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园开垦与茶树种植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49.37 KB
- 文档页数:4
4.2技术路线(农艺措施)及流程4.2.1茶园建设农艺措施技术线路:茶园选址→茶园规划和开垦整地→土壤改良→良种种植→茶园管理4.2.1.1茶园选址1、土壤条件:土层深厚(在60厘米以上)、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4.5—6.5(最佳值为4.5—5.5),且土壤卫生指标和重金属含量符合生产要求。
2、地形条件:选择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以坡度3—5度最为适宜,同时考虑当地水源、交通、燃料、劳力等条件。
3、环境条件: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远离城市、工厂、居民区,空气质量达标。
4.2.1.2茶园规划和开垦整地1、园地规划:坚持“远景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
既要考虑茶树生长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又要考虑园、林、水、电、路综合配套。
构成经济使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立体化的格局。
2、开垦整地:一般以伏天开垦整地为宜,按照深宽80cmX80cm标准深翻整地,配施有机肥料做基肥。
坡度10度以下的平地,建立直行茶园,10—20度的缓坡地,建立等高条植或宽幅梯层茶园,20—25度的陡坡地,建立窄幅梯田茶园,梯田外高内低。
4.2.1.3良种种植(一)茶苗栽植1、良种选择:在种植茶树时,要选用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适制性及对主要病虫害抗性强的茶树良种。
在选种时,应充分了解良种的特征特性,要做到良种对环境的要求与当地条件相适应,良种的适制性适合桐柏红茶的要求,注意早、中、晚生品种的合理搭配。
选择茶树良种应该以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主,有性系茶树良种为辅。
全县重点推广适合桐柏的中茶108、xx43、xx长叶、xxxx等。
2、良种种植:茶苗一般分为秋栽和春栽。
秋栽在霜降前后,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不要太迟,否则会影响成活率。
单行种植以行丛(株)距1.5米X0.3米为xx,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为xx。
栽植要求:即时、沾浆、定植、夯实、浇水、封土、定剪、盖草。
茶园要怎样种植管理茶园要怎样种植管理茶园是大规模种植茶叶的场所,我们在茶园种植茶叶的时候要怎样管理才好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园的种植管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高山茶简介通常把海拔600米以上地区所产茶叶通称为高山茶。
高山茶以其品质优、无污染、低(甚至无)农药残留等特点,正日益深人人心,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茶叶饮晶。
茶叶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带,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荫好湿、喜漫射光特性。
高海拔地区植被茂盛、山高云雾多,因此湿度大、漫射光多,有近似其起源区生态特点,利于茶树生长发育。
高山茶区一般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日夜温差大,利于茶树光合物质的积累转化,具备了制出好茶的鲜叶原料基础。
但高山地区日照时数少,热量条件较差,茶树生长时间较短,易受霜冻危害,降雨量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有时夜温较低,不利乌龙茶制作。
茶园高标准建立有何技术要点1、严格选地。
新建茶园应据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PH4.5—6.5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度25度以下,水源充足,交通电力通讯方便的缓坡地带。
并按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进行大气、土壤、水质的检测。
2、统一规划。
要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这个中心,因地制宜,以茶为主,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认真做好道路排灌系统的设计,合理布局茶行及茶园遮荫树配置(一般亩植8—10棵柿、梨为宜)。
3、表土回沟开垦。
