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篇 探究学习
问题一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情境探究] 现代人验证“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描述中是由于摩擦作用导致小车停 止”设计以下情景演示,让一个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滑下,水平面 上分别放置毛巾、木板和玻璃板,水平面与斜面平滑连接,小车行驶距离最 大的是玻璃面,其次是木板面,距离最小的是毛巾面。
3.惯性的表现 (1)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惰 性”的意思。 (2)受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 动状态越难改变。 要点笔记 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性质,不 需要附加限制条件;而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 用时,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在惯性定律中所说的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 用是一种理想情况。
规律方法 巧用牛顿第一定律 (1)由“因”索“果”:在判断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把握准牛顿第一定 律的含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 (2)由“果”索“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 合外力的作用,所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 体的受力情况。 (3)应用步骤: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时,一要看物体原来的运动 状态,二要看物体现在的受力情况及所受合力是否为零,最后判断由于物体 具有惯性将会出现的现象。
要点提示 奔跑时碰到石块,人的下半身就停了下来,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 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跌倒。 如果你踩到西瓜皮,脚有一个向前运动的较大的速度,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 性,仍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会向后倒。
[知识点拨] 1.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与力无关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物体“受到了惯性作 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