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1.常见的材料有:(石头、布料、金属、塑料)。
2.石头的特点:硬、不易碎。
石头的家在马路上、公园里、山上等。
在古代,人们用石头做凳子、桌子、房子、桥等。
公园里的假山是石头制成的。
钻石是一种石头。
比较石头的坚硬程度,最合适的方法是互相刻划。
不同种类的石头的坚硬程度是不一样的。
3.布料的特点有:(柔软、吸水性强、有弹性)。
常见的布料有棉布、化纤布、丝绸等。
内衣一般用棉布。
比较布料的柔软程度,最合适的方法是摸一摸。
比较布料的弹性大小,最合适的方法是拉一拉、扯一扯。
不同种类的布料透水能力不同。
4.塑料的特点有:轻便、色彩鲜艳、透明、防水等。
大小相同的两个杯子,塑料杯要比玻璃杯轻一些。
比较玻璃杯和塑料杯的轻重,最合适的方法是掂一掂。
塑料杯有的是软的,有的是硬的。
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有有利的,也有有害的。
塑料袋会污染环境。
塑料的种类很多,特点也不相同。
5.金属的特点有:(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可延展性)。
金属有:铜、铁、铝等。
戒指是利用了金属(有光泽)的特点;用锤子敲击铜块后,铜块变扁,说明金属具有(可延展性)。
观察金属材料的金属光泽,最合适的方法是用砂纸打磨后观察。
不同金属的表面颜色可能不一样。
6.观察大自然中的景象,产生疑问并说出来,就是在提出问题。
7.用观察的方法找出塑料与其他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是在(比较)。
8.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9.不能在强光下看书。
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
我们可以根据太阳的方位辨认方向。
10.阳光对人体的好处有促进钙的吸收,但过度的阳光照射会损害皮肤组织,对健康不利。
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可以戴太阳帽、穿防晒衣、抹防晒霜等。
11.多数植物和动物生活在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但有很多物种却喜欢生活在黑暗中。
没有了太阳,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命将会灭亡。
12.喜欢在夜里活动的动物有老鼠、蝙蝠、猫头鹰等。
13.喇叭花凌晨4.5点钟开放,中午闭合。
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小小工具用处大,生活处处需要它一、身边的工具1.把一张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小刀,剪刀,裁纸刀。
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教室里的工具有板擦、簸箕、笤帚、电脑、铅笔等3.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有切菜刀,晾衣架等等二、剪刀1.剪刀的特点:有两个刀刃,刀刃的形状不一样2.用花边剪刀剪花边。
用剪刀尖剪细叶。
3.刀刃锋利,注意安全。
三、拧螺丝1.螺丝的用处可真大。
2.十字螺丝要用十字型螺丝刀固定。
3.用扳手可以拧六角螺丝。
4.六角螺丝也可以用钳子拧。
5.螺丝的种类:十字螺丝、一字螺丝、内六角螺丝、内三角螺丝、六角螺丝6.固定螺丝的步骤:握住,插紧,拧动。
7.拧螺丝时要注意安全。
8.做个小小维修工第二单元人工与自然山水草木,秀出自然世界;舒适便利,智造人工生活四、美丽的大自然1.树是自然生长的。
我们听到鸟叫声。
快看,落叶上有一只蚂蚁2.大自然里有山,有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等,它们是自然形成的。
3.记录大自然的方法有:拍照、画像、录视频等五、周围的人工世界1.塑胶地面是人工制造的。
小草是自然生长的。
2.衣服也是人工制造的。
3.绿萝是自然生长的,花盆是人工制造的。
4.人工制造的产品很多。
5.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6.看看校外的人工世界:乘火车出行,利用收割机收获,使用无人机送货等六、体验造纸1.很多物品是用纸做的:词典、纸箱、纸杯、纸袋,用纸做的手工2.了解造纸过程:制作木屑——制作纸浆——抄纸和压光——制作卷纸——制作纸张3.废纸变新纸的过程:准备材料——把纸撕成细碎的纸片——放入水中搅拌做成纸浆——将纸浆均匀倒在纱布上——将纱布上的纸浆晒干后揭下来4.废旧物品再利用:废弃纸制品可以做成书本;易拉罐可以做成盆;旧玻璃瓶可以做玻璃杯第三单元秋和冬秋风吹,树叶飘;冬天到,穿棉袄七、秋天到了1.秋天,天气变凉了,树叶变黄了2.大雁排着队飞走了3.暑假时我们穿短袖衣服,现在都穿长袖衣服了4.制作秋天树叶的标本过程:1.采集树叶——2.吸水、压平——3.将树叶固定在硬纸上——4.制成树叶标本5.我们还可以用美丽的树叶制作好看的书签和小贴画6.到大自然中看一看,秋天还有哪些变化?天气变冷了,叶子变黄或变红,树叶开始脱落,果子成熟,田野里一片金黄八、秋天的收获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2.寻找秋天的收获:玉米、苹果、南瓜、棉花。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授课大纲一、课程目标本学期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 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的基本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天气1. 研究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天气现象。
2. 观察天气变化并记录天气情况。
3. 研究识别不同类型的云和它们的特征。
4. 研究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第二单元:物体的性质1. 探究物体的颜色和形状对其用途的影响。
2. 了解物体的硬度和柔软度对其功能的影响。
3. 研究物体的透明度和不透明度的区别。
4. 实验探究物体的重量和大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单元:动物的特征1. 研究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探究动物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 了解动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4. 实地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性。
第四单元:植物的特征1. 研究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3. 实验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4. 研究植物的分类和重要价值。
第五单元:人体的五官1. 探究人体的五官及其功能。
2. 研究保护眼睛和耳朵的方法。
3. 了解口腔和牙齿的结构与保健知识。
4. 实验感知舌头对味觉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包括讲解、实验、观察、游戏等。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3. 鼓励学生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
