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导学案2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6
《我的老师》导学案总编号:备课人:周田锋审核:上课时间:学生姓名:家长签字:一、学习目标⒈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⒉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⒊揣摩文章的语句。
二、学习重点目标1、2、3三、学法指导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感悟那深挚的师生之情。
⒉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⒊在讨论分析中合作学习,促使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
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㈠自己搜集有关魏巍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㈡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⒉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既()弧()券()密()念()⒊预习课文,看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⒋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蔡老师的语句,看看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5.记录预习过程中的困惑学习研讨:㈠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一定也不少。
回想一下,哪位老师的哪一件事、哪个举动让你从中感受到了关爱,产生爱戴之情,说出来,让同学听听。
㈡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⒈作者简介:⒉本文一共写了哪七件小事?㈢整体感知:找一找。
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七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详写:略写:作用:⒉讨论:这七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㈣部分探索:品一品。
⒈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⒉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⒊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⒈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旋即教诲炽热半晌痣卜问时辰褪色kē()头 tuì()色 yú()钱焚香()⒉填空(1)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
我的老师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我的老师》,使学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学会尊敬和热爱老师。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老师》2. 相关教学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曾经遇到过的好老师,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的老师》。
二、朗读课文(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教师进行讲解。
四、热爱老师(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课文《我的老师》,学生能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尊敬和热爱老师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3 我的老师魏巍导学案含答案范厚强教学目标1.识记文学常识及字词。
2.能说出并掌握记叙的要素。
3.能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及其选材角度。
4.培养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 真挚的师生感情。
2 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 记事写人有主有从、详略得当。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本文节选自《魏巍散文选》。
魏巍,(1920——2008),散文家、诗人、小说家。
代表作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
背景介绍《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自主学习1 课文中基础知识;[ 依恋] 留恋,舍不得离开。
[ 迷迷糊糊] (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2 基础知识一、读一读察觉() 焚香() 卜问()音调() 纠纷() 模仿()黑zhì() qiān()挂军fá()tuì()色劝wâi() shǔ()假答案:juãfãn bǔdiào jiūmó痣牵阀褪慰暑2.据义填词(1):留恋,舍不得离开。
(2):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答案:(1)依恋(2)心清如水(3)迷迷糊糊3.走进文本(1)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写了关于蔡老师的七件事,依次是、教学跳舞、观察蜜蜂、教诵诗歌、模仿写字、排除纠纷、,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答案:回忆、依恋、思念假装发怒梦中寻师(2)这七件事中哪些事写得详细?哪些事写得简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案: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
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简要概括。
答案:蔡老师是一个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孩子的老师。
(4 )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①调皮机灵,理解老师。
我的老师教案一、引言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部分,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全面地展开教学活动。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有幸遇到了一位优秀的老师,他的教案对我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老师的教案内容及其对我的学习的影响。
二、教案概述2.1 教案主题教案的主题是《文学鉴赏与写作》。
这门课程旨在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并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文学作品阅读、文学鉴赏和写作训练。
教案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结合文学理论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写作实践。
2.4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练习和评价。
老师通过讲授文学理论知识,示范文学鉴赏和写作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并通过评价和反馈提供指导。
三、教案详情3.1 第一节课3.1.1 课程目标•学习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1.2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经典的文学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讲解:讲解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示范分析一个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
3.练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一篇短篇小说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法,并展示给全班。
4.总结:总结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3.1.3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情况,评价学生对文学鉴赏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3.2 第二节课3.2.1 课程目标•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2.2 教学步骤1.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经典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
3.讲解:讲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示范如何解读一篇文学作品。
《我的老师》
一文是作者于1956
卷入浪潮
拱券,指门宙、桥梁等建筑物上筑成弧
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
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
娟无疑为繁星点点的夜空锦上添花,
都失望了,在学校中到处寻找着老师的身影,但怎么也没
大垸镇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主备人:李敏审核:、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月
受;这句话又如一根针,深深地扎在我们心中。
从此,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我们
11。
《我的老师》教案我的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能够描述自己班级中的老师。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来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够展示学生较高程度的表达能力,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并加以评价。
四、教学准备幻灯片、图片或老师的照片、课堂活动素材。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出示老师的照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老师的外貌特征,例如 "她有长发,戴着眼镜,笑起来很温暖"。
Step 2:呈现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让学生看到不同样貌的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老师的外貌特征,并与之前所描述的老师进行对比。
Step 3: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班级中的老师,每组至少讨论两位老师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并用英语进行描述。
Step 4:展示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描述的老师。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进行评论。
Step 5: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例如 "我认为他是一位非常有趣的老师,他总是能用有趣的方式教我们知识"。
六、课堂延伸在总结本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作文,包括老师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词汇和句式,以帮助学生撰写作文。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他们描述外貌和性格的能力,培养他们对老师的观察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此外,通过写作练习,学生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即为《我的老师》教案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描述自己班级中的老师,培养对老师的观察力,并提升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我的老师》课文精讲〖主干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焚香()卜问()黑痣()劝慰()纠纷()依恋()援助()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即()______ 蜜()_______ 孤()________既()______ 密()_______ 弧()________3、选词填空。