在规划好的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约10—20cm左右,挖去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20cm 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在外埂,再把底土心土挖松25cm左右,施人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人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
利用老茶园开垦条沟进行种植的,须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处理。
4、施足基肥。
要求亩施有机肥500kg以上,磷肥50kg左右。
茶树定植有何技术要点1、选用良种壮苗。
2、适时栽植。
新建茶园时茶树种植技术(一)布置茶行:茶树种植前,必须划线定行。
一般平地茶园采取直线种植。
在划线时,应从地形最长的一边开始,或与主道、水渠平行。
距离地边沿一米左右划第一行。
其余以此为基线。
按照行距要求,依次划出所有茶行。
缓坡地茶园的茶行布置,一般要求大致等高,但最长茶行不宜超过70米。
如因地形需要,茶行也可以顺弯布置。
避免作直角或锐角的转弯。
地形复杂的局部地段,行距可在1~2米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尽量避免断行、插行或封闭茶行,以利机耕和日常管理。
布置梯层茶园的茶行,如一梯只种一行的。
应种植在离梯坎2/3的地方。
当插有短行时,要注意长行在外,短行在内。
(二)整地与施基肥:茶树种植前的深翻施基肥,在茶树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茶树种植前一定要在全面深垦的基础上,进一步翻松、整细、耙平土壤,并沿种植行开沟放入有机肥料,为茶树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等条件。
施肥沟的大小,视肥料种类和数量以及采用直播还是移栽而定。
施堆、厩肥或采取茶苗移栽的,沟要大些;茶子直播和采用饼肥、粪肥的,沟可小些;一般深30~40厘米,宽20~30厘米。
基肥的数量根据肥源而定,一般饼肥每亩应达300公斤以上,其他土杂肥要求在25吨以上。
最好能拌一定数量的磷肥。
基肥要经过腐熟才能施入,施下后必须在上面盖土4~5厘米,间隔3个月后栽种苗木。
此外,直播茶园中,最好每隔10~15行就在行间增播一行茶子,以备今后作为缺丛补植种苗来源。
这样做苗龄相同。
而且取苗时,易于带土就近定植,能提高缺丛补植成活率。
(三)茶苗移栽:随着茶树优良品种的逐步推广及茶叶生产的高速发展,无性繁育茶苗已被广泛采用,茶苗移栽的比重逐渐增加。
移栽茶苗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移栽的苗龄:一龄茶苗,苗高达25厘米以上为好。
2、移栽时期:茶苗移栽时期应选择在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地下部根系生长较为旺盛时进行,一般是晚秋和冬春季节。
秋季霜降前后移栽的为好。
茶树的栽培与种植技术一、茶叶基地建设(一)园地选择茶园位于本品种适宜区域,山坡地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
总体要求:无公害茶叶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1、土壤土壤透水蓄水性良好,水源较近,排水良好,呈酸性或微酸性,PH 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土壤含石灰0.2%以下。
2、规划应以水土保护为中心,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统一规划,茶林、农牧区合理布局,道路、水沟、水池、水库统一安排,路旁设沟,园内植树,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3、道路设置道路设置应路路相通,并尽量利用瘦薄地段建路,因地制宜设置机耕道、工作道、步道。
(二)茶园开垦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
翻垦深度50cm。
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 1.5m,然后翻垦。
属塾地的,经过深耕平整就可划行种植;生荒地分初,复垦两次。
初垦深度达50cm,深耕后不必整碎土块,以利蓄水。
垦翻时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层,以便复垦时清出园外,初垦完毕,就可以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25-30cm。
复垦要求敲碎土块,除净柴草根。
切忌把生长密结的草皮块翻入下层,免得杂草腐烂后形成孔洞,影响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三)茶树种植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平阳特早茶、乌牛早、龙井43等茶树品种,苗高20cm以上,苗粗3mm以上,达到国家二级苗木。
2、种植时间:秋季种植时间在10--11月,春季种植时间在2-3月。
以秋季种植为好。
3、定植密度:双条栽大行距15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株,每亩种植茶苗4000-6000株左右。
4、施足基肥植苗行确定后,按植苗行开种植沟,深50cm,宽60cm,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667m2(亩)施栏肥或青草等有机肥40-60担,加饼肥100-150公斤,施后覆土。