四、教学评价1.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 强调对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研究自觉性和责任心。
五、教学资源1. 根据课程需要准备教材、教具和实验器材。
2.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等。
六、其他注意事项1. 课堂教学要注重安全,做好实验前的安全提示和措施。
2024冀人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归纳一、我们的地球家园(一)认识地球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山、平原、丘陵等不同的地形。
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地球上的大部分面积都被海洋覆盖。
2. 地球有大气层,它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
大气层可以阻挡太阳的紫外线和宇宙中的其他有害辐射。
大气层还能保持地球的温度,使地球上的生物能够生存。
(二)地球上的自然现象1. 天气变化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晴天时,天空中没有云彩,阳光明媚;阴天时,天空中布满云彩,光线较暗;雨天时,会下雨,有时还会伴有雷电;雪天则会下雪。
2. 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变化。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复苏,花朵盛开;夏季,天气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秋季,气温开始下降,树叶变黄飘落;冬季,天气寒冷,有时会下雪。
3. 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当太阳升起时,是白天;当太阳落下时,是夜晚。
(三)保护地球家园1.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2. 节约能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少用一次性物品,减少资源浪费。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二、动物的特征(一)常见的动物1.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一类用乳汁哺育幼崽的动物。
常见的哺乳动物有猫、狗、兔子、猴子等。
它们身体表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
2. 鸟类鸟类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常见的鸟类有麻雀、鸽子、燕子等。
它们身体表面有羽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有喙无齿。
3. 鱼类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
常见的鱼类有金鱼、鲤鱼、鲫鱼等。
它们身体表面有鳞片,体温不恒定。
4. 昆虫昆虫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膀的动物。
常见的昆虫有蝴蝶、蜜蜂、蚂蚁等。
它们身体表面有外骨骼,体温不恒定。
1、身旁的工具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认识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
科学研究目标:1、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红两张的工具。
2、能与其余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领会。
教课要点:认识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课准备: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翻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索、布条或纸条、各种工具的图片资料等。
教课过程:一、引入活动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健,力量不如牛马强盛,牙齿不如猛虎雄狮尖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余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
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很多其余动物不可以做的事情。
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日我们就要学习这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
把这张白纸分红两张,如何才能齐整地分开?二、研究与发现1、小组研究:把一张白纸分红两张,能够用哪些工具齐整地分开?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必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尖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生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报告研究结果,教师评论。
5、师生沟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觉三、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师:平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比方,切断铁丝、扯开布条、察看渺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拥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思虑一下,领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差别。
课上练习所做事情能否需要工具所需工具的名称开铁罐头盒冷冻食品去远方旅行观看星空随时认识外国小朋友的信息做健康检查师生沟通答案,并谈谈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由。
(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使劲大小,工作成效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四、找寻教室里的工具1、教室里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2、生疏组议论沟通,师巡视指导。
3、小组报告议论结果,教师评论。
