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识别 AFLP
1
2
病例一
女性,28岁,G1P0,停经37+5周,下腹痛6+小时于05-25晨 入院,本院正规产检,“小三阳”病史,乙肝DNA正常。自诉2日 来有乏力、厌油腻史。入院查生命体征平稳,肛查宫口开1cm。
辅检:WBC 23X109 ,PT 15.5s,APTT 52.3s,FIB 0.75g/L。 肝功能:谷丙465U/L,谷草482U/L,总胆红素27.6umol/L,直 接胆红素17.3umol/L。血糖3.86mmol/L。B超提示:轻度脂 肪肝。
急诊剖宫产,羊水Ⅱ°,成熟男婴,评分10-10分。
术后予以纤维蛋白原、血浆、白蛋白输住。
术后D5天:PT 13.9s,APTT 42.4s,FIB 1.62g/L。肝功能: 谷丙67U/L,谷草53U/L,总胆红素15.6umol/L,直接胆红素 5.3umol/L。血糖3.23mmol/L。
10
AFLP病因及发病机制
多发生于妊娠晚期,起病通常在妊娠 28~40 周, 平均发病孕龄在35~36周。该病具体的病因及发 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过程中 的胎儿LCHAD缺陷有关。代谢产物聚集、堆积在 母体循环内,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引起肝细胞 损伤及脂肪变性。
AFLP的发病除与母儿特定基因片段变异或缺失有 关外,母体激素水平异常、氧化应激、病原微生 物感染及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对线粒体脂肪酸氧 化的损害作用也可能是本病的诱因。
15
亮肝
16
诊断及鉴别诊断
AFLP发病初期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诊断除依据病 史、临床特点外,辅助检查是最主要的依据,确诊则依赖 于病理学检查。然而,对疑似AFLP的患者,早期诊断、 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儿结局的关键。肝穿刺活检不仅有 出血风险,且需等待较长时间得到结果,故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