距种植时间不应少于10d。
5、茶苗移栽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
新植茶园(建园至6足龄)栽培技术要点建园至6足龄都属于新植茶园,对于新植茶园的栽培更需要细心呵护才能得到更多的产量,对于这种经济作物才有更好的收益。
1、基本要求:力争早期成园,为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建园措施,加强培育管理。
2、园地建设①垦复场地清理:清理拟建茶园范围内所有树根、杂木、石块地等。
初垦:全面深垦60厘米,宜在夏秋高温少雨时进行复垦:初垦约一个月后进行,深度30厘米左右,进—除杂草、杂物等干整地面,以便布置茶行。
②建园形式平缓地茶园:平地和10°以下缓坡地,在全面垦复的基础上,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基本等高布置茶行。
梯级茶园:10°以上的坡地,就地取材构筑梯级。
基本要求是:梯面外高内低(1°一2°的反坡),外埂内沟,同级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沟沟相连。
梯宽既便于茶行布置,又不浪费土地,梯壁高在1.5米以内。
土筑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砖砌梯壁放坡70一75°:梯级茶园茶行就是从梯面外侧,即离梯埂0.6-0.7米设置第一条茶行,而后依据既定行眶向内设其它各行茶树。
3、种植①朴苗准备品种:红茶宜用槠叶齐或更优的品种茶、白毫早、福云六号或更好的品种。
绿茶宜用福鼎大白茶苗:苗高在25厘米,苗粗3毫米以上的健壮茶苗:宜提倡全部使用无性良种茶苗建园。
②种植规格与密度单行双株条植:行距1.5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两株茶苗。
双行双株条植:行距1.530一40厘米,每穴两株茶苗。
③种前施底肥小行距30—40厘米开沟施,沟深60厘米,宽50一60厘米,亩施农家有机肥100-200担,茶树专用复合肥或磷、钾肥50公斤,肥土混合后再复土整平地面。
④栽植栽植茶苗宜在10月一3月上旬进行。
水源条件好的越早越好。
入土深度以超过根茎部5—10厘米为度。
以保水提高成活率,紧匝茶蔸附近的土壤,浇足安蔸水。
4、种植后的管理①间苗补缺定植后径一个生长期后.在秋末初冬或第间苗应留强去弱,补缺用同龄或大—‘龄的茶苗②幼龄茶园土壤管理基本内容同1.3款。
茶树种植技术一茶园开垦1.开垦季节的选择由于我国茶区春、夏季雨水较多,园地开垦时破坏了地面原有的植被和结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开垦工作应该避开春、夏雨季,而在秋、冬雨量较少的季节进行。
秋、冬季开垦,在劳动力安排上,也可以缓和开垦工作与农作物种植工作争劳动力的矛盾。
2.地面清理地面清理是指对地面原来生长的树木、杂草等进行垦伐。
首先,按照之前制定的园区规划要求,将规划道路两旁已有的可以用于行道树的树木做好标记,留出不砍,直接作为行道树使用。
这样,既可减少树木砍伐,保护生态,同时由于减少种植行道树所需要的树苗和培育工作,又可节省开支。
此外,规划中作为防护林带的地段,要保留全部植被,其他地段的树木和杂草可以全部刈除。
操作时,首先砍除植株高大、可以作为建筑板材利用的乔木,然后刈除矮小的乔木和灌木。
对于杂草,刈除后可以作为堆肥或烧焦泥灰的材料,充作茶园肥料;如果杂草数量不多,可以在开垦时将其翻入土层深处,用以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和肥力。
在刈除植被以后,还必须将园地内部的乱石等清除干净。
石块可以作为修建道路、水池、水沟等的材料。
清理的深度应该达到地表以下1米。
另外,如果发现园地内部有白蚁,必须采取相应的灭蚁措施加以消灭,以免今后茶树受到白蚁危害。
3.开垦技术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条件,开垦时无论坡地状况和土壤性质如何,必须实施深翻,以促进土壤风化,改善底层土壤结构。
计划留出作为干道和支道的部分,可以不必开垦。
一方面可以减少开垦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让这部分土壤保持比较结实的状态,有利于今后道路建设。
茶园开垦标准,对于平地和坡度在15度以下的缓坡地,由下而上按横坡等高开垦(图2-2);对于坡度在15~25度的山坡,开垦内倾等高梯级园地(图2-3),其做法是,首先测定等高线,定出基线,划出纵向步道,然后划出等高线梯田基线,大弯随势,小弯拉直,最后开出等高梯级,挖内填外,梯级反倾斜。
梯面宽按下式确定:梯面宽(米)=种植行数×行距(米)+0.6(米)将原来种植其他作物的耕地改为茶园时,可以在翻垦时直接平整并开种植沟。
优质茶园的垦植与管理技术对于培养一个优质茶园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茶园的规划、开垦、种植、修剪等,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才可能建立一个优质的茶园。
1、茶园规划(1)园地选址要求附近所产茶叶品质好,避风向阳的南坡地;土壤自然肥力高,土层深厚。
(2)坡地茶园按等高梯级设计,坡度15度以上的山地宜开成水平梯级茶园,最大坡度不超过25度。
梯面宽度最小1.5米。
2、茶园开垦首先清理地面上零星的树木等杂物;然后初垦开沟吊漕,深度50厘米以上,在种植前进行一次复垦,深度30厘米以上。
对园地中原有的树木,只要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应当保留并加以护育,在坡地种植茶树要沿等高线或修梯田进行栽种。