五、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图中分别在使用什么工具?这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六、小结: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七、部署作业就某一类工具,采集准备一些不同期间工具的图片或资料,认识这种工具的发展过程。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身边的工具【教学目标】1、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能找到教室里的工具。
3、能说明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工具。
【教学难点】能说明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教学准备】树叶、绳子、雨伞、月饼、剪刀、小刀、书、画有圆的白纸、各种工具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人类没有翅膀,怎么飞上蓝天?像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工具。
我们把做事情时所需要的东西叫做工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身边的工具。
二、探究与发现1、每位同学发一张画有圆的白纸,前后两组比赛看哪组先把圆整齐的弄下来。
(前边的组有剪刀,后边的组没有剪刀)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三、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1、每组选一位力气大的同学把苹果掰开,把苹果掰不开后,想办法把苹果弄开。
最后想出用小刀把苹果切开的办法。
2、先让同学们用手把绳子拉断,拉不断想法找合适的工具弄断。
3、想法把高处的粉笔字擦掉。
4、如果我坐车到北京,你们走着去谁先到?思考在解决问题时使用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四、寻找教室里的工具教室里分别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五、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图中分别是什么工具?这个工具的用途是什么?六、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回家找一找家里的工具,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教学后记】剪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的工具“剪刀”,知道剪刀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剪刀,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类型的剪刀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够总结归纳出剪刀类工具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1、能与语言描述出不同类型剪刀的外部特征。
2、能够与同学合作制作剪刀贴画。
工具: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桌椅、铅笔、橡皮等2、常见的工具的功能及用途:剪刀的特点及用途:剪刀有两个刀刃,两刃交错可以开合,是剪布、纸、绳等的片状或线状物体的便捷工具。
3、剪刀与刀和钳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一般拧螺丝时,多数螺丝是往右拧时是紧,往左拧是松即顺时针是拧紧,逆时针是松4、连线十字螺丝一字螺丝内六角螺丝六角螺丝一字螺丝刀扳手、活口扳手十字螺丝刀内六角螺丝刀5、举例说出常见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制造的物体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工制造的产品,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7、纸的制造过程:木屑——制浆——抄纸压光——纸张8、举出废物再利用的例子:废旧的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金属制品,以及废掉的电池、手机、电脑都可以再利用8、秋、冬季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秋季天气变凉了,人们都穿上长袖长裤了,谷子、玉米、南瓜等很多农作物都成熟了,人们还可以收获苹果等食物。
很多树叶开始变黄或者变红,大雁南飞,蝴蝶也不见了。
冬季天气寒冷,还会下雪,人们开始穿上厚厚的衣服。
熊、蛇、青蛙等动物开始冬眠。
落叶树木开始休眠,常绿植物生长减慢,草木枯黄。
9、常见的磁铁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磁铁可以直接或者隔着一段距离吸引含有铁、镍的材料。
10、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磁极,若一块磁铁摔断了每一段仍然存在着两个磁极。
若把两块条形磁铁吸在一起形成新的磁铁,这块新磁铁仍然存在两个磁极。
11、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静止后两段分别指向南北,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也叫S极,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也叫N极。
12、条形磁铁的磁极在左右两端,环形磁铁的磁极在上下两面。
13、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14、指南针里的指示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标有红色或者其他特殊标记的一端是N极,指向北方。
15、在使用指南针时要先把指南针水平静置,等待指针停止转动,然后转动底盘,让“北”与N极重合,最后根据刻度,确定周围方向,。
1、身边的工具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1、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子、布条或纸条、各种工具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 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
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
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
把这张白纸分成两张,怎样才能整齐地分开?二、探究与发现1、小组探究:把一张白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哪些工具整齐地分开?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锋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三、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思考一下,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课上练习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