①她对我的____文学和_____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接近接触喜欢爱好)②我忽然爬起来,_____地往外就走。
“找蔡老师………”我_____地回答。
(糊里糊涂迷迷糊糊模模糊糊)4、文学常识填空。
《我的老师》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著有散文《》,长篇小说《东方》。
5、文中记叙了蔡老师和学生交往的哪几件事?〖点击思维〗1、注意“纠”的声调不要注在“i”上,“卜”是多音字,查字典整理出来,看看此处该读什么。
2、“即”和“既”前者读二声,后者读四声,极易混淆,应注意;“蜜”和“密”,“弧”和“孤”主要从偏旁的角度加以辨析。
3、第一句主要从人们认识事物的正常规律的角度加以把握;第二句中“迷迷糊糊”指神志不清,“模模糊糊”指看不清或说不清晰。
4、魏巍写的著名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表现了对抗美元朝的志愿军战士由衷的礼赞之情,你读过吗?没读过就找来读一读吧。
5、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叙写的事件。
【规律方法】〖理清结构〗回忆了七件事:(倒叙)(略写):不打骂我们课外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正确处理我和同学之间的纠纷(详写):放假时对老师的依恋梦中找老师中心:表现了师爱生、生爱师的浓浓深情。
〖语言特色〗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成段的抒情议论,只将浓郁的感情熔铸在娓娓动人的叙述之中,将老师的美德寓于素淡平实的描写之中,惟其无华,更见情意的真挚;惟其质朴,更显出亲切感人。
另外,作者还以儿童的目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心理评判事物,用儿童的语言叙述事物,虽显稚嫩,但真实可信。
比如“排解纠纷”一事,蔡老师在“我”心灵痛苦时写了一封信安慰“我”,“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2 我的老师魏巍学习目标1、领会记叙的要素。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3、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4、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学习难点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学习过程导读一读课文【要求】自由读,正字音。
(批注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一)查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黑痣.()磕.头()褪.色()焚.烧()榆.钱()(二)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含义。
劝慰平生依恋纠纷心清如水二读课文【要求】试着朗读,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①尽可能理解字句的意思,把握课文的内容。
②把不懂的句子划出来。
三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感情基调。
四读课文【要求】读资料,掌握文学常识,了解主旨、结构等。
(一)了解作者。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
(二)背景介绍《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后收入散文集《春天漫笔》。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三)常识积累了解记叙六要素: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素的交待有两种方式:1、由作者一一列出,是直接交待。
2、间接交待记叙的要素,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式交待记叙的要素。
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写人叙事的文章,就要注意记叙要素,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主题。
五读课文【要求】有感情朗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任务验收】1、组长检查字词、读书效果。
2、教师巡视检查。
导学一、整体感知(一)快速阅读全文,并思考: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2、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并找出每件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4、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批注在课下注释空白处。
(二)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批在课文标题下:本文通过回忆,表现了我。
【任务验收】小组长检查默读课文批注情况。
二、特色品读(一)深入研读1、作者写蔡芸芝老师,选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请谈一下你的看法。
2、七件小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二)默读课文,赏析品味这篇文章的文字比较浅显,同学们都能读懂,但就在平平实实的语言里,充满了浓郁的感情。
可以说这篇美文主要是美在文章的“情”上,它靠一个“情”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阅读精美的散文,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赏析。
请同学自己看书,进行品味鉴赏,谈你感受最深的一例,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事例,并批注在相应文段旁。
1、仅仅有一次....在石板边上,.....,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2、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3、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4、“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 这句话中的“劝慰”能换成“劝说”或“劝解”吗?【任务验收】1、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
2、老师切入指导。
三、收获质疑(一)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下列资料: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
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
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
60字左右。
学生写作,然后交流。
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二)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
请同学们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以“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你的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导练课外文段阅读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
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
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作我的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
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
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
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
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
……孙涵泊,孙老师,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
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而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
一点不假,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着耳朵。
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
”再问:“写的什么?”说:“字。
”又问:“什么字?”说:“黑字”。
还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
同事家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神情严肃。
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裤兜贴在那裸体上,大家都嗤嗤发笑起来。
有人故意指着仍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妈的奶!”说罢又忙他的操作。
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
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
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
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
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作者贾平凹,有改动)1、文章以“我的老师”为题,实则描写的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可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老师。
文中反复出现“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文中划线的文字描写十分精彩,请简析它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3、请从外特征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
4、文中结尾“我的老师也该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附:参考答案导学:一、整体感知:(一)2、1、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我/ 有一次/ 教室/她的教鞭···/大伙笑了/表现温柔、慈爱) 2、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我们/课外/ 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生活,和对我的喜爱)3、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假日里/她女友家/认识了蜂王···/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知识,是朋友)4、老师教我们读诗(还记得,还能背。
表现老师善于教学,培养我的文学兴趣。
)5、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写字的时候/都急于模仿/表现老师受学生喜欢)6、老师排除小纠纷(老师、我、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我读初小时/学校/我的父亲当兵,不知死活,我和母亲很牵挂他/我的“反对派们”嘲笑我/老师援助了我,排除了纠纷/表现老师的公正慈爱,对我的理解、同情与鼓励)7、梦里寻师(我、母亲、老师/一个夏季的夜晚/我家当屋/老师放假离开了我们,我思念老师/夜里我起身找老师/母亲把我拉住了,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表现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3、蔡老师: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4、我的感情:喜爱、难忘、依恋、思念二、特色品读(一)深入研读1、这七件小事都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读来使人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些材料不是随便拾取,而是作了精心选择。
那七件看似平常的琐事,却能从不同的角度——或课上,或课外,或校内,或校外,或平时,或假期,全面展现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2、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
前五件事都是蔡老师和“我们”一起的集体活动,用的是略写,侧重表现她的温柔可亲。
第六件事详写蔡老师对我的援助,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上永存她光辉的形象,突现她的“慈爱”、“公平”与“伟大”,使作者感情升华,直到最后详写第七件被称为“记忆中的珍宝之一”的事——“暑假之梦”,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限的眷念、思慕之情,使每个读者都深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