3、茶树种植(1)茶园种植品种应适制桐城名优茶,国家和省级鉴定的早中熟无性良种茶苗,根据生产需要搭配。
(2)种植方式以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为宜,单行条栽规格:150×33厘米,每丛定植2~3株,约4000株/亩;双行条栽规格:150×40×33厘米,每丛定植2~3株,约6000株/亩。
其中500株为备用苗,用边行双条栽,备第二年移植补缺。
(3)种植时期秋栽10月上中旬,春栽2月中下旬。
种植前按茶行行距划线开沟,对定植行开一条深50厘米、宽60厘米的种植沟,并分层施入基肥。
每亩用绿肥或土杂肥1500~2500公斤(发酵)、磷肥25~50公斤,分层施入。
第1层(最下层)施绿肥或土杂肥(也可在开沟吊漕时进行),第2层施饼肥,第3层施磷肥,基肥上面覆盖一层薄土,定植沟保持20厘米深度,定植时将根系舒展平铺在种植沟底部,覆疏松细土八成,踏实,再覆土至“泥门”上,压实,浇透定根水。
定植后应及时定剪,剪口高度15~20厘米。
无公害茶园开垦和种植技术简介正安县绿色产业办公室周文利罗明开垦和种植是茶园建设的基础工作,关系到茶苗移栽成活率及以后能否早成园、早投产、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益。
必须在建园之初,落实各项措施,打好基础。
一、合理开垦开垦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茶树的生长和园相,在开垦时必须坚持深耕改土,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经济合理用地,节约劳力等基本原则。
1、平地及缓坡地的开垦平地及坡度小于15°的缓坡地,沿等高线横向环山开垦,以使坡面相对一致,如果坡面不规划则,按“大弯随形,小弯取直”的原则开垦。
劳动力充足,最好全面深垦,如劳动力欠缺,可采用在茶树种植行80cm(2.5尺)范围内进行深沟撩壕的办法,深度要求达到50cm(1.5尺)以上,翻犁过的熟土,可直接挖宽60cm(1.8尺)的种植沟。
2、陡坡梯级茶园的开垦在15°以上的陡坡地开辟茶园,为了能有效拦截雨水、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必须修筑梯田、梯面宽度至少不小于150cm(4.5尺),可继续深挖的土层要不浅于50cm,修建茶园梯层的要求:梯层等高,环山水平;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心土筑埂,表土回沟;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
二、科学种植开垦后的土壤,最好经过一段时间自然下沉,然后再种茶。
1、划线定位平地茶园从地块最长的一块开始,离园边50—100cm划出第一条种植线作为基线,以后按种植方式依次划出其他种植线。
缓坡茶园要在横坡最宽的地方按等高划线,环山而过,遇陡断行,遇缓加行。
梯田茶园应沿梯边等距划线,基线距梯边50—100cm,由外向里定线,最后一行离山边隔离沟50—100cm,遇宽加行,遇窄断行。
2、挖种植沟翻犁后的熟土挖种植沟宽60cm(1.8尺),深50cm(1.5尺),按划好的种植线挖沟、表土取出放在沟的一边,心土取出在放沟的另一边,如施农家肥,用心土覆盖,如不施底肥,先把表土回沟,再用心土覆盖到距沟口10cm 处,破碎土块。
适合茶树的种植方法有哪些茶树不容易种植,所以我们要它的种植方法才能获得高产。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树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茶树种植方法1、选择园地。
要求选择在环境条件好,周围有林区,有山有水,空气清新,泉水清沏,土壤深厚或肥沃,呈微酸性,适宜茶树生长的泥土或泥土,最好是香灰土。
要想出好茶应该是得天独厚的地域。
2、开垦整地。
首先是清理地面的树木、灌木和石头等;第二是清除树根、杂草根、竹鞭根等;垦殖深度在50厘米以上,对多年生的杂草宿根和藤类根系一定要清除干净,决不留死角。
第三是平整地形,高出的土堆要推开,低洼坑地要填充。
周围开好隔离沟,地块中间根据情况,隔一定距离设置排蓄水沟。
晴旱时蓄水,雨水多时排泄出去。
3、选用良种。
要引进现行国家、本省所推广的优良品种,如浙农117、龙井43、平阳特早茶等,能够很快在本地区适应生长和所产茶类的要求。
并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早中晚品种搭配。
要引进健康的符合国家标准检疫的茶苗。
4、茶树种植。
种植方式:单行条栽的行穴距为150*33厘米,每丛定植2株;双行条栽的大行小行穴距为120-125*30-25*33厘米。
栽种季节:秋季或春季均可。
要根据各地当年的气候条件、发展面积、人力按排、茶苗调运、茶树品种等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般种植面积大、发展任务重,茶树萌芽早的品种、可在霜降后即开始栽种。
如果种植面积少,发展任务轻,茶树萌芽不是特早的,可在春季进行栽种。
种植前要开好沟,施足有机肥,底肥施好回浮土。
在干燥的高地或风口的地势要深垦浅种,在低洼易积水的地方要开浅垦浅种,栽种覆土与茶苗泥门平齐,分层踏实,茶行苗脚跟上覆浮土,铺盖草料。
栽后即进行修剪,离地面留苗高12-15厘米处剪去,作为第一次定型修剪。
苗期管理要做好防冻、防旱工作,要勤除杂草、溥肥勤施争取壮苗和全苗。
缺株的要及时补齐。
茶树栽培技术(1)生长起点温度引起茶树萌芽的平均温度称之谓生长的起点温度,在生物学上称此温度为最低温度。
