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货币需求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9
货币需求名词解释
货币需求是指为了支付商品和服务而持有货币的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它是由人们对货币的使用和交易的需求所决定的。
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人们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水平和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等。
首先,货币需求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进而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满足交易需求。
例如,一个月的收入较高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付房租、汽车贷款和其他高价值产品。
其次,物价水平也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当物价上涨时,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付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比如,如果物价上涨了20%,那么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货
币数量也会相应增加20%。
利率水平也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当利率上升时,人们更愿意将货币储蓄起来以获取更高的利息回报,而不是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
因此,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导致货币需求减少。
最后,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如果人们对货币的价值和稳定性没有信心,他们可能不愿意持有过多的货币,而将其转换为其他的资产,如黄金或外国货币。
这会导致货币需求的下降。
总之,货币需求是人们为了支付商品和服务而持有货币的需求。
它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水平和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理解货币需求对我们分析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
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2、现金交易说3、剑桥方程式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9、人力财富10、非人力财富11、基础货币12、货币乘数13、货币层次14、流动性陷阱15、信用创造说16、通货比率17、乔顿模型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
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2、现金交易说3、剑桥方程式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9、人力财富 10、非人力财富 11、基础货币 12、货币乘数 13、货币层次 14、流动性陷阱 15、信用创造说 16、通货比率 17、乔顿模型 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
第十章货币需求第一部分练习题一、解释名词1 、金币流通规律2 、纸币流通规律3 、费雪方程式4 、剑桥方程式5 、流动性陷阱6 、平方根法则7 、恒久性收入8 、名义货币需求9 、实际货币需求二、填空1 、马克思认为,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商品数量和货币的这三个因素。
2 、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币流通规律不同: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总额决定的;而在纸币为惟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会随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3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的功能。
4 、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说。
5 、剑桥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6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取决于交易动机、和三种动机。
7 、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水平。
8 、不同于凯恩斯,其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也是利率的函数。
9 、强调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
10 、实际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需求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影响。
11 、将变量引入货币需求模型或函数,是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的典型表现。
12 、资产选择,就其最泛泛的意思来讲,目的不外两个:一是;二是。
13 、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通常划分为三类:一类为变量,如收入和财富;一类为变量,如利息、物价变动率;余下的则称之为其他变量,如制度因素等。
三、判断1 、、费雪方程式强调了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2 、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3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
4 、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5 、“平方根法则”描述了收入和利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6 、弗里德曼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即非常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联系。
202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1、货币需求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 。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A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C 。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5、下列 B 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授课题目第十章货币需求课次第10次-第11次授课方式讲授课时安排第10教学周-第11教学周,共4课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熟悉货币需求的概念2.熟悉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重点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
3.了解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模型及其特点、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等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及难点提示:1.重点: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难点: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一、货币需求的含义1.需求乃是一种既有购买意愿,而同时又有支付能力的经济行为。
2.货币需求是指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在其财富中能够并且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的那部分数量。
货币需求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持有货币的意愿二是持有货币的能力即货币需求是需求欲望与需求能力的统一即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即有支付能力的货币需求3.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货币来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功能的数量。
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经济条件下,决定一国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和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怎样。
教法提示: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讲授法二、货币需求的种类1.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微观经济主体(个人、家庭或企业)在一个时点上对货币有能力的意愿持有量从宏观经济主体运行的角度进行界定,讨论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制约等),整个社会应有多少货币来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等功能。
二者关系:从数量意义上说,全部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即为相应的宏观货币需求。
2.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不考虑物价变动时的货币需要量。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货币需求量,一般用货币的购买力来衡量。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货币本身的收益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制度因素D、其他变量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5、下列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B、收入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8、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B、现金余额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9、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预防动机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C、交易动机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谨慎动机12、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公共权力动机13、以下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14、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闲臵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这是提出的观点。
A、凯恩斯B、托宾C、鲍莫尔D、弗里德曼15、在一般情况下,消费倾向越大,货币需求就。
A、越少B、越多C、一样D、都有可能16、在一般情况下,信用的发达程度与货币需求成的关系。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17、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种收入。
A、过去B、当期C、长期性D、恒久性18、下列哪个方程式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A、MV=PTB、P=MV/TC、M=PQ/VD、M=KPY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1、在实际生活中,衡量各种资产优缺点的标准主要是。
