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 格式:pptx
- 大小:363.32 KB
- 文档页数:9
【例2-3】对如图2-18所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图2-18 例2-3图【解】如图2-18(a)所示体系,分别将曲杆AC、曲杆BD及基础当作刚片Ⅰ、Ⅱ及Ⅲ。
其中,刚片Ⅰ、Ⅲ间通过实铰A相连,刚片Ⅱ、Ⅲ间通过实铰B相连,刚片Ⅰ、Ⅱ间通过链杆CD、EF相连(虚铰在其交点O处)。
三刚片间通过两个实铰A、B及一个虚铰O两两相连,这三铰不共线,形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如图2-18(b)所示体系,分别以杆CD、杆AB及基础作为三个刚片:Ⅰ、Ⅱ和Ⅲ。
刚片Ⅰ、Ⅱ间通过平行链杆AC、BD相连(虚铰(Ⅰ, Ⅱ)在无穷远处),刚片Ⅰ、Ⅲ间分别通过C、D处的支座链杆相连(虚铰在结点D处),刚片Ⅱ、Ⅲ间分别通过A、B处的支座链杆相连(虚铰在结点A处)。
三刚片间通过两个有限远虚铰(在结点A和D处)及一个无限远处虚铰(Ⅰ, Ⅱ)两两相连,由于两个有限远处虚铰的连线AD,与形成无穷处虚铰的平行链杆(杆AC、BD)不平行,因此形成的是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如图2-18(c)所示体系,分别以铰结三角形124、铰结三角形237及杆56作为基本刚片:刚片Ⅰ、Ⅱ和Ⅲ。
刚片Ⅰ、Ⅱ间通过实铰2相连,刚片Ⅰ、Ⅲ间通过平行链杆16、45相连,刚片Ⅱ、Ⅲ间通过平行链杆35、67相连,这两对平行链杆形成的虚铰(Ⅰ,Ⅲ)、(Ⅱ,Ⅲ)均位于无穷远处。
这样,三刚片通过三铰两两相连,其中两铰位于无穷远处,由于形成两个无穷远处虚铰的两对平行链杆不互相平行,因此上部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部分。
上部体系再分别通过三个支座链杆与基础相连,按两刚片规则,形成的整个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如图2-18(d)所示体系,分别以杆15、36及24作为三个基本刚片Ⅰ、Ⅱ和Ⅲ。
刚片Ⅰ、Ⅱ间通过一对平行链杆13、56相连,刚片Ⅰ、Ⅲ间通过一对平行链杆12、54相连,刚片Ⅱ、Ⅲ通过一对平行链杆23、46相连。
三对平行链杆形成的虚铰均在无穷远处,因而形成的上部体系是几何瞬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