茶叶安全生产种植技术规范1、茶叶怎么种植技术茶叶种植技术:开垦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
翻垦深度50厘米。
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1.5米,然后翻垦。
属塾地的,经过深耕平整就可划行种植;生荒地分初,复垦两次。
初垦深度达50厘米,深耕后不必整碎土块,以利蓄水。
垦翻时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层,以便复垦时清出园外,初垦完毕,就可以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25-30厘米。
复垦要求敲碎土块,除净柴草根。
切忌把生长密结的草皮块翻入下层,免得杂草腐烂后形成孔洞,影响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定植要利用地下部活动的生长时期进行定植,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高山地区的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节前后)进行。
在完成开垦的茶园定植沟内用定植农具挖穴10-12厘米深,穴径10厘米以上,把茶苗垂直种于穴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2厘米,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2厘米。
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定植最为理想。
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3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
在定植沟茶行中铺放3-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草类植物进行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修剪修剪时期应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结束后为宜。
修剪方法如下:定型修剪:其目的是茶树在幼龄阶段中培养合理的树体骨架及丰产树冠。
一般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
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5-18厘米处定剪;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厘米处定剪。
经过四次的定型修剪树高已达到60厘米,有2-3级的分枝结构,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
轻修剪:轻修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
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等。
阐述茶园规划及茶园开垦与施工引言茶园建设是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重视茶园的建设质量和茶树种植水平。
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经济寿命一般为30~60年,种植之后就不能随便移动,为保证茶叶质量和数量,为今后茶园生产、运输、耕作、采茶机械化创造条件,必须给茶树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因此,如何做好茶树种植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就茶树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1 茶园规划(1)科学使用土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茶园规划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护茶园生态平衡,有利于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特性,有利于茶园的耕作、灌溉,茶园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宜茶则茶、宜林则林。
(2)科学规划,设置合理。
要根据地形、地貌、企业规模合理设置种植区、道路、蓄水灌溉系统、防护林带,以及附属的绿肥种植区、养殖区。
(3)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做到农、林、牧、田、路合理布局。
1)坡度大于25°、土壤深度小于60cm的山顶部应保留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2)对于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的茶园,每隔一定面积应保留或设置一些林地,种植一些适合山地栽培的果树。
3)在茶园下方与农田交界的地带,应保留一定宽度的林带、草带。
2 茶园开垦与施工2.1 茶园开垦(1)坡度10°以下的平地、缓坡地茶园。
