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品质培训}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砌体工程展示培训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18.27 MB
- 文档页数:32
砌体工程施工培训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砌体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我们特举办此次砌体工程施工培训。
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砌体工程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和操作技能,提高砌体工程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砌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培训内容1. 砌体工程基本原理介绍砌体工程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使施工人员对砌体工程有全面的了解。
2. 砌体材料介绍常用砌体材料的特点、规格和选用方法,包括砖、砌块、砂浆等。
3. 砌体结构施工工艺详细讲解砌体结构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放线、摆砖、砌筑、浇水、抹灰等环节。
4.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介绍砌体工程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验收程序,使施工人员明确砌体工程的质量要求。
5. 砌体工程施工安全讲解砌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施工人员既能了解砌体工程的基本原理,又能掌握实际的施工技能。
四、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两天,第一天主要进行理论讲解,第二天进行实践操作。
五、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包括现场施工员、技术员、监理等。
六、培训费用培训费用为每人200元,包括培训教材、场地费、讲师费等。
七、培训地点培训地点待定,将在报名后通知。
八、报名方式请将报名信息(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发送至邮箱:***********,或拨打联系电话:xxx-xxxxxxx进行报名。
九、培训日期培训日期为2022年xx月xx日,具体时间安排将在报名后通知。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大家能够提高技术水平,规范施工行为,提高砌体工程的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
期待您的参与!。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学习讲义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培训学习讲义2011年12月前言砌体结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用天然石块建造栖身之所;约在八千年前,人类就会使用晒干的泥土作为建筑材料;五千年前,人类已采用经凿琢的石材建造房屋、城堡、陵墓和神庙;三千年前,出现了烧制砖;公元1824年水泥问世,为砌块的生产、运用奠定了基础,混凝土砌块自1882年生产应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当今,砌体结构建筑无论从材料、工艺、结构与设备的研究及应用,还是砌体结构理论的研究与计算方法的完善,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众所周知,砌体结构具有诸多优点:主要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有良好的耐候性、耐火性、化学稳定性;建筑美观、古朴、舒适;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
正因为如此,砌体结构的生命力极强。
正如一位资深砌体结构学者E·A·Jams所指出:“砌体结构经历了一次中古欧洲的文艺复兴,其有吸引力的功能特性,是它获得新生的关键。
我们不能停留在这里,我们正在赋予砌体结构新的概念和用途。
”我国是砌体大国,一些伟大的历史建筑载入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象征:例如两千多年前建造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它的作用,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1400年前用料石修建的河北省赵县安济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建筑事业从此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城市建设、住宅建设和公共建筑建设。
与此同时,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设计、施工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建筑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砌体结构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已在诸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建筑工程界围绕地震灾害的调查和总结;抗震规范制定、修订和提高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大量开展建筑物抗震实验研究等方面,着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n 第一节地基根底工程n 第二节砌筑工程n 第三节混凝土工程n 第四节钢结构工程n 第五节防水工程n 第六节装饰装修工程第一节地基根底工程n 一、地基工程n 1.地基处理方法n 地基处理的方法比拟多,施工技术参数复杂,假设缺乏地区施工经验,应在开工前进行施工工艺试验,取得适宜的技术参数。
〔1〕换填法n 1)砂石地基:n 先将根底下一定范围内承裁力低的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并夯至密实。
n 所用材料,宜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n 适用于处理透水性强的软弱黏性土地基,但不宜用量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透水的黏性土地基。
n 2)灰土地基n 灰土地基是将根底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一定体积比配合的石灰和黏性土拌和均匀。
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
nn 适用于处理l-4米厚的软弱土层。
n 灰土的配合比一般为2:8或3:7〔石灰:土〕,施工时应将灰土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其含水量,现场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能够落地开花为佳;每层铺土厚度对压实效果影响比拟大,具体参考表8-l;夯实后的灰土,要注意在3 天内不得被水浸泡。
n 表8-1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2〕强夯法n 强夯地基是用起重机械将重锤吊起从高处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力和振动,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n 该方法具有效果好速度快、节省材料、施工简便.但施工时噪声和振动大等特点。
nn 适用于碎石土,砂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等的加固处理。
(3)振冲法n 振冲地基,又称振冲桩复合地基,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成孔,然后分批填以砂石骨料形成一根根桩体,桩体与原地壤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和沉降差的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