只影响物价水平,而对_____________没有影响。
4.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_____________负相关。
5.凯恩斯的继承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是______的反函数。
6.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___________作为代表性指标。
7.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__________的影响。
8.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了对_________的需求。
9.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性需要与预防性需求仅仅是________的增函数10.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然引起________作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12.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________,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13.在剑桥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 ________的比例。
二、单项选择题1.通常用Md/P表示()A.名义货币需求B.实际货币需求C.现金货币需求D.存款货币需求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前市场利率比正常水平高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股票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5.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 B.不确定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6.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A.恒久收入的作用 B.货币供应量的作用C.利率的作用 D.汇率的作用7.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
A.正相关 B.负相关C.无关 D.不一定8.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经济学家是()A.凯恩斯 B.弗里德曼C.费雪 D.庇古三、多项选择题1.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A.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 B.商品的价格决定货币的数量C.货币数量决定商品的价格水平 D.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E.货币数量只影响价格而不影响产出水平2.马克思认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
A.商品价格 B.货币价值C.商品数量 D.货币储藏量E.货币流通速度3.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A.投资动机 B.消费动机C.交易动机 D.预防动机E.投机动机4.凯恩斯的继承者对其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与所做的修正包括:A.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反函数B.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反函数C.回避风险是人们选择以货币形式持有自己的一部分财富的动机之一D.即使债券的收益率上升,人们也要同时持有货币与债券两种资产E.交易性货币需求与预期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5.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包括:()A.财富及其财富结构 B.货币的收益率C.货币以外的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率D.实物资产的收益率E.各种随机变量6.研究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有()。
A.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B.费雪方程式C.剑桥方程式 D.凯恩斯函数E.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7.凯恩斯认为()A.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B.货币需求与利率成正比C.货币需求与收入成反比D.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E.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8.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与()A.恒久收入成正比B.货币的收益率成正比C.债券与股票的收益率成反比D.实物资产的收益率成反比E.实物资产的收益率成正比四、判断题1.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
2.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
3.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大()。
4.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小()。
5.在现金交易方程式中的V是现金余额方程式中的K值的倒数()。
6.现金交易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而现金余额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7.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的数量是由商品的价格水平决定的()8.货币需求完全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需求()9.一个人的物质财富在其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大,对货币的需求越少()。
10.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贡献是分析了投机性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
五、名词解释1.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量3.名义货币需求量4.真实货币需求量5.现金交易方程式6.现金余额方程式7.交易性货币需求8.预期性货币需求9.投机性货币需求10.货币流通速度六、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2.简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3.现金交易方程式与现金余额方程式的主要区别4.什么是平方根定律?5.托宾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做了哪些补充与修正?七、论述题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试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商品流通2.贮藏手段3.产出水平4.利率5.利率6.恒久收入7.物价水平8.存款货币 9.规模、机会成本、其它 10.货币余额与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B2.A3.B4.B5.C6.C7.B8.A三、多项选择题1.ACE2.ACE3.CDE4.ABCD5.ABCDE6.AB7.AD 8ABCD四、判断题1.错误2.正确3.正确4.正确5.正确6.错误7.错误8.错误9.错误 10.正确五、名词解释1.货币需求是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一种行为。
2.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货币需求的数量。
3.名义货币需求量是指经济主体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需求量,即用现行的人格水平或名义购买力表示的货币需求数量。
真实货币需求量是指经济主体所需要的货币量扣除物价变动后的实际余额,即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表示的货币数量。
现金交易方程式。
表示一定时期货币总量与经济的总支出之间的关系的数学方程式,即MV=PT,其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
现金余额方程式。
表示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由哪些因素所决定的数学方程式,即Md=KPY,其中,Md为货币需求,K为货币余额占收入的比率,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实际收入7.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是收入的增函数。
8.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和支出的意外变化而保留的货币余额,是收入的增函数。
9.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从事证券投机活动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是利率的减函数。
10.平方根法则。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来的,这一法则认为即使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也同样相当敏感,是利率的反函数。
而且对交易数值而言,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性。
六、简答题1.货币需求是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一种行为。
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货币需求的数量。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货币持有者保有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
2.(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表现在他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中,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2)根据上述公式,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有三个:一是货币需求量与商品交易数量成正比,二是货币需求量与物价水平成正比,三是货币需求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在这一公式中,关于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是商品价格决定货币数量。
3.(1)现金交易说的研究对象为一段时间内的货币流量;现金余额说强调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
(2)现金交易说重视货币的交易媒介的功能;现金余额说重视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和贮藏的功能,把货币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种手段。
(3)现金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金融体制等客观因素,忽略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上的主观意志;现金余额说强调人们主观的资产选择行为、人的意志、预期、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为以后的货币需求理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和契机。
(4)现金交易说没有涉及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现金余额说在解释影响K值大小的因素时,涉及到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莫尔运用管理科学中最适度的存货控制技术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平方根模型”,即:其中,M/P为实际货币需求,Y为收入,b为出售非现金资产的手续费或佣金,i为利率水平。
根据平方根模型,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分别为正二分之一和负二分之一。
5.(1)凯恩斯的理论无法解释人们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这种现象,更无法说明人们同时持有收益率各不相同的其他多种金融资产这一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实。
(2)托宾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比例函数这一结论,作出了与凯恩斯不同的解释。
他将前人的资产选择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结合起来,用投资者避免风险的行为动机来解释对闲置货币余额的需求。
(3)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不仅得出了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的结论,而且还通过人们资产组合的选择和调整行为,解释了货币与其他各种金融资产同时被人们所持有的现象。
七、论述题1.(1)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的。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编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2)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源于三种动机:一是交易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需要,是收入的增函数。
二是预防性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指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和支出的意外变化而保留的货币余额,也是收入的增函数。
三是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指为了从事证券投机活动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是当期利率的减函数。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来选择持有货币还是债券。
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L 为货币总需求,L1为交易性与预防性货币需求,L2为投机性货币需求,Y 为现期收入,r 为市场利率。
货币需求与现期收入成正比,与现行市场利率成反比。
(4)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较强,加之利率水平是经常变化的,因此货币需求函数从而货币流通速度是极度不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