①等高开垦:清理地面,地面杂草不多,不必砍去,在施工中将其埋入土中即可,要尽量保护原生的树木,对地面凹凸不平的地块,要改为平地,注意保留表面土壤。
②深耕改土:对土壤进行深耕,土质疏松的可浅些,土质浅薄结实的,应深垦60cm以上。
对于从未垦植的生荒地,应分为初垦和复垦2次进行,初垦深度60cm以上,复垦深度25~30cm。
除净茶园内草根、石头。
(2)坡度10°以上、25°以下的坡地茶园。
①修筑水平梯台。
这样可以减少冲刷,起到保水、保土作用,同时有利于机械操作和水利灌溉。
茶园栽培治理技术。
注意浇透水茶苗收到后,第一时刻种下,必要时修剪树苗的枝条操纵和多余的叶子,减少水分和营养的流失。
第二维持土壤的湿润〔勤浇水〕第三要遮阳一个礼拜第四要把泥土按实1.茶树种植初垦、复垦和施好基肥后即可划行种植。
(1)种植方式和密度龙井茶区传统的种植方式。
单行条栽的规格为:行距130~150cm,丛距33cm,每丛1株,每亩种植3500株左右(2)苗木质量规格此刻,龙井茶品种都采纳无性繁衍,出圃的茶苗,要求苗高在12cm以上,生长强健,根系正常,无检疫性病虫害。
(3)茶苗移栽时期和技术晚秋(秋分至霜降)或早春(雨水至惊蛰)是移栽茶苗的适期。
在墒情好的年份,晚秋移栽的茶苗,秋冬季先发根,开春后早发芽,要比早春移栽的茶苗早成园。
移栽茶苗要十分注重种植质量,起苗时要少伤根,出圃茶苗要及时种植,定植时将根系伸展平铺在种植沟底部,覆疏松细土八成,踏实,再覆土至“泥门〞上,压实,浇透定根水。
对粗壮且多数高于12cm的茶苗,定植后应及时定剪,剪口高度10~15cm。
茶苗移栽后还要做好抗旱、防冻等保苗方法,要紧有土壤铺草,适施薄肥,及时治虫除草,缺株补植等工作,保证新种茶园壮苗、全苗。
2.茶树修剪(1)定型修剪对移栽后的幼龄茶树,要及时定型修剪,当苗高达15cm以上时,应在离地12cm处定剪;第2年春茶前,在上次定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进展第2次定型修剪;第3次定型修剪可在次年春茶采摘高级茶后进展,其高度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5~20cm,昔时夏秋茶采取打顶养蓬,后期留叶采。
以后两年都可采取春茶前多采高级茶,后期适度修剪的方式,昔时新梢以养为主,采留结合,当树高达70cm左右,树幅达85cm以上才可慢慢投入正常采摘。
(2)轻修剪龙井茶群体种在本地具有生长力强、分枝多、发芽密的特性,传统的栽培治理没有修剪的适应,而是采纳打顶养蓬、以采代剪、采留结合的方式培育采摘面。
随着技术进步与生产的开展,依照生产茶园采摘批次多的特点,对生产茶园常采纳轻修剪方法,目的是刺激茶芽萌生、平整树冠、操纵树高、便于采摘。
茶园茶叶种植技术茶园茶叶种植技术杂草是茶叶生产的大敌,对茶园为害极为普遍,在茶树行间,特别是在茶树根基一经生长杂草,就会与茶树争肥争水,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园茶叶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茶园茶叶种植技术一、新茶园建设1,园地规划:我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新茶园规划要因地制宜,一般选择海拔高度1200—1800米之间、土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肥沃,周围植被良好,气候温和,坡度适中,交通便得的地方作为新茶园。
2、园地开垦:沿等高线开挖水平台地,台面宽2米,台距1.5米左右,道路、排灌系工程、绿化带、场部(茶厂)要合理布局,园间有一定的植被。
3、茶树良种繁育技术:一般采用短穗扦插和茶籽起直播两种方法,短穗扦插法采用半木千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作插穗,穗长5厘米,带一叶一腋芽,苗床采用黄壤卫生土,苗床保持湿润、遮阴,于6—11月份扦插,一龄茶苗出圃定植;茶籽直播法即采用完成成熟的茶籽鲜果直播。
4,茶树种植技术:挖种植沟深80厘米,宽60厘米,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或100公斤复合肥,采用单株定植方法,株距40厘米,亩植2000株左右,定植时间在6—8。
二、茶园管理1、幼龄茶园管理:常耕锄培土,防止牲畜踩踏,防治病虫害,补植缺株缺塘,保证全苗,进行定型修剪,培养理想的茶蓬。
2、投产茶园的管理:冬季深翻,一般深翻15厘米左右,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进行整型修剪,使茶树保持一定的树型高度和茁状的发芽面,巧施追肥,每结束一次采摘,及时进行叶面喷施,常用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我县采摘期发生虫害较重的是小绿叶蝉,一般先用高效无毒茶叶专用农药(如安纳A0—18等),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如六六六、DDT、甲胺磷、敌敌畏、乐果等),冬季喷施波尔多液进行封园,保持茶园丰产稳产。
3、采摘技术:采摘方法有留一叶采摘法、留二叶采摘法、留鱼叶采摘法三种,鲜叶标准分为五级,即一级:多为一芽一叶及少数一芽二叶组成,芽叶整齐,鲜嫩度好;二级:主要由70%的一芽二叶和30%左右的一芽三叶组成;三级:由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各占一半;四级:由较粗的一芽三叶和细嫩单片对夹叶各占一半;五级:主要由粗老单片,对夹叶,芽叶比重极少,鲜叶贮运中要做到采下的鲜叶及时松散地放入茶萝中,防止发热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