(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四、寻找教室里的工具1、教室里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2、生分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评价。
五、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图中分别在使用什么工具?这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六、小结: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七、布置作业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新冀人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1.刀、剪刀和裁纸刀都是工具。
2.我们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从小培养安全意识。
3.教室里的工具有:文具、桌椅、电脑板、板擦和扫帚等。
4.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以及它们的用途。
比如,菜刀是厨房里的工具,可以用来切菜;晾衣架是晾衣服时用到的工具,可以用来晾晒衣服。
5.用手可以把一张纸分成两张,但是用手撕会撕得不整齐。
6.剪刀的特点:有两个刀刃;刀刃形状不一样;都有刀柄、刀刃、刀身;刀柄和刀刃都有螺丝固定;刀身长短不一样。
7.不同剪刀的用途不一样。
比如,园艺剪刀可以用来修剪绿植;裁缝剪刀可以用来裁剪衣服;理发剪刀用来剪头发;花边剪刀可以用来做手工。
8.剪刀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刀柄、刀刃、刀身。
第二单元人工与自然1.大自然里有山、有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等,它们都是自然形成的。
2.我们在利用感官或工具观察自然物体时,对于未知的物体不要随意的触摸品尝,观察时要注意安全。
3.我们可以在校园、山区、海边、沙漠、草原等很多地方找到自然物体。
4.记录自然的方式:画图画、写文字、拍照片、录像、制作标本等。
5.塑胶地面是人工制造的。
6.绿萝是自然生长的,而种植绿萝的花盆是人工制造的。
7.衣服是人工制造的。
8.人工制造的产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比如,可以乘坐火车出行;利用收割机收获;使用无人机送货。
9.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10.我们可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了解人工制造的产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11.纸质物品有字典、纸箱、纸杯、纸袋、纸质玩具等。
12.纸是一种材料,也是一种人造物体。
13.制作纸张的过程:木屑→纸浆→抄纸、压光→卷纸→纸张。
14.木屑可以造纸,是纸的原料,很多植物纤维都可以作为纸的原料。
15.废纸变新纸的过程:①准备塑料盆、废纸、烧杯、水、玻璃棒;②将废纸撕成细碎的纸片放到烧杯中;③将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成纸浆;④将搅拌好的纸浆均匀倒在纱布上,用塑料盆将废水接住;⑤将纱布上的纸浆晾干后,揭下来就完成了作品。
二年级上学期所有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关于空气
1. 空气的重要性
- 没有空气,动物和人就无法生存
- 植物需要空气进行呼吸,制造食物
2. 空气的组成
-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3. 空气的性质
- 空气有重量,可以施加压力
- 空气可以膨胀和收缩
第二章:动物和人类
1. 动物的特征
- 动物是多细胞的有机体
- 动物可以移动,不像植物是固定生长的
2. 人体结构和器官
- 人体包括头、躯干和四肢
- 人体内部有骨骼、肌肉、器官和系统,如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
第三章:植物
1. 植物的特征
- 植物是多细胞的有机体
- 植物是固定生长的,通常由根、茎和叶组成
2. 植物的生长条件
- 植物需要光合作用和水分进行生长
- 植物需要土壤和养分
第四章:天气和季节
1. 天气的描述
- 天气可以是晴朗、多云、下雨、刮风等等
- 天气可以变化很快,所以需要经常检查天气预报
2. 季节的描述
- 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
- 每个季节有不同的气温、天气和植物生长状态。
工具:
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桌椅、铅笔、橡皮等
2、常见的工具的功能及用途:
剪刀的特点及用途:剪刀有两个刀刃,两刃交错可以开合,是剪布、纸、绳等的片状或线状物体的便捷工具。
3、剪刀与刀和钳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一般拧螺丝时,多数螺丝是往右拧时是紧,往左拧是松即顺时针是拧紧,逆时针是松
4、连线
十字螺丝一字螺丝内六角螺丝六角螺丝
一字螺丝刀扳手、活口扳手十字螺丝刀内六角螺丝刀
5、举例说出常见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制造的物体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工制造的产品,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7、纸的制造过程:木屑——制浆——抄纸压光——纸张
8、举出废物再利用的例子:
废旧的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金属制品,以及废掉的电池、手机、电脑都可以再利用
8、秋、冬季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
秋季天气变凉了,人们都穿上长袖长裤了,谷子、玉米、南瓜等很多农作物都成熟了,人们还可以收获苹果等食物。
很多树叶开始变黄或者变红,大雁南飞,蝴蝶也不见了。
冬季天气寒冷,还会下雪,人们开始穿上厚厚的衣服。
熊、蛇、青蛙等动物开始冬眠。
落叶树木开始休眠,常绿植物生长减慢,草木枯黄。
9、常见的磁铁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磁铁可以直接或者隔着一段距离吸引含有铁、镍的材料。
10、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磁极,若一块磁铁摔断了每一段仍然存在着两个磁极。
若把两块条形磁铁吸在一起形成新的磁铁,这块新磁铁仍然存在两个磁极。
11、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静止后两段分别指向南北,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也叫S极,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也叫N极。
12、条形磁铁的磁极在左右两端,环形磁铁的磁极在上下两面。
13、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14、指南针里的指示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标有红色或者其他特殊标记的一端是N极,指向北方。
15、在使用指南针时要先把指南针水平静置,等待指针停止转动,然后转动底盘,让“北”与N极重合,最后根据刻度,确定周围方向,。