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管理知识: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精)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配送管理知识:物流配送中心特点
1、配送反应速度快。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对上、下游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
在物流信息化时代,速度就是金钱,速度就是效益,速度就是竞争力。
2、配送功能集成化。
主要是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如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集成、物流功能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
3、配送作业规范化。
强调物流配送作业流程和运作的标准化、程式化和规范化,使复杂的作业简单化,从而大规模地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和效益。
4、配送服务系列化。
强调物流配送服务的正确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传统的配送服务外,在外延上扩展物流的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订单处理、物流配送咨询、物流配送方案、物流库存控制策略建议、物流货款回收、物流教育培训等系列的服务。
5、配送目标系统化。
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的一个整体物流配送活动,不求单个物流最佳化,而求整体物流活动最优化,使整个物流配送达到最优化。
6、配送手段现代化。
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设备与管理为物流配送提供支撑,生产、流通和配送规模越大,物流配送技术、物流设备与管理就越需要现代化。
7、配送组织网路化。
有完善、健全的物流配送网路体系,物流配送中心、物流结点等网路设施星罗棋布,并运转正常。
8、配送经营市场化。
物流配送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配送还是社会物流配送,都实行市场化。
只有利用市场化这只看不见的手指挥调节物流配送,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送中心主要的管理内容是什么?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物流的概念解释一: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解释二: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解释三: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
“流”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的含义,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
流的范围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围,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小范围位移。
“物”和“流”的组合,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其互相联系是在经济目的和实物之间,在军事目的和实物之间,甚至在某种社会目的和实物之间,寻找运动的规律。
因此,物流不仅是上述限定条件下的“物”和“流”的组合,而更重要在于,是限定于军事、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组合,是从军事、经济、社会角度来观察物的运输,达到某种军事、经济、社会的要求。
解释四:stream: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化学或物理变化的物料常常以气态或液态参与生产过程,并以管道输送,这样参与过程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等称为物流。
第一章物流(logistics):“物流”是指以最低的成本,按顾客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以创造物质资料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及形质效用,具体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信息管理等构成要素。
特点:(1) 具有鲜明的顾客导向。
(2) 强调在物流费用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求得平衡。
(3) 物流属于一个全过程的活动。
(4) 物流活动是由一系列的要素构成。
(5) 强调了物流服务的基本功能,即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
商流与物流联系(1)它们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
通常是先发生商流后发生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
(2)它们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
商流与物流区别(1)流动的实体不同:物流是物质的实体流动,商流是物质的社会实体的流动。
(2)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质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质的所有权效用。
(3)物流与商流又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商流与物流分离的现象分类:1按物流研究范围的大小,物流可分为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和微观物流2按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角度进行分类,物流可分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等。
3按物流作业执行者的角度分,可以分为企业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4物流活动发生主体的角度分,可以分为工业企业物流、商业企业物流(包括批发企业物流、零售企业物流等)、非盈利组织物流(包括医院、社会团体、学校、军事等单位物流)及废品回收企业物流等。
现代物流管理对企业的作用(1)物流的服务价值 :物流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树立企业和品牌的形象,有利于和服务对象结成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这对企业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降低成本价值:物流合理化有大幅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作用,对改善我国经济运行的环境,降低和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有重要作用。
配送基础知识一、配送的定义配送是指对局域范围内的客户进行多客户、多品种、按时联合送货的活动。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配送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客户群不止一个;二是服务的实体不止一个品种;三是按照客户要求的时间把物品送到客户手中,并进行联合配送,以节省物流成本。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配送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根据定义可知,配送属于物流活动范畴,且属于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领域。
第三方物流是给客户提供配送服务的实体,除了要对商品进行配送以外,还要对商品进行拣选、加工和包装等活动,这是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不具备的。
合理的配送能够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
首先,可以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第二,简化手续,方便客户,提高供应保证程度;第三,完善输送,消除交叉运输。
配送的大部分活动是运输,配送中心可以通过节省运输次数、提高运输效率的方法提高经济效益。
比如,两个供应商给三个客户配送不同的物资,在没有配送中心的情况下,每个供应商运输三次,一共运输六次;如果建立起配送中心,两家供应商把物品送到配送中心,需要两次运输,配送中心再统一配送给三个客户,需要三次运输,一共需要五次运输,节省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配送的六大特点1.配送不同于一般送货有些人认为,大街上跑的货车在送货,这就属于配送,这是不正确的想法。
配送与一般的送货是不同的,主要区别如下:目的配送活动是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物流领域内物流专业化分工的反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物流社会的必然趋势。
而送货活动只是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通过送货上门服务达到提高销售量的目的。
内容配送活动是根据客户需求将所需物品经过分类、配组、分装、货物整理等工作,达到点对点的服务。
送货活动则没有以上要求,仅需要送货。
组织管理配送活动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块,而送货活动只是单纯的物品转移,没有管理功能。
1、配送与旧时的“送货〞有何不同?答:〔1〕目的不同。
〔2〕内容不同。
〔3〕出发点不同。
〔4〕配送是一种现代化的物流方式。
〔5〕装备不同。
2、现代配送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现代配送的雏形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
配送作为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流通的核心职能,是在变革和开展仓储业的根底上逐步开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开展,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已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社会竞争日趋剧烈,生产和消费的节奏逐步加快,迫切要求缩短流通时间和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量,同时需要社会流通组织提供系列化、一体化和多形式的后勤效劳。
3、简述现代配送在物流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1〕配送有利于促进物流的社会化、合理化2〕配送有利于促进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技术进步,加快物流现代化的步伐3〕配送有利于促进商物别离,使仓储的职能发生变化4〕配送有利于降低流通费用,节约生产本钱,大大提高生产和流通的效率,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5〕配送有利于稳定供需关系,形成可调控的、竞争有序的生产资料市场。
6〕配送有利于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成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4、简述配送的开展趋势。
答:1〕物流配送模式由生产者和销售商自营转变为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主2〕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与电子商务开展相融合3〕配送模式从少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转变4〕现代配送的自动化、机械化趋势5〕现代配送趋向合理和有序化1、怎样理解配送的概念?配送有哪些主要的特点?答:配送是流通主体单位按照生产企业的要求和生产进程,在流通据点对生产企业所需物资的数量、品种、规格、型号进行配置备齐〔也包括必要的加工〕,并按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定点、定时、定量送交生产企业。
配送的内涵:(1)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2) 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3)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进行(4)处于末端的线路活动〔5〕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配送的特点:1〕目的性2〕方案性3〕协调性4〕技术性5〕适应性6〕整体性2、简述配送与运输的关系。
配送管理知识: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
物流配送中心:是指为了实现物流系统化、效率化,专门从事商业配送业务的物流基地,也称为物流中心、流通中心、集配中心等。
配送中心从供应者手中受理大量的多种类型的货物,进行分类、包装、保管、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并按众多用户要求完成配货、送货等作业。
配送中心的分类:
(1)专业配送中心:一是指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二是指配送为专业化职能。
(2)柔性配送中心:不固定供需关系,对用户有很强的适应性。
(3)供应配送中心: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
(4)销售配送中心: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
(5)城市配送中心:以城市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
(6)区域配送中心: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
(7)储存形配送中心: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
(8)流通形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
(9)加工配送中心:指配送中心具有一定的加工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