A、流动性B、盈利性C、安全性D、期限性E、投机性2、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
A、收入状况B、信用的发达程度C、消费倾向D、货币流通速度E、一般物价水平3、在下列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中,与货币需求成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有。
A、市场利率B、收入水平的高低C、信用的发达程度D、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E、社会商品可供量4、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大致可分为:。
A、规模变量B、因变量C、其他变量D、实际成本变量E、机会成本变量5、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
A、收益动机B、交易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E、利润动机6、在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
A、鲍莫尔的存货模型B、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C、费雪的现金交易说D、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E、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7、根据弗里德曼的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可分为。
A、总财富B、货币及其他资产的收益C、利率D、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E、其他因素8、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被作为机会成本变量的主要有:。
A、货币本身的收益B、股票的预期收益率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E、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9、货币需求大致可分为:。
A、对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的需求B、对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C、对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的需求D、对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的需求E、以上都包括10、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规模变量主要有:。
A、财富B、收入C、利率D、收益率E、制度11、下列属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变量的是:。
A、货币本身的收益率B、收入C、财富D、预期物价变动率E、制度因素12、根据“平方根公式”,交易性货币需求。
A、是利率的函数B、与利率同方向变化C、与利率反方向变化D、变动幅度比利率变动幅度小E、变动幅度比收入变动幅度大13、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
A、一般物价水平B、货币价值C、社会商品可供量D、货币储藏量E、货币流通速度第三部分判断改错题(将划横线的地方改正)1、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持有货币。
()2、货币是一种盈利性最低、流动性最高的资产。
()3、凡是影响或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的因素,就是影响或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
()4、在现金交易说中,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与财富占总收入与总财富的比例。
()5、当人们预期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会大量增加,甚至形成流动性陷阱。
()6、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7、MV=PT是现金余额说的方程式。
()8、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作为货币需求的投机动机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9、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认为“恒久性收入”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一个较长时期中的平均收入水平。
()10、对一国经济而言,货币流通速度与整个经济中的货币需求成正比。
()11、托宾认为,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预期收益极大化。
()12、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既是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继承和发展。
()13、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闲臵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
()14、传统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作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15、现金交易说强调了人们的主观意志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第四部分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需求?为什么货币需求是有限的?2、试简要分析收入状况和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主要有哪些?它们对货币需求有何影响?4、在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本身的收益率是一种机会成本变量吗?为什么?5、简述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第五部分论述题1、试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2、鲍莫尔怎样发展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其政策意义何在?3、为什么说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既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说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十章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A2、B3、B4、C5、B6、B7、C8、B9、A 10、D11、A 12、C 13、D 14、A 15、B 16、B 17、D 18、C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1、ABC2、ABCDE3、BDE4、ACE5、BCD6、AE7、ABDE8、BCD 9、BC 10、AB 11、AD 12、ACD 13、ACE第三部分判断改错题1、错(同时要)2、对3、对4、错(现金余额说)5、对6、错(下降)7、错(现金交易说)8、错(递减)9、对 10、错(反比) 11、错(预期效用) 12、对13、对 14、对 15、错(现金余额说)第四部分简答题1、答案要点:货币需求: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且能够持有的货币量,它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愿望,二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能力。
货币需求之所以有限是因为人们持有货币的能力受到人们拥有的财富总量的限制。
2、答案要点:收入状况:收入水平的高低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1)收入的高低制约着货币需求的数量且通常决定着支出的数量。
(2)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与货币需求也成正比。
市场利率: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1)市场利率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2)市场利率影响人们对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
3、答案要点:主要包括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预期物价变动率)以及货币本身的收益率。
债券、股票、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货币本身的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4、答案要点:在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本身的收益率是一种机会成本变量。
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消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在其他资产收益率一定时,货币本身的收益率越高,则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低,反之则反是。
5、答案要点:虽然从形式上看,剑桥方程式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没有太大区别, K只不过是V的倒数,但事实上,二者有很大区别:(1)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是一个流量;而剑桥方程式强调其资产功能,是一个存量。
(2)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的流通速度;而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停留在人们手中的时间及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3)费雪方程式是一种机械的货币数量说;而剑桥方程式特别强调人们的主观意志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第五部分论述题1、答案要点: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通过对人们持有闲臵货币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的投机以获取利润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得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从而得到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
根据凯恩斯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
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
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成反向变动。
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出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2、答案要点: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鲍莫尔的存货模型通过分析发现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是递减函数。
鲍莫尔认为人们持有现金与企业持有存货一样,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在不影响正常交易情况下,应力求保持现金余额的成本降至最低。
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包括两项:一是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二是因变现而支付的佣金。
基于上述基本分析,鲍莫尔推导出著名的平方根公式。
M = r bT221 鲍莫尔模型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从理论上说,该模型是对凯恩斯的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2)从政策意义上说,鲍莫尔的存货模型对凯恩斯学派以利率作为中介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